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身心動作教育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身心動作教育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

Copied!
2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劉美珠 博士

身心動作教育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 行動研究

研 究 生: 林秀芳

中 華 民 國   一 0 二   年   六   月

(2)
(3)
(4)

謝誌

鳯凰花開,班上幼兒即將迎接他們人生的第一個畢業典禮。回憶中,每到這 個分離的季節,總是懷著不捨的心情,祝福他們踏上人生另一個新的旅程。而不 同於往年的是,今年我將滿載著眾人的祝福別上屬於我的畢業花。

兩年的時光不算短,首先要謝謝指導教授-美珠老師,有著嚴謹的做學問態 度,帶領我一窺身心學的殿堂,悉心的指導使我受益匪淺,溫暖的鼓勵讓我如沐 春風。感謝大豐老師引導我適切的研究方向,指導我正確的研究方法。還要謝謝 口試委員靜萍老師細心的審閱與指導,使我的論文內容能更加完善。

感謝好友佩貞的鼎力支持,從鼓勵我報考研究所,到進行研究時並擔任本研 究的觀察員,給了我許多寶貴的教學建議,在我因為工作及課業兩頭燒,忙的焦 頭爛額時,總能適切地用幽默來化解我的焦慮。還要謝謝情同姐妹的夥伴們,最 像大姐的蘭詠,總是照顧著大家,還有著愈挫愈勇的研究精神;永遠不急不徐的 立宜,任何事情到你手上都能輕鬆迎刃而解;單純、貼心的瑞姿,只要有分配工 作就一定全力配合;熱心的麗惠,總在需要的時候伸出援手。我們一起走過這相 互扶持、有苦有甜的日子,這份革命情感我將永難忘懷。班上 22 位小寶貝的配合,

使我能順利完成課程與研究,謝謝你們的投入與付出,帶給我心裡滿滿的感動,

也讓我在教學上獲得許多前所未有的經驗與成長。

妹妹文怡在我撰寫論文過程中,亦師亦友的激勵我不斷地向前邁進,持續的 鼓勵與支持讓我在困難的時候倍感溫馨。老公嘉俊在研究過程中,一直陪伴在我 的身旁,適時地給予協助與鼓勵,在我忙於報告與論文時,家中大小瑣事及照顧 兩個小不點的重責大任也一肩扛起,讓我沒有後顧之憂,你和孩子是我最堅強的 後盾,使我能更有信心往前,謝謝你們!

最後,謹以此文獻給我摯愛的雙親。

秀芳 謹誌

(5)

身心動作教育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行動研究

研究生:林秀芳 指導教授:劉美珠 日期:2013.06

摘要

 

本研究目的是根據身心動作教育理念,設計一套適合幼兒且有助於提昇幼兒動 作創造力的課程,並探討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 之實施效果,以及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中透過教學省思以獲得專業成長。

本研究以臺東縣 F 幼兒園一班大班幼兒 22 人為研究對象,接受每週四次,每 次 70 分鐘,共進行七週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幼兒在課程前、後皆實施行動和 動作創造思考測驗以取得量化資料,探討身心動作教育對於提昇幼兒在動作的流 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之效果。並透過教學省思札記、幼兒課後訪談、幼兒繪畫 作品、家長回饋單及觀察員的觀察紀錄等質化資料作為分析課程效果之依據。研 究結果如下:

一、依據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編排及發展出一套適合幼兒且有助於提昇幼兒動作 創造力的課程,並提出面對問題時的解決方案。

二、實施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後,對幼兒動作的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 之提昇皆有顯著的效果,尤以幼兒的動作想像性提昇的幅度最大。

三、研究者在行動研究歷程中,增進身心動作教育之教學經驗與專業成長。尤其 是呼吸課程達到了良好的靜心成效,研究者亦增進了反省與修正課程的能力。

研究結論: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適合應用於學前階段的幼兒,並對幼兒動作創造 力的提昇具有顯著的效果。

關鍵字:身心動作教育、動作創造力、行動研究

(6)

英文摘要

An Action Research of Applying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to Promote the Movement Creativity

for the Children of Kindergarten

Gradnate: Shiou-Fang Lin Adrisor: Mei-Chu Liu, Ph. D.

M. Ed. Thesis, 2013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was to develop a suitable program for children of kindergarten with somatic movement concepts to promote the movement creativity.

Furthermore, it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 on promoting the movement creativity of children after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 could acquire professional growth by teaching reflection during the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research, the subjects were 22 children of senior class from F kindergarten in Taitung and those children would accept 7 weeks program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by four times a week and 70 minutes each tim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to promote fluency, originality and imagination of movement, the quantitative data in this study were collected by the test of the Thinking Creatively in Action and Movement, which were executed before and after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Finally, the resul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 by qualitative data, such as teaching journal, after-course students’ interview and paintings, parents feedback sheets and observed record written by observer.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Arranging and developing a set of course suitable for childred of kindergarten to improve movement creativit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and proposing solutions to problems faced.

2. Significant effect occurred on children in promoting fluency, originality and imagination of movement after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is study, especially in the imagination of movement.

3. The courses of action research promoted the researche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growth, especially in breath courses and the ability to reflet and revise the course.

Conclusion: The 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program was suitable for children of kindergarten and proved to have significant effect in movement creativity.

(7)

目次

中文

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目次 ... III 表次 ... V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4

第三節 名詞界定 ...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幼兒創造力 ... 8

第二節 創造力教學 ... 15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 ... 23

第四節 文獻總結 ... 3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34

第一節 研究流程 ... 34

第二節 研究參與人員與場域 ... 37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9

第四節 課程編擬與規劃 ... 42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 83

第四章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研究歷程 ... 89

第一節 研究實施前準備階段 ... 89

(8)

第二節 課程實施階段之歷程 ... 91

第三節 課程內容修正與編排 ... 124

第五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130

第一節 實施的困難與解決方法 ... 130

第二節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效果 ... 143

第三節 研究省思與成長 ... 149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59

第一節 結論 ... 159

第二節 建議 ... 162

參考文獻 ... 164

中文部份 ... 164

西文部份 ... 171

附錄 ... 172

附錄一 ... 172

附錄二 ... 174

附錄三 ... 175

附錄四 ... 176

附錄五 ... 178

附錄六 ... 185

附錄七 ... 186 

(9)

表次

表2-1 國內幼兒動作創造力相關研究 ... 12

表2-2 創造力教學相關論文發展歷程及研究領域統計表 ... 19

表2-3 創造力教學之相關研究分類統計表 ... 21

表2-4 身心動作教育模式 ... 26

表2-5 與身體動作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研究 ... 27

表2-6 身心動作教育研究對象年齡層分類表 ... 30

表2-7 動作要素架構 ... 32

表3-1 課程流程 ... 44

表3-2 課程內容大綱 ... 45

表3-3 課程活動內容分析表 ... 50

表3-4 資料種類代碼說明表 ... 86

表3-5 資料蒐集分析表 ... 87

表4-1 課程內容修正前後對照表 ... 126

5-1 流暢性前後測的成對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43

5-2 獨創性前後測的成對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43

5-3 想像性前後測的成對樣本 t 考驗分析摘要表 ... 144

表5-4 幼兒繪畫作品動作流暢性分析表 ... 145

表5-5 幼兒繪畫作品動作獨創性分析表 ... 147 

(10)

圖次

 

圖2–1 身心學領域發展架構 ... 25

圖3–1 研究流程圖 ... 36

圖3–2 室內木板教室 ... 38

圖3–3 戶外遊戲場 ... 38

圖3–4 課程活動架構圖 ... 43

圖3–5 身體大探索(一) ... 54

圖3–6 身體大探索(二) ... 54

圖3–7 身體怎麼動(一) ... 54

圖3–8 身體怎麼動(二) ... 54

圖3–9 我會做…(一) ... 55

圖3–10 我會做…(二) ... 55

圖3–11 我不偏食(一) ... 55

圖3–12 我不偏食(二) ... 55

圖3–13 清潔寶寶(一) ... 56

圖3–14 清潔寶寶(二) ... 56

圖3–15 心情停看聽(一) ... 56

圖3–16 心情停看聽(二) ... 56

圖3–17 吹氣遊戲(一) ... 57

圖3–18 吹氣遊戲(二) ... 57

圖3–19 媽媽的呼吸(一) ... 57

圖3–20 媽媽的呼吸(二) ... 57

圖3–21 丹田呼吸法(一) ... 58

(11)

