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省思

第二節 建議

在經過這四個月的行動研究後,研究者對於協同學習於英語教學上的運用有 以下幾項建議;

壹、教學方面

一、讓學生有比較多的時間適應小組討論活動的模式,同時應注 重學生「聆聽」、「省察」、「關聯」的能力

研究者因為學生對於小組討論的活動經驗缺乏,為了能使學生先對於這樣的 上課模式先適應,於是在正式實施課程前有一準備活動的階段,共有兩節課。但 是經觀察後發現,學生對於小組討論還是不太知道如何進行,或是活動單的紀錄 仍不太熟悉,。因此建議事前的準備活動時間可以再多一些,讓學生能夠有充分 的時間去了解以及體會這樣的上課方式。

聆聽的能力是需要培養的,並非每個人天生就有的,教師可以透過多元的教

132

學策略對學生進行聆聽能力的培養育訓練。聆聽在協同學習中是很重要的部分,

不僅僅是一種禮貌跟尊重,更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歷程。除了學生彼此間要能夠互 相聆聽以外,教師也是如此。唯有透過聆聽學生的想法,才能更了解學生,因此 教師自身應該以身作則,先行示範與實際做到聆聽,才能讓學生耳濡目染,培養 聆聽的能力。

而在能夠聆聽他人後,也要能夠有後設認知以及自我省察的能力,做進一步 的思考與更深層的知識性的探究,然後能夠進行整合,形成屬於自己的知識和技 能。

二、建立並善用教師專業發展社群使教師準備度提高,能夠更加 掌握協同學習的教學細節與教材內容的整合

研究者在此研究中僅透過同年級同科目的專業教師給予研究者在教學活動 的設計與教材的編列上的討論。不論是透過網路或是課餘時間的議課,或是課堂 上的觀課,都給予了研究者很大的幫助以及教學上的成長。但是備課觀課等其實 應不侷限同科目之教師或人員,應該是開放給大家都可以參與的,應可以擴大到 不同年級的英語教師一同參與,甚至是全校的老師們一起做討論、研究或是觀課,

相信助益會更多。

教材的編輯以及設計是協同學習中重要的一環,教師如何去組織教材,能夠 在課堂中善加利用,像是給學生搭鷹架、堆積木般的建構知識後,在回歸到課程、

將所有知識做整合。為確保教學與教材的完整性,透過專業教師社群共同討論規 劃,相信會有更好的教材研擬與設計。

很多教學上的教學活動與方式雖可以透過文字等紀錄並了解,但是實際讚現 場的實施狀況與相關的細節卻不一定能夠從中得知,透過教師社群這樣的資源,

大家彼此互相分享與討論,才能夠將協同學習的實施與運用更臻完整。

133

三、先預告下次的上課內容或主題並在課程中使用多元的教學媒 體來做引導

協同學習的活動運用會比較花費時間,但上課的節數是固定的,加上又有進 度上的壓力,故建議可以先讓學生了解下次上課時會討論的主題或是內容,讓學 生能夠先有個概念,當下次上課進行討論時,學生能夠更快的進行對談與討論,

縮短討論的時間,提升活動進行的效率。

在本研究的教學歷程中,在教學媒體的使用上只有播放教學 CD 以及使用投 影片。當使用教學媒體時,在引導和教學的部分能夠使學生更清楚了解內容,有 助於後續的討論活動之進行。因此,建議可以在課程中加入一些教學媒體的使用,

透過更多元的方式去做引導。

貳、研究方面

一、研究的主題可以學習興趣為出發點,擴展至其他更多層面

學習興趣在學習上跟很多層面都息息相關,本研究以學習興趣為研究焦點,

但是發現其實在學習成效、學生的人際互動、學生學習動機等都會有影響,可再 從這幾個方面去研究,相信會對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為更有助益。

二、增加實施協同學習的時間能夠觀察到更多的成效

根據第一次循環教學結束後所得的資料發現學生對於英語學習興趣是有提 升,但是比較是本來英語能力就不差的學生身上比較明顯,但也是只有占少數。

但是經過第二次循環教學後,發現班上學生在英語學習興趣上都有提升,顯示協 同學習的運用要能有全面性的效果顯現,實施時間的長短也是關鍵之一。本研究 因為有時間上的限制,因此實施的時間只有四個月,但是經由這樣的觀察,發現

134

實施時間增加,會有更顯著的成效,且對於其他層面的影響也漸漸浮現,例如學 業成就。因此,若將研究的時間增加,相信對於運用協同學習於英語教學的研究 會有更深更廣的研究發現。

二、在課後隨機對學生進行訪談可得到更立即性的回饋

本研究在修正和調整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來自研究者自己的反思以及研究 諍友的意見,而學生的意見和想法的部分則是透過每一次的循環後的訪談來取得 相關的想法。學生是教學的主角,因此要想更真實且更立即的得到在教學活動以 及學習狀況的情形的話,可以利用該堂課結束後隨機的對學生進行訪談,學生對 於課程活動的印象會比較深刻,內容應該也會比較具體,能夠有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