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國際因素的變化

第二節 北韓試射飛彈和核武問題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4

台空域。並警告「對不配合識別或者拒不服從指令的航空器,中國武裝力量將採 取防禦性緊急處置措施」。46日本表達強烈抗議並要求撤回,中國則反駁日本早在 1969 年即設立防空識別區,日後延伸至東海油氣田和釣魚台海域,使二國防空識 別區不可避免地重疊。47

美國國務卿凱瑞(John Kerry)措辭強硬指責「這項片面行動已經構成企圖改 變東海的現狀」,美國不支持任何國家試圖將航空識別區運用到無意進入其領空的 外國航空器。國防部長海格(Chuck Hagel)重申美日安保條約第 5 條適用於釣魚 台。48美國在 11 月 26 日派出兩架 B-52 轟炸機飛至東海防空識別區,停留一小時 表明立場。49

中國強調設立防空識別區完全符合國際法與國際慣例,防空識別區不等於領 空,任何國家的航空器包含民用客機,正常航行不受影響,中國並未針對任何國 家。然而其實防空識別區並無國際法效力,是單方面依據國家自身的安全需求設 立,起飛的戰機僅能「伴飛」監控。如未入侵領空,無權要求飛行器迫降甚至擊 落。50不過即使東海防空識別區實益有限,仍可能形成心理戰的效果。51

第二節 北韓試射飛彈和核武問題

2009 年 4 月 5 日,北韓因為發射衛星而遭到聯合國安理會,發出違反安理 會第 1718 號決議的主席聲明譴責。北韓隨後反制,宣布不參加六方會談,並趕出 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監察員,自此外界無從獲悉北韓的核活動。2009 年 5 月 25 日

46 裘兆琳,「美、「中」、日在東海之角力,2013-2015」,中共研究(新北),第 49 卷第 7 期(2015 年 7 月),頁 42。

47 林穎佑,「從積極防禦之變化探討中共在東海之行為演進」,中華戰略學刊(臺北),春季刊(2017 年 3 月),頁 171。

48 裘兆琳,「美、「中」、日在東海之角力,2013-2015」,頁 46-47。

49 林穎佑,「從積極防禦之變化探討中共在東海之行為演進」,頁 170-171。

50 林穎佑,「從積極防禦之變化探討中共在東海之行為演進」,頁 171。

51 參考:張蜀誠,「中共公布防空識別區的心理戰」,空軍學術雙月刊(臺北),第 641 期(2014 年 8 月),頁 40-63。

國際原子能總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 IAEA)監督,1985 年 12 月,

北 韓 為 了 獲 得 蘇 聯 製的 反 應 爐 , 加 入 《 不擴 散 核 武 器 條 約 》( 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承諾不生產核彈及開放所有核設施供 檢測。57

冷戰時期,朝鮮半島上一方是美韓同盟,相對北韓和中蘇的同盟。北韓在 1961

52 防衛省,平成 21 年版 日本の防衛,

http://www.clearing.mod.go.jp/hakusho_data/2009/w2009_00.html,頁 3。

53 「安理會通過第 1874 號新決議 擴大制裁北韓」,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9/6/13/n2556878.htm,2009 年 06 月 13 日。決議全文日譯:「国際連 合安全保障理事会決議第 1874 号 和訳(官報告示外務省第 328 号(平成 21 年 6 月 19 日発行))」,

外務省,http://www.mofa.go.jp/mofaj/area/n_korea/anpori1874.html,2009 年 6 月 19 日。

54 「安保理が制裁決議 北朝鮮は反発、核実験示唆」,日本経済新聞,

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NASGN2202F_T20C13A1000000/,2013 年 01 月 23 日。

55 李庚嬉,「北韓進行第三次核試爆,為逼美國談判?」,海峽評論(臺北),第 267 期(2013 年 3

1985 年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接任蘇聯共產黨總書記後,任期剛開 始和北韓關係並無二致。但在 1988 年莫斯科拒絕北韓要求杯葛當年漢城63奧運的

http://ccwihs.ecnu.edu.cn/5f/c9/c5469a90057/page.htm,2017 年 3 月 22 日。

63 現正名首爾。

64 Samuel S. Kim, The Two Koreas and the Great Pow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7

蘇聯和韓國接近中。

1990 年 6 月戈巴契夫和韓國總統盧泰愚在舊金山會面。得到盧泰愚願意援 助蘇聯經濟的承諾後,9 月初即通知平壤,蘇聯即將與韓國關係正常化。當月底 蘇韓建交,蘇聯並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同時和兩韓有邦交的國家。北韓認為遭受蘇 聯盟友的背叛。