圖3–24 「呼」呼吸法(二) ... 58

圖3–25 潮汐呼吸法(一) ... 59

圖3–26 潮汐呼吸法(二) ... 59

圖3–27 海洋呼吸法(一) ... 59

圖3–28 海洋呼吸法(二) ... 59

圖3–29 動物姿勢(一) ... 60

圖3–30 動物姿勢(二) ... 60

圖3–31 植物姿勢(一) ... 60

圖3–32 植物姿勢(二) ... 60

圖3–33 好玩姿勢(一) ... 61

圖3–34 好玩姿勢(二) ... 61

圖3–35 種子長大了(一) ... 61

圖3–36 種子長大了(二) ... 61

圖3–37 吹泡泡(一) ... 62

圖3–38 吹泡泡(二) ... 62

圖3–39 黏巴達(一) ... 62

圖3–40 黏巴達(二) ... 62

圖3–41 身體變變變(一) ... 63

圖3–42 身體變變變(二) ... 63

圖3–43 千面女郎(一) ... 63

圖3–44 千面女郎(二) ... 63

圖3–45 小水滴去旅行(一) ... 64

圖3–46 小水滴去旅行(二) ... 64

圖3–47 口香糖(一) ... 64

圖3–48 口香糖(二) ... 64

圖3–49 火車探險(一) ... 65

圖3–50 火車探險(二) ... 65

(12)

圖3–51 會動的迷宮(一) ... 65

圖3–52 會動的迷宮(二) ... 65

圖3–53 腳的軌跡(一) ... 66

圖3–54 腳的軌跡(二) ... 66

圖3–55 貓捉老鼠(一) ... 66

圖3–56 貓捉老鼠(二) ... 66

圖3–57 氣球傘-海的世界(一) ... 67

圖3–58 氣球傘-海的世界(二) ... 67

圖3–59 氣球傘-大野狼來了(一) ... 67

圖3–60 氣球傘-大野狼來了(二) ... 67

圖3–61 快先生與慢小姐(一) ... 68

圖3–62 快先生與慢小姐(二) ... 68

圖3–63 蘿絲五種節奏(一) ... 68

圖3–64 蘿絲五種節奏(二) ... 68

圖3–65 我是小旗手(一) ... 69

圖3–66 我是小旗手(二) ... 69

圖3–67 不會掉的紙(一) ... 69

圖3–68 不會掉的紙(二) ... 69

圖3–69 漁夫捕魚(一) ... 70

圖3–70 漁夫捕魚(二) ... 70

圖3–71 火山爆發(一) ... 70

圖3–72 火山爆發(二) ... 70

圖3–73 彩帶飛呀飛(一) ... 71

圖3–74 彩帶飛呀飛(二) ... 71

圖3–75 大白鯊來了(一) ... 71

(13)

圖3–78 情緒擦擦舞(二) ... 72

圖3–79 報紙與絲巾(一) ... 72

圖3–80 報紙與絲巾(二) ... 72

圖3–81 落葉之舞(一) ... 73

圖3–82 落葉之舞(二) ... 73

圖3–83 動物狂歡節(一) ... 73

圖3–84 動物狂歡節(二) ... 73

圖3–85 打敗怪獸(一) ... 74

圖3–86 打敗怪獸(二) ... 74

圖3–87 解開糾結(一) ... 74

圖3–88 解開糾結(二) ... 74

圖3–89 穿越呼拉圏(一) ... 75

圖3–90 穿越呼拉圏(二) ... 75

圖3–91 鏡子遊戲(一) ... 75

圖3–92 鏡子遊戲(二) ... 75

圖3–93 影子遊戲(一) ... 76

圖3–94 影子遊戲(二) ... 76

圖3–95 磁鐵遊戲(一) ... 76

圖3–96 磁鐵遊戲(二) ... 76

圖3–97 找領袖(一) ... 77

圖3–98 找領袖(二) ... 77

圖3–99 請帶我走(一) ... 77

圖3–100 請帶我走(二) ... 77

圖3–101 搔癢遊戲(一) ... 78

圖3–102 搔癢遊戲(二) ... 78

圖3–103 身體彩繪(一) ... 78

圖3–104 身體彩繪(二) ... 78

(14)

圖3–105 水母之舞(一) ... 79

圖3–106 水母之舞(二) ... 79

圖3–107 海星之舞(一) ... 79

圖3–108 海星之舞(二) ... 79

圖3–109 抖動(一) ... 80

圖3–110 抖動(二) ... 80

圖3–111 十字交叉按摩(一) ... 80

圖3–112 十字交叉按摩(二) ... 80

圖3–113 含羞草(一) ... 81

圖3–114 含羞草(二) ... 81

圖3–115 伸-收-轉(一) ... 81

圖3–116 伸-收-轉(二) ... 81

圖3–117 骨骼之舞(一) ... 82

圖3–118 骨骼之舞(二) ... 82 

(15)

第1章 緒論 第一章 緒論

 

本 研 究 以 身 心 學 (Somatics)理論為基礎,依據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的理念與操作,以學前幼兒為實施對象,編排設計一套適合 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透過教學之行動研究歷程,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提昇 幼兒動作創造力的效果。本章一共分為四節,第一節闡明本研究之動機與背景;

第二節提出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第三節界定本研究所涉及之名詞;第四節則說 明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發展創造力的第一個關鍵期出現在幼兒時期。Robert Schirrmacher(1988)解 釋創造力是一種技巧,是一種態度而非天資。顯示創造力是可以透過培育訓練與 學習而發展出來的能力。許多國內外學者(吳美姝、陳英進,2000;陳淑惠,1996;

游乾桂,2004;鄭青青,1993)都一致表示,創造力的發展是始於幼兒階段。Torrance

(1968)研究指出四歲到四歲半是創造力發展的高峰期,若能適時掌握幼兒心理 狀態,提供合宜的學習環境,就可以保持創造力精神的活躍,使創造力得以持續 開展。施乃華(2002)也由分析國內創造力教學的研究中發現,在各年齡層的創 造思考教學中,以幼兒階段的實行成效最高,若於幼年開始進行創造能力訓練,

可達事半功倍之最佳效果。而幼兒表現創造力的方式大多是透過繪畫、音樂律動、

幼兒創作性戲劇遊戲等(林翠媚、王雪貞、歐姿秀、謝瑩慧譯,1996;黃秋玉、

曾榮祥、黃錫權、魏麗卿、廖美瑩、謝佳吟譯,2004;Cichucki, 2007; Schirrmacher, 2006; Sharp, 2001)。所以,幼兒值此發展創造力的黃金時期,幼教老師更需鼓勵 幼兒自由的創作與探索。

身體是孩子與世界的溝通橋樑。小嬰兒從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努力 探索這個新奇的世界,而身體,則是這第一類接觸的橋樑。孩子們透過身體,培

(16)

養自己與他人的肯定,找到與自己以及世界溝通的媒介與了解自己的價值。此現 象與身心學理念相近,根據身心學觀點,人的身體屬於不斷變動的有機體,不但 具有變動特性,更具有自我覺察與動態平衡的功能,個體透過對內在經驗的覺察,

能更了解身體結構的運作,並與外在環境達到良好的平衡狀態,透過意識覺察,

能增進個體身心放鬆與注意力的集中;肌肉伸展和肌膜探索的各種可能性,能嘗 試更多樣創造性的肢體動作可能,身體結構的更多元有效運用(劉美珠,2003)。

目前學校實施的身體動作教學可以發現並不易提昇幼兒的創造力表現。李宗 芹(1994)提及在學校教育中,與身體相關性最高的課程是體育課,著眼於身體 訓練的「實用性」、「功能性」觀點。林大豐與劉美珠(2001)指出,學校體育教 學過度強調運動技術學習和動作的標準化,忽略人類本能動作的探索與經驗感受 的開發。上述學者談及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普遍存在的缺失,過分重視運動技能的 訓練和標準化動作的學習,形成機械般的訓練,而忽略身體的開發和動作的探索。

