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課程實施階段之歷程

第四章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研究歷程

第二節 課程實施階段之歷程

本研究實施七週之身心動作教育課程,共計二十八堂課。研究者將課程實施 歷程以「週」為單位進行整理,每一週的實施歷程依課程內容、教學觀察、幼兒 回饋、觀察員建議、省思與討論等五個部份來進行記錄。其中課程內容記錄每堂 課程的活動概要;教學觀察部份紀錄、整理實際教學情況,並輔以觀察員的紀錄 以為驗證;幼兒回饋部份整理、分析幼兒上課時的反應或是幼兒訪談的內容;觀 察員建議部份則整理兩位觀察員的觀察紀錄與回饋;省思與討論主要是教學省思 札記的整理,以研究者或教學者的面向,就課程實施過程進行省思及討論。

一、第一週:認識身體,呼吸靜心(共 4 堂課)

(一)課程內容 1.第一堂課

(1)故事-身體的各位;(2)身體大探索;(3)豬鼻子;(4)你來我往 2.第二堂課

(1)律動:我的身體最神氣;(2)認識關節;(3)紙偶製作 3.第三堂課

(1)吹氣遊戲;(2)丹田呼吸法;(3)呼吸與姿勢-蛇式、虎式 4.第四堂課

(1)故事:愛吃蔬菜的鱷魚;(2)製作並分享海苔蔬菜捲;(3)複習呼 吸與姿勢-蛇式、虎式

(二)教學觀察

本週為研究課程的第一週,主要課程包括身體的認知與呼吸靜心的課程。

第一堂課是認識身體的各部位名稱,請幼兒指出身體的各部位時,可以發現有 些身體部位名稱,幼兒是陌生的,像是腳踝、腳跟、腳底板…等等,感覺幼兒 對於身體下半部名稱是比較不熟悉的。

第二堂課進行幼兒律動的課程,發現幼兒很喜歡跳律動,因為臉上都有笑 容,也能隨著音樂做出身體各部位的動作。對於關節這個名稱很陌生,由律動 活動再帶入關節,請幼兒在人體的骨骼圖中找出關節的位置。因為花了一些時 間停下來管秩序,所以紙偶無法全部完成,只好找下午的空檔時間再讓幼兒完 成,但看得出來幼兒很喜歡自己做的紙偶,會拿它做各種動作,或是找別的同 學合作演戲。

「喜歡美勞活動,看到投入與專注。」(O1-2)

「律動課程造成孩子有無法控制的狀況,建議直接放音樂跟著老師,老師用 口語引導。也請協同老師控制會影響活動的少數幼兒」(O1-2)

「幼兒秩序比較混亂,少部位的人無法遵守上課規則。師生間互動性高,但 往往都會因學生吵雜而影響教學品質,在時間的掌握上有待改進。」(O2-2)

第三堂課進行丹田呼吸法時,感覺幼兒似懂非懂,還是有不少幼兒會用肩 膀起伏來表現。幼兒進行呼吸練習時,加上姿勢(蛇、虎)幼兒就感覺清楚很 多,而且比較有趣,看得出來幼兒比較喜歡呼吸與姿勢結合。教丹田呼吸法時,

因為是第一次上呼吸的課程,所以在帶領幼兒體會呼吸的時候有點詞窮,好像 只是重覆差不多的話,可以看出幼兒好像並不能完全領會,還好之後的呼吸課 程加上動作或姿勢之後,幼兒都能依照老師的指示,動作能配合呼吸,才感覺 幼兒和老師之間的溝通之橋終於建立起來了。之後也會依觀察員的建議嘗試加 入音樂與皮球當輔助工具。

「呼吸動作體驗中,平躺在地板上無法達到專心體會(吵雜),建議給能安 靜的幼兒一顆皮球(可放在肚子上),或放背景音樂增強氛圍。」(O1-3)

「幼兒喜歡蛇式和虎式的方式。」(O1-3)

「學生很喜歡呼吸加上動作,但因首次進行,有許多口令及規則不太能遵 守。」(O2-3)

第四堂課是希望幼兒能養成不偏食的好習慣,選擇合適的故事繪本也很重

「幼兒喜歡故事的內容,故事的安排具鼓勵的作用,講述故事中,教師能技 性抛出問題,聚焦重點,幼兒亦能給予老師回饋。」(O1-4)

「大部份不愛吃青菜的幼兒,今天都有吃一點四季豆和胡蘿蔔,達到不挑食 的目標。」(O2-4)

教學的第一週可以發現馬上就浮現了許多問題,幼兒對身體部位名稱不熟 悉,顯示選擇先進行身體的認知課程是正確的。呼吸課程與姿勢結合的方式,

明顯優於沒有配合姿勢的教法,也發現研究者呼吸課程的口語引導能力要再加 強。在第二堂課時也發現幼兒對於身體看不見的部份難以理解,如關節的部 份,需尋求更具體的方式來引導。

(三)幼兒回饋

你來我往的遊戲,一次三人一起進行,後來發現三人一起做動作的方式頗 難,不然就是遊戲被迫一下就結束了,幼兒都意猶未盡,一直想出來再玩第二 次。下次可以改成二人一組進行,可以做的動作空間比較大,可以做的變化也 比較多。在活動進行中,有幼兒能自己察覺其困難點。

「玩你來我往的遊戲時,手、腳和頭會無法控制在位置上,很多人的時候就 很難。」(C14-1)

幼兒喜歡律動也喜歡團體性的活動,但是只要是全班同時進行活動的時 候,常規就很容易脫序,已嚴重影響到課程的進行,像第二堂課的紙偶製作雖 然幼兒很喜歡,但因為花了太多的時間在常規的控制上面,無法在時間內完成 作品,所以將之後的許多活動更改成分組的方式進行。

