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初級口語教學

第三節 初級口語教學

一、口語教學本質

口語與書面語有明確的差異。Christensen and Warnick (2006)說明寫作要先製作 再輸出,但說話比較不用經過的製作過程再輸出,而協作的錯誤機率較低,組織較 好,用詞較豐富。反之,說話較有自發性(spontaneous),因為需要當場反應。寫作 比較穩定,說話則跟著時間改變。曹煒(2003)的解釋是「口語詞是在日常口頭交 流中使用的詞,往往具有通俗,俏皮的風格;書面語詞是在正式的交際場合所使用 的詞,往往具有典雅,莊重的色彩」。

因此,Christensen and Warnick 認為現代語言學中,口語是主要(primary)的技巧,

寫作是次要(secondary),因此外語教學得以口語及聽力為出發點。在初級階段主要 要著重在「聽、說」(徐子亮,2004)。

(一)初級口語能力

依據口語評量(Oral Proficiency Interview)的解釋,初級(novice)程度的學生除了 使用一些背好的詞語以外,在背好的範圍外,語法都未有變異。學生用既短又簡單

表二-8:OPI評估標準(Assessment Criteria)

口語能力 執行任務 談話內容 準確程度 語言形態

設 題

依據外語教學標準(Standards of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1996),其中一個5個C 準則是溝通(Communication),而且溝通可以分成三個溝通模式:人際交流

(interpersonal)、理解詮釋(interpretive)、和表達演說(presentational)。人際交流是使學 生進行交流,交換想法,表達想法等。理解詮釋是學生要理解書面語及口語的各種 話題。表達演說是學生要在聽眾面前報告各種話題的信息,概念和想法(Hadley, 2001)。

交流互動以及交際是口語教學之核心(周健,2009;Brown, 1994; Brown and Yule, 1983; Kang (2002); Jack and Willy, 2002)。Jack and Willy (2002)提出口語有許多不 同的目的,而每個目的都要求不同的技巧。例如,我們跟別人互動的目的或許是想

閒聊或交朋友,反之,與他人討論也許是想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說服對方,因此每個 目的皆有不同的規則。於是,Jack and Willy認為社會口語課得考慮到口語的規則,

知道如何適當地跟別人交流。周健(2009)認為第二語言教學一定得培養學生的交際 能力。他認為掌握外語不僅僅是學語言知識,也要學會如何跟母語者互動,因此教 師為了加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得在教室裡創造真實交際的情境。Kang (2002)提出口 語對外語學習者特別有難度,因為有效地口語溝通需要知道如何恰當地使用在真實 社會交流上,而且社會互動也需要掌握語調,重音,和音高。這位學者認為口語教 學需要不斷地練習以及明確地教導,僅帶學生討論是不足的。Brown (1994)也認為 交流互動十分要緊,因此列出了交流互動的六個原則:

第一、真正的交流只重視信息的傳達而不受制於文法。

第二、激發學生內在對交流的動機與積極性。

第三、必須使用策略達到交流目的。

第四、不怕出錯。

第五、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密切。

第六、人際交流中語法,語篇 (discourse),社會語言學,使用性,交流策略 都極為重要,必須兼顧這些要素才能達到真正的交流 (粱新欣,2004)。

Brown (2004)提出的其中一個交際準則中,指出了語言與文化之間的關係密切

的重要性。為了結合語言知識以及加強學生對目標文化之理解,Kang (2002)提出有 效的口語有四個需要考量的能力:語法能力(grammatical competence)、篇章能力 (discourse competence)、社會語言能力 (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

(strategic competence)。在口語方面,語法能力有發音、語調、和重音各方面,而且

是達到語言流暢程度的一部份,因使學生能有信心地使用正確的語言。篇章能力是 指為了表達自己的想法,而必須習得許多結構和篇章標誌。社會語言能力與體演文 化的觀念一樣;此能力須培養學生社會和文化知識,因此知道如何面對目標文化以 及與母語者互動。而且,社會語言能力也培養學生對發言、提問、非口語回應的理 解。最後,策略能力是指知道如何維持交談、結束交談、及解決溝通上的問題。

因此,策略能力可補償語言、社會語言、和篇章的落差。

李曉琪(2006)提出口語教學有五個原則。 五個原則如下:

一、兩種語言轉換:教師得加速兩種語言轉換,以及加速母語轉到目的語的 思維和表達。第一次轉換是將說話意圖(intentions)轉到選擇母語詞語。第二次轉換 是母語語句轉到目的語來表達。

二、合作原則: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知識水平來協調。若交談內容對學生來 說太難,就難以交談,因此口語教學要跟學生合作,拿捏學生的語言程度。

三、充分時間訓練:教師得留足夠時間給學生練習,因為學生要培養臨時思 索和組織的能力。

四、重現和復現:學生不一定能運用閱讀和聽力中能理解的詞語。教師得特 別留更多時間讓學生用口語的重現和復現。學生要多聽多說才可以提高口語能力。

五、初級口語教學和中高及口語教學的重點:初級口語教學著重模仿和常用 語的記憶。學生不僅要學會如何在一種場合使用,也要知道如何在不同情境使用,

因此教師給的情境要使學生能面對複雜命題來計畫句子並能表達。

周小兵、李海鷗(2006)除了多練習和交際原則之外,他們也提出了另外兩個 原則:

一、i+1原則:“i”是學生已知道的知識(學生的中文水平),“1”是學生 不知道或沒學過的信息。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用的語言要稍微比學生知道的多。

