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動物故事是人的一面鏡子

第五章 我們為什麼需要動物故事

第三節 動物故事是人的一面鏡子

在前文中,筆者分別從娛樂及文化的面向上來討論動物故事的價值,但若回 歸到「人」的層面上來分析動物故事與個體之間的關係的話,那麼,讓我們借用、

並稍加修改羅伯‧馬吉歐里的一席話吧──動物故事就像是一面鏡子,讓人能夠 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模樣。232

如果說動物故事是一面鏡子,那麼閱讀動物故事的過程便是攬鏡自照的過程。

我們可以將這個過程分成兩個階段來檢視:第一個階段是在閱讀動物故事之時,

閱讀者有意識且主動地對動物故事中的情節、角色產生了認同(identification)。

這個認同的過程並不僅限於動物故事之範疇,而可能作用於任何一種文學體裁上,

但在動物故事裡所出現的大多是不具名的動物角色(在故事中僅以大象、老虎、

兔子…等俗名稱之),這項特色促使閱讀者更容易在角色上代入自己的影子,進 而產生認同之作用。

在個體給予自我定位,並對故事產生認同作用時,心中勢必得先行存在著一 個標準(由集體社會文化所形塑而來,可能是某種價值觀或特定的意識形態), 接下來才有辦法依據心中所認定的標準來對另外一件事物產生認同的情緒。在建 構認同的過程中,我們就像是拿著一塊已經畫好特定圖案的拼圖去尋找另外一塊 可相契合的拼圖,是一個「從有到有」,而非「從無到有」的過程。

當我們注視著一隻動物的時候,我們想看到的常常是人。我們將動物那些

「很動物」的部份縮到最小,把[…]理性、意志或象徵性語言,加到牠們 身上,並試著尋找什麼是讓動物變得如此「富有人性」的原因。233

凡是出現在動物故事裡的動物角色皆能代表著某種性格(或某種價值觀、某種意

232 書中原句為:「動物對於人而言是一面鏡子,讓人能夠更清楚地看到他作為人究竟是一個怎樣 的人」,轉引自羅伯‧馬吉歐里著,楊智清譯,《哲學界的動物們,出列!》,頁 11。

233 同註 232,頁 69。

121

識形態),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總不自覺地迎合那些與我們心中的「拼圖」特 別符合的部分。以宣揚親情的〈松鼠爸爸和松鼠媽媽〉234 為例,這個故事之所 以在泰國受到廣大的歡迎,便是由於故事背後所隱含的價值觀(強調父母之恩重 如山)與多數人心中的標準相符之故。

一言以蔽之,「認同,是理解到文學作品當中的角色就像自己」235,而我們 不斷地透過動物故事這面鏡子,找尋自己的樣子,並且特別喜歡那些跟自己的生 活經驗、人格特質很像動物故事。美食家布希亞.沙瓦杭說:「告訴我你吃什麼,

我就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同樣道理,告訴我你讀什麼,我也可以知道你是個 什麼樣的人。

除了有意識地對故事產生認同外,在第二個階段,人們還對各種動物角色進 行潛意識中的野性投射,而與第一階段特別不同的地方是,人們通常不易覺察這 個映照的過程。雖然處在服膺於人文主義的時代,但是人們心底深處的野性並未 就此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Pi與老虎理查‧帕克在海上 一起漂流了兩百二十七天,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一人一虎的落難故事,然而與Pi 一起在救生艇上生活的,其實並非一頭真正的「老虎」,而是人類的野性本能。

在救生艇終於衝上沙灘之時,理查‧帕克便頭也不回地躍入了叢林之中,「然後,

理查‧帕克,陪我一起吃苦的同伴,激起我的求生意志,可敬可畏的猛獸,繼續 前進,從此與我的人生分別。」236 自返抵人類世界的那一刻起,所有為了生存 而覺醒的野性,便再度被封印在心底深處。

在接受日本運輸省海事部人員的調查時,Pi 另外提供了一個「沒有動物」的 故事,這個版本既血腥、殘忍又泯滅人性,雖叫人難以接受,但卻更加貼近真實。

調查工作結束後,Pi 與調查人員之間有一段這樣的對話:

234 詳見本文第三章第三節,「道德警世故事」部分,頁 74。

235 培利‧諾德曼、梅維絲‧萊莫著,劉鳳芯、吳宜潔譯,《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頁 88。

236 楊‧馬泰爾(Yann Martel)著,趙丕慧譯,《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臺北:皇冠 出版社,2005),頁 202。

122

岡本先生:「我們開車的時候會很小心,我們可不想碰到理查‧帕克。」

派‧帕帖爾:「別擔心,碰不上的。牠躲在你們永遠也找不到的地方。」237

雖然人人有之,但多數人卻永遠也不知道「它」究竟活在什麼地方,甚至沒有感 覺到它的存在。只有在一些非常特殊的時刻(比如說像 Pi 一樣不幸遇到船難而 被迫在海上漂流),它才會出現在我們眼前,逼迫我們做出選擇。

在人類社會裡,成人以保護每一個剛誕生的嬰孩為己任。這些柔柔嫩嫩的小 生命代表著人類的原始樣貌,他們完全依照本能行事,而與其叫他們作「人」, 或許稱他們為「小動物」更加貼切適合──稱嬰孩為動物其實並不奇怪,從強褓 的嬰兒到具備理性思考能力的成人,無論是誰,皆是在社會化、文明化的歷程中,

