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資料蒐集與處理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五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一、資料蒐集

潘慧玲(2003)提及多種資料的蒐集是讓資料反射出不同的視域,呈現詮釋 的多元角度。本研究基於尋求多元觀點並置的立場,藉由量化測驗、參與觀察、

訪談資料、研究扎記、文件檔案等來蒐集資料。多種方法蒐集資訊,可以減少只 使用單一方法而可能產生的誤差。

本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方式包含:行動和動作創造思 考測驗、教學現場觀察記錄、省思札記、觀察者的對話記錄、教學評量表、幼兒 繪畫作品、家長回饋單…等等,輔以教學現場錄影影片、攝影照片等來進行資料 的蒐集。

(一)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

本研究以「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TCAM)」為量化之研究工具,事 先取得心理出版社之書面授權,做為本研究前、後測幼兒動作創造力提昇效果 之記錄。本測驗適用於四到八歲的兒童創造力評量,考量到幼兒最常使用身體 動覺形式來表達思考,因此本測驗設計四個活動來引發幼兒創造力表現。研究 者於施測前詳閱測驗的實施方式及計分方法,並考量到檢測活動需要較大且不 易受干擾的空間,所以選擇園內的圖書室為檢測場所,針對研究參與者進行個 別施測。檢測過程中,研究者將幼兒於四個活動中的活動表現一一加以文字記 錄於測驗本中並全程錄影,以錄影資料協助輔助文字記錄的完成。於課程的 前、後皆實施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取得前、後測驗結果後,並依測驗指 導手冊各評分指標(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的分數對照表加以評分,以取 得量化資料,做為分析課程效果的依據。

(二)觀察員的教學評量表與觀察記錄

此項資料以客觀者的角度來輔助教學者,詳細紀錄學童的學習狀況及教學 過程中的特殊事件或問題,為教學做立即且客觀的檢討和修正,提供不同面向

的課程實施資訊。觀察員就課程之實施、教師之教學行為與學生學習情形與師 生互動情形等四個向度,於教學評量表部分以圈選方式記錄,採用李克特式

(Likert type)五點量表,以分析四個向度的檢核情形;觀察紀錄部分則以文 字描述的方式來指出所觀察問題或作出修正課程的具體建議,將所得建議彙整 成文字與歸納出重點。

(三)教學照片與錄影資料

透過此項資料,記錄詳實的教學過程,主要是保存完整的課程實施歷程,

從中觀察幼兒參與活動情形。在教學者或觀察者有需求時,可提供回溯的資 料,不受場地、時間等限制。研究者於課後觀看教學錄影帶時,可再次的省思 與檢討,作為瞭解教學效果與調整教學活動設計的依據,幫助事件的回憶及事 後客觀的檢驗。

(四)教學省思扎記

行動研究是一種自我批判反省的活動(吳明隆,2001),行動研究必備的 武器是省思札記,它是行動研究的資料庫。教學省思扎記為教學者自我教學歷 程省思的重要資訊,例如課程的設計是否適合學童、所研擬的解決問題策略是 否有效,或是教學的流程是否順暢…等等。然而,教學者因本身的主客觀因素,

可能在過程或結果的解釋上產生偏頗或誤解,因而使研究效果大受影響。因 此,將本項資料分析與歸納,再搭配其他質性資料進行比對之後,使其更具客 觀性的參考價值,進而做為改善課程設計的依據。

(五)幼兒訪談記錄

分為非正式訪談和正式訪談,非正式訪談為幼兒進行各項活動時,研究者 為充分了解幼兒在教學實施過程的各項即時反應,馬上詢問學童相關問題並予 以錄音或錄影記錄,以期收集完整資料。正式訪談針對幼兒在課堂中無法充分

(六)幼兒繪畫作品

幼兒的作品能表現出幼兒的想法,繪畫也是幼兒創造力的展現方法之一。

所以於課程實施中,分析比較幼兒前、後兩次繪畫作品,藉以瞭解幼兒肢體使 用的前、後差異性,以及動作創造力的提昇情形。

(七)家長回饋單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尚未發展完全,幼兒訪談的回應部份可能稍顯不足,

為了多方瞭解幼兒的學習情形,本研究於課程的最後一週安排家長參觀日,並 請家長填寫家長回饋單,從家長的角度來分享並瞭解幼兒身、心的轉變及教學 的效果,希望能有更客觀、更完整的質性資料。

二、資料分析

本研究之資料分析分為兩部分:「量」與「質」的分析。透過質量並行的分 析方法,依據所蒐集之資料進行教學的檢核、判斷,並予以詮釋、分析,互相補 充、驗證,以歸納出本研究之結果。

