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區域主義理論

第二章 中韓台經貿政策之發展

第一節 區域主義理論

在國際政治中,區域(region)是以一定的地理界線為基礎,在政 治、經濟、文化上具有認同感國家組成的國際體系,具有鄰近性、相 互依存性、相似性、包容性、重疊性等特點。4社會建構學者赫瑞爾

(Andrew Hurrell)認為區域為想像的共同體,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自 然區域,區域是在全球轉化過程中創造出來。5

壹、區域化與區域主義

區域也可能超越地理鄰 近性,國家間進行政治、經濟、社會等功能互動,建立認同感,即可 視為區域。從政治經濟學角度,區域是動態的發展概念,是反映區域 內政治經濟權力的動態節結構,是介於民族國家與全球體系的中間層 次,逐漸發展成國際政治領域的行為者(actors)。

國家間互動產生認同而形成的區域,可以是「由下至上」的運作,

也就是地理上鄰近國家經由民間自然的政治、經濟互動,稱之為區域 化(regionalization);若是由政府主導「由上至下」的運作模式,則是 區域主義(regionalism),即同一區域內的各個行為體(包括政府、政 府間組織、非政府組織、民間團體或個人等)基於共同利益而開展區 域性合作的全部思想和實踐行動的總稱,6

4 Richard E. Baldwin(1997),”The Causes of regionalism”,The World Economy, Vol.20 Issue7,P.865 及馬孆 (2002),《區域主義與發展中國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 1-3。

也就是透過政府間協商所訂 協定或成立機構,建立制度性合作機制。區域主義不僅強調地理上的

5 Louis J. Cantori and Steven L Spiegal, “The International Polititcs of Regions: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op.cit: pp6-7.

6耿協峰(2003),《新地區主義與亞太地區結構變動》,北京:北京大學,頁 37。

連結,更著重社會、文化、政治,經濟與制度的連結,透過發 展過程來追求共同的價值、認同與制度。7

區域化與區域主義都是在全球化衝擊下加速發展,歐盟整合過程 可以視為區域化與區域主義同時進 行,就亞太地區而言,由於缺乏歷 史與文化的共同性,自然融合 力不足,惟區域內各國領導人均有推動 區域合作的共識,展開東南亞、東亞及亞太不同層次的區域整合行動,

可稱為區域主義的模式。

區域主義,遠在五十多年前,學者維納(Jacob Viner)就曾指出:

「經濟學家宣稱已發現『經濟區域』(economic region)這個概念非常 有用,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已成功地發現一個定義,有助於決定是否兩 個或甚多的領域均在相同的經濟區域內」。8

7 Andrew Hurrell(1997),”Regionalism in Theortical Perspective in Louis Fawcett and Andrew Hurrell”,Regionalism in World Politic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p.39-45.

自此之後,不論經濟學家或 政治學者,對此問題的解決都沒有任何進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 後再次興起,冷戰結束及全球化運動受到世界政治的重視並蓬勃發展。

區域主義為當今國際關係發展的重要趨勢,但是定義並 不一致,如吉 爾平(Robert Gilpin)認為區域主義乃是「在一定地理範圍內的若干國 家,試圖經過經濟合作或 聯盟,改善他們與已開發國家地位,或增加 其在區域中份量---其主要一種合作方式,就是建 立自由貿易區」。社會 建構論學者庫普坎(Charles Kupchan)認為區域主義是「一群對區域 有共同認同感的國家結合」。學者波契拉(Donald Puchala)認為是「一 致態度在特定的環境中建立體制,使得相關的政府與民族國家可以在 互動中發揮最大效用」。另外阿拉格帕(Muthiah Alagappa)認為是「為 了創造雙贏,地理位置相近的國家、非政府組織或私人機構進行的正 式或非正式的持續性合作,從而形成一排他性的社群」。綜合以上學者

8宋興洲(2005),〈區域主義與東亞經濟合作〉,《政治科學論叢》,第二十四期,頁 1~48。

定義,概可歸納區域主義是透過建 立地區性國際組織或非政治性安排,

形成彼此利益相關的合作機制,經由制度面的安排,深化相互依存度,

培養彼此認同關係。因此,以政府為主要推動 行為者,以互利為合作 動因,以制度與規則為合作基礎,從合作中發展認同感,是區域主義 共同的要素,只是各 領域學者強調不同面向,如國際經濟學者著眼於 經濟整合,國際政治學者著重於區域政治安全的合作, 理論上區域主 義包括經濟、政治、安全、環境、文化、社會多元層面的合作,惟實 務上通常以最具互利性的經貿合作開始,再擴大到其他領域的合作。

區域化通常是社會經濟互動的自然結果,也包括人員、多重 聯繫、

社會網路的建立,透過交流與互動,創造新型態的跨國公民社會。區 域合作也有可能建立在相近的地理位置及文化、歷史、社會、經濟的 相關性,隨者國家進 行制度性合作的推動,使原本有合作阻礙的國家 產生對區域的認同。全球各地區區域主義多少 都具區域化的基礎,如 自由貿易與資本的流動,產生相互依賴,進行制度化的區域整合,由 政府推動「 由上至下」的整合,目的在制度規範下,擴大與深化區域合 作,因應全球化的競爭情勢。