才學會將理性、人性從獸性之中區分出來,從動物轉而為人(特指具社會意義的

「人」,而非是一種生物物種)。在每個人身上都殘留著被理性、禮貌、秩序所壓 抑的本能衝動,因此由動物形象所主導的動物故事,正好與我們深埋在內心深處 企盼被滿足卻受到窒礙的渴望產生共鳴。

在〈格萊通〉238 的故事中,作為反派角色的鱷魚名為恰拉萬,很罕見地是 一個被賦予了「姓名」的動物角色。牠們鱷魚一族「住在鱷魚洞裡的時候會變成 人形,一出洞口就恢復鱷魚的形狀」,也就是說,在與人類相處時,恰拉萬會毫 不避諱地暴露出自己動物性的部分,但在與自我獨處的時候,則選擇以人類的樣 貌行動。這樣的安排相當有意思,也跟我們習慣的行為模式恰恰相反,我們甚至 可以這樣子解讀:恰拉萬其實代表著格萊通內心深處的野性力量。在一個道德自 律要求甚嚴的社會結構底下,實無法容許心中的野性被見於世,因此必須除之、

剮之,與之對抗。

林一白認為,「(動物故事中的)動物形象呈現出複雜的狀態。那就是它既

237 楊‧馬泰爾著,趙丕慧譯,《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頁 331。

238 詳見本文第三章第二節,「動物與人類交鋒的故事」部分,頁 65。

123

是動物,又不是動物;既不是人,又是人。它是人和動物的統一。239」我們可以 說格萊通的心中其實住著一頭鱷魚恰拉萬,或者,格萊通就是恰拉萬。他們兩者 之間相互激戰、決勝的過程,其實也是格萊通與內在潛意識中的野性思維達到平 衡的過程。

動物是對人類本能的情緒和想法,以金字塔寺的形狀,展現出一個廣大的、

充滿彈性範圍的象徵。動物可以是憤怒的自我,或是自己所害怕、所愛的 父母;也可以是性渴望和恐懼的對象。240

在閱讀動物故事之時,未被馴化的本我其實也獲得了滿足,莫達爾認為,「我們 始終沒有完全越過野蠻或童年的狀態。我們喜歡怪異、奇蹟、神祕的東西,因為 這原是早期人類或孩子的特性。」241 這似乎可以被解釋成動物故事受到廣大歡 迎的原因,它們協助閱讀者(在我們自己都沒察覺的情況下)消化了某些無法展 現的慾望,維持了靈魂的穩定與平衡。

我們讓動物在故事裡說話,也就是讓住在心底深處的那個人說話。如果「專 心注視貓的眼睛時,可以在貓的眼睛深處和道尼羅河的源頭」242,那麼,當我們 專心地注視人的眼睛時,能不能在眼睛深處看見靈魂的原型呢?

239 林一白著,〈略論動物故事〉。轉引自劉守華主編,《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武漢:華中師 範大學出版社,2002),頁 32。

240 蓋兒‧梅爾森著,范昱峰、梁秀鴻譯,《孩子的動物朋友》,頁 228。

241 莫達爾著,鄭秋水譯,《愛與文學》(臺北:遠景出版,1975),頁 189。

242 羅伯‧馬吉歐里著,楊智清譯,《哲學界的動物們,出列!》,頁 159。

124

小結

讓我們記住生命的一個基本事實:

那就是人類不能沒有動物,

而動物卻完全可以不需要人類。

──加科‧布德(Jacques Boudet)243

在人類社會裡,建立在「動物」身上的生物、病理、學術文化研究是數不勝 數的(本篇論文當然也是其中之一),一直以來,動物總是為人類生活增添色彩,

但令人遺憾的是,人類卻相反地為動物世界帶來了莫大的災難。在《少年 Pi 的 奇幻漂流》中,Pi 的父親在自身所經營的動物園裡設置了一個相當特別的動物展 示區:

爸爸在離售票亭不遠的牆上用鮮紅色的油漆寫了一句話:「你知道動物園 裡最危險的動物是什麼嗎?」然後有一個箭頭指向一扇小布帘。有許多好 奇的遊客急著把布帘扯開,所以布帘的汰換率很高。

布帘後是一面鏡子。244

是的,動物園裡最危險的動物正是你、我,以及每一個人類。身為地球上演化得 最成功的哺乳動物,我們透過改變環境、馴化動植物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甚至超 越上帝,成為生命的主宰者,「決定哪些動物可以適應生存,哪些動物則將面臨 絕滅。」245

為了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我們不斷地剝奪動物的棲息地。四年前(2010),

國光石化開發案與僅剩不到一百隻的臺灣白海豚爭地,打算在彰化外海濁水溪口

243 加科‧布德(Jacques Boudet)著,李揚、王玨純、劉爽譯,《人與獸:一部視覺的歷史(Man

& Beast: a visual history)》(臺北:大地出版社,2002),頁 6。

244 楊‧馬泰爾著,趙丕慧譯,《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頁 47。

245 艾瑞克‧查林(Eric Charline)著,王建鎧譯,《改變歷史的 50 種動物(Fifty Animals that Changed the Course of History)》(臺北:積木文化,2013),頁 217。

125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708/32644808/ 2014.05.02 檢索。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00708/32644808/ 2014.05.02 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