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住民族部落的形成背景

第二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

第一節 原住民族部落的形成背景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組成複雜多元,早期為排灣族的生活領域,清咸豐

(1851-1861)之後開始陸續有漢人入墾沿岸平原,到了日治至戰後更有大量的 漢人進入今太麻里鄉墾種定居,此時亦有一些阿美族人移入並建立部落,加上原 本位於中央山脈深山的排灣族部落受到政府的集體安排往東移置,遂形成目前的 聚落分布型態。

本區的原住民族可分為三類,分別為排灣族東部海岸群5、南部群阿美族(包 括馬蘭阿美、恆春阿美)、東排灣族 Paqaloqalo 群。其中東部海岸群最早居住於 此,部落多半在清治時代以前就已形成,阿美族則是在日治時代從其他地區遷移 而來,而東排灣族原本分布在本區的深山各處,因政府政策而在戰後初期全數遷 至淺山地帶(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2011;傅君纂修,2001;

葉高華,2017)。目前原住民族部落皆分布於本區東部,以下依照移入現居地的 時間先後依序說明:

一、排灣族東部海岸群

排灣族一般以其文化差異和分布區域分為 Ravar(拉瓦爾亞族)和 Vutsul(布 曹爾亞族)兩大支群6,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排灣族通常被歸類在 Vutsul 下的

5 以下為了行文方便,原則上簡稱為「東部海岸群」。

6 Ravar 分布在排灣族的最北端,約為今三地門鄉各村;Vutsul 支群下則大致再分為北排灣

(Vutsul 本群)、中排灣(Paumaumaq,巴武馬群)、南排灣(Chaoboobol,內文小群、

24

Paqaloqalo 群(巴卡羅群),也就是東排灣,由原本 Paumaumaq 群(巴武馬群,

分布於口社溪以南至林邊溪流域)向東跨越中央山脈而來。

Ruvuaqan;卑南語:Panapanayan)」,他們和由 Paumaumaq 東遷的排灣族相遇、

混居而被排灣化(移川子之藏等,1935/2011),文化表現近似於排灣族,也說著

25

不過根據訪談時給拿布樂各的頭目所述,漢人的進入導致部落族人失去了大 量土地,早期族人不了解土地的重要性,便宜售出或以割地換酒的方式使土地為 漢人所有,至今北里村的排灣人大多已沒有土地。

(二)大王村三部落

大王村的排灣族由加拉班(Qaljapang)、利力武(Ljiliv)和大麻里(Tjavualji)

三個部落所組成,加拉班和利力武在清代時就已成社7,日治初期加拉班社人口 擴張分出大麻里社(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此三部落源於 Ruvuaqan,彼 此目前的居住位置相近,皆位於大王國小附近,由山地人祖先發祥地所立之石碑 亦可看出其緊密的部落關係(圖2-1)。

然而,除了原先的三部落之外,原位於今大王國小西方坡地佳崙產業道路上 的拉加崙(Ljagaljen)社於昭和十六年(1941)被日本政府強迫下遷與大麻里社 合併(葉高華,2017:142、164)8。搬來的拉加崙社並非屬於Ruvuaqan 系統,

而是由 Paumaumaq 遷來的東排灣群,且因為搬遷的時間較晚,文化與習俗上不 同於其他三社。

由於拉加崙社已被合併,目前大王村僅有三個部落,但有四個頭目,每年各 部落先各自舉辦年祭,再舉辦聯合年祭,由三個部落輪流辦理。

此外,大王村鄰近以漢人為主的泰和村,排灣族長期與漢人交流互動,族人 大多能流暢地以福老語溝通,宗教信仰方面也有為數不少是拿香拜拜的,家裡亦 擺放牌位和神明桌,漢化的程度明顯較高。

7 加拉班社由於人口成長,分立出利力武另外成社。

8 或稱鴨仔蘭社,清代即已成社。

26

2-1 位於三和村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的排灣族遷徙石碑

資料來源:2017 年 8 月 3 日攝於太麻里鄉三和村

(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

拉勞蘭部落(Lalauran)位於香蘭村中部的新香蘭,最早起源於 Ruvuaqan,

部落歷經數次遷移,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在太麻里溪口右岸山腳處遷建新社,

後來因與客家人衝突日增,日本政府遂將之遷至現址以方便管理(尹章義、葉志 杰編纂,2013)。

拉勞蘭部落與知本社卑南族有密切的關係,但是除了原本 Ruvuaqan 系統的 族人外,還有部分在昭和十六年(1941)從恆春移入的排灣族居住在聚落西側近 山處(傅君纂修,2001),顯示部落內部有不同於東部海岸群的文化群體。

然而,拉勞蘭部落所在的新香蘭並不只有排灣族居住,聚落中還包括了阿美 族沙薩拉克(Sasaljak)部落以及閩南人9。拉勞蘭部落長期以來和阿美族人共居,

兩部落一起舉辦豐年祭,但由於拉勞蘭部落的人數較少,祭典形式跟隨阿美族傳 統,族人穿阿美族服飾,也跳阿美族的舞蹈。直到民國八十五年(1996),部落 中的牧師開始提倡並鼓勵文化復興,舉辦自己的豐年祭、穿傳統排灣族的服飾,

族人才漸漸尋回排灣族的傳統與認同(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9 新香蘭的排灣族住在聚落西側較高處,阿美族住在東側較低處,閩南人則多分布在南迴公路 兩側。

27

綜合上述,拉勞蘭部落大部份為東部海岸群,另有少數從恆春遷來屬於不同 系統的排灣族。部落長時間與其他族群共居並受其影響,使得自身的文化產生斷 層,但也因此而與沙薩拉克部落的關係較為密切,後來因尋找族群認同,重建了 原本屬於自己的排灣族文化。