貳、新區域主義

新區域主義(new regionalism)一詞最早由帕馬(Norman Palmer)

所提出,他指出新區域主義是一種「世界性現象」的區域合作新發展。9

9 Norman D Palmer(1991),”The New Regionalism in Asia and Pacific”,Mass: Lexington Books,pp.1-8.

瑞典學者賀特涅(Bjorn Hettne)提出新區域主義途徑(new regionalism approach),認為新區域主義本質上是產生於新國際架構下的理論與實 踐,他從世界理論(world society)與社會建構主義(social constructivism)

作為出發點,主張新區域主義與全球結構性變化密切相關,及強調區 域認同與規範制度的重要性。10

伊希爾(Wilfred J. Ethier)指出,新區域主義主要特徵有三:一是 多邊貿易自由化進程已經取得相當進展,工業化國家製成品的關稅水 準已經較低;二是外國直接投資(FDI)對於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顯得 日益重要;三是資訊處理、通信等國際交易成本的下降,使得直接投 資相對於國際貿易成本下降。11

費爾南德茲(Raquel Fernandez)和波茲(Jonathan Portes)亦指出,

以新區域主義為標註的新一波區域合作浪潮已經超越單純的經濟領域 合作,走向區域政治、安全領域。相較於區域主義,新區域主義理論 研究則更為重視政治經濟學、直接投資、基本的經濟改革等所謂的非 傳統收益,傳統因貿易所產生的經濟收益也漸漸變成次要地位。

新區域主義受到經濟全球化影響是不爭的事實,經濟活動產生全 球經濟互賴現象,全球化市場與產業分工對各國經濟造成衝擊,區域 合作將是最有利的選擇。12經濟學者巴格瓦蒂(Jagish Bhagwati)認為 區域主義是國家為因應全球化,求生存所作理性自主的結果。13

10 Bjorn Hettne and Fredrik Soderbaum(1999),”Toward Global Society Theory”,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pp.33-47.

1990 年初東亞區域主義的興起就是認識到全球化的時代,單靠自身力量難 以抗拒經濟風暴,必須借助區域的整體實力,才能保持經濟的穩定。

可見新區域主義的發展,一方面是區域內經濟活動造成高度互賴,須 作政策性的協調與規範,另一方面是全球經濟所產生的外在壓力,面

11 Wilfred J. Ethier(1998),”The New Regionalism”,Ecomomic Journal, 108,pp.1149-1161.

12 Stephen A. Schirm(2002),”Globalism and New Regionalism”,USA:Blackwell Publishers,pp.12-24.

13 Jagdish Bhagwati(1991),”The world Trading System at Risk”,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p.58.

對多邊機制安排的挫折與區域集團的相繼成立,若不進行區域整合,

將無法在未來世界經濟格局中取得經濟地位。14

賀特涅(Bjorn Hettne)從區域主義形成國際權力結構及動能、性 質的角度,說明新區域主義與傳統區域主義的差別性,他認為傳統區 域主義形成於兩極冷戰的國際環境中,而新區域主義發生在一個多極 國際體系中;傳統區域主義是內向的和保護主義的,而新區域主義是 開放的並納入世界經濟體;傳統主義目標有侷限性,多著重安全與經 濟,新區域主義則包括經貿統合、社會、安全與民主多方面議題;區 域主義僅關心主權國家之間的關係,新區域主義則全球體系變革後所 有行為主體的新互動模式。15

1980 年代起,美國及加拿大有感歐洲經濟整合的進程快速,簽定 美加自由貿易協定,並於 1990 年代初期簽署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建立北 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等國自冷戰時期成立的歐洲經濟共同體也在 1990 年代初期轉變為歐洲共同體並成立歐洲聯盟將貿易實體轉變成經濟和 政治聯盟,大型區域體紛紛整合,新區域主義開始發展。新區域主義 在東南亞地區之發展,中國學者張蘊嶺指出,真正啟動東亞合作是在 亞洲金融危機發生之後,10+3 機制(東協 10 國加中日韓 3 國)成了東 亞地區各國開展對話與合作的主渠道,經濟合作是東亞區域主義形成 及發展的基礎,儘管東亞合作受限於歷史與現實因素,還存有許多困 難,但從認識上來說,一個重大的進步是各國對「東亞共同體」概念 與定位的認同。張蘊嶺說明,發展中的東亞區域具有新的特徵,因而 稱之為「新東亞區域主義」其特徵為:一、以保證各國的主權和利益 為基礎,不做主權讓渡」進而平等參與協商;二、以局部區域合作為

14韋麗紅、王漢君(2004),〈東盟、北美自由貿易區的發展及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啟示〉,《東南 亞縱橫》(北京),第 135 期,頁 16-17。

15Bjorn Hettne and Fredrisk Soderbaum,袁正清譯(2000),《地區主義崛起的理論論闡釋》,(Theorizing the Rise of Regionalism),世界經濟與政治,第一期,頁 66-71。

基礎,東協地區的合作是東亞地區合作的基礎和動器;三、不採取「東 南至上」的內向方略,而是實行「開放的合作主義」,即在東亞地區各 國進行合作努力的同時,允許和鼓勵各國同時與區外國家進行合作;

四、合作目的在於求本地區之發展,穩定與和平,重在功能性發展,

因此區域組織建設相對碰撞。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