教學活動的核心工作應在於教導學生如何學習,促進學生從事學習活動,不應把 學生當成知識灌輸的容器、動作訓練的機器(黃政傑,1997)。時下流行的幼兒律 動,如YOYO、MOMO幼教頻道所播放,是一套成人事先編好的固定動作,幼兒 只要跟著老師,依樣畫葫蘆地跳出來,不需想像或創造,只須完全模仿成人的動 作即可,這並不是幼兒真正的創意表現。

研究者本身是一位公幼教師,從事幼教實務工作已有十六年的資歷,自身對 肢體律動教學很有興趣,與身心學的接觸緣自於2011年,研究者於台東大學修讀 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碩士在職進修專班,選修了劉美珠教授所開授的「身 心學」及「身心動作教育專題研究」課程,親身體察學習身心學的理念,2012年 又參加國際身心動作教育研習會,而對此學門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體會,深感這 是一門值得在學前階段推廣的學門,而研究者也希望透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 施,提供最好的身體學習經驗給幼兒。

身心動作教育可望提昇幼兒的動作創造力。劉美珠(2003)指出身心動作教 育的課程內容主要是以體認身體、覺察能力的開發、改善身體基本能力與放鬆身

(17)

本能性自然動作探索、身心適能及探索教育,其中創造性動作教育是特別針對低 年齡層的學生來設計之教材,所以可以嘗試應用於學前階段之幼兒。

創造性動作不同於一般肢體的動作,是一種能表達個人思想與感性或引起自 我鬆弛的身體動作(林麗芬,1994),身為幼兒園教師需創造一個學習情境,幫助 幼兒自在盡情的舞動肢體,將身心發展理論應用在教育情境中,讓幼兒經由探索 過程逐漸覺知自我肢體實在感,引發內在感覺傳達於肢體動作,擁有自我表達與 累積動作展現能力,不做機械式或模仿的動作展現,盡情地舞動具有獨特性個人 肢體動作。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本研究目的旨在發展一套具身心教育觀的學前身心動作教育教學課程,透過 行動研究之實務操作過程,不斷反思與修正教學歷程,協助幼兒進行身體的探索,

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的效果,進一步提供從事相關領域 教學者之參考。根據上述,本研究具體的目的如下:

一、研究目的

(一)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為基礎,編排一套適合幼兒且有助於提昇幼兒動作創 造力的課程。

(二)探討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實施效果。

(三)藉由行動研究促進研究者在研究歷程上的省思與專業成長。

二、待答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待答問題如下:

(一)依據身心動作教育理念,編排一套適合幼兒且有有助於提昇幼兒動作創造 力的課程內容發展及實施歷程為何?

(二)對學前幼兒實施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可能遭遇的困難以及解決方案為何?

(三)實施本研究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於提昇幼兒在動作的流暢性、獨創性 與想像性之效果為何?

(四)研究者在行動研究歷程中,對於課程實施、教學行為、幼兒學習情形以及 師生互動上的省思與專業成長為何?

(19)

第三節 名詞界定

 

一、身心學

Somatics 在國內已被翻譯為身心學。身心學為探索生物功能、身體覺察與外 在環境三者互動關係的一門學問,重視內在經驗的體會和反省(林大豐、劉美珠,

2001)。身心學始於18世紀末的歐美,歷經一個多世紀的演變,直到1977年 Thomas Hanna 根據動作教育與調整技法的共通性,整理出基本論述。在台灣,林大豐與 劉美珠(2005)為身心學立下了完整的定義,其指出「身心學是一門探究身心關 係與開發覺察能力之實務工作的研究領域,它試圖從第一人稱的角度,藉由體認 身體智慧的過程中,開發身體覺察和增進自我瞭解。」

二、身心動作教育(somatic movement education)

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Somatics)概念為理論基礎,透過動作教育的型 態,以開發身體覺察能力之一系列動作教育活動(林大豐、劉美珠,2001)。活 動編排乃對預定達成的教學目標,擷取身心學門之各派綜合或單一之身心技巧,

加以整理或安排成一系列動作教育內容,以提供對自我身心之瞭解與開發的學 習。本研究所編排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擷取適合幼兒發展的教材內容,將課程 分為二個部份,一為瞭解身體,靜心呼吸,二為創造性動作教育。

三、創造性動作教育(creative movement education)

創造性動作教育是運用身體各部位做隨心所欲、自由展現的身體活動,或者 是一種能隨音樂節奏所做出來的模擬動作。教學者靈活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刺 激、引導學生能針對所設計的教學目標,讓學生自在地運用想像力和創造力,不 斷嘗試探索肢體動作的可能性,增進肢體運動能力,達到表達、溝通及自我實現 目的,或說以創造性藝術表現形式表現身體和情緒,發展身體和想像力反映自己 和自己所處的環境,追求身體、心靈的成長和發展(李宗芹,2002;黃素雪,1991;

張中煖,1996;陳美莉,2005)。而本研究創造性動作教育教材的動作要素分為

(20)

身體的覺知、空間的覺知、時間的覺知、力量的覺知及關係的覺知,針對這五個 方向進行幼兒動作的分析。

四、幼兒動作創造力

創造力是指個體在支援的環境下結合敏覺、流暢、獨創、精進的特性,透過 思考的歷程,對於事物產生分歧性的觀點,給予事物獨特新穎的意義(陳龍安,

2002)。Williams指出創造力行為表現,在認知方面包括流暢、變通、獨創與精 密;在情意部分則有冒險、挑戰、好奇及想像等,而這兩者關係密切並相輔相成

(林幸台、王木榮,1994;陳龍安,1997)。而幼兒的創造力主要是來自於其作品,

舉凡給予幼兒新的發現與改變,進而更新昨日的自己,就是創造力的表現(簡楚 瑛、陳淑芳,2002)。

本研究是針對幼兒的動作創造力,指的是在創造性動作教育教學活動中,幼 兒所產生的行為反應。此外,本研究以張世彗(2006)編製的「行動和動作創造 思考測驗」為工具,就前、後測改變情形,以評估幼兒在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 性三種創造性特質之表現。

五、行動研究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法,為行動與研究結合的一種方法,在特定的情境脈絡 利用不同方法進行研究,實驗精神中尋求實務工作的改善,再期待用改善的情境 提升實務工作者反思批判的能力,強調將研究功能與實務工作行動結合,落實於 特定情境中,以幫助實際問題的解決。行動研究鼓勵實務工作者從實際工作情境 中進行自我反省與探究,改善實務行動及工作情境,不只是專業理想更是專業理 念的具體表現(蔡清田,2000)。為發展適合學前幼兒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本 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理念,以教師擔任研究者從做中學,透過螺旋循環反省思考 的方式,以改進研究者所編排的課程(歐用生,1999)。

(21)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參與者:研究者因於教學現場察覺目前身體動作課程過分重視技能 和標準化動作,而忽略身體的開發和動作的探索。因此本研究選擇以研 究者任教之台東縣F幼兒園(化名)某大班為研究範圍,瞭解在進行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後,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的效果。本研究對象共22人,

包括女生10人、男生12人。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以行動研究為主要研究方法,經由螺旋循環反省思考 的方式,不斷改進研究者所編排的課程,透過做中學,希望能將研究功 能與實務工作行動結合,以幫助實際問題的解決。而在本研究中所分析 之幼兒動作創造力表現,僅限於研究者所教授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中之 動作創造力表現,幼兒在其他情境的動作創造力表現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三)課程實施之編排:是以研究者在台東大學進修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與參 與相關研究為基礎,並請教身心動作教育專家劉美珠教授與林大豐教 授,針對本研究欲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之目標來編排之身心動作教育課 程。

二、研究限制

(一)因幼兒語言能力發展未臻成熟,內在感受與外在表達有相當程度之差異,

可能無法用言語反映其內心真實感受。

(二)研究場域戶外遊戲場為一共用場地,若有兩班以上同時使用戶外場地,

則需互相協調空間的運用,幼兒可使用的空間相對的也會減少,兩班共同 場地也會有互相干擾的情形,無法避免會影響到幼兒對課程的探索與學習 的效果。

(22)

