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創造力教學

 

創造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寶藏,但當面對升學主義及僵化的教育束縛,人 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已被消磨待盡,所以近年來各界莫不大聲急呼加強創造人才的 培養,而創造力教學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張玉成(1991)指出創造力教學是依 據創造力發展的原理及原則,運用有效的教學情境及態度,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

啟發學生在學習中思考,以增加其創造力發展之教學活動。陳文典(2004)認為 創造力教學是指教學者提供一種能激發學生創意的教學情境,學生能有自主及自 信的態度,並且運用創造性思考的方式,主動完成自己所構思的創造力作品。而 陳龍安(2000)提出創造力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流暢、獨創、變通及精密的思考 能力,所以應用了創造思考的策略並配合課程,增加學生運用想像力的機會。他 更進一步說明創造力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並不相衝突,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因 為不管視創造為一種能力或歷程,都能表現於教學中。例如在一般教學中運用啟 發教學法、發表教學法…等等,皆可表現出創造力教學的特徵。

綜上所述,本研究嘗試以創造力教學意涵為依據,結合創造力教學的原則及 策略,運用在創造性動作教育之教學中,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達到提昇幼兒創 造力之目標。以下針對創造力教學原則與創造力教學策略加以探討。

一、創造力教學原則

身教重於言教,而且幼兒教育是以全人的生活教育為主,教師的教學理念及 態度對於幼兒的創造力發展有最直接的影響(簡楚瑛等,2002),因此把握創造力 教學的教學原則則顯得更為重要。歷來已有不少學者提出有關創造力教學的原則 與建議。廖素珍(1993)提出進行幼兒創造力教學時,應注意的六項原則:

(一)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避免過度指導及太過重視結果。

(二)教材可選擇日常生活中可見、無結構性的素材,以啟發幼兒之想像力。

(三)提供支持創造思考的環境。

(四)鼓勵幼兒多觀察與感受,提供多元的刺激以充實其生活經驗。

(五)提供開放的空間及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去探索、操弄。

(六)教師需具備專業的知識及良好的態度。

陳龍安(2006)綜合一些學者看法,認為創造力教學原則可歸納為以下十點:

(一)創意生活化、實用化,教學活動趣味化。

(二)多元開放的支持性環境,注重師生間的互動。

(三)從舊經驗累積知識基礎,系統化的發展解決問題及創造思考的能力。

(四)擴散與聚斂思考兼顧,創造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共存。

(五)強調團隊的學習,鼓勵全體合作、分享。

(六)融合創造思考與學習領域的教學,教師必須自然地將創造思考的概念及 技巧融入各學習領域。

(七)多元評量才能兼顧學生個別差異及與生活做結合,以求全面瞭解學生創 造力的發展。

(八)充份運用家庭及社會資源,讓學生能有全方位的發展。

(九)應注重創意倫理,提供正面教材,引導正確的思考方向。

(十)強化教師的教學省思及自我調整,重視學生的回饋及互動過程,以求增 進學生有效的學習經驗。

張中煖(1996)提出在進行創造性舞蹈的教學原則如下:

(一)老師需清楚地掌握探索主題,不宜同時納入過多元素。

(二)鼓勵個人獨特性的展現,老師需有包容態度,營造一個開放的空間。

(三)老師要多用言語引導,減少身體動作的示範,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想像 力。

(四)教學時應保持敏銳的觀察力,適時給予學生協助,注意學生反應以為教 學省思。

(五)教師應善用輔助工具,如音樂、圖形、香味…等等,以協助學生身體上 的開發及探索。

鄭麗媛(1998)指出創造性舞蹈的四項教學原則:

(一)選擇適合的主題,以學生的經驗出發,才能深入思考及探索。

楊偉彣(2004)整理創造力肢體教學的原則如下:

(一)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出發點。

(二)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給予肯定。

(三)選擇適合的探討主題。

(四)尊重個別差異。

(五)鼓勵學生思考及自由發言。

(六)善用道具及音樂,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綜合上述,研究者綜合以上各學者所提出的創造力教學的教學原則,整理成 本研究的創造性動作教育教學原則,這些內容也是研究者在進行教學時的主要依 據:

