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作物選擇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第三節 文化與經濟的平衡

從前兩節的討論可以得知,現代部落文化其實已與過去的傳統文化有相當大 的差異,文化會隨著時間而變遷,傳統生態知識亦然,它們會因應整體環境的變 動而不斷地適應、調整或轉化。在當今的作物生產過程中,文化與經濟是同時並 存的,族人如何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會影響到其作物的選擇以及農業的經營方 式,以下列舉兩個案例說明。此外,本節亦將加入文化的要素,討論排灣族東部 海岸群、阿美族與漢族的農業生產現況。

一、東排灣族在文化與經濟之間的平衡方式

(一)產銷班帶頭推廣無毒耕作

為了生產的方便與效率,也有少數人會使用殺草劑或其他農藥來耕作,或是 以肥料來取代土地的休耕與輪作,面對這種狀況,產銷班領導人或成員的推廣通 常對族人有規範的效果,「我們是主打品質保證、友善環境,所以用最自然的農 法,班員只要有放農藥或殺草劑的絕對不收,我們都是推廣安全、無毒的。(O4,

2017/08/10)」,嘉蘭小米產銷班的班長 O4 對產品品質嚴格要求,透過班長的身 分及其社會網絡的影響力,向族人推廣友善的耕作方式,確保整個生產過程沒有 農藥的使用。

正興雜糧產銷班班長 O7 亦如此,「我們都會教育農戶,跟他們說不要亂打 藥,我們會送去快篩站檢驗,檢驗出來有藥就不幫你行銷,我們推廣友善的耕作 啦。(O7,2018/04/25)」,藉由推動無毒耕作、產品檢驗認證,除了能夠提高產品 價格、利於行銷,也符合族人對於土地利用的文化觀念,並在社群內部形成一種 約束的作用。

(二)種釋迦的東排灣人─正興部落的例子

雖然本區的東排灣族以小米、紅藜、洛神花為主要作物,但正興部落是其中 的例外。正興部落自民國八十六年(1997)即成立了番荔枝產銷班,部落中目前 有數十戶栽培釋迦,總種植面積約 11 餘公頃,基本上部落內有種釋迦的人都是 產銷班成員,產銷班的運作良好且經常獲獎。

117

雖然族人在經濟考量上選擇釋迦種植,但同時因應自用的需求,也會種植小 米、紅藜、樹豆、南瓜等傳統作物,拿來食用、販售或是做成avai、chinavu、樹 豆湯等,顯示即使這些作物不是族人主要的經濟來源,仍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 部份。

此外,正興部落族人在種植釋迦的農事方面不同於漢人的僱工型態,而是以 類似傳統malayu 的方式來解決勞動問題,「班內的成員會互相幫忙,用換工的方 式,我過去幫你一天,之後你再過來幫我一天,例如班內有人不會開怪手的可以 請那幾個會開的過去幫忙,再用不同的工換回來,我們有一個LINE 群組可以互 相聯絡找人幫忙,產銷班主要就是用機械化的耕作加上傳統的運作方式來進行。

(O5,2017/08/14)」,從此處可以看到,族人在作物方面選擇釋迦種植,勞力運 用的方式卻是以傳統的社會組織來取代金錢交易的僱工,這樣的情形可能不是單 純出於成本的考量,而是基於部落固有的社會運作模式,也就是說,傳統文化對 於整體的農業經營方式是有影響力的。

以文化的角度而言,正興部落的釋迦也有類似前述提及的「留種」行為,本 研究在部落中觀察到許多家戶會留釋迦的種子自己育苗,如圖4-11,自己栽植釋 迦苗是為了方便補植,萬一果園中有釋迦樹倒了或死了,可以馬上替換補上,不 需再花錢購買。雖然釋迦的留種育苗不若傳統作物一樣富含意義,但可見這是族 人將傳統生態知識延伸並加以應用的結果。

4-11 家戶門前的釋迦育苗盆

118

119

120

總而言之,大部分的東排灣族農民雖然關心作物價格,希望賺到比較多的錢,

但若作物的特質偏離生活習慣或觀念過多,就傾向不去選擇種植,而即使接受了 該作物,在生產過程中仍或多或少會受到文化的影響,在經濟與文化之間取得平 衡。因此,透過文化層面的視角來理解,小米、紅藜、洛神花「具有市場價值,

又合於文化觀念,且能與部落的生活方式、勞動組織結合」,而成為東排灣族主 要種植的作物。

最後,東部海岸群、阿美族與漢族目前的農業生產看起來在經濟的意義上是 比較多的,其中更細緻的運作機制或深層的文化過程,則有待將來的研究加以討 論。

121

第四節 小結

本章以文化的角度觀察東排灣族的農業活動,就作物本身而言,小米透過年 祭的舉辦連結部落內外的社會關係,具有其儀式性,食用習慣與裝飾象徵亦普遍 存在於當今的日常生活中;紅藜原為少量種植的次要糧食,族人雖常利用但不特 別重要,近年有了市場價值後,商品行銷多與「原住民族」連結,也提升了其在 部落裡的文化地位;洛神花則非傳統作物,但因為生產特性和勞力運用型態近似 於傳統作物,能與族人的耕作習慣相配合,而成為重要的經濟作物。從三種作物 的生產過程中,皆可看見東排灣族對於植物、環境、季節時序等在地知識的展現,

屬於傳統生態知識的第一層次。

更進一步從土地觀念和部落社會制度的面向來思考,輪作、休耕、留種、坡 地砌石等傳統耕作型態仍於當今實踐,族人不喜歡使用農藥、肥料的價值觀念使 得小米、紅藜、洛神花成為較合適的農作物,加上 malayu 的運作配合、年祭收 穫比賽的榮譽感,農業生產反過來也加強了部落社會的連結與族人的文化精神,

讓「做農」富含意義。將這樣的農業活動置於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的架構來理解,

即涵蓋了當地知識、土地管理體系、社會制度、世界觀四個層次,彼此相互連結 並因應現代的農業生產而調整與轉化。

最後,本章以產銷班和正興部落的案例說明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選擇考量,前 者藉由產銷班班長或班員的無毒倡導來維持經濟與文化的平衡,後者選擇種植釋 迦,不過族人用 malayu 的方式合作生產,亦將釋迦納為年祭作物比賽的項目,

使釋迦能與傳統文化產生對話。

經過本章的討論,本區東排灣族選擇小米、紅藜、洛神花種植同時具有經濟 與文化的雙重考量,一方面作物要有市場價值,能夠賣出換取金錢,另一方面要 符合族人的耕作觀念與生活方式,並有文化層面的價值與意義,兩者缺一不可。

因此,能夠同時達到的小米、紅藜、洛神花就成為了東排灣族的主要作物,而非 釋迦或其他長期作物。

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