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73

伍、 研究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

一、 集體觀看文化: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

人們觀看災難新聞攝影的方式,由以往的單向接收,延伸至可於社群媒體上 雙向的、高頻率、近距離的接收、傳遞與討論。然而,社群媒體特有且強調「即 時」、「連結」與「以影像作為視覺感官強調」的特性,確實能夠快速激起觀看者 的情緒與共鳴,但人們也容易在社群媒體上大量、重複且近距離的觀看他人災難 苦痛,繼而引起更大的窺視、獵奇感,或是因此感到悲憫疲乏、麻木無感,快速 自悲傷情緒中抽離。

社群媒體上動態消息的快速混雜,消費娛樂充斥,使人們更容易因其他更 新、更刺激的訊息,而快速轉移注意力與情緒;隔著電子螢幕的安全距離,除了 可以大量重複、近距離的觀看外,更可以決定在任何場合與時間觀看,甚至可以 隨時關閉螢幕、停止接收。此種於社群媒體上的觀看行為與環境,也更加地凸顯、

強化了觀看者在觀看他人災難苦痛時,其多是站在一個「較為優越、安逸且疏離」

的位置上觀看,其所強化的「優越感」與「區別感」的觀看心態,顯現了在當代 社群媒體上觀看災難新聞攝影,是一種:既真實、感同身受,卻又易使情感快速 抽離的集體觀看文化與經驗。

Nicholas Mirzoeff(2015)指出,以往人們在特定的觀賞空間觀看,而現今則 是在被影像主導的網路社會中觀看,網路不僅重新分配、拓展了觀看空間,更可 以選擇在任何時刻進行觀看。現今社群媒體的商業運作邏輯與人們的使用習性,

75

方式,持續地在消費與再現他人的災難苦痛。

二、 兼具「個體性」與「集體性」分享的媒介景觀

「分享」行為,是社群媒體平台上,給予使用者最直接、最便利且最積極參 與的行動方式。分享者經由自身觀看災難新聞影像後,產生了共鳴與理解,以及 在判斷社群媒體上的意見氣候與預期回饋後,選擇加以分享,願意對此災難新聞 影像背書,並且有其一定程度的動機與期待。

「分享」於社群媒體上亦屬最高層次的行為,在社群媒體上,以好友為單位 產生連結的特性,不僅使人們更加地追求個人於社群媒體上所獲得的認同、在意 個人所呈現的形象,以及個人動態版面上的媒介景觀之外,分享者亦會藉由覺察 於社群媒體上的氛圍感受與媒介景觀,自我衡量、檢視是否選擇分享,也會進一 步的規範與評判他人於社群媒體上的分享行為。因此,人們於線上所創造的媒介 景觀,不僅僅是個人的觀看與分享行為、單純個體性的選擇與認同,更是受到了 社群媒體上集體性規則與評判的影響,是一個兼具「個體性選擇」與「集體性規 範」分享的媒介景觀。

此種以影像為中介,因觀看災難新聞影像所帶來的內心衝擊,以及於社群媒 體上所強化、集體攪動的情緒與氛圍,繼而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災難新聞影像,所 形成的「集體的熱烈」,亦是一種「隱性的集體規範」。其形塑了似乎唯有跟著分 享、一同哀悼,才能證明自己的關注與同理心,然而同時卻也害怕被認為是在塑 造形象與跟風,甚至是因而加以評判他人於社群媒體上的分享行為,這些都使得 人們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災難新聞攝影,呈現了一種矛盾的分享文化:集體哀悼的

「真實關注」或是「形象跟風」,似乎只有一線之隔。

76

且此種因網路上的集體熱烈氛圍與規範,繼而加以促使或限制自身分享的行 為,也使得人們對於每一則因分享而於社群媒體上流傳的災難新聞影像,其所欲 提出的訴求、直搗問題核心的功能與意義,以及人們深刻、持續關注的權利,都 已被那些於社群媒體上,更為翻攪情緒的集體熱烈,以及隱性卻帶有自我檢視和 評判的集體規範所取代;人們選擇分享、不分享他人的災難苦痛,更趨優先取決 於自身所覺察的媒介景觀與氛圍,以及他人的評判,而不是出於自身的第一內在 感受。

