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原居地 與 祖籍地對 臺商身 分 認同的影 響

第五章 宗教信仰與臺商的認同變化

第一節 原居地 與 祖籍地對 臺商身 分 認同的影 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第一節 原居地與祖籍地對臺商身分認同的影響

一、臺商移居大陸的原因

(一)經濟需求與事業發展

大陸移居地對於臺商而言,最初的認知幾乎都是基於市場趨勢和經濟 發展而前往尋求機會的地方。受訪臺商具體的移居原因包括公司派任、企 業挖角、投資或創業、或是直接到大陸求職等等。例如到大陸建廠的受訪 者#13 處長基於收入優勢而進入大陸:「主要是還是有一些經濟的考量。那 時候因為一方面是大陸工廠公司有需要,一方面是那時候到這裡收入會比 臺灣比較多,考慮到這個,小孩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就一起過來了。」(答 第 3 題)受訪者#02 副總評估產業情勢後投入大陸市場:「2002 一群朋友 來大陸了解市場,覺得可以開發大陸的廣播廣告市場,市場很大。一開始 就在上海,為什麼?任何境外人士到大陸一定覺得上海比較規範、有制 度,所以一定會優先選擇上海。」(答第 2 題)受訪者#01 執行長在 2004 年被國際媒體業挖角經營大陸市場,2006 年前往上海開展傳媒廣告市場,

他分析:「因為覺得臺灣的整個傳媒發展的機會比較狹隘,因為媒體太多、

過多,造成極度不良的競爭;多數同業削價競爭,造成產業不健全。看到 中國這個市場,當然政治干擾很大,可是基本上還是黃金處女地,未來媒 體發展還有很大的空間。從全球華語平臺來看,中國市場是不可丟的一塊 市場,所以就一直有這個興趣想到中國來做。」(答第 3 題)

面對大陸廣袤的發展空間,刺激許多原本在臺已有規模的臺商躍躍欲 試,希望把握住大陸市場的新契機,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值得期待的未 來。例如受訪者#20 夫婦回憶他們考慮到大陸發展前的動機時,說了一段 他們的人生思路:

因為我們在臺灣的時候,公司還不錯啦,還是有正常營運嘛,可是,

那時候景氣已經在走下坡了嘛。有一天我們就是倆個聊著聊著啊,

因為我們公司對面有一家五金行,那有倆個老夫妻嘛,小孩都長大 了嘛,他們已經五六十歲六七十歲了,我們是一搬到苗栗就認識他 們了,就倆夫妻在那邊開五金行嘛。我們常常會過去跟他們買工具 啊、買油漆啊什麼的,就配合的啊。然後有一天我就跟她(#20 妻)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聊天嘛、聊就說,我們倆個要像他們倆位老夫妻這樣子嗎?大概在 五六十還六七十歲還坐在這邊守著我們的這家店嗎、這公司嗎?就 這樣賣賣東西這樣?我覺得說、那時候我是覺得~,我跟她聊啦,後 來覺得~倆個人也認同這樣,也不希望說,到這種年紀以後,五十歲 六七十歲,還在過這種生活啦,還是要出去拚一拚。那時候她也蠻 鼓勵我的,過來看看。就是因為這個前提、這個原因吧。(答第 4 題)

相對於大陸剛開放的市場,許多臺商都已有職場或經營公司的經驗和資 金;因而移居大陸,除了基於市場趨勢和發展事業之外,也成為許多臺商 們揮灑自己抱負的一片新天地,甚至是一條實踐自我的道路。

(二)學歷政策使臺生成為臺商

除了經濟需求和市場趨勢外,部分臺商也有不同的因素促使他們移居 大陸或在當地發展,包括學歷問題、原居地政治與社會局勢變化的影響等 等。例如#26 醫師和#04 總監 2 位受訪者先前便已在大陸攻讀碩、博士學 位,但受限於兩岸學歷承認問題,所以畢業後便在當地求職發展,但工作 之後認為大陸的前景應當優於臺灣,因而便仍維持大陸的工作與生活。如 受訪者#26 醫師因為昔日在臺灣工作過勞而常生重病,為了解決困擾,乃 於 1995 年到大陸學習中醫。取得博士學位後,便在上海地區一所醫院執 業。(答第 2、3 題)受訪者#04 總監在臺主修企業管理,進入職場後決定 再攻讀博士學位,於 2007 年取得復旦大學學位,「當初並沒想說要來大陸 發展,但來大陸之後看到大陸不斷在發展(笑),加上學歷還沒有承認嘛,

所以我就留在這裡啊,留在這邊工作,因為這裡有機會,所以就留在這裡。」

(答第 4 題)受訪者在當地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及投顧諮詢業務,並合資成 立公司,開展自己的事業。(答第 3 題)

(三)政治與社會情勢變化刺激臺商移居大陸

另外有 3 位受訪者提到經濟範圍以外的原因,即臺灣方面的政治和社 會變化,也成為他們移居大陸的原因之一,例如受訪者#18 原先在部隊負 責軍售採購業務,但因受到尹清楓案件影響,感受到社會輿論對軍方態度 曖昧,自覺難有發展而請退:「尹清楓那時候嘛,我是他學弟,所以做這 行當,就覺得,臺灣的氣氛已經不對了,就用有色眼光看你,也很難推,

太複雜,跟我個性不合;你到立法院大家會用異樣的眼光看嘛,你會覺得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工作沒有成就啦,所以就決定要退。」(答第 2 題)退伍之後,在朋友安 排下,便到大陸駐點,開始經營廣告代理的工作。