蘇聯可以不顧及北韓的態度,大方和韓國發展關係,是得益於早前中蘇關係 正常化的結果。戈巴契夫表明將結束蘇聯幫助越南占領柬埔寨、65減少中蘇邊境的 軍力等,經過多次官員互訪、協商,解決柬埔寨問題的條件成熟,戈巴契夫於 1989 年 5 月訪問北京,中蘇關係正常化也改變東北亞安全格局。66首先蘇聯結束在越南 的軍事行動,過去為了派兵到越南,和北韓約定元山港的使用和飛過北韓領空的 需求不再,67和中國的軍事緊張亦降低。北韓處於二大國雙面蒙利的優勢減弱。蘇 聯為了改善經濟,選擇韓國,得到韓國 30 億美元的貸款。68

北韓迫於局勢,同意盧泰愚 1988 年即提出的高層會談。搶在蘇韓建交前幾週,

和韓國在首爾舉行二國建國以來,首次南北總理會談。隔月在平壤舉行第二次會 談。691991 年中國總理李鵬訪問平壤,通知北韓,中國不會再否決韓國加入聯合 國,並勸說北韓一同申請加入。說明這只是暫時措施,不會影響未來兩韓統一。

而且會使北韓獲得國際承認,改善各國關係。709 月兩韓同進聯合國。

美蘇關係改善,為冷戰的尾聲拉開簾幕,同樣紓緩東亞。美國和蘇聯首次締 結條約,逐步簽署《中程核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

2006), pp. 117-119.

65 蘇聯在柬埔寨的情形,詳細請見:秋野豊,「ポスト・カンボジアの東南アジアとソ連」,岡部 達味 編,ポスト・カンボジアの東南アジア(東京: 日本国際問題研究所,1992 年),頁 165-186。

66 池田維,「中ソ関係正常化と東アジア」,国際問題(東京),第 354 號(1989 年 9 月),頁 48-62。

67 Samuel S. Kim, The Two Koreas and the Great Powers, p. 116.

68 Uk Heo and Terence Roehrig, South Korea's Rise: Economic Development, Power and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4), p. 67.

69 田中明彦,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東京: NTT 出版,2007 年),頁 66。

70 Victor D. Cha, “Engaging China: Seoul-Beijing Détente and Korean Security,” Survival (London), Vol.

41, No. 1 (1999), p. 86.

希(George Bush)宣布撤出部署在海外的戰術核武,包括在韓國的部分。11 月韓 國盧泰愚政府發布確保和平及朝鮮半島非核化的數點原則,韓國決定不擁有核燃

72 Yong‐Sup Han, “North Korean Behavior in Nuclear Negotiations,”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Monterey), Vol. 7, No. 1 (2000), pp. 41-54.

73 田中明彦,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頁 67。

74 Akio Takahara, “The Rise of China and Its Neighborhood Diplomacy: Implications for Japanese Foreign Policy,”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Tokyo), Vol. 1, No. 1 (2012), pp. 54-58.

75 Van Jackson, “Making Diplomacy Work: Coercion and Conciliation in the First North Korean Nuclear Crisis,” Comparative Strategy (London), Vol. 31, No. 2 (2012), pp. 176-179;Tong Whan Park,

“America’s Role in Korean Arms Control: Some Policy Options in the New Triangular Relationship,”

Korean Journal of Defense Analysis (Seoul), Vol. 5, No. 2 (1993), pp. 125-126.

76 樊吉社,「美朝框架协议评析——兼论美对朝鲜的不扩散政策」,頁 1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39

原則上暫時解除危機,寧邊的核項目包括五兆瓦反應堆被「凍結」。2002 年底,

第二次朝核危機爆發後,北韓隨後重啟這個反應堆,並對該反應堆卸出的乏燃料 棒進行了後處理,獲得了可以製造核武器的鈈材料。經過數輪六方會談,北韓於 2007 年 7 月關閉了五兆瓦反應堆,封存寧邊的核設施,並在一年後炸毀了這個反 應堆的冷卻塔。關閉反應堆、炸毀冷卻塔都是北韓「去功能化」的步驟之一。由 於 2008 年底之後,六方會談陷入停滯,去功能化進程停止。77

