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作物與族群─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作物與族群─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Copied!
1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八屆碩士論文. 作物與族群─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 究 生:施政豪. 中華民國一○八年一月.

(2)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學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作物與族群─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差異 指導教授:林聖欽 研究生:施政豪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六萬八千餘字,共分五章十六節,以五百餘字摘要說明. 摘要 歷經日治時期集團移住政策及戰後政府的輔導遷移,搬遷至淺山或平地定居 的東排灣族部落與外部社會有了更緊密的接觸,生產方式也由傳統自給自足改變 為受市場經濟影響的生活型態。然而,同樣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漢人較多的太 麻里鄉以釋迦、荖葉等長期作物為主要農作,以東排灣族為主的金峰鄉卻大多種 植經濟價值較低的短期作物,為何會有如此的現象呢?除了自然環境之外,還有 什麼因素影響著這裡的作物空間分布? 本研究以文獻整理、農糧鏈調查、深度訪談為主要方法,描繪金峰和太麻里 地區的族群背景、農業產銷運作以及作物與族群文化的關係,試圖對上述的問題 提出解答。 研究結果有以下三點: 一、不同族群選擇不同的作物種植,形成本區的作物空間分布,其中漢人與阿 美族偏向栽培長期的果樹類作物、東排灣族偏向短期作物輪作,東部海岸 群的排灣族則介於兩者之間,但較傾向於種植釋迦。 二、農民種植作物的選擇,同時隱含著經濟考量及本身的文化特質,反映出族 群整體的價值觀與生活型態,從東排灣族所種植的小米、紅藜、洛神花當 中,可以看見農作文化知識與資本主義對話、辯證的過程。 三、農業的生產活動除了受到自然環境、政策、市場的影響之外,「族群文化」 也應被視為農糧鏈的外部因素之一加以考量。. 關鍵詞:原住民族文化、作物選擇、金峰鄉、太麻里鄉.

(3)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動機................................................................................................ 1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4 研究概念................................................................................................ 9 研究方法與研究區.............................................................................. 14. 第二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 ..............................................23 第一節 第二節. 原住民族部落的形成背景.................................................................. 23 漢人的拓墾與移入.............................................................................. 42. 第三節 第四節. 行政區劃分與生活範圍...................................................................... 50 小結...................................................................................................... 58. 第三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發展與產銷型式 ..........................59 第一節 第二節. 農業生產概況...................................................................................... 59 漢人、阿美族的農業經營方式與產銷網絡─ 以大目釋迦為例 ..... 70. 第三節 東排灣族的農業經營方式與產銷網絡─以小米、紅藜、洛神花為 例.......................................................................................................................... 83 第四節 小結...................................................................................................... 97. 第四章 作物選擇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98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當今小米、紅藜、洛神花隱含的文化意義...................................... 98 土地觀念與部落社會的傳統生態知識............................................ 108 文化與經濟的平衡............................................................................ 116 小結.................................................................................................... 121. 第五章 結論 ........................................................................................122 附錄.........................................................................................................125 附錄一.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農業產銷班列表................................................ 125. 參考文獻.................................................................................................127.

(4) 表目次 表 1-1. 太麻里鄉近五年作物種植面積前五名……………………………………..2. 表 1-2. 金峰鄉近五年作物種植面積前五名………………………………………..2. 表 1-3. 傳統知識和西方科學知識中的世界觀特徵………………………………11. 表 1-4. 訪談對象列表………………………………………………………………16. 表 1-5. 民國 106 年底金峰鄉各村族群人口數……………………………………21. 表 1-6. 民國 106 年底太麻里鄉各村族群人口數…………………………………22. 表 2-1.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各原住民族部落列表…………………………………40. 表 2-2. 各原住民族群統整比較……………………………………………………41. 表 2-3. 日治時代太麻里地區的漢人人口數………………………………………43. 表 2-4. 戰後太麻里鄉的族群別歷年人口數………………………………………45. 表 2-5. 戰後金峰鄉的族群別歷年人口數…………………………………………46. 表 2-6. 太麻里鄉和金峰鄉的管轄單位變化………………………………………51. 表 2-7.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居民的主要生活圈……………………………………54. 表 2-8.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國中小學區劃分……………………………………55. 表 3-1. 昭和 12 年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作物種植面積…………………………...60. 表 3-2. 大正 13 年至昭和 11 年大武支廳的作物種植統計……………………….61. 表 3-3. 戰後太麻里鄉歷年農產品種植面積………………………………………64. 表 3-4. 戰後金峰鄉歷年農產品種植面積…………………………………………65. 表 3-5. 太麻里鄉和金峰鄉的農業產銷班數量(依作物分類)………………….66. 表 3-6.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各聚落的主要農作物…………………………………67. 表 3-7. 臺東縣近三年的番荔枝生產成本與收益表………………………………78. 表 3-8. 各項農作物的生產成本與收益情形………………………………………79. 表 3-9. 民國 103 年原住民族的平均收入狀況……………………………………81. 表 3-10. 小米、紅藜、洛神花各加工階段的販售價格………………………..…90. 表 3-11. 臺東縣番荔枝與洛神葵的生產成本與收益比較表……………………..93. 表 3-12.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主要作物的生產方式與特色比較…………………..95. 表 4-1. 東排灣族傳統合作勞動形式的比較……………………………………..109. 表 4-2. 目前東排灣族各部落年祭比賽的作物項目……………………………..114.

(5) 圖目次 圖 1-1. 傳統生態知識的層級………………………………………………………10. 圖 1-2. 農業糧食系統………………………………………………………………13. 圖 1-3. 金峰鄉和太麻里鄉行政區域圖……………………………………………19. 圖 1-4. 金峰鄉和太麻里鄉地形圖…………………………………………………20. 圖 2-1. 位於三和村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的排灣族遷徙石碑………………………26. 圖 2-2. 排灣族東部海岸群部落分布圖……………………………………………28. 圖 2-3. 阿美族部落分布圖…………………………………………………………31. 圖 2-4. 新興村的部落遷移紀念碑…………………………………………………32. 圖 2-5. 正興部落入口處記載著各部落的遷移狀況………………………………34. 圖 2-6. 嘉蘭村的部落移住紀念碑…………………………………………………35. 圖 2-7. 賓茂村的部落遷徙沿革石碑………………………………………………36. 圖 2-8. 東排灣族部落分布圖………………………………………………………39. 圖 2-9. 日治時代漢族聚落分布圖…………………………………………………44. 圖 2-10. 戰後太麻里鄉的族群人口數變化………………………………………..47. 圖 2-11. 戰後金峰鄉的族群人口數變化…………………………………………..47. 圖 2-12. 現今的漢族聚落分布圖…………………………………………………..48. 圖 2-13.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族群與聚落分布圖…………………………………..49. 圖 2-14. 日治時代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行政界線………………………………..51. 圖 2-15. 太麻里鄉和金峰鄉的行政界線對照(日治、現今)…………………..53. 圖 2-16.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居民生活圈示意圖…………………………………..57. 圖 3-1. 日治後期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各大字與部落相對位置……………………62. 圖 3-2.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農業產銷班分布圖……………………………………68. 圖 3-3.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各族群的作物種植狀況示意圖………………………69. 圖 3-4. 釋迦園的儲水塔、灌溉管線及燈具………………………………………71. 圖 3-5. 防止釋迦樹在颱風期間倒伏的鋼筋………………………………………72. 圖 3-6.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大目種番荔枝的生產農事週期表……………………73. 圖 3-7. 冬季夜晚用燈照調節釋迦產期……………………………………………75. 圖 3-8.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大目釋迦的主要運銷途徑……………………………77.

(6) 圖 3-9.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小米、紅藜、洛神花的主要生長季節………………84. 圖 3-10. 一般的小米田及有噴灌設備的小米田……………..……………………85. 圖 3-11. 雜糧產銷班農機具租借費用案例………………………………………..86. 圖 3-12. 紅藜的疏苗作業…………………………………………………………..87. 圖 3-13. 小米成熟時拉響鐵罐防鳥害……………………………………………..87. 圖 3-14. 新興部落族人以 malayu 的方式合作捅洛神花…………………………89. 圖 3-15.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小米、紅藜、洛神花的主要運銷途徑……………..91. 圖 3-16. 小米、紅藜、洛神花多樣化的加工產品………………………………..92. 圖 4-1. 日治後期舊賓茂社附近的農作時序………………………………………99. 圖 4-2. 傳統東排灣族的農作時序………………………………………………..100. 圖 4-3. 集體遷村後東排灣族的農作時序………………………………………..100. 圖 4-4. 卡阿麓灣部落年祭會場…………………………………………………..102. 圖 4-5. 麻勒德普部落年祭共飲連杯酒的儀式…………………………………..103. 圖 4-6. 象徵豐收、傳承的小米裝飾物…………………………………………..104. 圖 4-7. 紅藜粥與紅藜裝飾………………………………………………………..106. 圖 4-8. 休耕地種植 djavawun 作為綠肥……………………………….…………110. 圖 4-9. 留種的小米與砌石經營的農田…………………………………………..111. 圖 4-10. 東排灣族農業生產中的傳統生態知識…………………………………115. 圖 4-11. 家戶門前的釋迦育苗盆…………………………………………………117. 圖 5-1. 考量「族群文化」要素的農業糧食體系………………………………..124.

