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分離焦慮

一、分離焦慮之意涵

分離焦慮是由客體關係學者 Margaret S. Mahler(1975)所提出,從觀察母親 與嬰幼兒的互動過程中建立其理論,嬰幼兒先與母親產生心理上的分離,然後變 成一個獨立的個體,這種個體經由共生、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就是所謂的自我 發展與形成。分離焦慮的產生,主要是個體在自我發展與學習獨立的過程中,經 歷了與母親的共生期,分不清與母親的界線而產生退化的傾向,使得嬰幼兒無法 與母親產生心理上的分離,以至於無法順利進行個體化並確認到自我的部份(引 自陳孟吟,1999)。

Bowlby(1983)、Ainsworth 與 Bell(1970)的依附理論均指出嬰幼兒與母親 或主要照顧者會產生依附行為,這是一種情感上的連結,若是依附發展不好,當 嬰幼兒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離時,便會產生分離焦慮;若是依附發展良好,則 可讓嬰幼兒擁有對外在良好的適應能力。Kagan、Kearsley 和 Zelazo(1978)將 分離焦慮視為原始依附的嬰幼兒在與母親或其依附對象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不 舒服表情,例如:十個月大的寶寶看到母親要外出時,他可能就會哭泣;十五個 月大的寶寶有可能會跟著母親到門邊,哭著並哀求母親不要把他留在家裡,這些 反應顯示出嬰幼兒的分離焦慮。

Spielberger(1972)的「特質-情境焦慮理論(Trait-State Theory of Anxiety)」, 當中的情境焦慮是一種暫時性的情緒狀態,在不同的情境中或不同的時間點上,

會有不同強度的感受(引自張家卉,2011);而特質焦慮則是個人的特質傾向,

當個人知覺到威脅性情境時會有不同的反應,並感到焦慮。本研究中,情境焦慮 是指幼兒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離時,所產生的分離焦慮;而特質焦慮則是指母

親或主要照顧者在面臨與幼兒分離時,母親或主要照顧者主觀知覺到自己的焦慮,

擔心沒有人可以把幼兒照顧好,害怕幼兒適應不良等等的感受。

國內學者也認為分離焦慮是幼兒與母親或依附對象之間的界線不清,因而引 發心理或生理上不舒服的感受。湯志安(1995)認為分離焦慮係個人與自己所依 戀或是所喜愛的人分離時,情緒上會感到害怕,因而產生不愉快的狀態;陳孟吟

(1999)指出分離焦慮是嬰幼兒在經歷共生期時,想與母親或依附對象有全能的 融合,但卻分不清母親與自己的界線而產生退化的傾向,也因此嬰幼兒無法從負 面的退化傾向轉變成對環境的覺知;曾端真(2000)認為分離焦慮在於幼兒要和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分離時,心理會產生很大的焦慮,並且感到不安與惶恐;張春 興(2004)指出分離焦慮是幼兒常有害怕母親離開他的特別恐懼;楊惠卿和蔡順 良(2005)則認為分離焦慮乃是幼兒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面臨分離時,所產生一 種不適應的行為反應,例如:大哭大鬧、情緒不穩定、抓著父母不放....等;而精 神疾病診斷與統計一書(簡稱 DSM–IV)所定義之分離焦慮的特徵是指當幼兒離 開家人或離開所依附的對象時,會呈現出與其發展水準不合宜且過度焦慮的現象

(引自柳慶茂,2004)。

綜合上述學者觀點,分離焦慮是個體無法與其所依附的對象分離時,內心因 而表現出來的害怕、擔心、焦慮或是其外在行為的哭鬧、喊叫等嚴重的情緒失調 狀態,以致影響其情緒表現,此種焦慮並非是一種疾病,只是幼兒與母親或依附 對象之間的界線劃分不清,導致幼兒無法邁向自我發展與獨立自主,因此要消除 幼兒的分離焦慮,其實就是一個情緒調節的過程。

二、分離焦慮之相關理論

(一)依附理論

Bowlby(1958)提出「依附(attachment)」這個名詞,並對依附做了定義,

即嬰兒對其主要照顧者或某個特定對象有強烈尋求親密感和肢體接觸的傾向,特 別是當嬰兒向外界環境探索時,若感覺到有威脅或是危及到安全,便會以哭泣、

喊叫、擁抱、攀爬尋求依附對象的協助,以確保自己的安全性(引自楊雅斐,2003)。 其依附發展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無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第二階段為 區別性的社會反應階段,第三階段為主動尋求親近接觸階段,第四階段為目標調 整的夥伴關係階段。特別是在第三階段的主動尋求親近接觸階段(約六個月至一 歲左右的嬰幼兒)開始產生「陌生人焦慮」,同時非常抗拒、害怕與依附對象分 離,這種分離焦慮的現象在此階段達到巔峰,而另一方面,嬰幼兒在此階段中也 越來越具有行動力,會主動親近本身想依附的對象,並且把主要照顧者視為安全 堡壘,嬰幼兒在對外在環境進行探索的過程中,若是遇到焦慮不安的情況時,便 會馬上回到主要照顧者身邊尋求安全協助(涂妙如,1998)。

