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且留下一個可能的自由主義式政治思考。

有鑒於台灣未曾有關於 Sidgwick 理論的碩士論文,加以台灣的學術社群當 中關於他的效益主義理論也鮮少討論2,又 Sidgwick 其實受國外許多學者推崇,

啟發諸多學者發展自身的理論,諸如 John Rawls 在 A Theory of Justice 中相當推 崇《ME》的論證風格與模式,並認為自己也承襲此種風格(ME: v ; Rawls, 1999:44-45)。又 Derek Parfit 也大力讚賞《ME》3,並在 On What Matters 中延續 Sidgwick 的問題意識討論二元論(Parfit, 2011: xxxiii-xxxiv; 130-149; Lazari-Radek and Singer, 2012: vii-viii)。是故,Sidgwick 的效益主義理論有研究與討論的價值與意 義。本論文希望起拋磚引玉之效,對 Sidgwick 理論研究進行初步探索與輪廓描 繪,供未來對此領域感興趣的研究者參考。

第二節 分析架構

一、《倫理學方法》簡介

《ME》被譽為「有史以來最好的倫理學著作」(Broad, 1930: 143; Smart, 1956:

344-354; Parfit, 2011: xxxiii)。Sidgwick 仔細的考察了他所支持與反對的不同倫理 學主張,並提出詳盡的分析與批判,成為後世倫理學著作的範本(Schneewind, 1992: 1),同時它也是第一本完整且系統性的檢視道德概念之倫理學著作(Rawls, 1981:v)。ME 的內容更是超越時代與文化的藩籬,Sidgwick 著墨甚深的「常識道 德」(Common Sense Morality, CSM)於今日讀來,許多部分仍與我們習以為常的 倫理價值雷同,難以想像此書完成於距今一百多年前。惟 Sidgwick 的學術地位

2 目前相關的中文研究多為中國學者所做,

3 「Sidgwick 表示他有兩位導師:Kant 與 Mill;而我(Parfit)的兩位導師則是 Sidgwick 和 Kant」

(Parfit, 2011:xxxiii,括號文字為筆者所加)。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並非一直受到重視,雖與 Jeremy Bentham、J. S. Mill 並稱近代效益主義的三大代 表人物,但 Sidgwick 卻不如兩位前輩知名。他的學術著作與地位在 20 世紀初邏 輯實證主義興起後,更被視為應拋棄的舊時代塵埃,相對不受重視。加以 ME 中 Sidgwick 的行文風格時而艱深晦澀、時而冗長瑣碎,時常被視為枯燥無趣難以閱 讀之作(Schultz, 2004: 3-4; Deigh, 2007: 439; Lazari-Radek and Singer, 2011: vii-viii;

Crisp, 2015: viii)。4然而,實際上它影響了諸多重要的哲學家如 G. E. Moore、

Bertrand Russell、C. D. Broad、William Fankena、John Rawls 及 Derek Parfit 等。

直至 20 世紀後半葉 Sidgwick 的地位才逐漸提升,其著作與學說的歷史及哲學研 究亦受到越來越多學者關注。晚近,Sidgwick 的研究不斷有新的相關著作發表,

如 Lazari-Radek 和 P. Singer 合著之 The Point of View of Universe(2014)、R. Crisp 之 the Cosmos of Duty(2015)以及 B. Schultz 之 The Happiness Philosophers(2017)5 等,Sidgwick 的相關研究可說是蓬勃發展中。

二、分析架構

Sidgwick 研究的重要學者主要有 J. B. Schneewind、Bart Schultz、Roger Crisp、

D.O. Brink、David Phillips、Anthony Skelton 等人。其中 J. B. Schneewind 的 Sidgwick and Victorian Moral Philosophy 以歷史角度切入,發掘 Sidgwick 的倫理學研究的

歷史意義,解釋他如何回應身處時代的爭端,同時也對其理論做了哲學層面的探 討,成為後來的學者研究時重要的參考。而 B. Schultz 的著作 Henry Sidgwick: Eye of The Universe 則是繼 Schneewind 之後,最完整的關於 Sidgwick 研究的著作。