(7)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 一直以來以農業為主的臺東,最能引起注意的就是那種植著不同作物的一塊 塊田畦,走一趟太麻里,沿途散佈的田園大部分栽植著釋迦,也有一些種植火龍 果、荔枝、荖花、荖葉等,皆屬於多年生的長期作物;不過向西行至相鄰的金峰 鄉則呈現不同的景致,熟悉的釋迦園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整片的小米、洛神花和 紅藜,點綴在部落周圍,隨著季節種植,交互輪替。 查找臺東縣的農業統計資料,太麻里鄉種植面積最廣的作物為釋迦、荖葉和 檳榔1,金峰鄉為釋迦、檳榔、茶葉和金針花,就作物排名而言兩鄉似乎沒有太大 的差別(表 1-1、1-2);然而,依照各鄉公所網頁的敘述,太麻里鄉以釋迦、金 針和茶葉為大宗作物,金峰鄉則以小米、紅藜、咖啡、釋迦及洛神花為主,顯然 兩鄉的農業發展重點與統計數據有所出入,除了荖葉和檳榔是政府不欲推廣的作 物外,也可以隱約看出兩鄉在土地方面有複雜的歷史過程,例如漢人墾種的金針 山佳崙一帶地籍上雖屬金峰鄉的山地保留地,行政區卻屬太麻里鄉的大王村(趙 川明撰述,1999:319、322、349) ,因此僅看總種植面積或產量難以完全解釋一 地的農業行為。 金峰鄉自民國三十五年(1946)從太麻里鄉分出獨立設鄉後即依《地方制度 法》改制為山地鄉,境內以原住民族為主要居住族群,至今原住民族人口數佔 96.3%2,大部分為排灣族;相對地,身為平地鄉的太麻里3,清治時期即陸續有漢 人移民入墾,現今漢人人數超過總人口數的一半,原住民族除了排灣族外亦有阿 美族,族群組成較金峰鄉複雜許多。初訪金峰鄉嘉蘭村,當時正值小米播種的季 節,居於當地的排灣族人告訴我田裡面的人在相互換工,除去剛收成的紅藜植株 後耙開石礫、整土撒下種子,開始下一階段的農事。原住民部落中輪作的作物成 本文農作物之名稱於正文中原則上使用俗名,圖表中則以原始資料之名稱為主。 根據 2017 年臺東縣政府統計年報之資料計算而得,民國 105 年底金峰鄉總人口數為 3,612 人,原住民人口數 3,481 人。 3 太麻里鄉於民國 91 年(2002)經行政院核定為「平地原住民鄉」 。 1 1 2.

(8) 為金峰鄉最主要的農特產品,「洛神花季」已舉辦十餘年,近年來為了推廣小米 產業也開始辦理「金黃小米季」,部落能如此維持傳統雜糧作物的種植,甚至耕 作方式也依稀有傳統合作勞動的影子並不常見。. 表 1-1 太麻里鄉近五年作物種植面積前五名 (種植面積單位:公頃). 太麻里鄉.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105 年. 第一.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種植面積. 939.07 荖葉. 603.16 荖葉. 622.31 荖葉. 645.76 檳榔. 627.33 檳榔. 373.6 檳榔. 241.84 檳榔. 233.05 檳榔. 218.96 荖葉. 210.83 薑. 187.65 薑. 210.46 洛神葵. 214.82 粟. 218.1 薑. 164.28 荖葉. 第五. 95.56 荖花. 50.45 薑. 66.87 薑. 94.31 粟. 59.68 枇杷. 種植面積. 72.91. 47.5. 64.8. 74.3. 52.31. 第二 種植面積. 第三 種植面積. 第四 種植面積. 資料來源: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 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說明:「番荔枝」即釋迦(不包括鳳梨釋迦) 、「洛神葵」即洛神花、「粟」即小米。. 表 1-2 金峰鄉近五年作物種植面積前五名 (種植面積單位:公頃). 101 年. 102 年. 103 年. 104 年. 105 年.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番荔枝. 97.3 檳榔. 96.5 檳榔. 96.5 檳榔. 96.5 檳榔. 90.5 檳榔. 69.91 茶. 69.91 茶. 69.85 茶. 69.85 茶. 69.85 茶. 65.18 金針菜. 57.38 金針菜. 57.38 金針菜. 54.88 金針菜. 54.88 金針菜. 第五. 54.4 薑. 54.4 粟. 54.4 粟. 52.6 咖啡. 52.6 薑. 種植面積. 37.05. 31.42. 28.06. 26.3. 50.7. 金峰鄉 第一 種植面積. 第二 種植面積. 第三 種植面積. 第四 種植面積. 資料來源: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 http://agr.afa.gov.tw/afa/afa_frame.jsp 說明:「番荔枝」即釋迦(不包括鳳梨釋迦) 、「金針菜」即金針花、「粟」即小米。 2.

(9) 有別於金峰鄉,太麻里鄉是臺東釋迦第三大的生產區域,擁有「釋迦王國」 的美稱。因為自然環境適合種植、投入產出比高、交通革新利於運銷等因素,釋 迦近年來已成為臺東縣最重要的農作物之一(林國榮、顏昌瑞、曾珍琦、郭芳振, 2000;呂碧卿,2007),民國一○五年(2016)釋迦的種植面積佔臺東縣總耕作 地面積的 12.4%,僅次於水稻,臺東縣的釋迦亦佔全臺釋迦生產面積的 94.1%4。 臺東平原的釋迦栽培經由在地性的共同集體學習形成一個學習型區域,其他地區 難以與其競爭,反映出這樣的農業活動是受到市場經濟影響的結果(呂碧卿, 2007),但是釋迦如此的生產優勢,為何沒有透過太麻里向西擴散至金峰鄉各部 落,使得只相隔一個行政區域,主要種植的作物卻截然不同? 雖然金峰鄉境內主要為不利耕作的山地地形,但原位於中央山脈深山的原住 民族部落在戰後初期全數遷出後,山地已無人居住,移住的新部落皆建立在靠近 太麻里海拔 300 公尺以下的淺山或平地,耕地亦距部落不遠,自然環境對於釋迦 種植應不會有太大的限制;此外,搬遷後的部落經濟也從原本自給自足轉變為以 市場交換為主的生產方式(傅君纂修,2001:45),也就是部落不再與外部的大 社會隔絕,已經納入了貨幣買賣的市場經濟體制之下。由此可知,金峰鄉農民選 擇小米、紅藜、洛神花等短期作物而不傾向於種植具有高投入產出優勢的釋迦或 荖葉等長期作物必有自然環境、市場限制、國家政策之外的因素,而這些影響因 子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 綜上所述,漢人較多的太麻里鄉以釋迦、荖葉等長期作物為主要農作,以原 住民族為主的金峰鄉卻大多種植經濟價值較低的短期作物,僅一個鄉鎮之隔,為 什麼會有如此的現象?同樣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釋迦或其他高經濟作物為何不 會取代傳統雜糧成為金峰鄉原住民族部落的新興作物,是什麼原因讓傳統作物至 今仍扮演部落產業的重要角色?而位於太麻里鄉的原住民族部落是否也有一樣 的現象?除了自然環境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左右著此地的作物空間分布?. 4. 根據 2017 年農糧署農情報告資源網及臺東縣政府統計年報之資料計算而得。 3.

