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十九世紀法文詩

第二章 法文詩簡史

第五節 十九世紀法文詩

2 Chénier 在中文有不同的翻譯,有譯為舍尼埃,維基百科及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董強(1967-)

即採用此一譯名,目前最早以中文撰寫法文國學史的吳達元(1905-1976)則譯為曬尼埃,上海 師範大學教授鄭克魯(1939-)及陳振堯(1933-)則譯為謝尼埃,但筆者根據法語發音規則,認 為薛尼耶與原文較貼近。

11

但拿破崙回國奪權,再度短暫執政,史稱百日政權(Les Cent-Jours)。隨後,拿 破崙再度戰敗,遭流放至聖赫倫那島(Saint Helena),路易十八二度復辟。1830 年,中產階級不滿君王、貴族及教士的統治,「七月革命」(Révolution de Juillet)

爆發,七月王朝(Monarchie de Juillet, 1830-1848)因而成立。但由於無法讓法國 接續拿破崙執政時期所享有的榮耀,於 1848 年爆發「二月革命」(Révolution de Février),時任國王的路易腓利普一世退位,法國進入第二共和(1848-1852),

拿破崙的侄子被選為法國第一任總統。他之後稱帝,史稱拿破崙三世,法國進入 第二帝國(1852-1870),他在普法戰爭中戰敗,人民因而推翻第二帝國,法國進 入第三共和(1870-1940)。

政治朝代的更迭和人民、貴族及教士之間的權力拉扯有關,在這一個世紀裡,

法國人民經歷無數政治和經濟的變動,文學的發展在這個世紀也和政治一樣,由

「浪漫主義」(romanticism)起頭,所有的文體,包括詩、戲劇和小說都深受影 響。但浪漫主義只持續約莫半個世紀,到了十九世紀中,在詩的方面,出現了「巴 那斯派」(Parnasse,英文為 Parnassianism),又譯為「高蹈派」或「高踏派」,之 後又被「象徵主義」(symbolism)取而代之;散文方面,緊接在浪漫主義後的是

「寫實主義」(realism),最後則是進入「自然主義」(naturalism),這時期的散 文作品將法國文學帶上頂峰,許多現今家喻戶的作家和作品屬於這時期。

浪漫主義的形成始於兩位不是詩人的重要人物,一位是斯塔爾夫人(Anne Louise Germaine de Staël-Holstein,一般稱為 Madame de Staël, 1766-1817),她在 文學論理著作《論文學及其與社會制度之關係》(De la littérature considerée dans ses rapports avec les institutions sociales)及《論德意志》(De l’Allemagne)中主 張詩應描寫心靈及情感,尤以憂鬱為最,而非單純地展現技巧,並且要與社會現 實結合,她還指出詩人要以莎士比亞、哥德和席勒為典範。另一位是夏多布里昂

(François-René Chateaubriand, 1768-1848),他的美學奠基於《聖經》及中世紀 騎士美德和哥德式建築,他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對景物細膩的描述,尤其是北美洲

12

的異國風光。浪漫主義時期出現了許多大詩人,包括拉馬丁( Alphonse de Lamartine, 1790-1869)、維尼(Alfred de Vigny, 1797-1863)、雨果(Victor Hugo, 1802-1885)、繆塞(Alfred de Musset, 1810-1857),此外尚有哥提耶(Théophile Gautier, 1811-1872)、奈瓦爾(Gérard de Nerval, 1808-855)、貝朗傑(Pierre-Jean de Béranger, 1780-1857)及巴比耶(Henri Auguste Barbier, 1805-1882)等較不著名 的詩人。

除了寫詩,拉馬丁也投身政治,他擔任過外交人員、議員、外交部長,在第 二共和時競選總統失利,退出政壇。他的詩氣質憂鬱,歌頌愛情,描寫自然,強 調與哲理結合,極富音樂性,無怪乎許多作曲家為他的詩作譜曲,他的成名作是 詩集《沉思集》(Méditations poétiques)。維尼不只寫詩,他也創作了歷史小說《散 馬爾斯》(Cinq-Mars),內容描述散馬爾斯候爵密謀叛亂,失敗被捕處死,古諾 將此小說改編成歌劇。另外,他也翻譯了莎士比亞的戲劇。不過,他最大的成就 仍在於詩的創作,成名作為詩集《古今詩集》(Les poésies antiques et modernes)。

身為貴族的維尼因為時代的改變,詩透露出憂鬱、失落與孤獨,他的作品饒富哲 理,但仍抒發情感。值得注意的是維尼雖是浪漫主義四大詩人之一,但他的詩作 並未被用在法文藝術歌曲中,只被較不著名的作曲家用在浪漫曲(romance)中3

浪漫主義的大師乃是雨果,他在法語文學中地位崇高,死後被葬在先賢祠

(Panthéon)可證明之。雨果所寫的《〈克倫威爾〉序言》(La Préface de Cromwell)

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宣言。在戲劇方面,雨果指出只要情節統一,不用受限於三一 律。在美學方面,他提出「對照原則」,因為一切事物都有兩面,有美就有醜,

