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初任教師多元文化教學意象的發展

第四章 研究分析與討論

本章透過訪談及觀察資料,並佐以文件檔案加以分析初任教師多元文化教學 意象的發展與實踐。第一節分別藉由族群、性別、及對多元文化的看法來瞭解初 任教師多元文化教學意象的發展;第二節則從兩位初任教師進入教育現場後的教 學實踐來討論在師生、親師互動以及教學的過程中,初任教師如何運用自身的多 元文化教學意象以及其中的轉變。第三節則是是分就教師角色、進入教職後的轉 變及多元文化專業發展三方面進行綜合討論。

第一節

初任教師多元文化教學意象的發展

初任教師的多元文化教學意象,受到家庭、學校及實習階段的影響而產生不 同的樣貌;本節分別從兩位初任教師對族群及性別的看法,從中探究其自身對於 特定文化是否存在偏見及刻板印象,而這些觀念及想法又是從何而來?並且從與 不同文化接觸的經驗、課程的薰陶等多方面來瞭解初任教師所形塑的多元文化及 多元文化教育為何。

壹、 族群偏見與刻板印象

「族群偏見」是一種以刻板印象為基礎,通常是優勢民族對弱勢民族之負面 的描述和態度(譚光鼎,2001)。現今臺灣的族群中,屬原住民及新移民子女的 學習狀況最受教師關注,以下分別針對初任教師對原住民及新移民的看法來探究 其心中是否存有族群偏見或刻板印象。

一、 對新移民的看法

跨國婚姻是臺灣新興的社會現象,其中夾雜了性別、種族、階級、國族認同 等問題。初任教師對新移民所存在的觀點,將會影響到之後在進入教學現場時與 新移民子女之間的互動。

(一) 誰是新移民?

無論過去或現在,人們對於新移民總是有某種刻板印象,教師談及到過 去對新移民的認知:「我們一講到新移民就越南、東南亞國家,黑的嘛,黑黑的 那種,外勞啊!( 20130409_K_I2)」光光認為,我覺得我們社會就是一個很糟 糕的概念(20130409_K_I2),是臺灣社會從過去到現在所建構出一種錯誤的認知 與想法。

就是外來的人啊,就是美國阿,英國阿,都是新移民啊!只是我們都會 想說,噢新移民,越南、泰國、柬埔寨,什麼馬來西亞,就很少去講說 美國也是新移民啊!我有在我們班講,因為之前有上過新移民的課,越 南的10,我就說,只有越南、泰國那些才是新移民嗎?我說不是喔,美 國英國什麼,只要是不是臺灣的人,他來臺灣定居,就算是新移民

(20130409_K_I2)。

光光在課堂上的教學,雖能夠向學生說明,所謂的新移民並非只是東南亞國 家的人,只要不是臺灣人而選擇在臺灣定居,那就是新移民。光光的概念雖不完 全的正確,但在教學現場還是能對學生釐清「新移民等於東南亞人」的錯誤觀念。

可是再進一步追問光光對於新移民是否會有既定印象,他也承認說會啊!還是會 覺得就是從東南亞買來的(20130409_K_I2)。

一般而言對新移民的定義應為:外國籍男性(女性)與本國籍男性(女性)

結婚並且取得身分證。新移民並非僅限於「來自東南亞國家或是大陸」的女性,

但是即便是曾經準備過移民署考試的小威,對移民署的相關法條及名詞界定也曾 背的滾瓜爛熟,在問他對於新移民的界定時,雖能清楚地表達出非本國籍的人與 本國籍的人透過婚姻關係取得身分證(20130411_W_I3),但是在訪談的過程當 中,除了常以「外籍配偶」來稱呼之外,小威也常用「媽媽」來指稱新移民。

(二) 金錢的交易?

在與小威的訪談過程中討論新移民子女其家長間的互動及看法,多以「媽媽」

稱之,事後詢問小威,他自己也很訝異,你問我我才發現耶!可能是因為停留在 當初覺得新移民都是買來的(20130411_W_I3)。對於新移民家庭組成的看法,

可能因為生活環境週遭,所謂的「新移民」都是以女性為主,加上過去對於新移 民的看法多是「買賣婚姻」的印象,也造成他在提及新移民時,多以「媽媽」稱 呼,形成對新移民的看法也多以「女性」為主。

我覺得新移民家庭,在早期社會中,可能因為當事者本身有缺陷或條件 較差,無法在臺灣找到另外一半,因此透過婚姻媒合機構到其他國家買 配偶。加上隨著時代的改變,異國婚姻已成常態,加上臺灣人口結構產 生變化,很多本國男生無法娶到臺灣的妻子,所以會透過婚姻媒合機構 組成家庭(20130416_W_I4)。

臺灣傳統的婚配訴求是「上嫁下娶」、「男高女低」的模式,因而導致高學歷 的臺灣女性、低學歷的臺灣男性都有找不到對象的困難(游美惠,2008),因此 轉而求助跨國婚姻。而買賣婚姻的形成,在過去多是由於臺灣男性在社會上處於 弱勢族群或是低下階層,因此無法在臺灣透過一般管道在臺灣組成家庭,才會藉 由跨國婚姻機構的媒合迎娶外國女子。然而,對於這些外國女子,為什麼為選擇                                                                                                                

10   國小二年級國語第三冊第四單元第十六課《水上木偶戲》  

 