(10)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研究目的. 為了更加釐清上述發問並尋找解答的方法,需要將先前的研究做為學術知識 的養分,充分爬櫛整理以奠定基礎。首先討論農業地理學研究取向的遞嬗以及其 中「文化」的重要性與應用,其次針對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案例,瞭解其研究方 法及影響作物種植選擇的因素,並關心族群與農業發展的關聯性。. 一、農業地理學的發展 (一)農業地理學的研究取向及關注的面向 根據 Ilbery(1985)的定義,農業地理是「對於地表上農業活動空間差異的 描述與解釋」(Ilbery, 1985, p.1),早期主要以自然環境和經濟面向來分析解釋農 業的土地利用型態,1970 年代後開始關注個人與社會因素(socio-personal factors) 的影響,個人的價值觀、動機、目標、危機處理的態度等皆會左右農民的決策 (decision-making),強調農業地理的最基礎單位應是農田和農民(Ilbery, 1978, 1986) ,例如 Greig(2009)透過半結構式問卷調查坦尚尼亞 Kibamba 地區農民的 作物選擇,統計結果指出自然環境和機械化的便利是該地主要種植蔬菜的因素, 且商業導向的農民比自給農民更容易受到市場經濟的影響。 1980 年代中期農業地理學加入了政治經濟學的觀點來擴充其理論基礎,應 用在更廣的經驗脈絡上。政治經濟學取徑重視經濟、社會、政治結構的批判分析, 尤其是農業糧食體系(agri-food system)中生產部門與資材供應商、批發商、零 售商、消費者等之間的連結,以及其和國家、資本、勞工之間的辯證關係(Bowler and Ilbery, 1987; Robinson, 2004) ,將農業活動置於區域、國家乃至全球的尺度下 檢視。然而,政治經濟學方法仍然被認為是有缺陷的,Buttel 指出這樣的觀點讓 農民不可避免地被拋在結構過程的被動因素下做決定,並非有選擇的機會,過於 強調宏觀經濟的因素也使得理論和經驗資訊難以調和(Robinson, 2004)。 受到 1980 年代晚期人文地理學「文化轉向」的影響,部分農業地理學者重 新思考了文化與地方性的重要性,認為研究時應從農民與農業的文化結構出發, 或將文化面向做為其中一個要素(Robinson, 2004) 。同時,我們要更加關注整個 農業社群(community)中不同群體(groups)的文化結構,因為他們以往總是被 4.

(11) 視為是同質的(Morris and Evans, 1999) 。除了對農業生產的文化面向有更多的關 懷,人群、政策、動物等農業研究中的其他領域也是亟待探討的。. (二)「農業的文化(agri-culture)」 文化在農業地理學中向來較少被提及,即使被視為是影響農業發展的其中一 項因素,亦不是研究中的重要考量,就如 Grigg(1984)在 An Introduction to Agricultural Geography 一書中解釋農業中的文化框架時,認為只有種族差異和宗 教信仰可能對農業的空間變化產生影響,文化被化約為數個大尺度的均質區,缺 乏更細緻的思考。 直到 1980 年代晚期人文地理學的文化轉向與湧現的後現代主義思潮,文化 開始被認為是社會運作與組織的中心,對社會中每個面向的文化過程及其角色須 更有敏感度。鄉村地理學廣泛地採納了這個觀點,但是由於較關注於消費面向以 及當時以政治經濟學取向為主流的研究形式,農業的文化研究仍然少之又少 (Morris, 2004)。 農業的文化地理學(agri-cultural geographies)中目前受到較多關心的領域有 「農業的再現(representations of agriculture)」 、 「自然和社會關係(nature-society relations)」 、 「農食經濟的文化適應(enculturing the agri-food economy)」 (Morris, 2004, p.246) ,很明顯地還有很多議題值得探討。一個地區其族群的文化內涵與特 質一直是人類學討論的焦點,而相異的族群文化是否為推動農業發展的作用機制, 它如何與其他外在環境條件互動進而形塑出眼前的農業地景、呈現出今日的空間 分布樣態,則是地理學可以多加思考的。. 顯然地,討論一個區域的農業型態時必須兼具宏觀與微觀的視野,從大尺度 的政治、經濟、社會網絡到小尺度的文化群體與個體,細察人與環境背後的互動 脈絡才能解讀呈現於眼前的農業地景。金峰與太麻里地區不同的作物選擇和農業 決策的結果,除了自然環境、經濟、政策等因素外,族群文化的異質性也需要被 考慮進去。. 5.

(12) 二、影響農業生產與土地利用的因素 (一)臺灣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案例 從主要種植的作物和土地利用方式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的農業型態,臺灣關於 農業土地利用的研究並不少,但大部分集中於碩士論文,於正式出版的期刊文獻 中反而不多見。此類研究除了描繪一地的農業經營特色外,也會分析形成此農業 地景的背後因素並歸納解釋,以下僅針對期刊文獻進行回顧。 首先,陳憲明(1986)以時間地理學的角度分析北部深山南山和巴陵兩部落 的土地利用空間,觀察其從游耕到蔬果栽培的作物轉變過程。他認為平地人帶入 的資本和技術加速了土地利用系統的變化,交通和生產技術的改善讓人們的時間 和空間配置與以往不同,而自然環境條件的差異則影響了部落主要作物類型的發 展。 另外,張瓊文(2002)探討清治後期至日治前期新店丘陵的土地開墾和經營 方式時,認為新店溪中上游受到自然環境的侷限,開墾早期主要栽植大菁,後因 淡水開港通商,茶葉出口市場利潤極高而大規模轉植茶欉,加上開山撫番的成效 使得茶葉生產空間繼續往邊際土地擴張。 邱蕙瑜、鄭勝華(2009)則透過考察居民的家族生活史,討論陽明山竹子湖 地區從茶、蓬萊米、高冷蔬菜、花卉到休閒農業的階段性轉變,歸納出該地區的 農業發展受到氣候、交通與土地利用的限制,而政策、市場導向、品種引進及交 通改善為每個階段農業轉型的主要因素。 由上可以發現分析農業土地利用的影響因素時,必須注意一個區域歷史脈絡 的深度,不過國內研究的描述偏重於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的影響(廖哲強、蕭崑 杉、郭大玄,2011),人們被外部的環境結構推著走,似乎缺乏身為農事參與者 的主動性與彈性。這樣的觀點並不足以解釋原漢地區之間的農業地景為何有如此 大的差異,原住民為什麼有別於漢人,選擇了經濟價值較低的短期作物種植?他 們在農業生計上還有什麼其他的考量? 因此,本研究除了分析上述因素所造成的農業發展過程以外,也嘗試以過去 較少人切入的「文化」角度來討論原漢之間,甚至是原住民族不同群體之間作物 選擇的原因,解開隱藏在農業活動背後的運作機制。. 6.

(13) (二)族群文化與農業的相關研究 搜尋以族群文化與農業生產為分析主軸的文獻,地理學未有直接相關的文章, 大部分皆為人類學和民族學的研究成果,因此以此方面的文獻做為回顧重點。 Wells(1991)研究加州中部海岸從事草莓種植的日本人、墨西哥人和盎格魯 人,認為這三個族群的農業決策並非完全取決於經濟的因素,他們的知識體系、 社會網絡、農業經營方式、對於農業資訊的獲取、評估和採用等差異,使得族群 間的農業實踐並不相同。Wells 也強調經濟和社會文化是對於農業決策相互而密 不可分的決定性要素。 陳茂泰(1973)透過民族誌的方法,考察道澤與卡母界兩個臺灣中部的泰雅 族部落從傳統旱田燒墾轉變到果樹經營的過程,發現此時部落的血族祭團與教會 組織為經濟調適的重要角色,道澤因為真耶穌教的教規限制了領導人才能的發揮, 造成果樹傳入的時間比卡母界晚了許多,最後的調適結果也不同。 黃應貴(1993)從小米、水稻、番茄和茶的作物更迭,深究在不同時代中, 東埔社的布農人如何以原有的 hanido(精靈)信仰將新作物賦予文化意義。他們 藉由儀式性角色的賦予或與原有的 hanido 信仰連結來理解並接受新的作物,反 映了東埔社社會結構與族群觀念的調適和轉變,新作物的栽種同時也形塑出新的 經濟與社會。 王梅霞(2014)探討賽德克族春陽部落經濟型態的變化,說明傳統規範 waya 和資本主義的相互作用,兩者之間的結合、衝突與轉化,使得茶產業在當地形成 一套特殊的生產關係,凸顯出文化特質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與主動性。 經由上述先前的研究可以發現,一個地區產業發展的形塑,族群文化扮演了 關鍵的角色,影響了農民選擇作物及面臨變遷時的決策,尤其原住民族和漢人文 化的差異,展現在農業生產上更可能有所不同。此外,原住民族在貨幣觀念與市 場經濟體制進入部落後,大多跟漢人種植一樣的作物,金峰鄉和太麻里鄉卻形成 明顯的對比,背後的因素值得一探究竟。. 綜上所述,農業地理學中的文化層面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議題,而討論一個 地區的農業土地利用或農業發展時,「文化」亦是平常較少關注且容易被忽略的 因素之一,尤其不同族群之間的農業決策就可能因此而有所異同。因此,本文以 7.

