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當今小米、紅藜、洛神花隱含的文化意義

第四章 作物選擇與原住民傳統文化

第一節 當今小米、紅藜、洛神花隱含的文化意義

東排灣族現今的農業活動是以經濟為主要目的,不同於過去自給自足的生產 型態,現在的農作收成主要為部分自用、部分銷售,而以往則是包含糧食、祭儀、

分享、再分配等多重功能。雖然現代的農業運作已與市場經濟連結,和傳統部落 社會時期大不相同,但從作物的耕作過程、使用方式中仍可以看出被延續或轉化 的傳統文化,以下先整理東排灣族傳統上的主要作物及耕作時序,再分別說明目 前小米、紅藜、洛神花所蘊含的文化特質。

一、傳統時期的作物生產

在過去,東排灣族最主要的農作物為甘藷(vulati)、芋頭(vasa)及小米(vau), 前兩者是重要的糧食,而小米屬於儀式性作物,其在祭儀、社會上的功能較為顯 著,從前一章表3-1 昭和十二年(1937)的統計亦可看出這三種作物的種植面積 較多,其中小米和甘藷又多於芋頭,而其他非主食的傳統作物還有花生(patjav)、 玉米(pudai)、紅藜(djulis)、南瓜(siak)、樹豆(puk)、豆類等。

在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1937)出版的《山地開發現狀調查書》中,記 載了日治後期舊賓茂社附近部落的作物種植時程(圖4-1),調查項目共七項,包

99

括三種主要作物以及陸稻、花生、紅藜、菸草,可推測這些作物應為當時部落中 較重要的作物。農作時序方面,小米在二月播種,經過一次間拔、除草之後在六、

七月收穫;甘藷在三月左右種植,至十一月陸續收穫;芋頭約在年底種植,隔年 九、十月收穫;而紅藜是九、十月播種,十一月間拔後在隔年三月左右收穫。

4-1 日治後期舊賓茂社附近的農作時序

資料來源:整理自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農務課編(1937),《山地開發現狀調查書:臺東地方調查 區》,頁50。

另外,根據吳燕和(1993)在〈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一文中的調 查,傳統東排灣族人會依照月亮的盈虧來確定作物播種、收穫和舉行祭儀的時程,

在他們固有的曆法中,一整年的農作時序分為十個月份,各作物的農事曆如圖 4-2,共有七項作物,三種主要作物皆在一月(陽曆 2、3 月)播種,小米約於五、

六月(陽曆7、8 月)收穫,收穫後在七月(陽曆 9、10 月)舉行年祭;甘藷於 六月陸續收穫,芋頭則是在年底採收。和日治後期的情況相對照,除了芋頭的種 植時間不太一樣之外,其他作物的農作時序相差不大。

農事時程在經歷集體遷村後有了一點變化,主要是農作物的種類增加了,甘 藷除了原本春天種植之外,也會在秋天九月、十月左右種植,至隔年四月後陸續 收穫,另外,花生增加了第二期的種植,小米、芋頭及其他作物則沒有太大的變 化(圖4-3)。

100

4-2 傳統東排灣族的農作時序

資料來源:改繪自吳燕和(1993),〈臺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頁 264

4-3 集體遷村後東排灣族的農作時序

101 消失了,至今唯一仍保留下來的只剩年祭(masarut)33。雖然如此,目前小米在 本區東排灣族部落中仍有其文化意義,並非只是單純的經濟作物,它在部落居民

102

聖峰、陸象豫,2011)。

雖然眾多有關農耕的儀式中只有年祭現在仍有舉行,但形式與內容已改 變許多,大多成為族人相聚、團圓、聯絡感情的場合,祭祀的神聖性不若以 往濃厚,舉辦時間也由原本的 5 天以上縮短為 1-3 天,內容則可能結合傳統 競賽、運動會、親子遊戲等活動,每個部落不太一樣。

即便如此,小米依然是年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每年 7、8 月舉辦年祭時,

家家戶戶會製作 avai(小米糕,有些部落唸 gavaia)、chinavu(小米粽)、釀 製小米酒到頭目家歡慶豐收,祭典上也會有族人以連杯(langal)共飲小米酒 象徵友好的儀式,以及打小米的活動等等,可以說除了團聚的性質之外,小 米是貫串整個年祭的主體,透過小米所衍生的各種儀式或活動,連結起部落 內成員、部落與部落間的社會關係(圖4-4、4-5)。

此外,為了鼓勵族人種植小米,許多部落在年祭時會有作物種植比賽,

比賽的作物項目各部落不盡相同,但小米是一定會比的項目,表揚並獎勵種 植數量前幾名的族人,足見小米對部落文化的重要性。

4-4 卡阿麓灣部落年祭會場

資料來源:2017 年 7 月 15 日攝於金峰鄉嘉蘭村

103

4-5 麻勒德普部落年祭共飲連杯酒的儀式

資料來源:2017 年 7 月 15 日攝於金峰鄉嘉蘭村

(2) 日常飲食的材料

雖然現在族人以白米飯為主食,但小米的料理並不是祭典時才會出現,

平常有許多族人習慣將小米混合白米一起煮,或加上野菜煮成小米粥、搖搖 飯(pinuljaengan)34,作為日常的一餐。小米亦是製作avai、chinavu 的主要 原料,族人除了平常會做來吃之外,特別是在年祭前後、婚禮喜事、在外的 小孩回來部落時,也會做來與大家分享。