該書厚達 800 頁,鉅細靡遺的描繪其學說與歷史背景。理論面的探討涵蓋 19 世 紀到當代的哲學家的討論,歷史面則詳盡考察 Sidgwick 的個人生活,聚焦在這

4 C.D. Broad 更直接了當的說:「讀者從書桌邊站起時,發現他以敬佩的心情讀了很多,最後卻 只記得很少的內容或什麼都不記得了。」(Broad, 1930: 145)。

5 該書詳列 Bentham、Mill 等重要的效益主義學者,Sidgwick 則安排於最後一章。Schultz 延續一 貫的風格,交雜史料與理論分析,精彩的描繪了 Sidgwick 的人生與思想。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些經歷對他後來哲學研究的關係和影響,是 Sidgwick 研究最重要的參考著作之 一。當代其他學者 Crisp、Brink 等則注重 Sidgwick 理論面的討論,尤其注重在 ME 當中提出的許多議題,諸如對享樂主義的分析、直覺主義的基礎等,而其中 最主要的問題,是 Sidgwick 在 ME 最後的結論:實踐理性之二元論。Sidgwick 本 人的在 ME 最後的結論是悲觀的,他認為統合個人理性的自利與兼顧集體利益的 倫理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學者們對 Sidgwick 理論研究有相當多的部分在處理 二元論,希望化解此困境。另外,從歷史面切入的討論,則重視二元論與 Sidgwick 生命經驗的關係。相較於替二元論尋求解套,這個歷史研究的角度,更加在意二 元論結論之形成中,時代背景與 Sidgwick 個人經驗扮演的角色。

本文首先同 Schneewind 的分析角度,從歷史面切入,對 Sidgwick 的學說進 行宏觀的探討,闡述 Sidgwick 的生平以及時代背景,包含他所欲回應的對象,

還有他與 Bentham、Mill 在理論上的承襲關係。這些因素影響了 Sidgwick 在 ME 的論證,也都是實踐理性二元論產生的因素之一。隨後的章節則著重在 ME 文本 的探討,與相關二手文獻的對話。Sidgwick 的效益主義理論出發點從否認 Bentham 和 Mill 對效益主義的證明開始,Sidgwick 點出了兩人皆犯下後來 G.E.

Moore 說的「自然主義的謬誤」(Naturalistic fallacy)。亦即(效益主義的基礎)

將快樂等同於善。仰賴經驗證據本身是不足夠的,快樂作為善只能是種直覺

(intuition)(Moore, 1993: 113-114)。藉由承認這一步,Sidgwick 開始了長篇幅 的 直 覺 主 義 的 討 論 以 證 明 此 點 。 此 種 直 覺 主 義 式 的 效 益 主 義 ( Intuitionist Utilitarianism)是他的理論的最大特色,也是 ME 最重要的論述。本文將會花較 多篇幅來描繪此段論證,並且對上述學者的觀點進行評述。

本文最後的部分受 J.B. Schneewind(2007)的啟發,思考 Sidgwick 在寫作 ME 時的分析角度,思考他以哲學家的身份探究常民百姓的道德觀,他是否從一 而終的維持相同的立場,以及這個分析的方法與最後的結論之關聯性。此種分析 方式是 Sidgwick 寫作方式鮮明的特點之一,本文認為掌握該分析角度對 Sidgwick 的整體思想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如同 Nakai(2007)以實踐理性二元論的問題意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詮釋 Sidgwick 的倫理學、政治學與政治經濟學相關著作,本文亦認為此處所提 出的詮釋角度對於掌握他之後的《政治學元素》(The Elements of Politics)、《政治 經濟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olitcal Economy)都有相當的幫助,故本文希望 從《倫理學方法》一書出發來探究此種寫作風格與模式,作為之後進入 Sidgwick 其他著作的一個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