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觀看的位置與情緒的放大

第一節、 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

一、 觀看的位置與情緒的放大

47

一、 觀看的位置與情緒的放大

長久以來,一張照片同時表現了客觀的「對真實事物的紀錄」以及主觀的「對 真實事物的見證」,因此具有現場見證、紀錄真實的災難新聞攝影,總為人們所注 意。以本研究所探討之三張具代表性災難新聞影像為例,即是攝影師透過了攝影 影像為中介,將災難新聞的發生現場真實紀錄,並且證據式的方式,帶到了人們 面前,提供世人更多的機會,去近距離觀看那些遙遠不及身,生活中不曾體驗,

稀有卻大規模的災難新聞影像:

這件事太不常發⽣在我們這裡,這裡就是看不到,所以我們會看,也可 能是平常不太會接觸,頻率⽐較少、稀有度⽐較⾼(受訪者 E)。

且在災難新聞影像中,特別是凸顯「婦女」、「兒童」這些普遍被視為弱勢,

卻因他人爭戰而受害的影像,如敘利亞男童流著血坐在救護車上、布魯塞爾恐攻 婦女驚恐等待救援的影像,更是容易激起、放大觀看者的憐憫、憤怒與感同身受 的情緒,使觀看者多加關注與停留,也因此近年來連續發生不斷的敘利亞地區烽 火連天、難民湧渡地中海不幸沉船,與歐洲國家遭受恐怖攻擊事件,總是為人們 所關注與撻伐:

通常有單⼀、明顯的受害者的影像,尤其是兒童或婦⼥,就是普遍可 以被認為是弱勢的⼈,⽐較容易會引起我的關注與停留(受訪者 D)。

⼩孩的部分,因為會覺得戰爭是⼤⼈所引起的,導致⼩孩受害,這是

⽐較會引起我停下來多看幾眼的部分(受訪者 G)。

48

受訪者 I 則認為,因為自身為一名同性戀者,對於女性主義、婦女權益的議 題,總是比較敏感與關注,因此「婦女」受害的影像,往往最令她所關注與憤怒,

並立即將之分享出去,加上評論,以讓大家可以瞭解自身的立場,也算是一種表 態:

我覺得只要有「⼥⽣」、「婦⼥」這種受害者,就會讓我停留與感到憤怒,

可能是⼀路的成⾧環境與⼼路歷程所致,我會更加的感同⾝受「⼥性」

的故事(受訪者 I)。

而若是站在「觀看者」的位置,解讀一張照片所帶來的意義,除了仰賴於照 片本身是否再現了真實外,更是受到了觀看者因其自身文化知識與當時所處社會 環境影響,進而主觀的去解讀、看待一張照片所帶來的意義。

因此,誠如受訪者所言,當人們觀看災難新聞影像時,會因眼前的巨大衝擊,

而感到自我生命的相對安全與知足,有著「覺得自己很幸運」的豁免災難之感,

繼而覺得「我們這裡比較好」、「他們好可憐」。受訪者 H 則進一步批判了此種在 觀看他人苦痛後,所強化的「優越感」與「區別感」的觀看心態;當觀看者在觀 看他人災難苦痛時,內心產生「好可憐」的感覺,其實就是代表著我們覺得「我 們比別人好」、「我們比別人進步」,這即是一種觀看者自以為站在較文明、較高的 位置,以「證據式」的方式,來觀看、認識我們眼中較落後地區的樣貌,所以「我 們才可以看到這些照片」:

我覺得我們是站在⽐較運氣好的⾓度,我們這裡運氣好,沒有發⽣這樣 的事,覺得⾃⼰很幸運,同時也會對他們不捨(受訪者 L)。

49

像是我們是⼀個相對來說⽐較進步的國家,在看⼀個動盪國家,或多或 少在少觀看時,會不⾃覺覺得⾃⼰的地位⽐較⾼,我們是⽐較進步的,

我們的社會⽐較平常,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照⽚(受訪者 G)。

會覺得我們⽐較好、他們好可憐,但其實會有「好可憐」的感覺,就是 代表著我們覺得我們⽐別⼈好(受訪者 H)。

然而,相較於強化了觀看時的優越與區別觀點,以「被觀看者的權利與意願」

面向做為探討,受訪者 A、D 則是抱持著較樂觀的看法,認為若是一張災難照片 或是一段災難影像,能夠激起人們的共鳴與關注,引發社會輿論,甚至是政府行 動,那就是這張照片、這段影像被觀看的最大目的與意義。因此,觀看他人的災 難苦痛,並不僅僅只是以自身的觀看位置,單純看待一張死亡照而已,而是觀看

「代表著他們的苦難」的意象,且觀看者同時也認為,受難者是希望自己能夠被 人們所看見、正視,並且因此被記得:

當然受難者沒有辦法決定他們要怎麼被看到,但如果照⽚是能夠讓⼈去 正視這樣的問題,我相信他們是願意被看到,也希望被看到,希望他們 的問題可以被解決。那我覺得即便是他們的苦難,但我們讓他們能夠被 看⾒,也是⼀種幫助他們的⽅式(受訪者 D)。

這樣也等於賦予⼀個意象,不只是單純的⼀張死亡照,其實主要⽬的是 要讓⼤家更關注這件事情,關注敘利亞發⽣的事,然後可能引起國際譴 責,只要是正⾯能量都好(受訪者 A)。

51

H 即認為,在社群媒體上,觀看者可以以更近的距離、更高的頻率,甚至是大量 的重複觀看那些最真實、情感流露的災難新聞影像,同時亦有一種即時、接近現 場、親身經歷的臨場感,看似得以拼湊、參與事件的全貌:

會⼀直重複觀看那些照⽚,看仔細⼀點,因為在第⼀現場就會拍到那 種很真實的表情,情感流露,完全沒有經過處理的畫⾯(受訪者 F)。

受訪者H 也認為,因為自身在報社工作,平時於臉書上都是大量追蹤、接觸 較嚴肅的新聞議題,加上臉書好友也都是新聞同業的關係,使得臉書同溫層非常 厚,平均二、三則動態,就有一則會是此類新聞,接觸頻率相當高。再加上工作 性質與壓力,能夠即時接收、掌握最新消息,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因此,主動上 網去搜尋更多相關照片,更接近、還原與拼湊出新聞樣貌,都是必然的:

在網路上看到,可以⾃⼰選擇⼀再的重複,若是受害者的悲慘照⽚,

也可以去網路上查相關更多的照⽚,應該是說可以讓你好像拼湊出事 情的全貌,或者是更接近那個時候的狀態、發⽣的事情(受訪者 H)。

然而,在社群媒體上即時、高頻率、近距離的大量觀看,雖然容易強化、放 大觀看者情緒,激起社會集體關注,但同時也提供了觀看者重複觀看、不斷搜尋 更多災難影像的機會,使人們在觀看、關心災難的同時,也因巨大好奇心而心生 窺視與獵奇之感,會想要知道更多、看更多,但同時也會越看越感到刺激有趣。

誠如受訪者所言,災難新聞影像的大量觀看,始因於生活中的不曾經驗,繼而所 引起的巨大好奇心,而在社群媒體上的即時、高頻率、更近距離的觀看特性,則 是更加強化、放大了觀看者的內心情緒與窺視之感。

52

但此種於社群媒體上過度強化、放大內心情緒的觀看方式,終究使觀看者在 大量且重複觀看他人災難苦痛後,產生無感效應與悲憫疲乏之感,對於他人的苦 痛,就像僅是在接收一個日常訊息般,只有表面短暫的震驚,卻無內心長久深刻 的震盪:

我會想要關⼼,但也會好奇、會獵奇,會想要知道更多、看更多,同 時也會越看越有趣,畢竟我們在平常⽣活中看不到(受訪者 H)。

雖然⼀開始當然會覺得很悲傷,可是是⽣活中可能完全遇不到的事,

我會覺得很刺激(受訪者 F)。

在臉書上看到⽐較即時性,可能是前三⼗分鐘或是正在發⽣的爆炸,

我們可以即時看到,但也更讓我們覺得只是在接收⼀個訊息,不太有 更深的感覺(受訪者 G)。

(二) 「影像」作為感官視覺的強調

Facebook 執行長 Mark Zuckerberg(2015)認為,在社群媒體(臉書)上,人 們有越來越多傳遞資訊和表達的方式,尤其是影音和照片,更是現今臉書上最為 主要的溝通呈現方式,甚至對於資訊傳遞有著推波助瀾的效果。且Debord(1992)

更早已指出,透過媒介科技與消費社會的特性,當代是一個以影像、商品製造和 消費為中心的影像景觀社會,「影像」已是一種資本主義式的消費邏輯,現今商品 化社會的主要核心。因此,在這個以「影像」為主要產製與消費的社群媒體,具 感官視覺衝擊的影像與軟性娛樂內容,更是串流最快、最吸引人停留:

53

特別是在臉書上,視覺是⼀直被強調的感官感受,影⽚和照⽚就是⽐⽂

字更吸引⼈、更容易獲取關注。如果在特定媒介就要⽤特定的形式來呈 現某⼀些事件,那在臉書上,影⾳和照⽚就會是可能達到最佳效果的⽅

式,甚⾄是推波助瀾(受訪者 D)。

在臉書上看影⽚⼼情就是⽐較放鬆、娛樂功能⽐較重,但似乎也更加 的真實,很⾎腥、很殘忍,這也呈現了最真實的⼀⾯,所以看到影⽚

的確會⽐較衝擊(受訪者 K)。

照片、影片除了在社群媒體上,成為主要傳遞資訊和表達溝通的方式外,也 已成為人們參與事件、第一手經驗的替代物,甚至是直接取代了人們體驗真實生 活的感官感受。

以常見大視角或特寫取景的災難新聞影像為例,在社群媒體上隔著電腦屏幕 的安全距離,觀看影像中的災難場景與苦痛人物,除了帶給人們視覺、內心的震 撼與衝擊,感到很殘忍、很血腥以外,同時也彰顯了一種影像所帶來的藝術性、

戲劇性的畫面,使觀看者好像在看一齣戲劇、一幅畫般,感到特別的不真實。且 觀看後所帶給內心的震撼與衝擊,也易隨著社群媒體上其他影像所帶來的消費娛 樂氛圍,而快速轉換、抽離:

那種觀看,有點像是在看戲劇上的⼀個畫⾯,在臉書上看會更覺得那 不乾我的事,在看別⼈,就好像在看⼀幅畫,可能會有⼀些感觸,可 是過了就沒了(受訪者 B)。

54

消費、商業、趣味的東西,這些都還是社群媒體串流最快的新聞,所以 這些沈重的東西,頂多只會熱烈傳散⼀陣⼦,可能不知道這對我的⽣活 有什麼⽴即性或重⼤的影響,所以⼜會繼續看那些⽐較輕鬆娛樂的東西

(受訪者 I)。

以在當時於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敘利亞男童浮屍照》為例,觀看者將此

以在當時於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的《敘利亞男童浮屍照》為例,觀看者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