有善就有惡,有崇高就有粗俗,有光明就有黑暗。此外,作家也要將地方色彩寫 入作品之中,包括當地的地理、風俗民情及歷史。雨果的作品有散文也有韻文,

大部份的人都知道他的兩部小說巨著《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及《鐘樓怪

3 根據鋼琴家強森(Graham Johnson, 1950-),維尼的詩被杜香吉(Pauline Duchambge, 1778-1858)

使用當成浪漫曲的歌詞,浪漫曲是法文藝術歌曲的前身。

13

人》(Notre-Dame de Paris),兩部作品在二十世紀先後被改編成音樂劇4。不過,

雨果最早是因為他的詩作在文壇大放光彩,他寫抒情詩,歌詠愛情,描寫自然風 光,也寫諷刺詩,針砭時政,更寫長詩,記錄人類文明演進。雨果主張詩必須要 回應時代,成為響亮的回聲。《靜觀集》(Les Contemplantions)集其抒情詩之大 成,《懲罰集》(Les Châtiments)是諷刺詩的典範,而三集共六十六首的《歷代 傳說》(La Légende des siècles)從聖經創世出發寫到當代,記錄歷史,彷彿史詩 一般,因此也有人稱之為法文史詩。

繆塞原本是浪漫派詩人,他初期的作品《西班牙與義大利故事詩》(Les Contes d’Espagne et d’Italie)走浪漫主義路線,寫景抒情,他與浪漫主義小說家喬治.

桑(George Sand, 1804-1876)的戀情破裂,因此能夠寫出愛情的悲苦。不過,最 終繆塞還是與浪漫主義分道揚鑣。離開浪漫主義的詩人除了繆塞還有哥提耶,他 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將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1749-1832)的作品《浮 士德》(Faust)翻成法文。貝朗傑為同時期詩人,他專寫敍事詩,他的詩作反映 人民心聲,抨擊時政,不過也因此得罪當局,數度入獄。巴比耶擅長寫政治諷刺 詩5,一開始受到讀者歡迎,但後續作品很快便遭人遺忘,另外,巴比耶與維利

(Léon de Wailly, 1804-1864)合作,替白遼士(Hector Berlioz, 1803-1869)的歌 劇《本韋努托•切利尼》

(Benvenuto Cellini)創作劇本。

4 《悲慘世界》音樂劇由勳伯格(Claude-Michel Schönberg, 1944-)作曲,先有法文歌詞,後又 填上英文歌詞;《鐘樓怪人》音樂劇則是由柯強特(Riccardo Cocciante, 1946-)作曲,只有法文 歌詞。

5 Henri Auguste Barbier 是 Jules Barbier 的叔叔;Jules Barier 和 Michel Carré 合作替古諾歌劇寫劇 本,Jules Barbier 的兒子 Pierre Barbier 的詩,古諾也為之譜曲,收錄在休東出版社所出版的歌曲 集第四冊裡。

14

十九世紀中葉,浪漫主義詩歌已經勢微,取而代之的是巴那斯派,這派的重 要詩人有李勒(Leconte de Lisle, 1818-1894)、邦維勒(Théophile de Banville, 1823-1891) 、普呂多姆(Sully Prudhomme, 1839-1807)、柯佩(François Coppée, 1842-1908)及席爾維斯特(Armand Silvestre, 1837-1901)等人,他們成為流派 並不是因為有明顯的共通性,而是因為都追求作品的唯美。他們筆觸客觀,結合 科學新知,重式形式。他們的作品一起刊登在三期名為《現代巴那斯》 (Le Parnasse

contemporain)的詩集中。不過名字出現在這三冊詩集裡的詩人,有些是浪漫主

義詩人,如繆塞、哥提耶及巴比耶,有人獨樹一格,例如浪漫派後期的波特萊爾

(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有些則成為後來的象徵派,如魏爾倫(Paul Verlaine, 1844-1896)及馬拉美(Stéphane Mallarmé, 1842-1898) 。法文藝術歌曲 大師佛瑞(Gabriel Fauré, 1845-1924)創作時便使用了不少巴那斯派的作品。

不過,相較於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浪漫主義詩人和十九世紀下半葉的象徵主義 詩人,巴那斯派猶如曇花一現,即使和同時期的波特萊爾相比較,後設來看,也 如小巫見大巫一般。波特萊爾生性揮霍,花光生父留給他的遺產後,難以靠繼父 的錢度日,所以寫詩賺錢。他熱愛美國作家愛倫.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

的懸疑驚悚作品,並將之翻譯成法文。他的名著《惡之華》 (Les Fleurs du mal)

寫盡人生醜惡之處,他在病態社會的各個層面中找出美,這部詩集一出版就成為 禁書,為了要再出版,不得不刪掉頗具爭議的詩,加入另外的詩。他注重形式的 美,擅寫一詩節四行的亞歷山大體及十四行詩。此外,他認為詩和其他的藝術形 式應該相通,追求氣味、顏色和聲音的交會。雖然他使用大量的象徵手法,但他 只被當成是象徵主義詩歌的先驅。