(3) 裝飾物

有些族人在小米收穫後,會將數把長得較小的小米穗以細繩捆起來做成 裝飾品,通常懸掛在家中,也有些掛在屋外的門窗或牆上,除了做為點綴家 屋的裝飾外,也有象徵豐收、文化傳承的意義(圖4-6),例如G15 表示:「那 個我已經掛10 幾年了,小米裝飾的意義是說,讓我們的下一代知道原住民的 食物就是小米,有些小孩子沒看過嘛。」。懸掛於家中也意味著裝飾的主要目 的不是對外展示,而是在族人心中存有特殊的意涵。

34 一般稱作「山地飯」,為用小米、白米、紅藜、野菜混合煮成的粥,但不加鹽調味。

104

從歲時祭儀到日常生活,處處都可以看見東排灣族對於小米的利用,雖然小 米的文化意義相對於傳統時期稍有改變,去除了大部分的禁忌和神聖性,但仍具 有其儀式性、社會功能及日常食用功能,並作為連結部落社會成員的媒介之一,

對部落和族人而言是相當重要的傳統作物。

4-6 象徵豐收、傳承的小米裝飾物

資料來源:2018 年 10 月 4 日攝於太麻里鄉金崙村

(二)紅藜

紅藜亦為東排灣族的傳統作物之一,族人依照果穗的顏色將之分為三種,紅 色的是odidile、橙色的是 uda-udasa、黃色的是 kapulapula。紅藜屬於次要的食物 與釀酒的材料,因果實較難處理且沒有特別好吃,一般只會少量單獨種植或混植 在小米田裡35,其重要性不及小米、花生、甘藷等作物,也沒有發展出任何專屬 的祭儀。

傳統上紅藜收穫時,族人會將紅藜果穗一束一束地橫掛在竹竿上,放置於耕 地旁,需要時才去取用。食用紅藜前要經過頗為麻煩的處理程序,包括曝曬果穗、

用杵臼敲打去殼、用水洗去殘渣與皂素,最後留下的細小種子才是可以吃的,有 族人以「米和小米只要打三回,紅藜要六、七回以上」來形容紅藜外殼硬、難處 理的程度。除了食用之外,紅藜也作為釀酒時製作酒麴的一種材料。

35 有一說為紅藜會種植於小米田旁邊來防止鳥類啄食小米,但經訪談後確認本區應無此狀況。

105

紅藜的種植數量一直以來都不多,僅為族人種植自用,直到 2013 年極高的 營養價值陸續被發現後,紅藜開始有了消費市場,政府單位亦鼓勵原住民族種植,

目前已成為重要的農作物。在經濟生產的過程中,族人與紅藜的文化連結變得更 加緊密,我們從以下三個面向來觀察:

(1) 多元的日常飲食

傳統上紅藜就有許多利用及料理的方式,大多數至今仍存在於日常飲食 中,例如簡單地加進飯、粥裡面是最常見的(圖4-7),或與小米共同作為avai、

chinavu 的原料之一,也有單獨用紅藜做成的料理 binilau(有些部落稱為 langu), binilau 是將紅藜磨成粉狀再包上山羌、山豬或水鹿肉,搓成類似湯圓的食物,

除此之外,族人也會把紅藜疏苗後拔下來的嫩葉炒來吃(稱為 suma)。當紅 藜在這幾年的產量大增後,這些飲食方式更加容易、頻繁地出現在族人的日 常生活中。

(2) 裝飾物

在裝飾方面,族人原本就會用紅藜鮮豔的果穗製作頭飾,在祭典、婚禮 或重要活動時穿戴,而本研究於田野調查時發現,最近開始有些族人會在紅 藜收穫後將數把果穗懸掛於屋外,作為美麗的裝飾與豐收的象徵,賦予了紅 藜多一層的文化意義(圖4-7)。

(3) 商品的行銷意象

紅藜需求增加而成為商品後,在市場上主要以「原鄉」、「原住民」、「營 養價值高」為行銷特色,以水土保持局及信豐農場的介紹為例:

「台東紅藜散布在南迴山間,是原住民的傳統雜糧作物,籽實的基本營 養成分特別豐富,約含有50%澱粉,含有優質蛋白質約 14%,是稻米的 2 倍,並與小麥蛋白質含量相近,故可取代麵食,膳食纖維亦為 14%,

是燕麥的3 倍、地瓜的 6 倍…」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臺東紅藜官方網站】

「台灣紅藜是台灣原住民耕作幾百年的營養主食,為五穀雜糧的一種,

在 19 世紀初台灣面臨嚴重旱災時,因全營養的特性成為人民的救命糧

106

食。」

【信豐農場】

除了一般對紅藜的簡介之外,市面上陳列的紅藜商品也多半會以這幾個特色 來描述,久而久之,如此的行銷連結形成一種符號,即「想到紅藜就會想到 是原住民的作物」,而無形之中亦加強了族人對紅藜的認同感。目前族人普遍 會認為「紅藜是我們原住民的傳統作物,是祖先傳下來的很健康的東西」,原 本傳統上不是特別重要的紅藜,在文化層面逐漸受到重視。

紅藜因為新興的市場價值而開始規模種植,從糧食作物轉變為經濟作物,在 這個過程中,族人依然用傳統的生態知識來種植紅藜、製作紅藜相關的傳統菜餚,

而經濟生產也使過去小米田邊的配角提升了其文化地位,本區有些部落已將紅藜 納入年祭作物比賽的項目,未納入的部落亦有考慮將來納入,顯示紅藜與族人的 文化連結正在加強。

4-7 紅藜粥與紅藜裝飾

資料來源:左圖於2017 年 8 月 11 日攝於金峰鄉嘉蘭村;右圖於 2018 年 4 月 24 日攝於金峰鄉 嘉蘭村

(三)洛神花

洛神花並非傳統作物,但自 1910 年代引進以來已種植許久,因其耐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