受訪者#10 則因不滿當時政府執政態度,對重大政策立場反覆,因而 成為受訪者離開臺灣的關鍵因素。「在 2000 年那個時候是一個關鍵點,會 來也是因為那時臺灣的政治不太穩定,2000 年就是核四停建那個時候,會 覺得執政者言而無信。」(答第 3 題)同樣受到政治因素影響而移居大陸 者還有受訪者#22,他明確地指出,2004 年總統大選發生的「319 槍擊事 件」是刺激他確切決定到大陸發展的關鍵因素,他說:

我是到 2004 年,就阿扁的兩顆子彈之後,我是毅然決然就決定來這 邊發展。[所以那個事情對您是一個刺激?] 非常大的,非常大的影 響。我是覺得說,這種事都可以發生,臺灣已經沒有救了;而且,

當時造成很多家庭,包括家庭內部就~,會產生兩派的意見,我是覺 得是非常不好的事情。人家中國大陸在走經濟改革,那我們在走文 革。所以當時我認為~,而且當時他們確實臺灣景氣也不太好;那,

會覺得說,臺灣,沒救了、沒救了。我們投票投不贏人家,我們就 用腳投票(笑),用手投不贏,就用腳來。(答第 3 題)

受訪者表示,原本在 2000 年就想到大陸發展,也隨友人到大陸考察市場 狀況,但因對環境不熟悉、也無適當人脈,以致猶豫難決。但在上述選舉 事件之後,反而促使受訪者「毅然決然」「用腳投票」離開臺灣,成為少 數含有「政治因素」而進入大陸市場的臺商案例。

二、大陸祖籍地對臺商的意義

臺商移居大陸,是否有「回到故鄉」或「回到祖國」的感受?還是只 是單純的工作、生活之處,而無「多餘」的歷史和族裔的情感牽絆?又或 者,反而言之,大陸的歷史和族裔的情感是否可能也是吸引臺商前往大陸 工作、投資,居留生活的因素?在 34 位受訪者中,有 25 位臺商可以明確 地說出家族在大陸的祖籍地點。其中有 12 位臺商曾經到訪祖籍地,試圖 尋找自身與祖籍地之間的情感聯繫;有 5 位臺商雖未到祖籍地,但有和親 戚聯絡、互動;另外有 8 位臺商既未探訪祖籍地,也不曾聯絡親戚。整體 的互動狀況可參閱「表 5-1 臺商與祖籍地暨親友互動情形」,掌握概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曾經到訪祖籍地的臺商主要對於地理上的想像多過於對大陸親戚的 情感。像是祖籍同為廣東省梅縣的#19 董事和#28 經理都曾遊訪過祖籍地,

巧合的是,倆人都認為當地的人文風情與地理環境和各自在臺灣的桃園、

苗栗老家非常相似,#19 董事便說:

梅縣我很訝異的是,地形風貌、地勢,跟我老家就是我父親那邊楊 梅的新埔很像很像;只是說它擴大了幾倍,它也是兩邊是山,中間 是平地像河谷地這樣子。……所以我很訝異,欸,客家人照他原生 的地方這樣,移到這邊也找很類似的地方住。(答第 7 題)

但他並未因此就對祖籍地有歸屬感,「雖然地形地貌很像,可是又有一些 東西又好像不太一樣」(同前),像是口音的差異,甚至臺灣宗族長老到梅 縣考究族譜而被告知可上溯至宋代「楊家將」後代時,受訪者並未與有榮 焉,而是懷疑其真假,「是不是編出來的不曉得」(同前),而一笑置之。

另一個類似且極端的例子是#30 董事長的經驗,他的祖籍是福建省林森 縣,他說:「回去也是想尋根啦,看看以前祖先的環境哪。」但走訪之後 卻發現,「那個縣已經沒有了,因為行政區的合併,已經不見了,這個縣」,

致使受訪者對於祖籍地的山水環境「沒感覺」(受訪者#30 訪問記錄頁 16), 竟至造成了反效果。

除了地理上的情感外,有些臺商在探訪祖籍地時也難以避免與大陸親 戚接觸,甚至有的臺商探訪祖籍地的目的就是尋親訪舊;但也常在經歷彼 此實際的接觸之後,而改變了臺商對祖籍地原先的情感,而將祖籍地仍然 保留在原來的想像之中。例如#05 專員由於先生先前對大陸抱持正面觀 感,曾說「好山好水在中國大陸」,因而曾多次隨先生回江蘇省徐州市祖 籍地探訪親戚。但在數次互動後,「我們家先生生氣了」(答第 7 題),財 務間的齟齬、情感期待的落差等等,漸漸消減#05 專員和先生初始對祖籍 地和大陸親戚的美好期待,而不再積極地維持自家與祖籍地間的聯繫。類 似於#05 專員的情形相當常見,包括#03 董事長、#16 媽媽、#20 老闆等諸 多臺商在面對祖籍地時都曾遭遇類似的歷程:

想像→ 接觸→ 退縮→ 想像

然後只與祖籍地和親戚保持著年節問候、婚喪致禮的「似有非有」的關係 和互動模式。縱使和大陸親戚互動較密切的臺商,也仍對祖籍地有距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感,而不會增加他們與祖籍地之間的接觸頻率。例如#07 經理與先生雖然

感,而不會增加他們與祖籍地之間的接觸頻率。例如#07 經理與先生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