(14)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為研究場域,研究目的為以下三點: 一、釐清金峰和太麻里地區族群與聚落的形成背景 二、探究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作物種植與產銷網絡 三、分析金峰和太麻里地區族群文化與農業生產的關係. 本文的章節安排依照研究目的分別以第二、三、四章敘寫,由於研究區的 族群較多,為避免資料龐雜不易閱讀或脈絡不清,因此斟酌以差異最大的兩個 族群─東排灣族、漢人詳細說明,其他族群則簡要敘述。. 8.

(15) 第三節. 研究概念. 依照上述研究目的,本文欲以「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及「農業糧食系統」 做為研究概念,分析金峰與太麻里地區的農業生產情形。由於研究主體涉及原住 民族,其對於環境有一套特殊的人地互動和知識體系,因此瞭解該族群的知識系 統有助於探究農業及作物選擇的機制;而應用農業糧食系統的概念則能幫助本研 究調查不同作物的產銷運作,作為比較和分析的基礎。. 一、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 最 早 對 傳 統 生 態 知 識 有 系 統 性 研 究 的 是 人 類 學 家 ,「 傳 統 生 態 知 識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TEK)」一詞是在 1980 年代開始被廣泛使用, 並為民族生態學(ethnoecology)的研究範疇,其概念是關於生物(包含人)彼此 之間以及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為一個不斷演化發展的適應性過程,它會透過 文化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是知識、實踐和信念的累積主體(Berkes, 1999)。 傳統生態知識與科學生態知識的相異處在於其在地的社會機制,從地方的生 態知識、社會制度、文化內化的歷程到世界觀,形成「知識─實踐─信念」的複 合體,Berkes 將其分為四個知識層級(圖 1-1) 。第一個層級是對於動植物、土壤、 地景等的當地知識,包括識別、分類、分布、行為等,由生存所需的經驗觀察發 展而來;第二個層級是一種生態實踐,運用這些環境知識形成的資源管理體系, 並有其合適的工具和技巧;第三個層級是讓管理系統能有效運作的社會制度,透 過協調、合作、儀式和支配來達到社會約束及規定的強制力;第四個層級是形塑 這些知識、規則與制度的「世界觀」,包含知識生產和理解的架構以及關於宗教 和倫理道德的基本信念,這四個層級彼此緊密連結、相互支持並形成一套運作機 制(Berkes, 1999; Berkes, Colding, & Folke, 2000)。 傳統生態知識是動態的,環境條件的變動會促使其調整與演變,在地知識可 能會成長,管理系統和制度可能會適應、改變、瓦解或復興,世界觀也可能被影 響而產生改變(Berkes, 1999)。在這個過程中,部落的產業經營方式會有變換、 調適或反思的可能性,例如顏愛靜、傅小芝、何欣芳(2011)及王俊豪(2013) 皆曾探討原住民族部落面對環境變遷時,如何以傳統知識來調整當代的農業與農 9.

(16) 法。. 圖 1-1 傳統生態知識的層級 資料來源:改繪自 Berkes, F. (1999). Sacred Ecology: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 Management. (p.13). 然而,傳統生態知識因不同的強調面向而有不盡相同的理解,亦有「在地生 態知識(Local Ecological Knowledge)」或「原住民生態知識(Indigenous Ecological Knowledge)」等相關名詞,這些名詞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生態知識」強調與科 學知識在「運作方式」上的差異; 「在地生態知識」著重於「特定的地理尺度」 ; 「原住民生態知識」則大多意指「原住民族」所擁有的生態知識。雖然強調的面 向不同,但這些討論經常都圍繞著原住民族,且概念有時重疊並常交互使用,因 此臺灣學者官大偉將之整合為「被稱為原住民的這群人,因和其土地互動的特殊 方式所產生的知識」(官大偉,2013:73、74,2015:102),本研究接下來所討 論的概念,皆以此描述為基礎,聚焦於「原住民」族群及「傳統」面向,將之稱 為「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 知識體系的形成與文化背景脈絡有密切的關係,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與西方 科學知識在哲學、文化、社會等面向的背景脈絡不一樣,賦予知識體系的價值與 10.

(17) 意義也有所差異。表 1-3 為兩種知識體系中的世界觀特徵,兩者的價值觀、社會 制度及行為取向明顯相互對比,原住民社會可以被歸類為具有「高脈絡」的溝通 系統,他們較依賴背景脈絡賦予的意義;相反地,較依靠資訊來理解並提供意義 的西方社會則為「低脈絡」的(Stevenson, 1996, pp.287-288) 。不過,原住民傳統 生態知識和西方科學知識並非彼此取代或牴觸,這兩種認知方式亦是互補的關係 (Stevenson, 1996; Berkes et al., 2000)。 地理學家維達爾.白蘭士(Paul Vidal de la Blache)於 19 世紀提出「生活方 式(genre de vie)」做為其區域論的詮釋,認為「生活方式」即自然與人文相互作 用的展現,是一個族群制度、習俗、態度、目的及技能的複合體,呈現出區域的 獨特性和創造性,也就是文化(潘朝陽,1987) 。若以原住民族的生活方式而言, 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是一個很好的視角,觀察部落或族群與環境互動所產生的知 識體系,區域的特殊性就在反覆的互動與實踐中被形塑出來。以此概念觀看金峰 鄉與太麻里鄉的農業地景差異,本研究試圖從族群的傳統生態知識或生活方式中 找出農業發展的脈絡,瞭解文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而「文化」又有多大程度影 響了農民對於作物種植的決策。. 表 1-3 傳統知識和西方科學知識中的世界觀特徵 傳統原住民的價值和取向. 西方的價值和取向. 個人、大家庭、團體關懷. 個人、近親的關懷. 小團體. 大團體. 合作. 競爭. 全面的自然觀. 同心圓的自然觀. 與自然為夥伴關係. 開發自然. 可更新資源經濟. 不可更新資源經濟. 所有的資源和土地共享. 資源和土地的私有化. 共享與財富分配. 儲蓄與財富積累. 注重當下. 注重未來. 非物質主義取向. 物質主義取向. 用自然循環來計量時間,例如季節. 用微小的、制式的單位來計量時間. 實際的、直覺的思考. 傾向抽象的理論思考. 面對面的政治和治理. 代議民主制. 平等主義的組織. 等級分層的組織 11.

(18) 重視年齡和智慧. 重視年輕和美麗. 高度團體價值,較低自尊. 高度自尊,較低的團體價值. 質樸且保留. 自信且喧嘩. 耐心:問題終將被解決. 沒有耐心:問題迅速解決. 資料來源:引自 Stevenson, M. (1996).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rctic, 49(3). (p.288). 二、農業糧食系統 農業糧食系統(agro-food system)的概念由 Bowler 所提出,用來解釋在成 熟的市場經濟體制下,農業產業化的農食生產與供應情形。當農業進入資本主義 的體系中,「農業生產」就僅是農業糧食系統的其中一個部門,必須要有加工、 運銷、消費等部門來完成整個產銷過程,使得農業活動可以順利運作。 農業糧食鏈(agro-food chain)由農業投入、農業生產、產品加工、分配運 銷和糧食消費五個部門組成,農業投入包括農藥、肥料、機械、能源、苗木 等,這些投入的資本用以進行農業生產,生產條件取決於農場規模、勞動力、 企業型態,收穫後的農產品必須經過清洗、分級、包裝等加工程序,而後透過 批發、零售商的運銷分配,最後為消費者所購買,形成彼此環扣串聯的產銷脈 絡(圖 1-2)。除此之外,農業糧食鏈會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響而有產銷上的 優勢與限制,主要的影響因素為自然環境、國家政策、信用與金融市場及國際 進出口貿易,內部與外部對每個環節的影響力以及金錢和物質的流動構成從產 地到消費的農業糧食系統(Bowler, 1992)。 金峰鄉東排灣族各部落由深山遷移至現址後,過去自給自足的生產型態被 市場經濟所取代,農民種植的作物面積有一定的規模,除了自家使用之外,大 部分的收成是要銷售出去換取現金,在這樣的狀況下,糧食作物會被商品化而 成為經濟作物,經由農業糧食鏈到達消費者手中。因此,本研究運用農業糧食 系統的概念,先將作物選擇置於「市場經濟」的面向來思考,析理金峰和太麻 里地區主要農作物的產銷脈絡,並分析各項外部因素對農業生產的影響,以瞭 解農業發展背後的運作機制。. 12.

(19) 圖 1-2 農業糧食系統 資料來源:改繪自 Bowler (1992). Geography of Agriculture in Developed Market Economies. (p.12). 13.