第2章 文獻探討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旨在編排設計一套適合幼兒的身心動作教育課程,透過教學之行動研 究歷程,探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對提昇幼兒動作創造力的效果。本章將探討與本 研究相關之理論與研究。共分為四節,第一節探討創造力的內涵、幼兒創造力的 特質及國內幼兒創造力的相關研究,並進一步確認本研究所使用創造力評量之測 驗工具;第二節探討創造力教學之教學原則、教學策略及相關研究;第三節則探 討身心動作教育;第四節為文獻總結。

第一節 幼兒創造力

 

教育部於2002年公佈「創造力教育白皮書」,不僅是為了提昇國民的素質,

亦是為了促進知識經濟的發展,期望打造台灣為一個創造力的國度(創造力教育 白皮書,2002)。而為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如何提昇創造力已持續成為 政府近年來的國家發展策略。

一、創造力的內涵

為達到提昇創造力的目的,應先進一步瞭解創造力的內涵。目前創造力的詮 釋與開發已成為國內外各界的研究重點,但各學者對於創造力的定義常因學派及 理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雖然創造力的理論眾說紛紜,但其內涵仍離不開Rhodes

(1961)所提出之創造力的4P要素:

(一)創造的人格特質(person)

陳龍安(2006)、簡楚瑛、陳淑芳(2002)均歸納創造力為個人之流暢力、

(23)

重組成新的概念。

3.敏覺力(sensitivity):對於身邊的人事物能靈敏的察覺其差異或特殊之處

的能力。

4.獨創力(originality):能針對問題想出與眾不同的想法或作法的能力。

5.精進力(elaboration):在原本的概念加上新的想法,亦即精益求精的能力。

(二)創造的歷程(process)

Wallas(1926)提出創造力是一種發現問題、思考及解決問題的歷程,而 且具有階段性,分為準備期、醞釀期、豁朗期及驗證期四個階段。

(三)創造的產品(product)

Amabile(1983)認為有創造力的產品條件必須具備獨創性與有用性這兩 個條件,而此產品可以是任何形式的創造性結果。

(四)創造的環境(place)

創造的環境是指一個具支持性的環境下,個體能與環境產生良好的互動,

促進創造的動機及養成富創造力的人格特質(毛連塭等人,2001)。

綜上所述,創造力可以說是個體的人格特質在與環境產生的互動中產生獨特 的結果,並表現出流暢、變通、獨創、敏覺、精進等能力的一種歷程。由此可見 人格特質、歷程、產品及環璄都是影響創造力的重要因素,也指出了人們對創造 力的判斷指標,亦是本研究創造力是否提昇的依據。

二、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特質

幼兒創造力的發展特質與成人不盡相同。董奇(1995)認為雖然成人和幼兒 都有創造力,但因為幼兒與成人的認知經驗的水平不同,所以在目的、質與量等 方面都有明顯的差異。他指出幼兒發展創造力的特質有以下四項:(一)幼兒創造 力的主要來源是想像。(二)幼兒的創造是較直觀、單純、具體的,通常不具有太 多的社會價值。(三)幼兒的創造力自發性較強,表現的活動及領域相當廣泛。(四)

幼兒的創造力是持續發展,不斷變化的。Duffy(1998)認為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 性有:(一)對周遭環境充滿好奇心及求知心。(二)遊戲常是創造過程的一部份。

(三)能將新舊經驗相連結並內化。(四)能自己獨力進行創造。(五)喜歡使用

(24)

想像力。張蕙伊(2010)則認為幼兒創造力發展的特性有:(一)模仿並內化以獲 得新的技能。(二)對週遭事物有好奇心及探究的精神。(三)想像力為主。(四)

廣泛的表現,較不具目的性。(五)是發展創造力的關鍵期。

學前階段的幼兒正值創造力發展的黄金時期。吳美姝、陳英進(2000)提出 幼兒(4至6歲)正值「直覺期」,此時期的幼兒想像力增加,多表現在遊戲中,也 能在繪畫中表現出自己想像的情節。抽象概括能力也有所提昇,喜歡從事創造性 行為,為創造力的高峰期。倪鳴香(2005)則認為兒童創造力的發展呈U型曲線,

而學齡前的幼兒(幼稚園大班至上小學一年級的期間)是在U型曲線左邊的最頂 端,之後會產生創造力驟降的情形,所以應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時間好好培養幼兒 的創造力。Arasteh(王鍾和譯,1997)認為創造力的發展有其關鍵期,而第一個 關鍵期是出現在幼稚園5至6歲期間。此時期幼兒的創造力會受到大人的態度及周 遭環境的氣氛所影響,若是身處一個正向的環境將有助於幼兒創造力的發展。

綜合以上學者所論,幼兒創造力的發展與成人有所差異,幼兒的創造行為是 較直觀、具體、自發性的,想像力及好奇心是他們的創造來源,常以遊戲的方式 來展現,而且幼兒階段是發展創造力的關鍵期,創造力的產生與培養是幼兒時期 的發展要項。因此本研究選取5至6歲的幼稚園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給予適合幼 兒創造力特質的創造力課程及正向的發展環境,希望能啟發並延續幼兒的創造能 力。

三、國內幼兒創造力的相關研究

行政院教改會1996年提出「多采多姿,活潑創新」之現代教育方向,為國內 的創造力教育打開了新的樂章。研究者透過全國碩博士論文資訊網搜尋論文名稱 及關鍵詞為「創造力」的研究有1093篇,而縮小範圍至「幼兒」或「學齡前」創 造力的研究,得到30篇的相關論文,可以看出在研究創造力的研究裡面,以幼兒 為主要研究對象的比例為2.74%,可以看出比例並不高,顯示這範圍的學術研究 還有很多的研究空間。

(25)

的課程方向多以繪畫、舞蹈、身體動作、建構、自然科學為主。

廖怡佳(2005)探討幼兒創造力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目的是為了編製幼兒 創造力測驗並藉此研究父母人口、幼兒人口、幼兒生活經驗及園所環境等變項與 幼兒創造力的關係;吳巧瑜(2005)進行教師對幼兒創造力知覺之研究,目的是 為了瞭解教師教學年資、任教學校、教學內在動機、幼兒特質偏好…等等因素對 幼兒創造力特質偏好及信念之關係;葉芊芊(2006)對於台北地區幼兒母親教養 方式及幼兒創造力之相關性加以探討。以上都是探討幼兒創造力的影響因素或相 互關係之相關論文。

在研究教學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的論文中,繪畫與繪本教學研究的比例占的 最高。蘇月霞(2008)探討繪畫創意教學對於幼兒創造力的影響,研究顯示可以 增進幼兒語文及圖形的創造力;陳淑君(2011)研究主題繪本教學對幼兒語文與 圖形創造力發展之影響,在教學前、後施測,發現對幼兒的語文及圖形創造力皆 有顯著的進步。

在舞蹈相關研究中,李絢芬(2002)探討舞蹈遊戲課程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

發現在獨創力及想像力部份,舞蹈遊戲課程顯著優於表演性舞蹈課程及自由遊戲 課程;詹幼君(2009)探討創造性舞蹈課程對幼兒創造力之影響,研究顯示課程 中的「探索遊戲」能提昇幼兒肢體活動的流暢力、獨創力、敏覺力;「即興創作」

能提昇肢體活動的流暢力、獨創力、變通力、敏覺力。

而在肢體動作教學方面,陳欣茹(2009)探討幼兒運動遊戲課程對幼兒創造 力的影響,研究發現幼兒運動遊戲對於幼兒的流暢性、獨創性及想像性皆有明顯 提昇;鄭芝韻(2005)欲瞭解動作技能課程對幼兒動作技能與創造力之影響,由 施測結果顯示,創造力與動作技能的後測皆優於前測,但僅部份達到顯著水準。

因本研究欲探討幼兒動作創造力的部份,所以更進一步將幼兒創造力之三十 篇相關文獻中,與身體動作有關之八篇研究整理如下頁表2-1。

(26)

表2-1 國內幼兒動作創造力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名稱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創造力

測驗工具 研究結果 李絢芬

(2002)

舞蹈遊戲對學齡 前兒童創造力之 影響

大班 幼兒

準實驗-

不等組前 後測設計

基 本 形 狀 創 造 思 考 量 表、新編圖形 創驗、行動和 動 作 創 造 思 考測驗

不同的肢體活動課程 均 能 提 升 幼 兒 創 造 力,但有不同創造能 力上之差異。特別是

「舞蹈遊戲課程」更 有助於學齡前兒童創 造力之發展。

鄭芝韻 (2005)