(一)量化資料分析

1、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

本研究為使資料有更客觀及完備的輔助參考數據,研究者輔以張世彗

(2006)修訂之「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TCAM)」的統計分析。研究 者於研究對象接受量表的前測及後測之後,依指導手冊的評分指標記分,不 同指標有不同的計分方式,分別取得研究對象之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的 前、後測分數。指導手冊並附有四歲至八歲組兒童常模對照表,依據年齡不 同可換算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之百分等級與標準分數,可從中評估學生 的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三種創造性特質。之後分別將每一位研究對象的 測驗答案本予以分類編號,鍵入個人電腦中,經校對無誤後,以相依樣本 t 考驗統計方法來檢定 F 幼兒園大班 22 位幼兒,進行身心教育課程提升幼兒 動作的流暢性、獨創性與想像性之前、後測的差異情形,以及其差異是否達

到顯著水準。本研究統計考驗之顯著水準α=.05。

2、觀察員的教學評量表

觀察員的教學評量表的圈選部份包含課程之實施、教師之教學行為與學 生學習情形與師生互動情形等四個向度,採用李克特式(Likert type)五點量 表,每題以「很好」、「好」、「普通」、「待改進」、「很差」等五個選 項,分別賦以5 至 1 分。由於其中間值為 3,故以各向度的平均值來加以對 照、分析各方面的優缺點。將兩位觀察員同一向度題目的分數加總並加以平 均,分別得出各個向度的分數,得分愈高則代表觀察員對該向度的認同度愈 高。

(二)質化資料分析 1、資料編碼

研究者必須運用知覺、批判性思考,經由持續不斷的針對資料予以比較、

對照和評鑑,從資料中發現有關研究場所或主題之重要概念,經由這樣的資 料檢視過程,可以引發對於資料的某種解釋,或是引導出進一步的探究問題

(黃瑞琴,2003)。在質化資料分析方面,研究者就現場蒐集的資料,包括 觀察資料、訪談記錄、省思札記、幼兒作品、文件檔案資料等等,將所得的 文本資料歸檔、編碼再反覆地研讀,慢慢聚焦對資料產生新的洞察與瞭解。

本研究描述性資料之代碼,如表3-4 資料種類代碼說明表。

表3-4 資料種類代碼說明表

符號 意義 符號 意義

O1 1號觀察員 札-3 教師省思札記

第三堂課

O2 2號觀察員 C1-家長 家長回饋單

1號幼兒的家長 O1-5 觀察員紀錄

表1-2 第一章第二張表

2、資料檢核

續表3-5 資料蒐集分析表

第4章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研究歷程 第四章 身心動作教育課程之研究歷程

本研究以身心動作教育理念來設計課程的架構,將課程分為二大部份,一為 瞭解身體,靜心呼吸;一為創造性動作教育。課程設計為期七週,合計共28堂課 程。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說明研究實施前準備階段;第二節說明課程實施階段 之歷程;第三節則是分析課程內容修正與編排。

第一節 研究實施前準備階段

一、蒐集相關文獻資料

考量到幼兒對於基本的身體認知不足,可能會影響到課程的進行與身體的探 索,也希望讓幼兒體驗到呼吸的課程,所以在與指導教授研討後,決定不只是安 排創造性動作教育課程,並加上瞭解身體,呼吸靜心的課程,合而為身心動作教 育課程。決定研究方向後,蒐集並整理國內外相關文獻、期刊及研究報告。

二、編擬教學活動

研究者將與本研究相關之身心動作教育理論及課程目標與架構,與指導教授 討論並進一步修正之後,確認教學活動之課程實施內容、資料處理及檢測方法。

並將設計之相關課程向學校報備。

三、場地安排與教具準備

(一)場地安排

實施場地視課程性質分為室內與戶外空間,室內空間為原班級教室,可靈 活運用;若是大肢體活動課程則需使用到戶外的全園遊戲空間,使用時則需視 情況與共用班級互相協調場地。

(二)教具準備

好的教具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促使幼兒去探索,達到教學目標。尤其對 於學齡前的幼兒來說,能夠實物操作與探索,對於教學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所以研究者在課程當中設計了許多利用不同的教具作為輔助,如滑溜布、

氣球傘等教具,以提昇幼兒的學習興趣及教學效果。

四、取得家長同意書

本研究需事先取得家長同意,為使家長放心及研究倫理,始能進行後續相關 研究課程。大部份的家長同意書皆能於課程實施前順利繳回,但其中有六份同意 書因家長不瞭解本研究內容而沒有繳回。研究者為解決此問題,所以安排與家長 面對面的溝通洽談,說明本研究目的及教學內容與方式,解除家長的疑慮,獲得 家長的認同後而順利取得每一份同意書。

五、取得測驗同意書

本研究為使資料能有更客觀及完備的輔助參考數據,採用張世彗修訂E. Paul Torrance 於 1981 年所編製的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TCAM)為研究工具,做 為本研究前、後測效果之記錄。研究者為取得測驗同意書,於前測實施前對心理

本研究為使資料能有更客觀及完備的輔助參考數據,採用張世彗修訂E. Paul Torrance 於 1981 年所編製的行動和動作創造思考測驗(TCAM)為研究工具,做 為本研究前、後測效果之記錄。研究者為取得測驗同意書,於前測實施前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