• 沒有找到結果。

災難新聞攝影與集體社會關係

26

第三節、 災難新聞攝影與集體社會關係

一、 時聚時散的集體共在

黃厚銘、林意仁(2013)將於網路上所形成的一種流動、多變、時聚時散的 群聚現象,稱之為「mob-ility(流動的群聚)」。亦即大量使用者在短時間內群聚 在一起,引發集體情緒的高張催化,繼而呈現暫時的一窩蜂「網路起鬨」、「分享」

行為;且此種行為也具體展現了mob-ility(流動的群聚),結合了「群體性」與「個 體性」的特質。

在「群體性」面向,藉由觀看一張張的災難新聞影像,其在參與起鬨成員(社 群媒體分享者)心中激起一定程度的情緒共感共應,使得這些影像在短時間內經 由大量的分享傳散,於社群媒體上引起關注、討論,甚至達到了洗版的現象。無 論是前述的《敘利亞男童浮屍照》、《巴黎恐攻照》、《布魯塞爾恐攻照》,或是在 2016 年遭空襲,被視為代表著敘利亞內戰尚未結束,且成為了阿勒頗苦難代表的 全球性符號(Omran became the global symbol of Aleppo's suffering):從阿勒頗建 築物廢墟中救出的5 歲小男童奧姆蘭(Omar Daqneesh),安靜地坐在救護車上,

用雙手抹去頭上鮮血的影像(圖3-1)(Daniel Politi,2016.08.20),這些都是在引發 了人們的強烈情緒反應後,短時間內於社群媒體上群聚,以大量分享的方式,形 成「網路起鬨」行為,進而使這些照片引發討論,並且達到洗版的現象。

27

2-6:《代表阿勒頗苦難的全球性符號》

資料來源:〈Brother of Boy Who Became Face of Syria’s Humanitarian Crisis Dies〉,Daniel Politi,2016.08.20,取自

http://www.slate.com/blogs/the_slatest/2016/08/20/brother_of_syrian_boy_omran _daqneesh_dies.html

然而,此種社群媒體上的集體性「分享」、「起鬨」行為,確實能夠在特定時 刻產生情感能量,並且引發使用者的群聚與參與;但在其「個體性」面向,卻也 因為經過了網路科技的中介,更加凸顯了消息的快速混雜與流動多變,人們也易 因事件的轉移或情緒的冷卻而分散注意力,快速流動至更新的議題,更加展現了 此種於網路上,結合了「群體性」與「個體性」的時聚時散特性(黃厚銘、林意 仁,2013)。

黃厚銘、林意仁(2001、2013)亦進一步指出,人們於網路上的社交性,只 是出於和他人相連結的需求,其意義在於過程,而非行動的目的與動機,因此社 交僅是一場純粹的互動;此亦如同 Maffesoli (1993、1996)所提出的「社交創

28

造性的不做為(creative not-doing)」,強調了此種社交溝通僅是單純地接觸他人、

保持聯繫、一同參與,進而滿足「共在」的根本,並不需要尋求特殊的目的證明。

且我們現今所處的後現代社會,即是一個藉由網路科技媒介特性,集體追求社群 生活所帶來的集體情緒感應與社會凝聚力的關係,至於實際行動的目的與動機,

則並非是社交媒體上最重要的需求(黃厚銘、林意仁,2013;轉引自〈流動的群 聚(mob-ility):網路起鬨的社會心理基礎〉,2013:14)。

因此,此種於社群媒體上一窩蜂「網路起鬨」的分享行為,也易形成一種「懶 人政治」現象,即在面對更多各類臉書訊息流和大量災難苦痛影像時,人們往往 只寧願在家中藉由網路,大量的觀看,一窩蜂的「分享」與「起鬨」,以往身體力 行的實踐行動,漸已被社群媒體上的鍵盤滑鼠(按讚、分享行為)取而代之,實 際上卻沒有付出任何實際行動,那些他人的災難苦痛,也很快就轉移至其他議題,

更難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反抗論述,甚至是藉此改變現狀 (李連傑,2012;歐昱傑,

2013;林宇玲,2014)。

二、 集體行動的實質意涵

Rheingold(1993)樂觀認為,透過網路科技的民主特性,可使更多人有機會

近用資訊,只要網路中浮現的社會聚集,能夠維持夠長的時間在公共討論上,便 能形成具有充分人類情感的個人關係網絡;網路不僅增加了人們不經意暴露於公 共議題之中的機會,亦強化了發表意見與時事討論的機會(毛榮富,2017;轉引 自〈社交媒體時代社會性的未來:按 Sherry Turkle 的自我概念進行的考察〉,2017:

62)。

若進一步將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分享行為,置於「公共領域」概念 探討,Fraser(1990)則認為公共領域應由「多個論述領域」組成,即「多元公眾

29

模式」(the Model of Multiple Publics)的概念,強調了使用者之間的差異、多元、

競爭、社會認同,以及更進一步地掌握了網路公眾參與的實質意涵與集體行動。

因此,Fraser 更關注的是實質上的政治作用,即政治效能,除了檢視公眾如何形 成共識之外,更是關注所形成的輿論,能否進一步影響決策或改變制度,形成更 為實質的行動力(林宇玲,2014)。

不過,人們在網路上,亦面臨到了碎裂化、商業化,以及易形成小興趣的團 體群聚與眾生喧嘩,而無法達成普遍共識的問題(洪貞玲、劉昌德,2004;林宇 玲,2014;戚宇賢,2015),並且人們在某一時刻可以是積極參與的網民,但另 一時刻也可能僅是暫時一窩蜂隨著網路起鬨的鄉民(黃厚銘、林意仁,2013)。

端傳媒特約評論家海傑(2015.09.07)即認為,人們透過社群媒體觀看、分享

《敘利亞男童浮屍照》,甚至對其進行再次「創作」,其實是一場「敘利亞男孩的 二次死亡」,表面上看似是一種傷痛的修復,然而實則是一場奇觀的消費與炫技。

無論是哀悼或是感到倖免,人們都僅僅只是隔著螢幕中介的觀看與分享,而不是 對於原因的追究與行動能力。因此,Nicholas Mirzoeff(2015)強調了在面對這些 災難影像時,重要的是我們能夠由此做些什麼,甚至是積極的促成改變。

Susan Sontag於後期對於觀看災難新聞影像也有著更進一步的積極思考,她認 為,無論一張照片激起了多少憎惡與憐憫,都應該加以追問:「還有哪些照片,

誰的暴行,哪些死者,不曾被媒體揭露?」(Susan Sontag,1977/黃燦然譯,2004)。

重要的是,這些災難新照片是否被「問題化」(problematized),即對於照片與社 會,是否能夠提出新的認識、觀看角度或問題意識(郭力昕,2013),能夠進一步 的幫助人們觀看與思考自己和他人之間的關係(黃建亮、鍾易庭,2016.02.05)。

亦如同吳明益(2015.09.07)所認為,「對於一張廣為流傳的災難照片,若是感到 傷心,那麼傷心就是一種凝視的反應,而傷心是否有力量,端看是否從此朝向主 動理解苦難而定。

30

參、 研究方法

本章節將依據第壹章「研究問題」與第貳章「相關文獻探討」,進一步設計研 究執行方法。

第一節將簡述整體研究流程與重點,並以研究架構圖加以描繪,將研究問題

(災難新聞攝影於當代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分享文化為何?)聚焦於「觀看文 化」、「分享的媒介景觀」與「社會實踐與社會樣貌」等三大面向。

第二節則說明本研究主要以「半結構式訪談法」為研究方法,由研究者先行 擬定焦點訪綱,確立訪談主軸,並依訪談對象的性質與訪談情境,適時做出調整 與修改,以期獲得更為完整與創造性的資料。

第三節則是說明研究對象選取條件與執行方法,本研究主要以「社群媒體」、

「災難新聞影像」與「受訪者性質」等三大面向,作為研究對象之選取,並以「立 意抽樣(purposively sampling)」取樣方法,以研究者於臉書上所能涉及之受訪 者,為主要訪談對象。因此,本研究將主要受訪者限縮為「曾經於臉書上主動分 享《敘利亞男童浮屍照》、《布魯塞爾恐攻案最具代表性照片》,以及《代表阿勒頗 苦難的全球性符號》等三張國際災難新聞影像之使用者」

據此,本研究共計訪談13 位「災難新聞攝影分享者」,依據受訪時間順序,

將受訪者由代號A 至 M 排列製作成表,並加註受訪者現職、性別、年齡與選擇 分享的影像,作為訪談過程與事後研究分析時,可供參酌與加以連結、探究的資 料。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