動作技能課程介 入對學齡前兒童 動作技能與創造 思考表現之影響

大班 幼兒

準實驗-

不等組前 後測設計

威 廉 斯 創 造 力圖形測驗

動作技能課程介入後 在流暢力、開放性、

變通力、獨創力、精 密性之後測成績顯著 高於前測。

陳虹伶 (2008)

創作性戲劇教學 對提升幼兒創造 力之影響-以一 個幼稚園的教學 行動研究為例

幼兒 行動研究 陶 倫 斯 圖 形 創 造 思 考 測

創作性戲劇教學對幼 兒的「流暢力」、「變 通力」、「獨創力」、

「精進力」等皆有明 顯增進的作用。

陳奇鈺 (2008)

學齡前兒童動作 技能及創造力之 關係研究

四至 六歲 幼兒

事後回溯

動 作 技 能 測 量表、兒童測 創造力量表

大班創造力表現皆優 於中、小班。認定動 作技能及創造力具有 中等程度之相關。

陳欣茹 (2009)

幼兒運動遊戲課 程對幼兒創造力 之影響

大班 幼兒

準實驗-

不等組前 後測設計

行 動 和 動 作 創 造 思 考 測 驗(TCAM)

實驗組後測成績在流 暢性、獨創性、想像 性及整體創造力的表 現皆優於對照組 詹幼君

(2009)

小靈魂的遊戲 創造性舞蹈對幼 兒創造力影響之 行動研究

幼兒 行動研究 直 接 觀 察 分

探索遊戲能增進肢體 活動的流暢力、獨創 力、敏覺力;即興創 作能增進流暢力、獨 創力、變通力、敏覺 力。正式表演則是展 現流暢力、精進力、

變通力和想像力。

許家菁 (2009)

運用聲音光束輔 助音樂活動發展 幼兒創造力及肢 體動作表現歷程 之實徵性個案研

四至 六歲 幼兒

個案研究 法 - 參 與 、 觀 察、訪談

行 動 和 動 作 創 造 思 考 測 驗(TCAM)

四 名 個 案 在 創 造 力

(流暢性、獨創性與 想像性)方面皆有提 升。

(27)

研究者將表2-2之幼兒動作創造力相關論文,依研究對象、研究方法、評量工 具、研究主題與方向、研究結果分別加以分析如下:

(一)研究對象

研究論文中,可以看出最多以大班幼兒為研究對象,少部份再加入中班幼 兒進行研究。研究結果(李梅齡,2004;陳奇鈺,2008)也指出大班創造力表 現優於中、小班,所以大班可以說是發展創造力的重要時期。

(二)研究方法

相關論文中,研究方法可以發現以準實驗法及行動研究居多,本研究亦使 用行動研究的方法來進行研究,選擇行動研究為研究方法的原因,主要是因為 研究者希望從做中學,透過螺旋循環反省思考的方式,不斷改進研究者所編排 的課程,希望能將研究功能與實務工作行動結合,以幫助實際問題的解決。

(三)評量工具

相關研究評量工具中,發現最常使用的測驗工具為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 驗(TCAM),也有不少研究是自編幼兒創造力測驗,而且在研究結果中,(李 絢芬,2002)發現不同的測驗工具可能會評量出不同的研究結果,可以得知合 適測驗工具的需要性及重要性,所以研究者宜慎選適合自己研究性質的測驗工 具,以求得有效之研究結果。

(四)研究主題及方向

論文以研究幼兒創造力在身體動作方面的發展為方向,研究主題可大約分 成三類,包括創作性舞蹈、創造性戲劇及創造性肢體動作。

(五)研究結果

在研究身體動作教學或課程對幼兒創造力影響的論文結果中,幾乎所有研 究都指出相關課程對提昇幼兒創造力有正面的影響或成效,但可以看出每個研 究提昇的能力不盡相同,依教學的不同效果,有的對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 及精進力皆有提昇,有的則僅對單一能力有顯著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欲以現有的研究為基礎,設計一套融合身心學理論的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探討對大班幼兒動作創造力之影響,以行動研究的研究方法,不 斷地螺旋循環反省思考來改進課程,並慎選評量工具,以求得有效之研究結果。

以下就幼兒創造力評量工具加以探討。

(28)

四、幼兒創造力評量

目前國內用來測量幼兒創造力的主要評量工具如下:

(一)Torrance 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Thinking Creatively in Action and Movement, TCAM)。

(二)Torrance 圖形創造思考測驗(Torrance Tests of Creative Thinging, Figural Form, TTCT)。

(三)吳靜吉、陳甫彥、郭俊賢、林偉文、劉士豪、陳玉樺(1998)編製的新編 創造思考測驗。

(四)葉玉珠、李梅齡、葉玉環、林志哲、彭月茵(2006)編製的幼兒創造力測 驗。

在進行幼兒創造力的評量時,大部份的測驗都是給幼兒一些問題或是任務,

施測者再分析其過程及結果,並透過常模或與其他幼兒的比較,來評定其創造力 的高低(董奇,1995)。

測驗工具的選擇應考慮適合的施測年齡層。Torrance的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 測驗(TCAM)目前有修訂版Ⅰ及修訂版Ⅱ,倪鳴香(1981)編製了修訂版Ⅰ,

適用3至8歲的兒童;張世彗(2006)編製了修訂版Ⅱ,適用於4至8歲的兒童。陳 龍安(1986)修訂了Torrance圖形創造思考測驗,適用於幼稚園至國小三年級學 童;吳靜吉等(1998)編製的新編創造思考測驗,適用於國小學童至成人,但有 加註若在主試者的適當協助下,可以讓幼兒進行測驗(姜敏琳,2011)。

葉玉珠等(2006)的幼兒創造力測驗雖然有4至6歲的常模,但以新奇性和有 用性為施測的重點,因新奇性及有用性非本研究的課程重點,所以未被本研究採 用。考慮本研究的方向是以身體動作為主,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較為相關,

所以採用張世彗(2006)修訂的行動與動作創造思考測驗。

張世彗(2006)修訂的行動與動作創造思考測驗,為國內第一套測量幼兒的 創造力測驗,設計理念因考量到幼兒的口語與繪畫能力未臻成熟,而且幼兒最常

(29)

第二節 創造力教學

 

創造力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寶藏,但當面對升學主義及僵化的教育束縛,人 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已被消磨待盡,所以近年來各界莫不大聲急呼加強創造人才的 培養,而創造力教學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張玉成(1991)指出創造力教學是依 據創造力發展的原理及原則,運用有效的教學情境及態度,採取適當的教育方法,

啟發學生在學習中思考,以增加其創造力發展之教學活動。陳文典(2004)認為 創造力教學是指教學者提供一種能激發學生創意的教學情境,學生能有自主及自 信的態度,並且運用創造性思考的方式,主動完成自己所構思的創造力作品。而 陳龍安(2000)提出創造力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流暢、獨創、變通及精密的思考 能力,所以應用了創造思考的策略並配合課程,增加學生運用想像力的機會。他 更進一步說明創造力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並不相衝突,而是能相輔相成的,因 為不管視創造為一種能力或歷程,都能表現於教學中。例如在一般教學中運用啟 發教學法、發表教學法…等等,皆可表現出創造力教學的特徵。

綜上所述,本研究嘗試以創造力教學意涵為依據,結合創造力教學的原則及 策略,運用在創造性動作教育之教學中,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達到提昇幼兒創 造力之目標。以下針對創造力教學原則與創造力教學策略加以探討。

一、創造力教學原則

身教重於言教,而且幼兒教育是以全人的生活教育為主,教師的教學理念及 態度對於幼兒的創造力發展有最直接的影響(簡楚瑛等,2002),因此把握創造力 教學的教學原則則顯得更為重要。歷來已有不少學者提出有關創造力教學的原則 與建議。廖素珍(1993)提出進行幼兒創造力教學時,應注意的六項原則:

(一)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學習,避免過度指導及太過重視結果。

(二)教材可選擇日常生活中可見、無結構性的素材,以啟發幼兒之想像力。

(三)提供支持創造思考的環境。

(四)鼓勵幼兒多觀察與感受,提供多元的刺激以充實其生活經驗。

(五)提供開放的空間及足夠的時間讓幼兒去探索、操弄。

(30)

(六)教師需具備專業的知識及良好的態度。

陳龍安(2006)綜合一些學者看法,認為創造力教學原則可歸納為以下十點:

(一)創意生活化、實用化,教學活動趣味化。

(二)多元開放的支持性環境,注重師生間的互動。

(三)從舊經驗累積知識基礎,系統化的發展解決問題及創造思考的能力。

(四)擴散與聚斂思考兼顧,創造性思維與批判性思維共存。

(五)強調團隊的學習,鼓勵全體合作、分享。

(六)融合創造思考與學習領域的教學,教師必須自然地將創造思考的概念及 技巧融入各學習領域。

(七)多元評量才能兼顧學生個別差異及與生活做結合,以求全面瞭解學生創 造力的發展。

(八)充份運用家庭及社會資源,讓學生能有全方位的發展。

(九)應注重創意倫理,提供正面教材,引導正確的思考方向。

(十)強化教師的教學省思及自我調整,重視學生的回饋及互動過程,以求增 進學生有效的學習經驗。

張中煖(1996)提出在進行創造性舞蹈的教學原則如下:

(一)老師需清楚地掌握探索主題,不宜同時納入過多元素。

(二)鼓勵個人獨特性的展現,老師需有包容態度,營造一個開放的空間。

(三)老師要多用言語引導,減少身體動作的示範,鼓勵學生運用自己的想像 力。

(四)教學時應保持敏銳的觀察力,適時給予學生協助,注意學生反應以為教 學省思。

(五)教師應善用輔助工具,如音樂、圖形、香味…等等,以協助學生身體上 的開發及探索。

鄭麗媛(1998)指出創造性舞蹈的四項教學原則:

(一)選擇適合的主題,以學生的經驗出發,才能深入思考及探索。

(31)

楊偉彣(2004)整理創造力肢體教學的原則如下:

(一)以學生的舊經驗為出發點。

(二)對學生各方面的表現給予肯定。

(三)選擇適合的探討主題。

(四)尊重個別差異。

(五)鼓勵學生思考及自由發言。

(六)善用道具及音樂,啟發學生的創造力。

綜合上述,研究者綜合以上各學者所提出的創造力教學的教學原則,整理成 本研究的創造性動作教育教學原則,這些內容也是研究者在進行教學時的主要依 據:

(一)開放支持的環境。教師經由刺激、啟發的方式,多鼓勵及讚美,給予學 生空間及時間不斷嘗試探索的機會,讓學生能自由地運用想像力與創造 力,進而瞭解自己並發展潛能。

(二)教師適時的言語引導是很重要的,應減少身體動作的示範,鼓勵學生多 運用自己的想像力,以發展解決問題及創造思考的能力。避免過度指導 及太過重視結果。

(三)教師需是敏感的,重視學生的回饋及互動過程,適時的調整課程及自我 省思,以求增進學生有效的學習經驗。

(四)課程設計應生活化、趣味化,才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可善用輔助工具,

使教學更加豐富。

(五)多元化的評量。視學生為獨特的個體,重視個別差異及整個學習的過程。

二、創造性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指教學者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有計劃的引領學生學習的方法(張 春興,1996)。每個教學策略的優點及限制不同,一個教學活動可能會探用數個教 學策略,所以教學者應依學生的年齡、興趣、學習能力及學習需求選擇適當的教 學策略(侯志欽,1995)。本研究參考文獻後,將其中幾種可和創造性動作教育相 結合的創造力教學策略整理於後(侯志欽,1995;許素甘,2004;孫易新譯,1998;

(32)

孫易新,2002;張中煖,2007;張麗珠等,2000;陳龍安,2006;黃麗卿,1998;

羅玲妃譯,1998):

(一)腦力激盪法

是一種可以引出許多意見與想法的策略。腦力激盪是利用集體思考的方 式,使參與者的想法互相激盪而產生連鎖反應,導引出大量意念,並從中引發 新的構想。如在做身體律動時,能激勵學生做出各種不同變化的動作。

(二)解凍或暖身

為了讓學生有學習的意願與動機,所以老師應設法帶動教室的學習氣氛及 良好的親師互動,給予學生多一點的鼓勵與讚美,對於學生的表現,不管是口 語發表或是肢體的展現,都應給予正面的肯定。

(三)屬性列舉法

在實施教學前,請學生先觀察並列舉出觀察物品或研究問題之特性及屬 性,再針對每項特性提出改進的方法或是新的用途。例如先讓學生觀察呼拉圏 的特性及屬性,再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與呼拉圏互動,鼓勵他們多嘗試,表現 出各種不同的動作。

(四)問想做評教學法

陳龍安(2006)提出創造力教學的四個基本步驟為問、想、做、評。「問」

是指老師提出問題或是安排問題的情境,特別強調以擴散性思考的問題來激發 學生的創造力;「想」指的是教師提出問題後,提供學生思考的時間,鼓勵學 生發揮想像力,尋求創意;「做」是指實際去操作,運用各種活動,讓學生從 做中學;「評」是多元的評量,兼顧過程與結果,重視形成性評量及自我評鑑 的方式。

(五)六W檢討法

六W檢討法是鼓勵學生由六個角度來思考問題,亦即何人(Who)、何時

(When)、何地(Where)、做什麼(What)、為什麼(Why)、如何做(How)。

藉由不同層面的思考,以提昇創造力,此法亦屬開放性問答技術之一種應用。

(33)

不斷的累積擴張,提昇思考能力及創造力。例如學習身體元素時,啟發學生思 考如何合作完成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團體造型。

(七)心智圖法

是一種圖像式筆記法,應用符號、圖形、線條、邏輯等工具,將意念和想 法快速地將資訊圖像化,可以幫助記憶、組織及分析,能有助於收斂及擴散性 思維,使大腦能發揮多元思考的功能。

上述無論哪一種創造力教學策略,無非在幫助教師能有計劃及有效的引導、

啟發學生的想像力及創造力,激發學生的潛能。是以本研究會從上列之創造力教 學的教學策略中,選擇適合學生特質及課程特性的教學策略來靈活運用,以發揮 創造力教學之效果,並達成預期之教學目標。

三、創造力教學相關研究

研究者欲瞭解台灣創造力教學之相關實徵研究,是以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檢索所得之287篇創造力教學相關研究(西元1981-2011年),依研究領域及創造力 教學研究發展歷程等二個層面,進行分析探討,如表2-2。

表2-2 創造力教學相關論文發展歷程及研究領域統計表

研 究 領 域

分析項目

篇數(依年代分) 百分比

% 西元 (總計)

1981-1990

西元 1991-2000

西元 2001-2011

總計

對人的影響

(學生、教師) 4 3 43 50 17.42

自然科學 0 6 42 48 16.72

語文 2 2 36 40 13.94

視覺藝術 1 3 32 36 12.54

數位資訊 0 1 22 23 8.01

舞蹈 0 1 16 17 5.92

機械工程 0 2 12 14 4.88

戲劇 0 0 11 11 3.83

(續下頁)

(34)

續表2-2 創造力教學相關論文發展歷程及研究領域統計表

研 究 領 域

分析項目

篇數(依年代分) 百分比

% (總計) 西元

1981-1990

西元 1991-2000

西元

2001-2011 總計

社會 1 2 4 7 2.44

音樂 0 2 3 5 1.74

體育 0 0 5 5 1.74

美容 0 1 4 5 1.74

綜合領域

(國小) 0 0 4 4 1.39

數學 0 0 3 3 1.05

商學 0 0 3 3 1.05

生活領域

(國小低年級) 0 0 3 3 1.05

表演藝術

(舞蹈+戲劇) 0 0 2 2 1.05

其他 1 1 9 11 0.70

總 計 9 24 254 287 100

百分比% 3.14 8.36 88.50 100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從表2-2可以看出目前創造力教學研究的領域寬廣,可以應用的學科或教學領 域五花八門。也可以很明顯的看出創造力教學的發展歷程,從八○年代一直到九○