(20)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區. 一、研究方法 為達成前述之研究目的,本研究採質性方式進行資料蒐集,搭配各族群或部 落相關的文獻資料整理,研究方法分別有以下三項:. (一)透過文獻整理描繪出族群與聚落的形成背景 整理臺灣原住民史、臺東縣史、太麻里鄉志、臺東縣地名辭書、臺灣原住民 族系統所屬之研究等相關書籍內,各時期的拓墾與部落遷移情形,輔以部落遷移 碑文、頭目家碑文做為參考,並查找日治時代迄今的人口統計資料,釐清金峰與 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背景,以利後續的研究操作。 現有文獻不足的部分,本研究針對聚落居民或部落頭目、長老進行訪談,訪 談的主要提問舉例如下: (1) 部落遷村的時間點為何?遷移到什麼位置? (2) 部落中共有幾個頭目?彼此有沒有什麼關係?豐年祭是合辦、分開辦或是輪 流辦? (3) 居民或部落族人的宗教信仰是什麼?拜哪些廟宇或上哪個教堂? (4) 原漢混居的聚落中:漢人主要居住在哪個位置?排灣族(或阿美族)主要居 住在哪個位置? (5) 魯凱族住在部落的哪個地方?豐年祭如何舉辦?與排灣族的關係如何?. (二)以農業糧食系統觀察農作物的種植與產銷 本研究以農業糧食系統串聯作物從生產到消費的經營過程,檢視整個產銷鏈 結的活動形式和影響因素,將環境、市場和農民決策連結起來。 本研究主要針對一般農民、收購商(或盤商)、產銷班成員及鄉公所人員進 行訪談,搭配農委會的統計數據、各作物主題館網頁,以及臺東區農業改良場出 版之農業專訊、研究彙報等資料,歸納整理本區重要作物的生產方式、加工處理、 銷售型態、成本收益等,訪談與觀察重點有以下幾個面向: (1) 研究區內各聚落的主要農作物類別 14.

(21) (2) 作物生產所需投入的資本要素 (3) 種植技術的取得方式與資訊來源 (4) 種植季節、時序與農事內容 (5) 勞力投入的形式 (6) 收穫後的加工程序 (7) 銷售管道、方式與作物流向 (8) 產地販賣價格、市場價格與農家大致收益狀況. (三)經由深度訪談及參與觀察理解文化與農業實踐的相互關係 為了瞭解族群文化在農業生產中扮演的角色,本研究實際參與金峰與太麻里 地區的各階段農事、地方文化季如洛神花季等,以及原住民族部落年祭,置身其 中觀察文化對農業各層面的影響力,也透過對個別農民、部落頭目的深度訪談, 探究在原住民傳統生態知識體系下,漢人與原住民族間或族群之間的農業實踐有 什麼差異,族群文化與作物的關係為何,而「文化」是否可以成為解釋農業發展 的要素之一。訪談與觀察重點如以下幾項: (1) 當今作物生產與過去傳統時期的連結關係 (2) 作物在經濟價值之外蘊含的文化特質 (3) 作物的使用方式,包含食用方式、裝飾和其他用途 (4) 農業與祭典儀式、日常生活的關係 (5) 當今的農業經營是否有傳統生態知識的運用 (6) 對於農業經營的價值觀、態度與看法等. 二、研究倫理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涉及排灣族,但研究者本身並非排灣族,亦不是當地居民, 屬於跨族群的研究,因此,為求研究資料取得的正當性與真實性、將打擾居民生 活的程度最小化,本研究在接觸部落、受訪者時有以下準備事項與操作過程。. (一)進入部落的方式 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屬於外來者,加上族群身分為漢族,較無法直接拉近與 15.

(22) 部落族人的關係,若貿然進入拜訪可能容易被拒、不願透露較敏感或較深層的事 物,或是發生因文化距離較遠而相互理解不足的情況,因此研究者在進入部落前, 先對排灣族文化有基礎的認識,並學習簡單的問候族語,在初次接觸時能和族人 產生共鳴。 此外,研究者透過熟識的族人朋友、鄉公所人員的帶領進入部落參與活動或 認識受訪者,也藉由參加年祭、洛神花季、農事協助的方式降低族人的防備心, 建立信任關係後,再約定之後可以訪談的時間,例如本研究於 2017 年 8 月 15 日 經由麻勒德普(Maledep)部落的族人朋友帶領進部落參加年祭活動、2017 年 11 月至金峰鄉新興村、太麻里鄉大王村協助族人捅洛神花、2017 年 11 月 16 日和 金峰鄉嘉蘭村的總幹事一起到山上查看農田等等。. (二)族語紀錄 本文會使用到部分族語名詞,標記於括弧內或於行文中直接使用,主要為東 排灣族語,不過各部落在發音方面會有些許差異。本研究有訪問到族語的部分, 會請族人唸出並解釋,紀錄後再查找資料確認,文中敘寫之拼音以文獻中已有紀 錄的為主,若發音差異過大或沒有紀錄的單詞,則參考東排灣族語的拼音規則拼 寫。. (三)受訪者資料 本研究的受訪者資料如表 1-4,為維護訪談對象的隱私,文中以代號表示個 別受訪者,亦僅列出與本文相關的族群、性別及訪談時間,不呈現姓名、聯絡方 式及其他個人資訊。. 表 1-4 訪談對象列表 代號. 族群. 性別. 訪談時間. 釋迦或果樹農 S1. 漢族(客家). 男. 2017/08/02. S2. 漢族(閩南). 男. 2017/08/06. S3. 阿美族. 女. 2017/08/08. S4. 阿美族. 男. 2017/08/13 16. 備註.

(23) S5. 東部海岸群. 男、女. 2017/08/13. S6. 漢族(閩南). 男. 2017/11/15. S7. 東部海岸群. 男、女. 2018/04/20. S8. 東排灣. 男、女. 2018/04/21. S9. 漢族(客家). 男. 2018/10/03. 男. 2018/10/04. 漢族(閩南) S10 小米、紅藜、洛神花農 G1. 東部海岸群. 男. 2017/07/16. G2. 東排灣. 男. 2017/08/02. G3. 東排灣. 女. 2017/08/03. G4. 東排灣. 男. 2017/08/05. 雜糧加工廠員工 雜糧加工、盤商. G5. 東排灣. 女. 2017/08/06 2017/08/11 2017/11/15. G6. 東部海岸群. 男、女. 2017/08/14. G7. 東排灣. 男、女. 2017/11/15. G8. 東排灣. 男. 2017/11/16. G9. 東排灣. 男. 2017/11/17. G10. 東排灣. 女. 2017/11/17. G11. 東排灣. 女. 2017/11/20. G12. 東排灣. 男、女. 2018/04/22. G13. 東排灣. 男. 2018/04/23. G14. 東排灣. 女. 2018/04/24. G15. 東排灣. 女. 2018/10/04. 女. 2018/10/05. 東排灣 G16 長、短期作物兼營農家. 嘉蘭村總幹事. 種植小米、紅藜、洛神花、 釋迦等. M1. 東排灣. 男、女. 2017/07/16. M2. 東部海岸群. 女. 2017/08/09. M3. 東部海岸群. 女. 2017/08/10. 種植小米、紅藜、洛神花、 釋迦等. M4. 東排灣. 男. 2017/08/11. 種植洛神花、釋迦. M5. 東排灣. 女. 2017/11/19. 種植小米、紅藜、洛神花、 釋迦等. 男. 2017/07/15. 部落族人、頭目或耆老 T1. 東排灣. 17. 種植小米、紅藜、洛神花、 釋迦等.