圖二-5:口語的能力 資料來源:Kang (2002)

二、個人化原則:在口語課上學生應該講自己熟悉的事情。

Wen (2011)給一個更具體的i+1的建議。他認為在初級與中級的階段,教師使

學生接觸的生詞應該有百分之十是學生未學過的,而且百分之五的句型也是新的。

Wen認為教師要避免過度介紹新信息。

二、口語教學方法

徐子亮(2004)認為初級階段的學生要大量覆述,但因為覆述的範圍限於簡單

的主題,例如問候或請求。教師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話題,盡量不重複自己說過的 內容。徐子亮也提出學生產生的話不僅在語義上得正確,在語用上也要正確,因此 學生要接觸到真實情境,而且學生也要感受一下社會變體的存在。另外,為了克服 真實交際上的障礙,學生也應該與各種方言口音接觸。

Brown (2004)提出「有意義的學習原則」(the principle of meaningful learning)。 此學習原則著重在如何將信息儲存於長期記憶力中,所以提出了兩條法則:

第一、把所有教授/所學習的知識與學生的興趣,學習目標以及事業目標結 合起來。

第二、當介紹新的信息時務必把新知識與已知的信息和背景結合起來(粱新 欣,2004)。

整體而言,為了使學生記憶信息,主題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

另外一方面,靳洪剛(2004)認為教學互動的關鍵是教師的提問能力。為了引 導學生發言、說話,教師非對提問技巧熟練不可。她把提問分成兩大類:認識性提 問(epistemic questions)和回應性提問(echoic questions)。

表二-9: 教師提問的分類

第一類: 認識性提問 (epistemic questions)

Type 1. 教學提問 (display questions) Type 2. 信息提問 (referential questions) 1. 課文導向 2. 語言解釋/練習

/加強導向

1. 事實導向

如:“昨天你們去 哪家飯館吃飯

2. 推理導向

如:“你覺得這一 家飯館有什麼特

了?” 點?”

(1) 事實提問 如:什麼、誰 (2) 推理提問 如:怎麼、為什 麼

(1) 個人化提問 (2) 地方化提問

(1) 個人化提問 (2) 地方化提問

第二類:回應性提問 (echoic questions) Type 1: 理解檢測:(comprehension check)

如:“這裡‘年夜飯’你知道吧”

Type 2: 要求說明或澄清事實:(clarification check) 如:“你說什麼?我不太明白你的意思。”

Type 3: 確定理解正確與否:(confirmation check) 如:“你是不是說...."

資料來源:靳洪剛 (2004)

從靳洪剛(2004)的教師提問的分類表可看出來每個提問類型在不同場合可使

用。教學提問(display questions)在上課前教師可以從課文的內容設計出問題以及準備 答案。信息提問 (referential questions)的目的是獲取或交換信息,因此學生可照自己 的經驗來回答。回應性提問也非常重要,可以在教師對學生的答案不清楚或者要鼓 勵學生產生長一點的句子的情況下使用。

靳洪剛(2004b)支持定式教學法。她認為外語教學應該將語言形式與語言功能

結合起來。外語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使用定式和內容,最後可以加強交際的三 中基本能力:解釋能力(interpretation)、表達能力(expression)、和協商溝通語義能力 (negotiation of meaning)。

靳洪剛(2010)繼續強調語義協商的重要性。進行了「任務複雜度」的研究發

現信息斷層 (information gap)的任務可以有2%-5%非熟悉成分,因此可以增加任務 複雜度。如此學生可以透過語義協商來學習新的詞彙及結構。靳洪剛提供語義協商 的兩個階段及三個子程序:

 

 

圖二-6:語義協商的兩個階段及三個子程序

教師可請學生進行語義協商。根據以上的圖,協商引發以後,學生要先向同 學提問。同學聽得懂問題以後,再給反饋。最後原本提問的同學便可用表情或口說 方式來確定反饋。除此之外,靳洪剛也提供語義協商引起的三個效應其中的上下層 級關係來說明教師對學生進行語義協商的過程。教師要先引起學生的注意,再使用 可理解輸入使學生了解,最後學生就可有效地說出正確的中文。

圖二-7:語義協商引起的三個效應的上下層級關係

除此之外,靳洪剛(2005)更進一步探討了第二語言習得與語言形式為重心的 結構教學。她提出了六種有認知基礎的結構教學技巧。除了語義協商以外,五個教 學技巧如下:

一、大量輸入(input flood):教師要提供給學生大量的輸入,使學生透過上下 文來注意語言結構。

二、加強性輸入(input enhancement):加強輸入可突出教學重點。加強輸入包 括三類:視覺加強(typographic enhancement)、音調加強(intonation enhancement)、和選 擇性加強。

三、直接糾錯(negative evidence or error correction):糾錯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 計畫性糾錯,教師可以利用上課時間講解學生的錯誤,使學生注意到目標語的結構。

有效輸出

可理解性輸入

選擇性注意

協商引發 協商過程

疑點 反饋 反饋確定

第二種是自然交際中順便糾錯。

四、間接糾錯(recasting):教師可以用不直接的重復方法來改錯。間接糾錯有 兩種:第一種是引起學生注意,重覆錯誤,第二種是重覆學生的語句改錯。

五、加強性/有效性語言輸出(pushed output/enhanced output):教師得透過活動、

五、加強性/有效性語言輸出(pushed output/enhanced output):教師得透過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