年代,一般還是以傳統的教學為主流,制式化的教育及模仿文化盛行,創造力並 不被大家所重視。一直到近十年來,創造力教學的相關研究快速成長,增加的論 文篇數是九十年代的十倍之多,占的比例高達88.50%,追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創 造力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推動之下,尤其是教育部於2002年公佈「創造力教育白皮 書」之後,創造力教學的相關研究就如雨後春筍般的蓬勃發展起來。而如何突破

(35)

研究者以身心學的觀點,再進一步探討不同研究領域的發展。身心學強調身 心合一的概念,希望達成全人教育的理念,與幼兒教育的理念不謀而合。而在創 造力教學相關論文中可以發現,大部份的研究是將創造力以大腦為出發點,強調 創造思考的能力,容易忽略了身體也有智慧與創造力,所以研究者進一步整理了 在創造力教學287篇相關論文中,身體動作相關領域及非身體動作相關領域的研究 統計表,如表2-3。

表2-3 創造力教學之相關研究分類統計表

領域 分 析 項 目 篇數 總計 百分比 身 體

動 作 相 關 領 域

舞蹈 17

35 12.20%

戲劇 11

體育(肢體動作) 5 表演藝術(舞蹈+戲劇) 2

非 身 體 動 作 相 關 領 域

對人的影響(學生、教師) 50

252 87.80%

自然科學 48

語文 40

視覺藝術 36

數位資訊 23

機械工程 14

社會 7

音樂 5

美容 5

綜合領域(國小) 4

數學 3

商學 3

生活領域(國小低年級) 3

其他 11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36)

在表2-2中可看出近十年來,與身體動作相關領域所做的創造力教學研究雖然 日益增加,但從表2-3中可以發現與身體動作相關之研究在創造力教學研究中的比 例只占了12.20%,顯示創造力教學在身體動作領域尚有很多研究與探索的空間,

所以本研究欲實施身心動作教育,希望能提昇幼兒不只是大腦的創造思考能力,

還包括身體動作的創造力,以期能達成身心合一的全人教育目標。

(37)

第三節 身心動作教育

 

以身心學論點為基礎所發展的身心動作教育,希望參與者能更深入瞭解自己 的身體,透過動作教育能體會到身、心的改變,自我覺察並發揮潛能。本節將針 對身心學的基本理論、身心動作教育的概念及創造性動作教育進行論述。

一、身心學

身心學是一個強調身心合一的研究學門。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的身心二 元觀念深深的影響著一般人,認為心智的地位在身體之上,身體只是執行心智的 工具,甚至是阻礙心智發展的物品。然而隨著有愈來愈多的思想家與哲學家對「身」

和「心」提出了更多不同的看法,對於身體和心靈也有了許多不同的詮釋。再加 上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的問題而對身體進行了重新探索,隨著不同人對身體的 體驗過程有所差異,而逐漸產生了不同的派別。林大豐與劉美珠(2001)指出早 期身心學多為身體療法、身心整合、身心技巧、動作治療…等等。直到Thomas Hanna(1977)整理出不同派別的共通性,找出基本的理論及架構,並界定此學 門為身心學(Somatics)。

身體本身有其智慧。Hana(1986)認為身心學是一門研究「soma」的領域,

並著重身體覺察、生物功能與環境三者互動關係的體驗過程。soma和body的中文 雖然都譯為身體,但soma是指第一人稱所觀察到的身體,是一個有不同情緒感 受、自我覺察及不斷改變自我調整之生命有機體(林大豐、劉美珠,2001:142)。

林季福(2004)認為身心學的基本理念在於身體的發展有很多的可能性,首先要 先面對自己的身體,覺察自己的內在情緒、感覺,形成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鐘 惠英(2009)說明身心學對身體的重視是源自於身體本身的智慧(body knowing),

而這智慧並非一般人所指的思考、邏輯推理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身體本身 所發揮的不可取代的適應潛能。劉美珠(2003)進一步將身心學的基本論點歸納 出下列十項,分別為:

(一)身心合一。

(二)身體為活生生的有機「動作體」。

(38)

(三)由第一人稱來觀察自己的身體,避免將身體物化。

(四)以過程導向為主,而非目標導向。

(五)尊重身體智慧。

(六)開發覺察能力。

(七)學習的過程是一連串的覺察、選擇和改變。

(八)「身體再教育」中,「接觸」及「習慣動作重塑」的重要性。

(九)強調自我的內在體察。

(十)重視自我與外在環境之和諧相處。

二、身心動作教育

身心動作教育是以身心學的理論為基礎,透過「動作教育」的方式,實際在 活動中探索自我的本能動作,開發身心的覺察能力,進而改善身心狀態的全人教 育(林大豐、劉美珠,2001)。身心學隨著時代的需求而受到重視,不管是身心 教育的理念或是身心治療的運用,以下引用林大豐、劉美珠(2007:163)提出的 身心學發展架構來呈現身心學的發展狀況及身心動作教育與身心學的相互關係,

如下頁圖2–1。

(39)

圖2–1 身心學領域發展架構

資料來源:林大豐、劉美珠(2007)。身心學(Somatics)概論。體育理論經典 叢書(上),163。台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由圖2-1可以發現,身心學依目的不同,主要分為教育和治療二個類別,而身 心學運用於教育,對人進行一系列教育的過程,就發展成身心教育的範疇。若以 動作為手段,則為身心動作教育的內容。劉美珠(2011)從基本概念、課程目標、

課程觀念、教師角色、課程設計及評量等方向,整理出「身心動作教育」的新模 式,如下表2-4。

(40)

表2-4 身心動作教育模式

分類/模式 身心動作教育

基本概念 身心合一,以身體為原點,強調身體智慧的體認,並重視自我 探索的過程。

課程目標

1.透過身體的探索,開發覺察能力(包括與自我、與他人、與 環境)及提昇身體使用的效率,並瞭解自我,以因應外在多 變的環境。

2.促進身心平衡之健康。

課程觀念

身體本身即是動作體,強調內在經驗的反省,及自然本能動作 的探索,從動作中瞭解到當下自我的身心狀態,並享受動作中 所得到的滿足與自信。

教師角色

1.有正確的身體觀點和態度。

2.對動作的結構與功能擁有充分的知識與體會。

3.是為一個協助者、引導者。

課程設計

課程內容主要規劃出六個方向:以呼吸練習為基礎,進而認識 與體會身體結構、學習與體會身體中心與各部位之關係、探索 本能性的自由動作、提昇身心適能、以及改善人際關係與適應 環境等,來進行課程內容的設計。

評量方法 以檔案評量為主(包含學生的學習日誌、身心檢核表、學習 單……等)

資料來源:引自「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模式」,劉美珠(2011)幼兒音樂動作教學 研習手冊,15。

為了讓參與者對課程設計有更清楚的瞭解,林大豐、劉美珠(2007)提出身 心動作教育課程內容的架構,其中說明呼吸與靜心是進入自我探索的最好方法,

所以身心動作教育以呼吸的探索及靜心為基礎訓練,再延伸至身體構圖、身體中

(41)

透過身體的覺察能再訪身心,對於自身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近年來,有愈來愈多的研究者將身心動作教育理念應用於課程教學中,或從 事相關實證研究。本研究整理身心動作教育論文中與身體動作相關之研究部份進 行整理與探討,如下表2-5所述。

表2-5 與身體動作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名稱 研究結果

陳怡真 (2004)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應 用 於 國 小 體 育 教 學之行動研究

對身體訊息的覺察、鬆與緊的覺察、呼吸的 覺察及身體使用的改變等身體覺察能力之 提昇有正面效果。身心動作教育課程應用於 體育教學確實有多方面效益,惟課程設計與 教學實施尚待繼續發展精進。

王麗珊 (2006)

初 授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教 師 之 體 育 課 程價值取向研究

教師體育教學理念改變包括:1.教學中帶入 身心動作教育的理念。2.重視身體活動探 索,減少技能要求。3.重視個別差異。4.鼓 勵學生思考以省力而有效率的方式使用身 體。5.鼓勵學生能認同自我的身體。

王偲潔

(2007)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對 不 同 專 項 運 動 員 運 動 能 力 及 身 體 自 我概念之影響