(24) T2. 東排灣. 男. 2017/07/16. T3. 東排灣. 女. 2017/08/03. T4. 東排灣. 男. 2017/08/05. T5. 東排灣. 男. 2017/08/07. T6. 魯凱族. 男、女. 2017/08/08. 女. 2017/08/11. 男. 2017/08/03 2017/11/15. 洛神花產銷班書記、北里部 落頭目. 2017/08/07. 嘉蘭雜糧產銷班班長、金峰. 2017/08/09 2017/11/15. 鄉公所金灣生產專業區推廣 人員. 東排灣 T7 產銷班或行政單位 O1. 東部海岸群. 部落族人 賓茂拉里亞灣部落頭目. O2. 東排灣. 男. O3. 東排灣. 男. 2017/08/07 2017/11/16. 金峰鄉公所農觀課課員. O4. 東排灣. 男. 2017/08/10. 嘉蘭小米產銷班班長. O5. 魯凱族. 男. 2017/08/14. 正興番荔枝產銷班書記. O6. 魯凱族. 男. 2017/08/14. 歷坵咖啡產銷班班長. O7. 東排灣. 女. 2018/04/25. 正興雜糧產銷班班長. O8. 東排灣. 女. 2018/04/25. 正興雜糧產銷班前班長. 三、研究時間與研究對象的選擇 本研究於 2017 年 5 月開始到研究區實察,初步瞭解現況並聯絡可以協助的 朋友或公部門單位,而後在 2017 年 7 月中旬到 2018 年 10 月初之間的部分時段 進行調查與訪談,每一次實察的時間為期一至兩週,涵蓋各季農事的重要階段及 洛神花季、部落年祭的舉辦時期。 初訪一個聚落或部落時,研究者會先到聚落附近的農田走走,觀察農作物的 狀況並尋找適合訪問的農民,再進到聚落內部認識聚落空間的基礎配置和特色, 也順便觀察是否有與本研究有關的元素或現象,例如作物的裝飾品、宗教信仰的 符號等。對該聚落有基礎的了解後,會和受訪者約定時間進行訪談,本研究的訪 談對象分為五類,分別為釋迦或果樹農(S) 、小米、紅藜、洛神花農(G) 、長短 期作物兼營農家(M)、部落族人、頭目或耆老(T)、產銷班或行政單位(O), 前三者為部分於田邊隨機訪談、部分約定訪談,後兩者則以約定訪談為主(表 14) 。 18.

(25) 四、研究區概述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位於臺東縣南側,行政區上為兩個相鄰的鄉鎮。金峰鄉東 與太麻里鄉相隔,北鄰卑南鄉,南接達仁鄉,西側毗鄰屏東縣,總面積約 380.6 平方公里;太麻里鄉西與金峰鄉相隔,北鄰臺東市和卑南鄉,南接大武鄉及達仁 鄉,東面太平洋,總面積約 96.6 平方公里。兩鄉的區域範圍和各村分布如圖 13,地形概況如圖 1-4。. 圖 1-3 金峰鄉和太麻里鄉行政區域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19.

(26) 圖 1-4 金峰鄉和太麻里鄉地形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一)金峰鄉 金峰鄉在日治時代被列為蕃地,戰後初期屬於太麻里鄉的範圍,民國三十五 年(1946)分出獨立設鄉,隨後改制為山地鄉,鄉長由原住民族擔任。金峰鄉以 原住民族為主要居民,佔總人口數的 96.3%(表 1-5) ,其中排灣族約佔 85%為大 多數,由於日治後期至戰後初期政府陸續強制或輔導深山的排灣族部落往平地遷 移合併,目前聚落集中於東半部,靠近太麻里鄉,分別為新興、正興、嘉蘭、賓 茂、歷坵,形成一村僅有一個集村聚落且在太麻里境內有兩塊飛地的特殊現象。 嘉蘭村為金峰鄉的行政中心且人口數為各村的兩倍以上,族群上除了排灣族外, 嘉蘭、正興和歷坵亦有少數魯凱族人居住。 金峰鄉地處中央山脈大武山系之山麓,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從海拔最高的北 大武山 3,096 公尺陡降至 150 公尺,大部分為無人居住的山坡地,境內由北而南 有知本溪、太麻里溪和金崙溪三條東西向平行河系。受地形影響,耕地面積狹小, 20.

(27) 僅佔全鄉總面積的 2.7%,主要農作物為洛神花、小米、紅藜,而釋迦和咖啡分別 為正興村和歷坵村較具特色的農產品。. 表 1-5 民國 106 年底金峰鄉各村族群人口數 (單位:人). 平地原住民 山地原住民 漢族與其他. 總人口數. 新興村. 66. 537. 31. 634. 正興村. 79. 605. 28. 712. 嘉蘭村. 85. 1,387. 38. 1,510. 賓茂村. 56. 346. 12. 414. 歷坵村. 33. 327. 23. 383. 總計. 319. 3,202. 132. 3,653. 資料來源:臺東縣太麻里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 http://tmh.taitung.gov.tw/files/11-1002-346-1.php. (二)太麻里鄉 太麻里鄉在行政體制上為平地原住民鄉,鄉內的原住民族被列為平地原住民, 人口結構上漢人約佔總人口數的 55.5%,略多於原住民族(表 1-6) ,境內原住民 族以排灣族為多,阿美族次之,族群組成較金峰鄉多元。太麻里鄉共有九個村, 泰和村與大王村合構成太麻里聚落,其中泰和村為行政中心及商業區,居民以漢 人為主,大王村為文教區與住宅區,排灣族與漢人約各佔一半;另外,三和村、 華源村的居民幾乎全為漢人,而金崙村的原住民族人口為全鄉最多,多良村則是 漢人分布最少的地區。 太麻里鄉位於中央山脈山麓與太平洋之間,山多平原少,較大的平原僅有知 本溪、太麻里溪、金崙溪和大竹溪河口的沖積扇三角洲,聚落多分布於此。通過 太麻里聚落外圍的南迴公路為對外聯絡的主要道路,農產品經由南迴公路輸往北 部與西部,亦有許多直接銷售遊客的釋迦攤商開設於公路兩側,是太麻里鄉鮮果 運銷重要的一環。太麻里鄉氣候適合農業發展,全鄉農業人口比例高,平地和緩 坡多栽植釋迦、荖葉、荖花、洛神葵等作物,金針山一帶則以金針花和高山茶聞 名(趙川明撰述,1999)。. 21.

(28) 表 1-6 民國 106 年底太麻里鄉各村族群人口數 (單位:人). 平地原住民 山地原住民 漢族與其他. 總人口數. 美和村. 423. 30. 1,045. 1,498. 三和村. 22. 5. 669. 696. 華源村. 7. 5. 662. 674. 北里村. 270. 22. 347. 639. 泰和村. 339. 82. 1,212. 1,633. 大王村. 746. 112. 1,234. 2,092. 香蘭村. 436. 22. 441. 899. 金崙村. 1,548. 161. 266. 1,975. 多良村. 785. 106. 166. 1,057. 總計. 4,576. 545. 6,042. 11,163. 資料來源:臺東縣太麻里戶政事務所人口統計 http://tmh.taitung.gov.tw/files/11-1002-346-1.php. 22.

(29) 第二章.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分布.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是由定居已久的原住民族和晚近移入拓墾的漢人所組成, 本章欲整理研究區內原住民族部落的族群系統、遷移分布,以及漢人進入之後的 聚落分布狀況,藉以了解本區的族群組成型態,做為後續經濟與文化方面的討論 基礎。以下將分兩節各別探討原住民族與漢人的聚落形成背景,並於第三節討論 行政區的劃分、影響及居民的實際生活範圍。. 第一節. 原住民族部落的形成背景. 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族群組成複雜多元,早期為排灣族的生活領域,清咸豐 (1851-1861)之後開始陸續有漢人入墾沿岸平原,到了日治至戰後更有大量的 漢人進入今太麻里鄉墾種定居,此時亦有一些阿美族人移入並建立部落,加上原 本位於中央山脈深山的排灣族部落受到政府的集體安排往東移置,遂形成目前的 聚落分布型態。 本區的原住民族可分為三類,分別為排灣族東部海岸群5、南部群阿美族(包 括馬蘭阿美、恆春阿美)、東排灣族 Paqaloqalo 群。其中東部海岸群最早居住於 此,部落多半在清治時代以前就已形成,阿美族則是在日治時代從其他地區遷移 而來,而東排灣族原本分布在本區的深山各處,因政府政策而在戰後初期全數遷 至淺山地帶(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2011;傅君纂修,2001; 葉高華,2017)。目前原住民族部落皆分布於本區東部,以下依照移入現居地的 時間先後依序說明:. 一、排灣族東部海岸群 排灣族一般以其文化差異和分布區域分為 Ravar(拉瓦爾亞族)和 Vutsul(布 曹爾亞族)兩大支群 6,金峰和太麻里地區的排灣族通常被歸類在 Vutsul 下的 以下為了行文方便,原則上簡稱為「東部海岸群」 。 Ravar 分布在排灣族的最北端,約為今三地門鄉各村;Vutsul 支群下則大致再分為北排灣 (Vutsul 本群) 、中排灣(Paumaumaq,巴武馬群) 、南排灣(Chaoboobol,內文小群、 23 5 6.