(四)金崙村金崙部落

金崙部落位於金崙溪下游出海口北岸,與賓茂部落相鄰,主要由虷仔崙社

(Kanadun)和大武窟社(Tjuwavuqul)所組成,聚落北半部為大武窟社,南半部 為虷仔崙社,兩社皆屬於Ruvuaqan 系統(移川子之藏等,1935/2011)。虷仔崙社 在荷西時期就已存在,部落前後經過數十次遷移,於日治時代定居於現址;大武 窟社原本位在金崙北方五公里處的富山山區,昭和十二至十三年間(1937-1938)

被政府強迫遷移到金崙北側與虷仔崙社合併。

而 除 了 兩 社 的 居 民 之 外 , 金 崙 部 落 也 有 部 分 來 自 上 多 良 打 腊 打 蘭 社

(Djaljudjaljum)的東排灣人,以及少數從外地移入的魯凱族、卑南族、漢人等,

族群色彩較為多元(傅君纂修,2001)。

東部海岸群的排灣族各部落皆源於三和村的祖先發祥地 Ruvuaqan,屬於被 排灣化的卑南族系統。雖然在祭儀、習俗、語言等方面已排灣化,但其中仍可見 些許卑南族的元素,例如魯巴卡茲和大王部落所穿的傳統服飾與卑南族十分相似;

許多部落也與知本社有密切的社會關係,過去曾經會一起舉行儀式。

本群的主要部落大多數歷經多次的自主性遷移,於清治或日治時代定居於目 前的聚落所在地(圖2-2),因為居住的位置為較接近海岸的平坦地,部落受到政 府集團移住政策的影響較少,不過也因此增加了與其他族群接觸交流的機會。隨 著漢人的移入和土地的開墾,部落族人與漢人互動頻繁,彼此居住鄰近,部落的 生活方式受到漢人影響,許多人也因生活所需而會說流利的福老語。

整體而言,東部海岸群有異於其他排灣族的祖先由來和遷徙脈絡,很早即在 太麻里地區居住生活,大部分的部落鄰近漢人聚落或與漢人混居,族人漢化的程 度較高。

28

2-2 排灣族東部海岸群部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二、南部群阿美族(馬蘭阿美、恆春阿美)

本地區的阿美族皆分布於太麻里鄉境內,屬於南部群阿美族,包含馬蘭阿美 與恆春阿美。他們與漢人或排灣族毗鄰而居,大部分在日治時代因尋找耕地或工 作因素遷移而來,由北而南有美和村荒野部落、泰和村德其里部落、香蘭村沙薩 拉克部落、金崙村吉拉龍噯部落。

(一)美和村荒野部落(Kanasor,卡那索樂)

荒野部落位在知本溪下游南岸,臺 9 線與臺 11 線交界附近的台地上,是太 麻里鄉最北邊的原住民族部落,鄰近漢人聚落美和及崎仔頭。最早於昭和五年

(1930),有幾戶馬蘭社與加路蘭社的阿美族人移居此地,後來陸續有都蘭、新 港、池上、東河、富岡等地的阿美族遷入開墾,逐漸形成聚落(黃宣衛、羅素玫 纂修,2001:182;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315、316)。

29

有別於太麻里地區的其他部落,荒野部落不舉行任何傳統祭典和儀式,也沒 有保留阿美族的部落制度。由於居民幾乎全為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在教義主張信 仰純正且反對傳統宗教文化的情形下,部落揚棄大多數的阿美族傳統,不再推舉 頭目、取消年齡階級組織、不舉辦慶典祭儀、不唱阿美族歌謠及穿阿美族服飾,

一切遵從教會規範,部落的活動與事務也由教會負責辦理(尹章義、葉志杰編纂,

2013)。

(二)泰和村德其里部落

德其里部落(Takidis)位於太麻里市區南緣,約在太麻里街底附近,靠近金 峰鄉的正興部落。德其里屬於恆春阿美系統,原先從恆春輾轉北遷至花蓮立霧溪 口居住,後來因耕地不足且屢受太魯閣族壓迫,大正十年(1921)時又向南移至 太麻里,並將現址名為花蓮原居地之名Takidis(黃宣衛、羅素玫纂修,2001;尹 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348)。

德其里的阿美族受到漢人文化的影響較深,大部分的族人能夠用福老語溝通,

在婚禮和喪葬等方面的習俗幾乎已與漢人無異,也會過漢人傳統的節慶。此外,

德其里的宗教信仰與其他太麻里鄉的阿美族部落不同,多數居民和漢人一樣拿香 拜拜,家門口會貼春聯及五福符,相對地信奉基督教的人很少,部落裡並沒有設 立教會。

(三)香蘭村沙薩拉克部落

沙薩拉克部落(Sasaljak)位於新香蘭,和排灣族拉勞蘭部落、閩南人居住在 同一個聚落中。這裡的阿美族人是原本住在鹿野咾吧咾吧社(Lapalapah)的恆春 阿美,清末時為了逃避布農族的侵擾而移往Lalauran(猴仔蘭,即今舊香蘭)(許 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黃宣衛、羅素玫纂修,2001),到了日治時代客 家移民漸多,雙方因土地問題時常發生衝突,日本政府於是在 1930 年代將之遷 移到現在的新香蘭居住,同時拉勞蘭部落也一併被遷移至新香蘭。

不過在搬遷之後,沙薩拉克有部分族人改信奉「耶和華見證人」,因教義排

不過在搬遷之後,沙薩拉克有部分族人改信奉「耶和華見證人」,因教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