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協同學習運用於英語教學之歷程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協同學習運用於英語教學之歷程

壹、 教學活動三階段

本研究的教學活動共分成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準備週,第二階段為第一 次循環教學,第三階段為第二次循環教學。依各階段分別說明如下:

一、準備週

準備週的時間是在真正實施教學活動的前一週,共計兩節課。研究者基於學 生對於小組討論活動及相關的上課方式並不熟悉,因此決定利用兩節課的時間先 讓學生們對於分組上課的模式能夠先習慣。第一堂課先讓學生兩人一組做活動,

在第二堂課時再變成四人一組。在教材的使用上,因為第一單元已經在進行了,

於是研究者一樣利用所選用之英語課本當作準備週活動的教材進行設計。

準備週的另一重點為「分組」。在第一堂課研究者先將學生們進行分組和分 好組別,之後的上課座位就此沿用。學生本來就已採用小組的方式排座位,因此 在教室桌椅的安排上並無太大的問題。

最後,也在準備週先進行英語學習興趣問卷的填寫,此次的資料為前測的部 分,以供未來後測資料的比對與分析。

66

二、第一次循環教學

準備週後的下一週即開始進行協同學習的英語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從第二單 元開始,每週三堂的上課規劃都依據教學前的英語教案設計做實施。第一次校內 考查結束後進行問卷的施測,是為後測。並於該週進行學生個別訪談。

三、 第二次循環教學

從第一階段到第二階段的實施後,除了將蒐集資料做整理分析外,也將問卷 得分之數據透過 SPSS 軟體進行分析。數據分析的結果發現學生對於英語學習興 趣是有提升,但是仔細去做比較與分析後,發現只是少部分學生在問卷的得分上 有明顯的提高。研究者覺得可以透過修正和調整使得協同學習的運用能更完善,

而對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面也期望能有更全面性的提升和進步。

於是透過訪談以及觀察的資料去做教學上的修正與調整,進入第二次的循環 教學。課程的開始是第三單元以及第四單元,另外還有一英語繪本之閱讀。課程 結束後再次進行英語學習興趣問卷的施測,以及學生的個別訪談。

貳、教學活動歷程

本行動研究的教學活動包含三個階段(準備週、第一循環教學、第二循環教 學),各階段教學皆採用一樣的教學活動歷程模式。研究開始前依據第三章的教 學設計框架(表 3-3)做教學架構的規劃,然後再進行各單元每一節課的教學活動 設計。每節課透過撰寫英語教學教案來做設計的紀錄以及日後教學省思後修正的 依據,接著便實施教學活動。在教學後進行研究者個人的教學省思以及與研究諍 友的觀課紀錄討論,蒐集多方意見和充分討論後,開始進行教學設計以及現場教 學上的修正與調整。

教學活動歷程如圖所示:

67

68

69

70

生需要將座位再次做調整。對於每次上課前以及上課後都要將座位調整的這個部 份,可看出學生覺得麻煩且不耐煩。

4. 省思與修正

小組式的桌椅排列以及學生面對面的坐法主要是為了能夠方便進行活動與 上課,但是因為這樣的模式並非是所有科目教師的上課模式,可能會造成其他教 師的困擾。每次上課都要搬桌椅這件事對於學生來說也是個困擾,且也會影響到 上課時間。在經過導師以及研究者對於各科目教師的商議後,保留座位的安排,

但是研究者對於事前的準備活動只考慮到班級以及教學上的部分,卻遺漏了對同 校教師先進行說明與處理的面向,應要有更全面的事前準備。

(二) 教學活動

1. 計畫

剛好第一單元的教學已進入結尾的階段,於是利用學生們已學過的第一課單 字和句型進行活動的設計。準備活動有兩堂課,第一堂課先是兩人一組,第二堂 課才真正進入到四人一組。第一堂課的部分在進行完分組後,開始課程活動:「單 字 BINGO」。

第二堂課的教學活動開始進入到四人一組的階段,雖然四人一組為比較合適 的人數,但是考慮到學生對於小組活動的熟悉性與適應性,在協同學習前開始,

可以先透過兩人一組的方式先開始(佐藤學,2014)。

課程的內容為第一單元的英文歌曲,教學目標即是希望透過此首歌曲複習第 一單元的單字和句型,使學生能更熟悉第一單元的教材內容。研究者先將歌曲的 部分歌詞挖空,製作成活動單,挖空的部分並不限定於第一單元的單字,還有一 些基本的單字。教師給予活動單給各組填入認為的單字,接著每一組都要將整首 歌完整唸出。接著教師會播放此首歌,請學生們仔細聆聽,並將空格修正成正確

71

的單字。最後請各組自行創造簡單的拍子配合著歌詞唸出來。

2. 行動

教師先發下活動單,兩人一張,接著進行活動的說明。待說明完後才讓學生 開始動作,教師此時開始巡視各組狀況,給予協助和指導。本活動的內容與一般 的 BINGO 無異,只是填入的是英語單字而非數字。等到學生兩人合作將九個空 格都填好後,教師唸出第一個單字,接著抽籤選出組別唸單字,直到有連成兩條 線的組別出現才結束活動。