(30) Paqaloqalo 群(巴卡羅群),也就是東排灣,由原本 Paumaumaq 群(巴武馬群, 分布於口社溪以南至林邊溪流域)向東跨越中央山脈而來。 比較特別的是,鄰近海岸的排灣族部落在語言與服飾上帶有卑南族的元素, 可能是受到卑南族的影響而失去了許多 Vutsul 的文化特色,鹿野忠雄認為其是 排灣、卑南兩族的混合(達西烏拉灣.畢馬,2002:35),亦有許多學者將之歸 類為「卑南化的排灣族」 ,但後來移川子之藏、馬淵東一、宮本延人(1935/2011) 及葉一飛(2012)的研究則指出他們應屬於卑南族系統,後來受到東移之排灣族 影響而漸漸失去卑南族的色彩,因此分類為「排灣化的卑南族」較屬正確。 這些部落與「石生系統」的卑南族同樣源自「山地人祖先發祥地(排灣語: Ruvuaqan;卑南語:Panapanayan)」,他們和由 Paumaumaq 東遷的排灣族相遇、 混居而被排灣化(移川子之藏等,1935/2011) ,文化表現近似於排灣族,也說著 排灣語。雖然被目前歸類為排灣族,但與東排灣並不相同,因此排灣族的分類體 系中可以另外分出東部海岸群,專指太麻里溪至金崙溪北岸沿海一帶的排灣族部 落,由北而南有北里村魯巴卡茲部落、大王村三部落、香蘭村拉勞蘭部落、金崙 村金崙部落。. (一)北里村魯巴卡茲部落 魯巴卡茲部落(Lupakadj)位於文里溪下游左岸,發祥於 Ruvuaqan,其部落 形成有兩種說法,普遍認為他們歷經清治與日治時代的數次遷移,最後於大正十 年(1921)定居於 Lupakadj;另一說則認為由木日卡樂(Muzekale)、斯魯巴卡 茲(Selupakadj)、給拿布樂各(Ginabuleke)及斗里斗里(Tjulitjulik)四個部落 遷居而成,前三者於昭和二至三年(1927-1928)從金針山下緣遷來,後來民國四 十年(1951)位於太麻里溪上游的斗里斗里社有部分族人搬來此地,形成今日的 魯巴卡茲部落(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由於戰後有大量的漢人移入北里村開墾,漢人與排灣族混居於部落中,目前 魯巴卡茲部落內的漢人人數多於排灣族,約佔人口的三分之二。此處排灣族的漢 化情形普遍,家屋型式、宗教信仰皆受到漢人影響,除了排灣語和中文外,福老 語也是族人的語言工具之一(傅君纂修,2001)。. Sabdek,射武力小群、Parilarilao,恆春小群)及東排灣(Paqaloqalo,巴卡羅群) 。 24.

(31) 不過根據訪談時給拿布樂各的頭目所述,漢人的進入導致部落族人失去了大 量土地,早期族人不了解土地的重要性,便宜售出或以割地換酒的方式使土地為 漢人所有,至今北里村的排灣人大多已沒有土地。. (二)大王村三部落 大王村的排灣族由加拉班(Qaljapang) 、利力武(Ljiliv)和大麻里(Tjavualji) 三個部落所組成,加拉班和利力武在清代時就已成社7,日治初期加拉班社人口 擴張分出大麻里社(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此三部落源於 Ruvuaqan,彼 此目前的居住位置相近,皆位於大王國小附近,由山地人祖先發祥地所立之石碑 亦可看出其緊密的部落關係(圖 2-1)。 然而,除了原先的三部落之外,原位於今大王國小西方坡地佳崙產業道路上 的拉加崙(Ljagaljen)社於昭和十六年(1941)被日本政府強迫下遷與大麻里社 合併(葉高華,2017:142、164)8。搬來的拉加崙社並非屬於 Ruvuaqan 系統, 而是由 Paumaumaq 遷來的東排灣群,且因為搬遷的時間較晚,文化與習俗上不 同於其他三社。 由於拉加崙社已被合併,目前大王村僅有三個部落,但有四個頭目,每年各 部落先各自舉辦年祭,再舉辦聯合年祭,由三個部落輪流辦理。 此外,大王村鄰近以漢人為主的泰和村,排灣族長期與漢人交流互動,族人 大多能流暢地以福老語溝通,宗教信仰方面也有為數不少是拿香拜拜的,家裡亦 擺放牌位和神明桌,漢化的程度明顯較高。. 7 8. 加拉班社由於人口成長,分立出利力武另外成社。 或稱鴨仔蘭社,清代即已成社。 25.

(32) 圖 2-1 位於三和村山地人祖先發祥地的排灣族遷徙石碑 資料來源:2017 年 8 月 3 日攝於太麻里鄉三和村. (三)香蘭村拉勞蘭部落 拉勞蘭部落(Lalauran)位於香蘭村中部的新香蘭,最早起源於 Ruvuaqan, 部落歷經數次遷移,於明治二十八年(1895)在太麻里溪口右岸山腳處遷建新社, 後來因與客家人衝突日增,日本政府遂將之遷至現址以方便管理(尹章義、葉志 杰編纂,2013)。 拉勞蘭部落與知本社卑南族有密切的關係,但是除了原本 Ruvuaqan 系統的 族人外,還有部分在昭和十六年(1941)從恆春移入的排灣族居住在聚落西側近 山處(傅君纂修,2001),顯示部落內部有不同於東部海岸群的文化群體。 然而,拉勞蘭部落所在的新香蘭並不只有排灣族居住,聚落中還包括了阿美 族沙薩拉克(Sasaljak)部落以及閩南人9。拉勞蘭部落長期以來和阿美族人共居, 兩部落一起舉辦豐年祭,但由於拉勞蘭部落的人數較少,祭典形式跟隨阿美族傳 統,族人穿阿美族服飾,也跳阿美族的舞蹈。直到民國八十五年(1996),部落 中的牧師開始提倡並鼓勵文化復興,舉辦自己的豐年祭、穿傳統排灣族的服飾, 族人才漸漸尋回排灣族的傳統與認同(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新香蘭的排灣族住在聚落西側較高處,阿美族住在東側較低處,閩南人則多分布在南迴公路 兩側。 26 9.

(33) 綜合上述,拉勞蘭部落大部份為東部海岸群,另有少數從恆春遷來屬於不同 系統的排灣族。部落長時間與其他族群共居並受其影響,使得自身的文化產生斷 層,但也因此而與沙薩拉克部落的關係較為密切,後來因尋找族群認同,重建了 原本屬於自己的排灣族文化。. (四)金崙村金崙部落 金崙部落位於金崙溪下游出海口北岸,與賓茂部落相鄰,主要由虷仔崙社 (Kanadun)和大武窟社(Tjuwavuqul)所組成,聚落北半部為大武窟社,南半部 為虷仔崙社,兩社皆屬於 Ruvuaqan 系統(移川子之藏等,1935/2011) 。虷仔崙社 在荷西時期就已存在,部落前後經過數十次遷移,於日治時代定居於現址;大武 窟社原本位在金崙北方五公里處的富山山區,昭和十二至十三年間(1937-1938) 被政府強迫遷移到金崙北側與虷仔崙社合併。 而除了兩社的居民之外,金崙部落也有部分來自上多良 打腊打蘭社 (Djaljudjaljum)的東排灣人,以及少數從外地移入的魯凱族、卑南族、漢人等, 族群色彩較為多元(傅君纂修,2001)。. 東部海岸群的排灣族各部落皆源於三和村的祖先發祥地 Ruvuaqan,屬於被 排灣化的卑南族系統。雖然在祭儀、習俗、語言等方面已排灣化,但其中仍可見 些許卑南族的元素,例如魯巴卡茲和大王部落所穿的傳統服飾與卑南族十分相似; 許多部落也與知本社有密切的社會關係,過去曾經會一起舉行儀式。 本群的主要部落大多數歷經多次的自主性遷移,於清治或日治時代定居於目 前的聚落所在地(圖 2-2) ,因為居住的位置為較接近海岸的平坦地,部落受到政 府集團移住政策的影響較少,不過也因此增加了與其他族群接觸交流的機會。隨 著漢人的移入和土地的開墾,部落族人與漢人互動頻繁,彼此居住鄰近,部落的 生活方式受到漢人影響,許多人也因生活所需而會說流利的福老語。 整體而言,東部海岸群有異於其他排灣族的祖先由來和遷徙脈絡,很早即在 太麻里地區居住生活,大部分的部落鄰近漢人聚落或與漢人混居,族人漢化的程 度較高。. 27.