對不同專項運動員身體自我概念有不同影 響。關注的焦點由外在陳述轉移到內在能力 的感受與覺察,能提升身體覺察能力。

張鈴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應 用 於 高 中 體 育 教 學之研究

重新建立學生的身體觀;對於身體覺察能力

-呼吸、身體使用、肌肉張力、脊椎活動度、

姿勢與疲勞等覺察的提升有正面的效果。

江文嘉

(2008)

高 中 划 船 選 手 在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中 的 身 體 覺 察 能 力 之 行動研究

身體覺察能力皆呈現進步與改善之狀態:在 選手身體覺察歷程,從開始注意身體當下感 覺,到可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展現身體,最後 改變模式的進行覺察。

(續下頁)

(42)

續表2-5 與身體動作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名稱 研究結果

吳泰榕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應 用 於 台 東 漁 村 社 區 國 小 高 年 級 健 康 與 體 育課程之行動研究

學童對本課程接受度高,學習情形良好,並 達到健康與體育領域十項能力指標。教學者 在研究歷程中,體會到適性化教學與課室管 理的重要,並明瞭應以鼓勵的方式引導學童 學習。

許鎮顯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對 國 小 學 童 身 體 覺 察 能 力 及 樂 樂 棒 球 打擊效能之研究

呼吸放鬆覺察課程讓學童放鬆身體、心情平 靜減輕壓力,打擊時能提高專注力。身體覺 察課程讓學童身體靈活度增加,讓學童在打 擊時身體協調性更佳。對於打擊落點準確 性、打擊距離後測成績表現,實驗組優於對 照組。

謝文仁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融 入 於 游 泳 課 程 設 計 之 行動研究

游泳的距離後測成績顯著高於前測,且能增 加學童學習游泳的興趣。呼吸放鬆覺察能力 亦有提升效果。

蘇國正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對 國 小 中 年 級 學 童 身 心 適 能 影 響 之 研 究

對學童心肺耐力有顯著效益。實驗組學童在 身體控制、身體異常狀況、呼吸、肌肉張力、

身體使用等方面的覺察能力顯著優於對照 組。對於人體部位的解說活動與平常較少使 用的動作模式,是學童較難以學習的部分。

郭湘南

(2008)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應 用 於 國 小 高 年 級 學 童 籃 球 投 籃 技 能 課 程 之行動研究

對學生的投籃技能表現達顯著相關,故身心 動作教育課程有整合於國小籃球投籃技能 之學習課程的價值,惟課程設計之完整性和 實施流程之連貫性尚待發展精進。

鐘志安

(2009)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對 柔 道 選 手 身 體 覺 察能力影響之研究

有助於改善柔道選手身體覺察能力,其中以 肌肉張力的覺察效果較為明顯。對於身體結 構及動作使用上比以前清楚,且呼吸能夠配 合動作,能覺察到身體的緊繃與放鬆,增進

(43)

續表2-5 與身體動作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名稱 研究結果

周英嬌

(2010)

應 用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提 升 跆 拳 道 學 童 身 體 覺 察 及 核 心 肌 群 之研究

在 身 體 覺 察 能 力 之 後 測 成 績 顯 著 高 於 前 測;有 85.6%的跆拳道學童,提升核心肌群 效能並增進運動能力。對身心動作教育課程 的喜愛程度達91.74%。

余強生

(2010)

應 用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的 理 念 發 展 鄭 子 太 極 拳 教 學 策 略 之 行 動研究

太極拳教學課程的編排確實可行;可提昇學 習效益及開發身體覺察能力。學生對太極拳 動作覺察、重心轉移、注意力集中皆有改 善。且對增進身體覺察能力有顯著效果,尤 其以身體使用與身體異常的覺察最具成效。

陳佩祺

(2011)

運 用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課 程 於 國 小 舞 蹈 班 學 童 身 體 覺 察 影 響 之研究

在身體覺察能力全量表、身體控制、身體異 常狀況、呼吸覺察、身體肌肉張力等與控制 組有顯著差異。能輔助於舞蹈班學童在民族 舞蹈動作之學習,並能強化學童的身體概念 及提升身體覺察能力。

鍾佳慶

(2012)

身 心 動 作 教 育 應 用 於國小田徑選手 60 公 尺 快 速 跑 之 行 動 研究

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並具有正面效果。學生 對課程接受度高,學習情形與反應良好,能 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很適合國小田徑選手學 習。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由上述文獻可以看出,目前與身體動作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研究,大都應用 在健康與體育課程、提升運動技能、身體覺察、身心適能…等研究。研究方法則 以行動研究、課程實驗…等等為主要研究方法。概觀上述研究結果可以發現,透 過身心動作教育課程的實施,除了可提升學童自我身體覺察的能力之外,呼吸放 鬆課程能讓學童放鬆身體,並能提高專注力,身體動作課程亦能從中發展身體的 協調性及開發更多的肢體動作。從研究結果可以明顯看出身心動作教育受到學童 的喜愛,能引發學童的學習興趣,而且身心動作教育的課程實施對學童身體的覺 察與使用皆有其正面的影響。

數據

表 2-1  國內幼兒動作創造力相關研究  研究者  (年份)  研究名稱  研究 對象  研究 方法  創造力  測驗工具  研究結果  李絢芬  (2002)  舞蹈遊戲對學齡前兒童創造力之 影響  大班 幼兒  準實驗-不等組前後測設計 基 本 形 狀 創造 思 考 量表、新編圖形 創驗、行動和 動 作 創 造 思 考測驗    不同的肢體活動課程均 能 提 升 幼 兒 創 造力,但有不同創造能力上之差異。特別是「舞蹈遊戲課程」更有助於學齡前兒童創 造力之發展。  鄭芝韻  (2005)  動作技能課
表 2-4  身心動作教育模式  分類/模式  身心動作教育  基本概念  身心合一,以身體為原點,強調身體智慧的體認,並重視自我 探索的過程。  課程目標  1.透過身體的探索,開發覺察能力(包括與自我、與他人、與環境)及提昇身體使用的效率,並瞭解自我,以因應外在多 變的環境。  2.促進身心平衡之健康。  課程觀念  身體本身即是動作體,強調內在經驗的反省,及自然本能動作的探索,從動作中瞭解到當下自我的身心狀態,並享受動作中 所得到的滿足與自信。  教師角色  1.有正確的身體觀點和態度。  2.對動作
表 2-7  動作要素架構  動作  要素  內      容  肢體  肢體動作 (動態)  移位性動作/非移位性動作(或原地動作)  局部性動作/非局部性動作(或全身性動作) 肢體造形  (靜態)  對稱/非對稱 幾何圖形  空間  個人空間  水平高度的變化(高、中、低)  方向的變化(前、後、左、右、斜前、斜後) 軌跡(空中/地面上)  範圍大小 公共空間  力勢  時間  速度的快慢 歷時的長短 節奏的變化  靜止  力量  強弱  輕重  關係  個人自己身體部位間 與伙伴或群集  與物體及環境
表 3-3  課程活動內容分析表  課程主題  課程活動  內容  活動設計理念  瞭  解  身  體  、  呼  吸  靜  心  認識 身體  身體大探索  認識身體的各部位並進行遊戲。 身體怎麼動  認識關節,並製作紙偶進行扮演遊戲。 我會做… 體會身體各部位的功用。 健康的身體 學習保護身體的方法。 我不偏食 養成不偏食的好習慣。 清潔寶寶  認識牙齒並學習如何潔牙,養成愛清潔的好習慣。 心理 心情停看聽 認識自己的不同情緒,並學習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愛我的身體 破除對身體的刻板印象,學習接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oot the MRCT b T at its centroid r. There are at most two subtrees which contain more than n/3 nodes. Let a and b be the lowest vertices with at least n/3 descendants. For such

Therefore, the “Buddhism for this World” is a movement, in certain aspects, of “returning to the India’s primitive Buddhism and early Mahāyāna Buddhism.” The proposing of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strengthening  movement  was broader; to defend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against  barbarian  onslaught  and  internal  subversion.” (Mary  Wright,  The  Last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was to develop a theoretically choosing model of university students when choosing a dormitory based upon thorough familiarity with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if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a general dietary guidance or impose a cash punishment policy on customers for not finishing their food 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