透過買賣婚姻漂洋過海組成家庭,教師也有他們的看法。

早期那些新移民他們過來的人可能是因為在原生國籍那邊,他的經濟地 位可能是處於比較弱勢的,那他可能會希望說看可不可以藉由來臺灣,

賺一點錢,寄回去家裡讓自己原生家庭過得比較好(20130418_W_I5)。

這種交易性質的婚姻形態所組成的家庭,往往也會帶給民眾他們與一般家庭 不同的負面印象。由兩個低階家庭結合而組織成新的家庭,外界難免會帶著有色 的眼光去看待其子女的成長與學習,「他們生下來的孩子會不會基因上有問題 題?」、「孩子的學習能力是不是會比較低落」、「新移民子女是不是都會發展遲 緩?」這類的問題層出不窮的出現,加上新聞媒體的大肆渲染,更加深了閱聽人 對新移民子女及新移民家庭的負面看法。

藉由探討跨國婚姻的組成,從教師的訪談中得知,由於臺灣的經濟結構,大 量聘請來自東南亞的外籍勞工,像那種東南亞的,就是來我們這邊賺錢的啊

(20130409_K_I2),自然而然這種「僱傭關係」,造成民眾認為東南亞多為落後、

低開發的國家。加上對於買賣婚姻的看法,我會覺得他們過來臺灣,就純粹只是 想要撈錢(20130418_W_I5),跨國婚姻變成一種「賺錢」的途徑之一。

(三) 為什麼不是混血兒?

異國婚姻是很多人崇尚與嚮往的婚姻模式,除了對浪漫愛情的憧憬外,大家 對於異國婚姻的結合而生下來的「混血兒」,也有著一種美好的迷思。但是同樣 是「混血」的新移民子女,對他們卻有不一樣的想像。

我在路上如果看到一個是外國人牽著一個外國人臉孔的小孩,然後另一 個是東南亞人牽著一個跟我們一樣臉孔的孩子,我就會對著那個外國小 孩臉孔的孩子說,挖,是混血兒耶!好可愛!可是好像就不會去對新移 民子女說她們也是混血兒耶!(20130411_W_I3)

但是同樣是「混血」的身份,為什麼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覺得可能因為新移民這個名詞,近幾年才在台灣出現,然後大家又都 覺得是東南亞來的跟以前長得像外國人的混血兒不一樣,所以才,誒,

對呀!不知道耶!新移民子女也是混血兒啊!難道是因為混的血不一 樣?(20130411_W_I3)

對於為什麼新移民子女我們不會以「混血兒」來稱呼他們,小威同樣感到疑 惑,面對這個問題,光光指出,或許是因為有一點對於東南亞國家的歧視以及崇 洋的心態。

我覺得我們,譬如說,以前就是我們會說英國是什麼日不落帝國,就是 我們已經把他塑造成一個優勢的,他比我們優秀,所以他來我們這邊,

好像很稀奇這樣,然後像那種東南亞的,就是來我們這邊賺錢的啊。

(20130409_K_I2)

我族中心,隱藏在臺灣的社會當中,當我們呼喊著「尊重」與「平等」的口 號時,卻忽略了我們對新移民及其家庭所存在的偏見即刻板印象。我們以「優勢」

的姿態看待新移民,除了將之視為「他者」及「異己」,提高了自己的種族優越,

也同時貶低了新移民家庭成員在臺灣社會的地位。

二、 對原住民的看法

(一) 飲酒作樂

-隨性樂天的生活態度

在談及到原住民,教師們不約而同地認為原住民給他們的感覺就是「樂天/

樂觀」:

覺得他們比較樂天,比較懂得及時享樂。(20130418_W_I5)

就是樂觀,原住民就是很活潑啊!(20130409_K_I2)

在兩位教師的眼中,原住民在他們心中是懂得及時行樂的,即使遇到挫折也 能很快地恢復。而也因為認為原住民這樣樂觀的態度,小威對原住民有著另一種 詮釋:

那以我們漢人的眼光來看,我們可能會覺得他們的生活比較困苦,生活 條件是比較差的,可是我覺得以他們自己的角度來看,他們或許會覺得 他們是過得很開心,很富裕的。因為畢竟漢人的資源跟原住民的資源相 較之下,漢人真的是比較多吧!(20130418_W_I5)

小威認為,雖然身為漢人的我們會覺得原住民的生活條件很困苦,但這是我 們以「漢人」的角度去看待;若從「原住民」自身的視角去看待自己的文化及生 活環境,或許會認為生活並不需要倚靠外在的物質來滿足,心靈富裕了,那麼生 活就沒什麼好愁苦的了。

除了樂天的生活態度之外,仍不免談論到原住民的「喝酒文化」: 我不知道誒,我對原住民的印象,一想到,就會連結到「喝酒」和「不 工作」耶!就覺得他們整天都在喝酒、喝酒、喝酒,那後來到大學就發 現,他們好像真的很會喝,所以就也更加深我對原住民愛喝酒的印象。

那不工作的部分,或許不能將不工作,應該是說沒那麼積極,因為或許 他們會覺得錢有多少花多少,錢再賺就好了。(20130418_W_I3)

那不工作的部分,或許不能將不工作,應該是說沒那麼積極,因為或許 他們會覺得錢有多少花多少,錢再賺就好了。(20130418_W_I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