「上課很吵,所以上不了課。」(C8-2)

「上課太吵,沒有時間做紙偶了。老師,我們可不可以明天找時間做完?」

(C16-2)

在第四堂複習呼吸與姿勢(蛇式、虎式)課程時,幼兒感覺比較有進入狀 況,最後團討時,有一些幼兒能說出自己心裡或身體的感覺。

「感覺和昨天不一樣。」(C15-1)

「有放鬆的感覺。」(C11-1)

「做完覺得很舒服。」(C14-1)

幼兒在團體討論時,有些口語表達能力比較好的能說出自己的感受,如 活動進行時的感覺或是困難點,但僅限於少數幾位幼兒。幼兒喜歡進行團體課 程,但團體進行活動方式幼兒上課秩序不佳,造成學習效果不彰,課程進度也 嚴重延遲。

(四)觀察員建議

呼吸遊戲時,發現會受到場地及教具的受限,室內空間比較狹小,而且因 為地面不平及風扇運轉的關係,影響到幼兒對於呼吸的感受與體會。下次會嘗 試使用不同的教具,也會試著到戶外的空間去進行遊戲,希望能讓幼兒對呼吸 有較深刻且正確的體會。

「呼拉圏吹球的動作受限,建議可將呼拉圏的間距拉大。」(O1-3)

「呼拉圏和乒乓球的組合好,但是外在的影響因素大,比較沒有明顯表現出 呼吸差異的特性,建議可以改用其它方式。」(O2-3)

在介紹關節時,因為是使用大海報(平面)來介紹,所以幼兒看起來是似 懂非懂,在身體裡面的部位,幼兒平常無法也沒有嘗試去找出關節的位置,所 以應該讓幼兒觀察立體的人體骨骼模型,或是利用設計活動讓幼兒去體會關節 的存在,之後的課程會再補強這個部份。

「介紹關節時,因屬看不到的部位,不易掌控孩子是否瞭解,建議展示骨骼 模型,或是請幼兒做動作,用貼紙貼在用到的關節處。」(O1-2)

「幼兒不太了解紙偶的關節部位在哪裡,建議可再多做說明。」(O2-2)

的方式幼兒難以理解,下次會接受觀察員的的建議採用立體的模型,希望能以 較具體的方式讓小朋友更易理解。

(五)省思與討論

上了第一週的課程,發現迫切需要做調整的就是幼兒的常規部份,想讓幼 兒有發揮的空間,但情況容易失控,幼兒情緒太過亢奮,甚至需停下課程,安 頓好幼兒的情緒,才能再繼續上課。但是停下課程來管秩序又影響到後面課程 的進行,導致課程嚴重落後。

有鑑於前二堂課的經驗,從第三堂課程開始採用分組的方式進行,減少每 次進行活動的人數,希望幼兒能有足夠的空間去探索,發現效果很不錯,而且 每一組間會有競賽的感覺,幼兒就會互相比較,想要有好表現,秩序也就有所 改善。第四堂上課時研究者也提醒自己把步調調慢,希望能維護課程的品質,

不想再像前三堂課一樣急就章,可以發現幼兒的步調也會放慢,上課的氣氛也 比較輕鬆,雖然多了一些等待的時間,但是可以觀察到每個幼兒的行為及反 應,覺得這才是研究者想要的。

但也因為活動都盡量探分組活動進行,常規雖然變好,但上課的時間就拉 長了,發現自己安排的課程似乎太滿了,所以將之後的課程做一個調整,因為 想要給幼兒的太多,但若幼兒沒辦法吸收也是沒有效果,質和量還是要達到一 個平衡。

雖然很多課程可以利用分組的方法改善上課的秩序,但是有些課程還是需 要大家一起來進行,像在第三堂課開始的呼吸課程,當大家一起躺在地板時,

秩序又開始亂了起來,所以必須考慮運用不同的方法。在第四堂課時,嘗試將 幼兒躺下的位置固定,結果幼兒馬上就自己要求要做蛇式和虎式,表示他們喜 愛這個活動,秩序也比前一天好了許多。加上使用糖果當增強物之後,幼兒變 得非常安靜,表示增強物有效,能達到靜心的效果。但是後來發現,雖然糖果 非常有效,但是因為課程目標是希望幼兒不要偏食,結果使用了糖果當增強物 真是不恰當,雖然有效但不太適用,所以之後調整使用其它的增強物。

二、第二週:創造性動作教育動作要素-身體(共 4 堂課)

(一)課程內容 1.第五堂課

(1)我會做;(2)動作變變變;(3)分組活動-(a)聽聲音玩遊戲(b)人 體拼圖、表情拼圖(c)穿線板;(4)呼吸與姿勢-吹氣球

2.第六堂課

(1)身體彩繪;(2)身體變變變;(3)呼吸與姿勢-吹氣球;(4)丹田 呼吸法(加球)、大休息

3.第七堂課

(1)抖動;(2)小水滴去旅行;(3)千面女郎;(4)呼吸與姿勢-吹氣 球式、虎式

4.第八堂課

(1)伸-收-轉;(2)黏巴達;(3)呼吸與姿勢-滾豆莢

(二)教學觀察

第五堂課進行分組活動時,聽聲音玩遊戲組的幼兒可以自行完成遊戲,只 因之間的距離太近,造成互相影響,所以各組別的位置需考量到會不會影響到 別組活動的進行。表情拼圖組別的幼兒對於自己能夠創造出不同的表情覺得很

第五堂課進行分組活動時,聽聲音玩遊戲組的幼兒可以自行完成遊戲,只 因之間的距離太近,造成互相影響,所以各組別的位置需考量到會不會影響到 別組活動的進行。表情拼圖組別的幼兒對於自己能夠創造出不同的表情覺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