北韓於 2005 年達成「9.19 同聲明」、2007 年達成「2.13 共同文件」以及「10.3 共同文件」等逐步促成朝鮮半島無核化之重要共識。2003 年 8 月,中國、南北韓、

美國、俄羅斯、日本為解決北韓核問題首次在北京舉行了六方會談,此後六方會 談成為解決北韓核問題的主要運行機制和對話平台。經多方努力,於 2007 年 10

77 盧業中,「六方會談 2.0 成形中? 朝鮮半島危機前景評估」,歐亞研究(台中),第 2 期(2018 年 1 月),頁 44-46。

圖2:北韓孤立化示意圖

資料來源:筆者自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0

月達成了共識。2008 年 6 月 27 日,北韓將寧邊核設施的冷卻塔銷毀。但 2009 年 4 月 14 日北韓宣布將重新啟動核專案並退出六方會談。78

貳、日本的對應與難處

一、防衛政策的因應

1993 年北韓首次測試「蘆洞」的發射實驗,同年底日本和美國開始關於構築 彈道飛彈防系統(BMD)的協議。1998 年 8 月 31 日,北韓以飛越日本上空之方 式,試射射程涵蓋日本全國的「大浦洞一號」彈道飛彈。2002 年北韓仍持續在進 行提煉濃縮鈾等核武開發計畫。日本內閣官房副長官安倍晉三曾表示,北韓「已 經部署 100 枚專為攻擊日本之飛彈,如果這些飛彈安裝核彈頭,將對日本構成重 大威脅」。對日本而言,北韓威脅已升高為核武威脅。此一威脅,促成日本政府做 出參與美國開發與部署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的決定。79

二、外交交涉的困難

1990 年 9 月自民黨前副總理金丸信和社會黨副委員長田邊誠,帶領議員訪問 團前往北韓。希望打開並無邦交的日朝關係。一方面金丸以及北韓國家主席金日 成會談五小時,另一方面議員們和北韓政府交涉尋求「日朝國交正常化」的可能。

北韓回應一貫的「兩個朝鮮」的主張,反對日本同時與韓國、北韓建立邦交,承 認兩韓分裂成為定局。因為同月蘇聯與韓國建交,讓北韓大為惱火。結果自民黨、

社會黨以及北韓勞動黨發表「三黨共同聲明」。但是其中「戰後賠償」問題有爭議,

戰前的朝鮮殖民地,1965 年日韓國交正常化,透過「經濟合作」解決。但是戰後

78 李鍾元,「韓国の地域外交と「東アジア」」,徐興慶 編,近代東アジアのアポリア(台北: 国立 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14 年),頁 220-221;盧業中,「當前朝鮮半島的安全困境--以 2010 年 天安艦事件以來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第 16 卷第 1 期(2015 年 1 月),頁 153。

79 林賢參,「北韓威脅對日本飛彈防禦戰略發展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臺中),第 33 期(2011 年 1 月),頁 97-12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41

兩韓分治,北韓部分沒有解決。金丸信最終判斷,北韓與同時被殖民的韓國一樣 可以受到賠償,只是遲延到今日才能給付。展現日本的誠意。然而聲明使用「賠 償」字眼意讓金丸信回國受到抨擊。80

在三黨共同聲明後,二國政府間交涉國交正常化。但是 1993 年 3 月北韓核 子開發危機,拒絕核子能總署的檢查。而又爆出大韓航空爆炸事件被逮捕的北韓 情報員金賢姬,其日語教師懷疑是被從日本綁架的女性。日本要求北韓照會,北 韓無回應引發激烈反彈,日朝交涉挫折收場。

數年後,2002 年 9 月小泉純一郎首相突然訪問北韓。除了近 1 年與北韓官 員有些暗中接觸佈局,同年 1 月美國總統布希(George W. Bush)指名北韓、伊朗、

伊拉克為「邪惡軸心」,強硬表示不排除展開軍事行動。北韓領導層希望透過對日 外交另闢蹊徑,在 2 月釋放被認為疑似間諜而拘留的日本經濟新聞社前記者,釋

伊拉克為「邪惡軸心」,強硬表示不排除展開軍事行動。北韓領導層希望透過對日 外交另闢蹊徑,在 2 月釋放被認為疑似間諜而拘留的日本經濟新聞社前記者,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