三、 線上媒介景觀與線下社會樣貌的交錯

在臉書上資訊消費的呈現,係藉由別人對於貼文的反應,來判定這件事情重 不重要、值不值得再被看見。因此個人於線上的任何行動都顯得更為重要,不只 是代表了個人的消費行為,更是影響到了整體社群網絡裡,其他人的資訊消費圖 像,生活在周遭或社群網絡上的人,會因為個人的觀看、分享,而更有機會看到 同樣的東西,進而形塑整體媒介景觀。

David Foster Wallace(2007)指出,社群媒體的出現,使得人們就如同生活 在一個由事實、脈絡和觀點所構成的海嘯之中,藉由不斷的為這世界創造、分享 影像的方式,使人們得以快速掌握、了解世界。且這些由人們於社群媒體上所創 造、分享與形塑的媒介景觀,除了涵蓋了人們的觀看方式(選擇去看或不看,所 能看見或不能看見)外,也不斷地產出了一個更為龐大的影像奇觀社會,進而建 構整體真實社會樣貌,改變和決定人們看待與思考世界的方式,它們是相互影響 且交錯的。

因此,社群媒體即時、連結的特性,確實增加與強化了人們接觸、觀看他人 災難苦痛的機會與經驗,也得以積極「分享」的方式,加入關注與討論。然而卻

77

也因網路上碎裂化與商業娛樂的性質、人們於網路上時聚時散「mob-ility(流動 的群聚)」的行為,以及在不斷追求「集體狂歡」,與他人建立「短暫共在」的後 現代社會中,也同時創造了一種於社群媒體上「集體狂歡式的哀悼」行為。

此種以個人「大量分享」行為,進而滿足、追求集體社會共在、短暫情緒感 應的社群媒體文化,即是一種以個人線上行動,延伸至社群網絡,形塑成整體媒 介景觀,進而建構線下真實社會實踐與樣貌的過程;亦是一種 「從觀看到分享,

藉由網絡串連真實人際關係」的寫照。就如同Natalie Fenton(2015)所認為,社 群媒體之參與,雖是起於公民之心,但亦是歸宿於使用者的個人使用與其所吸收 的社群媒體,即瞭解社群媒體的最佳方式,應是透過主體的行動實踐與推進,以 及審視社群媒體之潛能,研判其如何連結各種動能,方能改變集體社會樣貌,進 一步引起更為積極的政治行動。

78

第二節、 研究貢獻與討論

近期傳播研究趨勢轉向社群媒體之研究,多將研究焦點置於社群媒體平台使 用機制(如演算法)、內容產製與使用(如新聞消費、廣告投放)等討論面向上,

對於「社群媒體相關文化研究」以及「使用者之使用心理動機與目的」等相關學 術研究文獻則是較為缺乏。再者,以往探討災難新聞攝影之理論、專書,多以討 論攝影者取材視角、影像本身、觀看者觀看方式,以及觀看背後的社會情境脈絡

(如John Berger、Susan Sontag 等著作)為主;而學界研究災難新聞,則尚停留 在傳統大眾媒體對於早期台灣當地災難事件(如921 大地震、莫拉克颱風)之傳 播影響等研究。

對於當代人們漸以社群媒體為主要傳散、接收新聞訊息的平台,現今無論世 界性或地域性之重大災難新聞影像,多因為一開始在社群媒體上大肆分享、傳散 而掀起討論。然而,目前相關觀察與評論多為網路上所刊載,對於相關學術主題 之研究仍顯缺乏與斷層。據此,本研究企圖將過去探討災難新聞攝影理論專書與 當代社群媒體使用做一連結,嘗試以文化研究之視角,描繪出災難新聞攝影於社 群媒體上的觀看與分享,帶給當代社會何種實踐與樣貌,並且加以批判與檢視,

此為本研究之貢獻。

本研究經由相關理論文獻爬梳以及深度訪談,將災難新聞攝影於社群媒體上 的集體觀看文化,大體視為一種:經挑選後的「真實」與「抽離」,且依循著媒體 商業機制的篩選與以影像為視覺的強調,係以一種更加粗暴、旁觀的方式,消費 與再現他人的災難苦痛。而於社群媒體上分享災難新聞攝影,亦有其「個體性」

與「集體性」的考量,無論是單純個體性的選擇與尋求認同,抑或是受到了集體 性的熱烈驅使與隱性規範限制,這些都成為了影響與形塑當代特有的分享的媒介 景觀,且此種於社群媒體上所形塑的觀看文化與分享的媒介景觀,不僅是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