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協同學習在教學上的成效

協同學習在教學上的成效可以從學生的小組討論情形來了解對於學生在心 理及學習上的成效有哪些。

壹、協同學習中的小組討論能使學生互惠互學

協同學習是一個同組的組員們協力完成需要解決的任務或是問題的歷程

(Alavi, Wheeler & Valacich ,1995)。在現今的社會,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的教 學,教師和學生必須在協同學習下共同決定,要填平高程度的課程內容及班上低 學力學生之間的鴻溝,而能夠克服這個難題的,就是小組間的「協同學習」(佐 藤學,2012)。

透過協同學習的方式,將能夠讓學習者在互動中彼此交換知識,共同學習成 長(孫春在、林珊如,2007)。而經由這樣的互動討論方式,學習者可以得到學 習的鼓勵與刺激,進而產生更好的動機及成效(Holmberg, 1983)。

小組成員彼此間的互動和交流,會在概念、思考方向、想法上激盪出不同的 火花,在這個歷程中,個體與個體之間達到互相學習成效。建立互相學習的關係 是協同學習的精神之一,而非建立互相教導的關係之上。因此,許多人稱「協同 學習」為「互惠學習」(reciprocal learning)(佐藤學,2012)。

協同學習提供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環境和教學活動,有別於以往的傳 統式的、教師中心的教學,為的是希望能夠更能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

貳、協同學習能使學生在學習的心理層面上有正面影響

透過協同學習的過程,學習者能夠有能力將所學的知識做個人化的處理,並

27

和其他人做整合,也因此成為學習知識、深層學習以及個人表現的學習動機

(Mondahl&Razmerita, 2014)。因為小組的組員彼此間需要不斷的對話與互動,

因此,在協同學習的過程中,產生社會性互相依賴以及社會性互動,與他人的相 處之道、對於小組活動的正向態度、社會性人際互動也會在過程中發展(Salomon,

& Globerson,1989)。所以,早期社會心理學家就認為社交活動有助於促進學習,

在面對面的協同學習下,小組成員對問題的溝通在某種程度上能提高他們的學習 動機(Newcomb, Turner & Converse, 1965)。

協同學習從 1980 年代開始即被在教學上運用,其正向的影響:像是增進學 習興趣、獨立思考的能力都能增進學業表現和長期記憶(Brown, 2008)。當學習 者在不同的同儕互動形式中學習時,包含課堂上的討論,跟那些很少有機會跟同 儕或老師互動的學習者而言,他們會有更多正向、正面的學習態度面對學習科目,

而 且 會 增 加 對 於 該 科 目 的 學 習 動 機 , 對 於 自 身 的 學 習 經 驗 也 會 比 較 滿 意 (Johnson,1991; Light, 1992; Springer, Stanne & Donovan, 1998),小組的同儕學習對 於學業成就、學習動機和心理上的滿足感都有益處(Barkley,Cross&Major, 2005)。

參、協同學習在教學上之相關研究

協同學習在教學上的運用廣泛,以下針對一些實徵研究來探討協同學習在教 學上的成效與影響。

協同學習可以不僅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可以使學生對於學習的態度趨於 正向和積極。在數學課堂實施協同學習時發現,學生的數學學業成就提高,學習 態度變佳,整體對於課堂上的活動與學習變得積極有參與度。表示協同學習不僅 能使學生的學業表現提升,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素養(葉惠如,2 013)。

在社會科領域方面,協同學習的運用是合適的,學生不但喜歡協同學習的上 課方式,更覺得能夠加深課程內容的印象。更指出,對於「學習環境」、「人際關

28

係」、「教師教學」及「學習成效」等四個層面在學習興趣上是有提升的。顯示協 同學習在此研究中可以看出協同學習能夠提升學習動機以外,對於學習興趣、學 習力、記憶力等也是能有加分的作用(鄭瑞錡,2 014)。

當將協同學習應用於英語閱讀教學以及口說時,也同樣能夠發現學生的學習 動機和興趣是有提升的。低成就的學生也能有明顯的進步,但是前提是必須有養 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大部分都喜歡協同學習,但是仍會受到許多因素干擾,例如:

座位的安排、小組的組員與互動、課程內容、考試成績等等(蔡景雲,2014)。

依據國中教師薛雅慈在其研究中將協同學習運用於不同的科目課堂中,得到 了以下對於協同學習在教學上的成效共有五項:學生在學習上比較有自主性、課 程設計具有活動性、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增加、學生在學習上具超越性(薛雅慈,

2014)。

學習共同體除了在教學上有成效,在班級經營上也能有所運用。協同學習保 障每一個人的學習,希望讓學生能夠體會快樂的學習並能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 (高翠鴻,2012)。在這樣的班級經營策略的實施,使的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 學生之間、小組與小組之間都能有互惠且良善的互動(徐俊龍,2012)。

在現在講求多元文化以及個體差異化的教學的時代,協同學習也能有效的實 踐差異化教學。除了要先對協同學習的理論基礎要有一定的認識,結合差異化的 教學策略,形成差異化教學模式,可有效幫助教師實施差異化教學(李真文、羅 寶鳳,2013)。

在國文科的學習方面,有以下幾項學習成效:訓練學生的團隊合作、強化個 人表達能力、提升上課專注力以及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張青松,2013)。

協同學習從 1980 年代開始即被在教學上運用,在實施後,發現對於學習有 正向的影響,像是增進學習動機、獨立思考的能力、增進學業表現和長期記憶等

29

(Brown, 2008)。學生在歷經協同學習的過程後,能夠對於課程內容印象深刻,甚 至會對於學習有興趣,或是主動去學習和討論。

因為協同學習是一個同組的學生們一同協力完成教師需要學生去解決的任 務或是問題的歷程(Alavi, Wheeler& Valacich, 1995),當透過兩人一組或是兩人以 上的小組對話,學生對於教師希望達到的概念會比較有更完整的學習和了解 (Josh&Jang,1995)。

而在 Margrethe Mondahl 和 Liana Razmerita 在 2014 年的研究中顯示,將協 同學習運用於互動媒體的學習平台之中能有助於問題的解決進而能有成功且有 效的外語學習。顯示透過不同且多元的教學媒體,學生的學習會更多元且有效。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