在開始討論活動前,教師先提醒學生要注意音量和秩序,才不會影響到他人。

為避免學生接收太多的資訊,教師於每一個階段結束後才開始講解下一個階段要 做的事項,學生才不會混淆。而因為要給予學生有更多的討論機會,設定比較久 的討論時間,卻發現仍有小組需要更長的時間。卻也因此拖到了後面活動的進度:

「雖然超過了時間才完成,但是發現學生在小組討論上比較能適應,所問的問題也比較 偏向活動單或是活動上的問題,多給學生機會練習是對的。」(誌-1030925)

3. 觀察

在開始填寫活動單時,學生的反應有很大的不同,也有許多的問題提出:「兩 個人怎麼寫一張活動單?」「一個人先寫還是兩個人同時寫?」「怎麼決定要寫什麼單 字?」(誌-1030924)。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問題很多元,主要都是不知道要怎 麼跟別人一起完成或是做紀錄。小組活動的討論不但是希望組員間能夠互相學習,

更希望能夠培養互助合作,一同解決問題與任務。因此教師並不給予過多的建議,

讓學生試著去討論和思考:「學生問了很多的問題,而都是太過細部的或是組員間可 以討論決定的,因此我不直接跟他們說怎麼做,只跟他們說要組員間一起想想看,討論 應怎麼做(誌-1030924),當然也有的小組很迅速的就一同完成了活動單,等著下 個階段的開始。

72

活動單的完成接下來就是個人發表。大多數的學生對於要在全班面前唸英文 不是很自在。也有很多學生因為等待時間過長或是對於活動過於興奮,而沒有注 意聆聽。這對於協同學習中的「聆聽」、「開放的學習氣氛」是很不佳的。於是除 了一方面不斷鼓勵學生大聲說出來,也一面提醒其他學生要專心聽別人說話。

研究諍友給予的觀課紀錄上也表示可以看出學生比較能夠適應小組討論的 活動模式:「此堂課比起上一堂課可以看出學生比較知道如何與他人討論。」(觀 -A-1030925)也發現學生與同儕的互動情況變好,學習氣氛融洽,對於課堂的討論 以及學習上的興趣是有幫助的。

4. 省思與修正

在準備週的兩節課的計畫與實施後,省思以及教學修正:

在教學上,對於第一次的小組活動的實施,在分組方面,班級秩序以及指令 方面因為有清楚的步驟做說明,因此學生都很了解如何分組並很快的配合指令完 成。但是接下來的「單字 BINGO」活動就有許多地方需要注意。首先是因為活 動單的使用學生並不了解如何一同做討論與紀錄,因此花費了許多時間在處理問 問題上;第二,也許因為對於活動進行方式的不熟悉,時間上也會有所拖延:「當 設定的時間到了的時候,仍有三組學生未完成」(誌-1030924)。最後,因為是玩 遊戲,學生對於未接觸過的遊戲十分的興奮與好奇,因此在秩序上有些失控:

「學生對於玩遊戲或是新的課堂活動都會比較興奮,尤其此活動又有具競賽性。活 動的設計對於引起他們的課堂參與及興趣是有成效的。但是在實施的過程中仍有很 多細節要注意,若沒有處理好的話,成效會大打折扣。」(觀-A-1030924)

而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又需要對於班級秩序做處理,也因此對於時間的掌 控上更加不易,進而影響到教學活動流程。

第二堂課雖然可以看到學生對於小組活動的討論以及組員間的學習氣氛漸 入佳境,但是仍有許多教學地方需要調整,而對於學生的行為表現也需要再觀察。

73

本研究的重點雖著重在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但是為了學生的學習權,學生的學 習和學業成就也同樣不能忽視。

針對第一堂課的實施情形,以及參考研究諍友的意見後,將三個需要改進的 部分:活動的說明方式與活動單的使用、上課秩序的控制、多給學生互相討論的 時間和機會進行以下方式的修正:

(1)用簡潔的句子將活動進行方式步驟化;活動單的部分提供情境範例供學生 做參考與學習。

(2) 上課以及活動前皆提醒學生要注意秩序和音量,不要過於興奮。

二、第一次循環教學

第一次循環教學從第二單元 Is This Your Watch?開始,至 Review 1 結束。因 為 Review 1 的部分是就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進行內容的複習,在教學時的上課 活動模式基本上與準備週以及第二單元的活動是相同的,故第一次循環教學的教

第一次循環教學從第二單元 Is This Your Watch?開始,至 Review 1 結束。因 為 Review 1 的部分是就第一單元和第二單元進行內容的複習,在教學時的上課 活動模式基本上與準備週以及第二單元的活動是相同的,故第一次循環教學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