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

第二節 漢人的拓墾與移入

本區的漢族主要分布於太麻里鄉各村,以構成太麻里市區的泰和村、大王村 人數最多,南端的多良村人數最少。從清代以來即有零星漢人入墾太麻里沿岸地 區,但日治中期之後漢人的人數才有明顯增加,至戰後太麻里鄉的漢人已多於原 住民族。漢人的移入主要與開墾、政策等因素有關,大致可分為日治以前、日治 時代、戰後至今三個階段,漢人帶來的文化與農作技術也影響了原住民族的生活 方式。

一、日治以前(1895 年以前)的零星開墾

漢人最早進入太麻里地區的時間約為清咸豐(1851-1861)年間,來自屏東水 底寮的吳四奸率眾入墾猴仔蘭(今香蘭),此時亦有一些枋寮地區的漢人來到香 蘭及臺東其他地方與原住民族貿易或農墾定居(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趙 川明撰述,1999),但人數不多,沒有形成聚落。

同治十三年(1874)發生牡丹社事件後,清政府對臺灣的治理態度轉為積極,

同時沈葆楨奏請開山撫番,鼓勵漢人移墾臺灣東部,然而因知本到大武間山地直 逼海岸,缺乏廣大的平原,且排灣族大麻里社勢力強大,直至清治末期,移居的 漢人仍然很少。

二、日治時代(1895-1945)的聚落建立

日治初期太麻里地區的漢人略為增多,但增加的速度很緩慢,明治三十八年

(1905)時巴塱衛支廳(即今太麻里、大武、金峰、達仁)的漢族人數不及 150 人,大正四年(1915)時也只增加到 200 人左右,且大部分集中在大武街區(林 美容纂修,2001),顯示當時居於太麻里地區的漢人仍相當少。

明治四十三年(1910)位於知本溪南岸的美和被選為日本人的移民預定地,

後來移民計畫成效不如預期,預定地轉為民營並由臺東製糖會社取得,大正十三 年(1924)開始招募本島人移民,墾民主要來自麻豆和恆春,成為本區第一個漢 人聚落。

昭和十三年(1938)後,杉原產業株式會社在秀山(位在三和西側山坡地上)

43 1/10,雖然昭和十八年(1943)的人口統計沒有區分族群,但從台灣籍共 3,162 人 的數字可以推估,此時漢人最多亦不超過500 人,與原住民族相比仍屬少數23(表

44

2-9 日治時代漢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三、戰後至今(1946 年以後)的大量移入

二次大戰後期,有許多漢人移入相對較平靜的東部避免受戰事波及,在戰後 初期時太麻里鄉的漢族人數已比原住民族多。

民國四○年代(1950s)之後,因平地開墾漸趨飽和,有些人轉往溪谷或金針 山附近的山坡地,沿著產業道路建立散村,亦有大批的退伍軍人進入山區種植生 薑。民國四十八年(1959)中南部發生嚴重的八七水災,造成一波從雲林、嘉義 等地來到太麻里的移民潮(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因為人口的移入加上 自然增加率,太麻里鄉的漢人人數持續上升,從表2-4 可以看到,漢人在民國四 十年(1951)約有 3,924 人,至民國六十年(1971)時已成長到將近 14,000 人,

約佔全鄉總人口的四分之三,相對地,此時原住民族的人數仍只有不到4,500 人,

所佔比例降至24.28%,在二十年間漢人與原住民族的人數差距大幅增加。

然而,自民國六十一年(1972)起漢人人數逐漸外移而減少,民國八十年(1991)

45

時太麻里鄉的漢族人數下降到約10,000 人,而至民國一○六年底(2017)已減至 剩下6,000 人左右,與原住民族的比例相差不大(表 2-4、圖 2-10)。在此一階段,

46

47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7

(人

1951 1956 1961 1966 1971 1976 1981 1986 1991 1996 2001 2006 2011 2017

(人

(年)

總人口數 原住民族 漢族與其他

48

戰後至民國六十年(1971)是本區漢人人口增加最快的時期,新的聚落大多 仍位於太麻里溪以北的沿海或淺山溪谷,除了漢人本身建立的聚落外,居住範圍 亦拓展到荒野、北里、大王、新香蘭、金崙等原住民族部落(圖2-12)。另一方 面,戰後初期金峰鄉深山內的東排灣族已搬遷至新部落,雖然很少有漢人進入部 落居住,但漢人會向族人租地耕作,而交通改善加上政府強力推行山地原住民的 現代化,使東排灣族的生活開始受到漢文化的影響,不過與阿美族、東部海岸群 相比,東排灣族與漢人的社會關係較沒有那麼親近。

2-12 現今的漢族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說明:人數太少或已消失的聚落,以及原漢混居但漢人為少數的聚落不列入。

總結來說,漢族從清代起逐漸進入本區拓墾居住,尤以戰後至民國六十年

(1971)間人數增加最快,其中移入者多為因政府鼓勵、生計需求或遭逢天災而 從西部來的農業移民。漢人的開墾除了帶來農業技術與漢文化,同時也伴隨著原 住民族土地的失去,漢人用購買、承租等方式向原住民族取得耕地,至今也有許

49

多漢人長期租用原住民保留地從事農業活動。目前漢人佔了太麻里鄉超過一半的 人口,若以本研究區整體觀之,則有41.7%的居民為漢人,略少於原住民族。

漢人移入及原住民族集體遷移政策的結果形塑了本區的族群分布,綜合各族 群來看,由圖 2-13 可以發現,漢族主要分布在太麻里鄉中北段,東排灣族多在 太麻里鄉中南段與金峰鄉交界附近,阿美族和東部海岸群則散布於本區近海處。

2-13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族群與聚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