(一)開放支持的環境。教師經由刺激、啟發的方式,多鼓勵及讚美,給予學 生空間及時間不斷嘗試探索的機會,讓學生能自由地運用想像力與創造 力,進而瞭解自己並發展潛能。

(二)教師適時的言語引導是很重要的,應減少身體動作的示範,鼓勵學生多 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以發展解決問題及創造思考的能力。避免過度指導 及太過重視結果。

(三)教師需是敏感的,重視學生的回饋及互動過程,適時的調整課程及自我 省思,以求增進學生有效的學習經驗。

(四)課程設計應生活化、趣味化,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可善用輔助工具,

使教學更加豐富。

(五)多元化的評量。視學生為獨特的個體,重視個別差異及整個學習的過程。

二、創造性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教學者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有計劃的引領學生學習的方法(張 春興,1996)。每個教學策略的優點及限制不同,一個教學活動可能會探用數個教 學策略,所以教學者應依學生的年齡、興趣、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選擇適當的教 學策略(侯志欽,1995)。本研究參考文獻後,將其中幾種可和創造性動作教育相 結合的創造力教學策略整理於後(侯志欽,1995;許素甘,2004;孫易新譯,1998;

孫易新,2002;張中煖,2007;張麗珠等,2000;陳龍安,2006;黃麗卿,1998;

羅玲妃譯,1998):

(一)腦力激盪法

是一種可以引出許多意見與想法的策略。腦力激盪是利用集體思考的方 式,使參與者的想法互相激盪而產生連鎖反應,導引出大量意念,並從中引發 新的構想。如在做身體律動時,能激勵學生做出各種不同變化的動作。

(二)解凍或暖身

為了讓學生有學習的意願與動機,所以老師應設法帶動教室的學習氣氛及 良好的親師互動,給予學生多一點的鼓勵與讚美,對於學生的表現,不管是口 語發表或是肢體的展現,都應給予正面的肯定。

(三)屬性列舉法

在實施教學前,請學生先觀察並列舉出觀察物品或研究問題之特性及屬 性,再針對每項特性提出改進的方法或是新的用途。例如先讓學生觀察呼拉圏 的特性及屬性,再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呼拉圏互動,鼓勵他們多嘗試,表現 出各種不同的動作。

(四)問想做評教學法

陳龍安(2006)提出創造力教學的四個基本步驟為問、想、做、評。「問」

是指老師提出問題或是安排問題的情境,特別強調以擴散性思考的問題來激發 學生的創造力;「想」指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提供學生思考的時間,鼓勵學 生發揮想像力,尋求創意;「做」是指實際去操作,運用各種活動,讓學生從 做中學;「評」是多元的評量,兼顧過程與結果,重視形成性評量及自我評鑑 的方式。

(五)六W檢討法

六W檢討法是鼓勵學生由六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亦即何人(Who)、何時

(When)、何地(Where)、做什麼(What)、為什麼(Why)、如何做(How)。

藉由不同層面的思考,以提昇創造力,此法亦屬開放性問答技術之一種應用。

不斷的累積擴張,提昇思考能力及創造力。例如學習身體元素時,啟發學生思 檢索所得之287篇創造力教學相關研究(西元1981-2011年),依研究領域及創造力 教學研究發展歷程等二個層面,進行分析探討,如表2-2。

1981-1990

西元 1991-2000

西元 2001-2011

總計

續表2-2 創造力教學相關論文發展歷程及研究領域統計表

1981-1990

西元 1991-2000

西元

研究者以身心學的觀點,再進一步探討不同研究領域的發展。身心學強調身

在表2-2中可看出近十年來,與身體動作相關領域所做的創造力教學研究雖然 日益增加,但從表2-3中可以發現與身體動作相關之研究在創造力教學研究中的比 例只占了12.20%,顯示創造力教學在身體動作領域尚有很多研究與探索的空間,

所以本研究欲實施身心動作教育,希望能提昇幼兒不只是大腦的創造思考能力,

還包括身體動作的創造力,以期能達成身心合一的全人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