(34) 圖 2-2 排灣族東部海岸群部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二、南部群阿美族(馬蘭阿美、恆春阿美) 本地區的阿美族皆分布於太麻里鄉境內,屬於南部群阿美族,包含馬蘭阿美 與恆春阿美。他們與漢人或排灣族毗鄰而居,大部分在日治時代因尋找耕地或工 作因素遷移而來,由北而南有美和村荒野部落、泰和村德其里部落、香蘭村沙薩 拉克部落、金崙村吉拉龍噯部落。. (一)美和村荒野部落(Kanasor,卡那索樂) 荒野部落位在知本溪下游南岸,臺 9 線與臺 11 線交界附近的台地上,是太 麻里鄉最北邊的原住民族部落,鄰近漢人聚落美和及崎仔頭。最早於昭和五年 (1930),有幾戶馬蘭社與加路蘭社的阿美族人移居此地,後來陸續有都蘭、新 港、池上、東河、富岡等地的阿美族遷入開墾,逐漸形成聚落(黃宣衛、羅素玫 纂修,2001:182;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315、316)。 28.

(35) 有別於太麻里地區的其他部落,荒野部落不舉行任何傳統祭典和儀式,也沒 有保留阿美族的部落制度。由於居民幾乎全為真耶穌教會的信徒,在教義主張信 仰純正且反對傳統宗教文化的情形下,部落揚棄大多數的阿美族傳統,不再推舉 頭目、取消年齡階級組織、不舉辦慶典祭儀、不唱阿美族歌謠及穿阿美族服飾, 一切遵從教會規範,部落的活動與事務也由教會負責辦理(尹章義、葉志杰編纂, 2013)。. (二)泰和村德其里部落 德其里部落(Takidis)位於太麻里市區南緣,約在太麻里街底附近,靠近金 峰鄉的正興部落。德其里屬於恆春阿美系統,原先從恆春輾轉北遷至花蓮立霧溪 口居住,後來因耕地不足且屢受太魯閣族壓迫,大正十年(1921)時又向南移至 太麻里,並將現址名為花蓮原居地之名 Takidis(黃宣衛、羅素玫纂修,2001;尹 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348)。 德其里的阿美族受到漢人文化的影響較深,大部分的族人能夠用福老語溝通, 在婚禮和喪葬等方面的習俗幾乎已與漢人無異,也會過漢人傳統的節慶。此外, 德其里的宗教信仰與其他太麻里鄉的阿美族部落不同,多數居民和漢人一樣拿香 拜拜,家門口會貼春聯及五福符,相對地信奉基督教的人很少,部落裡並沒有設 立教會。. (三)香蘭村沙薩拉克部落 沙薩拉克部落(Sasaljak)位於新香蘭,和排灣族拉勞蘭部落、閩南人居住在 同一個聚落中。這裡的阿美族人是原本住在鹿野咾吧咾吧社(Lapalapah)的恆春 阿美,清末時為了逃避布農族的侵擾而移往 Lalauran(猴仔蘭,即今舊香蘭) (許 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黃宣衛、羅素玫纂修,2001),到了日治時代客 家移民漸多,雙方因土地問題時常發生衝突,日本政府於是在 1930 年代將之遷 移到現在的新香蘭居住,同時拉勞蘭部落也一併被遷移至新香蘭。 不過在搬遷之後,沙薩拉克有部分族人改信奉「耶和華見證人」,因教義排 斥阿美族傳統文化,不參與部落事務及活動而時常和其他族人產生爭執,這些信 仰耶和華見證人的阿美族後來離開新香蘭前往池上,約於戰後初期又搬回舊香蘭, 29.

(36) 在山腳處聚居形成山下聚落,緊鄰客家人居住的地方(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 沙薩拉克部落過去和拉勞蘭排灣族一起合辦豐年祭,祭儀文化與形式依照阿 美族傳統,但隨著拉勞蘭的文化復振意識抬頭,目前已分開各自舉辦。 新香蘭的原住民族主要信仰長老教會和真耶穌教會,位居舊香蘭山下聚落的 阿美族則全是耶和華見證人王國聚會所的信徒。此外,山下聚落的阿美族與鄰近 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閒暇時經常聚在一起喝酒聊天,族人多半也會說一點福老 語和客語。 總而言之,香蘭村的阿美族人原是同一群體,部落搬遷後因宗教問題而分居 新香蘭與舊香蘭,新香蘭的沙薩拉克部落與拉勞蘭部落關係密切,而舊香蘭的山 下聚落則已沒有部落傳統,其與漢人的交流較為頻繁。. (四)金崙村吉拉龍噯部落 吉拉龍噯部落(Cilalongay)為太麻里鄉最晚形成的阿美族部落,位在金崙 溪下游北岸,鄉道東 66 線賓茂國小附近,鄰近排灣族的溫泉部落和賓茂部落。 此地的阿美族大多來自臺東市豐里、加路蘭及花蓮玉里等地,自日治後期開始, 有一些阿美族人來到金崙當工人並定居於此,後來因有可供開墾的耕地和河川地, 戰後初期時又有族人陸續搬來(尹章義、葉志杰編纂,2013)。 吉拉龍噯部落有自己推選的頭目,亦舉辦豐年祭,但目前已取消年齡階級組 織。族人大部分信仰天主教,但也有些信奉基督教或跟漢人一樣拜拜。. 太麻里鄉的阿美族部落多在日治時代左右建立,族人因工作、耕地需求、他 族壓迫等因素從恆春或臺東其他地區遷移而來。阿美族習慣居於平地,很早即受 到漢人文化的影響,在清治時代阿美族已熟稔水田的耕作方式(許木柱等,2001) , 來到太麻里後闢田種稻仍為其主要生計之一,相較於其他原住民族群,阿美族在 各方面的漢化都較早且較深。此外,本區的阿美族受外來宗教的影響大,大部分 族人信仰基督宗教,亦有一定比例是拿香拜拜的,這導致許多部落的傳統宗教功 能被取代,或因教義而屏棄自身的傳統文化。. 30.

(37) 圖 2-3 阿美族部落分布圖 資料來源:本研究繪製 說明:括號內之年代為部落形成或來到現址定居的時間。. 三、東排灣族(Paqaloqalo 群) 東排灣為排灣族 Vutsul 下的一支,他們從西部越過中央山脈來到臺東,不同 於原本祖先為卑南族的東部海岸群。本地區的東排灣族分布在金峰鄉東側淺山處 及太麻里鄉多良村,大部分原居於太麻里溪與金崙溪流域中、上游的深山中,因 日治後期和戰後初期的集體遷村政策而陸續遷至現居地,部落也在過程中經過合 併,形成現在的集村狀態,共有金峰鄉的新興部落、正興部落、嘉蘭部落、賓茂 部落、歷坵部落,以及太麻里鄉的溫泉部落、瀧部落、吉林部落、大溪部落。. (一)金峰鄉新興部落 新興部落又稱撒布優部落(Sapulju),位於新興村東側的緩坡上,靠近北里 村的魯巴卡茲部落,由八個家族所組成,分別為舊賓茂社的巴法法瀧 (Pavavalung) 、古沙查(Vukid)家族、近黃社的都飛龍(Tjaviljaul) 、給你路古 31.

(38) 洋(Kinilukuljan) 、德路那弗那弗克(Djelunavunavuk) 、糾佳阿斯(Tjudjaas)家 族、布頓部落的邏發尼耀(Ljaruvaniyaw)家族以及卡多部落的卡多(Gadu)家 族,除了卡多為中排灣 Paumaumaq 系統之外10,其他家族全屬於東排灣群。 撒布優原為魯巴卡茲部落的領域,民國三十九至四十三年間(1950-1954)政 府陸續輔導當時位於金崙溪中游的近黃社及附近部落遷至此地,合併後形成有八 個頭目的新興部落(圖 2-4) 。部落居民彼此相處和睦,每年的年祭由八個頭目家 輪流舉辦,族人除了到主辦頭目家共襄盛舉外,前一天也會在各自頭目家團聚慶 祝一整年的收穫。. 圖 2-4 新興村的部落遷移紀念碑 資料來源:2017 年 8 月 3 日攝於金峰鄉新興村. 10. 原為來義鄉古樓社(Kuljaljau)分出南遷之部落,民國四十二年(1953)時遷往新興。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只有貴族和與貴族同宗的國人才有資格上戰場,而且戰場上還必須遵守戰爭禮儀,例

只有貴族和與貴族同宗的國人才有資格上戰場,而且戰場上還必須遵守戰爭禮儀,例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隨著經濟實力的衰退,基輔的 公王越來越沒有影響力,而羅斯人 的文化傳統中,沒有固定的家族繼

2

互相交流是改善作品的好方 法。不同人對同一題材有不 同的處理,聽過別人的看法 (新輸入)後會豐富自己的想 法。.

從視覺藝術學習發展出來的相關 技能與能力,可以應用於日常生 活與工作上 (藝術為表現世界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