Bowlby(1969)整合進化論的觀點、動物行為學的研究、心理分析學、系 統理論和其自己長期在兒童心理治療的臨床經驗,並結合臨床上「嬰兒對其照顧 者(母親)依附關係的發展」之經驗,建構出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依 附理論探討的是嬰兒和母親之間的關係及型態,基於個體求生存的生物本能,幼 小的生命會極力尋求親密接觸和依附成熟的客體,以獲得保護和安全。Bowlby

(1988)認為,依附理論著重在探討幼兒與主要照顧者之間的情緒連結,若幼兒 能感受到主要照顧者所提供的安全堡壘,將有助於其向外探索與邁向獨立(引自 歐陽儀、吳麗娟和林世華,2006)。

涂妙如(1998)認為依附在個體發展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其重要 性除了可以提高個體的存活率,更重要的是依附行為會讓個體對外在環境擁有更 好的適應能力,並且可能涉及未來一生對他人關係的建立,其影響之大。藍逸梅

(2001)指出依附是一種親密且持久的關係,嬰幼兒與主要照顧者彼此間的互動 會強化這種連繫,不因空間、時間而改變,且這種關係是獨特而唯一的,更是嬰 幼兒未來探索外界及人際交往時的行為基礎。劉佳閔(2005)提出依附理論之內 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概念。幼兒早期與主要 照顧者之間所建立的的互動關係中,會逐漸形成幼兒對自我、依附對象以及外在 環境的看法,並在潛意識中不斷的運作以解釋周遭發生的事物,亦即進一步內化

為內在運作模式,透過內在運作模式,幼兒會不斷的把早期所獲得的感受與經驗 內化,並且成為未來在人格、人際關係上主要的依循準則。

基於上述,在依附理論的觀點下,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與嬰幼兒彼此之間的相 處、依附發展的關係以及互動的方式,對於嬰幼兒將來的情緒發展、行為表現以 及人際關係,都有深遠的影響。亦即,母親或主要照顧者與嬰幼兒要有良好的依 附關係,則母親或主要照顧者必須要提供嬰幼兒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嬰幼兒感受 到安全感及被受保護。因此,教保服務人員在面對幼兒分離焦慮時,若教保服務 人員能成為幼兒的安全堡壘以及採取有效的策略(尋求保護、情感連結),則有 助於減緩幼兒的分離焦慮。另外,從楊惠卿和蔡順良(2005)透過質性研究的焦 點團體訪談方式,探討幼教老師在面對幼兒分離焦慮時所採取的處理方式,歸納 出十七個因應及安撫措施,其中「建立歸屬感與認同感」、「特別的儀式與佈置」、

「鼓勵同儕友誼依附」也跟依附理論有關。而這也說明幼兒在學校裡獲得安全保 護及情感支持,相對的也會漸漸調節自己的情緒,減少分離焦慮的時間。

(二)客體關係理論

客體關係(object relations)源自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早期嬰幼兒與母親或 主要照顧者所建立的關係模式,將會反應到日後的人際關係。Margaret S. Mahler

(1975)提出客體關係理論,認為個體人格的發展,從與母親融為一體的心理渾 沌狀態開始,然後逐漸朝向心理分離的歷程(劉修全,1999)。Mahler、Pine 和 Bergmen(1975)認為分離的過程大約是從4到5個月大,一直進行到30或36個月 大,並指出最早的人類存在之狀態是一種連結、一種依附、一種結盟關係,但是 嬰幼兒與母親在共生期(normal symbiosis)時,嬰幼兒卻分不清自己與母親之間 的界線,會想要與母親表徵全能的融合(omnipotent fusion),意即嬰幼兒無法分 出自己與母親是兩個不同的個體,因此嬰幼兒的心理上無法與母親分離,因而產 生分離焦慮(Lavinia Gomez, 2006)。因此,嬰幼兒在與母親的共生經驗中,若 能成功的發展,嬰幼兒就能從共生母體中發展出一個穩定的個體,並且認同自己

,亦即,嬰幼兒會經由母親的擁抱以及養育的過程中得到快樂、信任,如此嬰幼 兒便容易從母親那裡分化出來,比較不會產生分離焦慮;或是在此時,母親能夠 給予情緒上和技巧上的支持,也有可能成功的解決嬰幼兒的分離焦慮;反之,嬰 幼兒與母親有不好的連結感受,便不容易與母親分化,則就會產生較高的分離焦 慮(陳孟吟,1999)。且早期共生狀態中若是未成為個體化,也都會終生影響彼 此關係的發展,導致嚴重的心理障礙。

Winnicott(1965)指出嬰幼兒的發展是從主觀的與客體建立關係開始,然後 慢慢建立客觀上所能接受的客體間關係之能力,並強調環境的重要性,亦即,在 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提供良好的環境,會促進嬰幼兒的成熟(柳慶茂,2004)。

而在嬰幼兒的成長過程中,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照顧品質也會影響嬰幼兒的發展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撫摸擁抱,將會影響嬰幼兒在建立客體關係的過程中,能

,母親或主要照顧者的撫摸擁抱,將會影響嬰幼兒在建立客體關係的過程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