象徵派重要的大詩人有四位,除了曾投稿到《現代巴那斯》的魏爾倫和馬拉 美外,還有韓波(Arthur Rimbaud, 1854-1891)及瓦雷里(Paul Valéry, 1871-1945)。

象徵派追求文字表現出來的音樂性,因難以由傳統格律表現,所以傾向寫自由詩,

詩人們以象徵的手法表現真實世界。詩人莫雷亞斯(Jean Moréas, 1856-1910)在

15

《費加洛報》 (Le Figaro)發表〈象徵主義宣言〉(“Le Symbolisme”)後,象徵 派可說是正式開宗立派。魏爾倫追求詩歌中的音樂效果,但沒有放棄使用傳統的 格律,他對於母音和子音的使用有獨到的見解,也擅長以描寫景色來象徵內心感 受。他著名的作品有《佳節集》 (Fêtes galantes)和新婚時為妻子所寫的《美好 的歌》 (La Bonne chanson)。另外常被人提起的還有他和韓波的關係,兩人曾一 度交好,同遊英國和比利時,但在布魯塞爾時,兩人發爭吵,魏爾倫開槍打傷韓 波,魏爾倫因此入監服刑。韓波是個天才詩人,十五歲開始寫詩,二十一歲便封 筆。他認為詩人是通靈人(voyant),要掌握語言煉金術(l’alchimie du verbe)

, 藉由酗酒和吸毒擾亂人的感官,進入迷幻狂喜的狀態以捕捉顏色、氣味和聲音。

他的傑作有散文詩集《靈光集》(Les Illuminations),這作品由英國作曲家布瑞頓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譜曲成為一部聯篇歌曲(song cycle),封筆前的 另一個作品是《地獄一季》(Une saison en enfer),被視為超現實主義的鼻祖。

象徵派詩人的領袖是馬拉美,許多年輕詩人每週都會在他家聚會,聆聽大師 評論藝文時事。他最有名的作品是〈牧神的午後〉(“L’Après-midi d’un faune”),

該詩可見馬拉美追求用字遣詞的精雕細琢,讀起來似懂非懂,形成一種迷幻朦朧 的美感,這正是馬拉美所主張詩應該要有的神秘感。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因為這首詩寫了器樂曲《牧神的午後前奏曲》(Prélude à l'après-midi d'un faune),編舞者也以此音樂編了三套芭蕾舞。最後一位要提到的象徵派詩人 是瓦雷里,他的年代橫跨十九世紀後半及二十世紀前半,大部份的作品是在二十 世紀出版,而且他出版的詩不多,只有五十多首。他認為詩要饒富哲理,而非單 單堆砌文字展現技巧,他運用象徵的手法探索自己的思維及潛意識。他的詩作有 傳統的亞歷山大體,也有一行十音節這種不常用的形式,其代表作〈海濱墓園〉

( “Le Cimetière marin”)即是一例。

16

(existentialism)、女性主義(feminism)、未來主義(futurism)、意識流(stream of consciousness)等等,就詩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超現實主義。第五節提到的瓦 雷里年代雖然跨到二十世紀,但因為他仍屬象徵派,所以在十九世紀時介紹。另 一位重要的跨世紀詩人是阿波利奈爾(Guillaume Apollinaire, 1880-1918),將他 放在二十世紀介紹,主要因為他是超現實主義的先驅。不過,提出超現實主義理 論的人其實是布勒東(André Breton, 1896-1966),他先後發表了三篇〈超現實主 義宣言〉( “Manifeste de surréalisme”)。受到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的影響,他強調夢和潛意識的重要性,詩句不必追求合情合理,而是要捕捉腦中 浮現的意象,字裡行間常可讀到黑色幽默。本節除了介紹阿波利奈爾外,另外還 要介紹艾呂雅(Paul É luard, 1895-1952)及阿拉貢(Louis Aragon, 1897-1982)。

阿波里奈爾是創造「超現實主義」這個詞的人,他在替薩替(Erik Satie, 1866-1925)的單幕芭蕾作品《遊行》(Parade)的節目單寫介紹時,首次使用這 個詞。他和西班牙畫家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是好朋友,也試圖將 繪畫中的立體派(cubism)融入詩中,他的作品會利用排版創造出圖形,讓詩像 是畫一樣。他在成名作《醇酒集》(Alcools)中使用傳統格律及技法,加上創新 的現代意象,記錄自己的生活。艾呂雅原名為 Eugène É mile Paul Grindel,因為 和愛戀一位俄羅斯女子6,詩作充滿了愛情及美善的主題。他加入共產黨,因此

6 此女子一般稱為加拉(Gala),原名為Елена Ивановна Дьяконова(Elena Ivanovna Diakonova, 1894-1982),她先與艾呂雅結婚,之後和小她十歳的西般牙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Salvador Dalí, 1904-1989)相識相戀,因此離開艾呂雅,她是許多超現實主義詩人及藝術家的靈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