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9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 蔡彥仁教授. 立. 趙星光教授. 政 治 大. ‧ 國. 學. ‧.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 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于明華. 中華民國一○六年八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5) 摘. 要. 本論文試圖探究多數具有宗教信仰的臺商,在管制宗教政策下的大陸 移居地如何進行宗教活動、維持信仰需求;同時,在此處境下,宗教信仰 是否會影響他們的身份認同,彼此間有何變化關係和意義。本論文根據 2009 年至 2010 年間在上海地區以半結構式深度訪談法,蒐集 34 位受訪臺. 政 治 大 教認同理論,與相關研究案例比較、分析之後,可提出以下四個主要的研 立 商的訪談記錄及相關文獻與資料,並運用美國認同心理學家 Erikson 的宗 究結果:(1)臺商為因應大陸管制宗教政策之環境,衍生其因應策略,發展. ‧ 國. 學. 出以定期集體運用私人籌措宗教資源為主的幾個宗教運作模式。(2)宗教信 仰對臺商在移居地的工作與生活仍有影響力,不僅運用為企業倫理,也發. ‧. 展為產業項目。(3)縱使身處管制宗教與無神論意識形態的環境,臺商仍有. y. Nat. 其宗教本質層面的需求而皈依或改宗。(4)臺商原有的宗教信仰對其影響越. io. sit. 大,越能維持對原居地的認同;相對地,臺商若對移居地認同漸增時,也. er. 會對當地宗教事務產生認同感,進而又增進對移居地的認同。本研究可證. n. al 明宗教信仰與臺商的身份認同及其變化之間具有相關性,可補充學界對於 iv C. n. hengchi U 臺商、移民與宗教等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與範圍。. 關鍵字:上海臺商 臺商研究 移民研究 宗教認同 身份認同 艾瑞克森.

(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7)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1990-2010. 目. 錄. 摘要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論題說 明 …………………………………………………. 1. 第二節. 研究現 況 …………………………………………………. 3. 第三節. 研究方 法 ………………………………………………… 23. 第四節. 論文架 構 ………………………………………………… 28. 立. 政 治 大. ‧ 國. 第一節. 學. 第二章 大陸宗教政策與臺商因應策略 ………………………… 31 上海宗 教 發展與現 勢. ………………………………… 34. ‧. 一、上海開埠後的宗教活動 ………………………………………… 34. y. Nat. 二、文化大革命的毀滅性破壞 ……………………………………… 36. er. io. 大陸現 行 宗教政策 與問題 ……………………………… 40. a. n. 第二節. sit. 三、改革開放後的宗教政策演變 …………………………………… 37. v. l C 一、憲法確立的宗教信仰自由與實務差異 ………………………… 40 ni. he. i U. ngch 二、從民間信仰「合法性」討論政策與實務差異的本質問題 …… 41. (一)宗教政策對「宗教」的定義與範圍…………………………… 41 (二)以非宗教的方式處理「宗教」以外的宗教…………………… 42 (三)「合法性」的宗教本質……………………………………… 44 第三節. 臺商對 大 陸宗教環 境的體 認 及宗教政 策對臺 商 的影響 46. 一、宗教 活動場 所 與內容遭 受限制 …………………………… 47 二、缺乏 宗教資 源 與宗教人 士 ………………………………… 49 三、商業 化破壞 宗 教精神與 本質 ……………………………… 50 四、宗教 在教育 和 文化中的 失落 ……………………………… 51 五、大陸 宗教政 策 對臺商宗 教運作 模 式的影響 ……………… 53.

(8) ii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第三章 臺商宗教實踐的模式 ……...………………………………57 第一節. 運用當 地 宗教資源 模式……………………………………57. 一、定期聚會:佛 道民俗信 仰…………………………………… 60 二、定期自 修:天主 教 …………………………………………… 63 第二節. 運用外 部 宗教資源 模式 ………………………………… 66. 一、定期 聚會: 基 督教團契 ………………………………………66 (一)滬華 團契 ……………………………………………………66 (二)崑華 團契 ……………………………………………………75. 政 治 大 ………………………………………………………79 立. 二、定期 聚會:佛 教 團體 …………………………………………79 (一)佛禪 會. ‧ 國. 學. (二)佛如 社 ………………………………………………………81 (三)佛慧 團 ………………………………………………………82. ‧. 三、定期 自修 ………………………………………………………84 (一)佛道 民俗信 仰 …...…………………………………………84. Nat. sit. io. 個人隨 機 運用外部 宗教資 源 模式……………………..… 88. n. a. er. 第三節. y. (二)念修 會 ………………………………………………………86. v. 一、佛道 民俗信 仰 l…………………………………………………89 ni. Ch. U. engchi 二、基督 教 …………………………………………………………91 三、佛教 ……………………………………………………………92. 第四節. 小結…………………………………………………..…… 93. 第四章 臺商移居生活的宗教性解釋與影響 …..…………………97 第一節. 臺商移 動 因素的宗 教性解 釋 …...…………………………99. 一、宗 教力量 的主 動角色 ……………………………………… 100 二、預定 論的解 釋 ……………………………………………… 103 三、因緣論或 因果 觀的解釋 …………………………………… 105.

(9) 目. 第二節. 錄 iii. 移居地 對 臺商宗教 信仰的 影 響:皈依 和改宗 ……… 107. 一、皈依 ∕改宗 研 究的主要 議題與 模 式 ………………………107 二、臺商 在移居 地 皈依為宗 教信徒 ……………………………110 三、臺商 在移居 地 改宗其他 宗教 ………………………………112 第三節. 宗教對 臺 商工作與 生活的 影 響…...…………………… 115. 一、宗教信仰作為職場、人際關係和心理的支持力量…………… 116 二、宗教信仰作為企業管理原則…………………………………… 119 三、宗教信仰作為企業經營項目 ……………………………………121. 政 治 大. 第五章 宗教信仰與臺商的認同變化 ………..……………………125. 立. 原居地 與 祖籍地對 臺商身 分 認同的影 響 ………………127. 學. ‧ 國. 第一節. 一 、 臺商移居大陸的原因 …………………………………………… 127 ( 一)經濟 需求與 事 業發展 …………………………………… 127. ‧. (二)學歷 政策使 臺 生成為臺 商 …..……………………………128. sit. y. Nat. (三)政治 與社會 情 勢變化刺 激臺商 移 居大陸 ……………… 128. er. io. 二、大陸祖籍地對臺商的意義 ………………………………………… 129. n. 三、臺灣 原居地 的a角色及臺 商對移 居 地的認同 i v 感 ……………133 l. C. n. h e 及其變i化U…..……………………133 (一)臺灣 原居地 的 故鄉角色 ngch. (二)移居 地成為 臺 商的第二 故鄉或 子 女的故鄉 …………… 135 第二節. 家庭、婦 女對宗教 信仰生 活 與身份認 同的影 響 ……… 137. 一、相關研究的啟發和討論……………………………………………137 二、家庭促進臺商宗教生活及其與身份認同的關係 139 (一)家庭對宗教活動與信仰生活的影響…………………………… 139 (二)家庭的宗教生活對臺商身份認同的影響……………………… 140 三、婦女促進臺商宗教活動與信仰生活……………………………… 141 (一)婦女對宗教活動與信仰生活的影響…………………………… 141 (二)女性臺商與身份認同的變化…………………………………… 143.

(10) iv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第三節. 宗教信仰與臺商身份認同的關係…………………………… 144. 一、宗教因素在移居過程中的影響與變化 …………………………145 二、臺商原有宗教影響越大,對移居地認同越低 …………………147 三、對移居地有認同感,也會增加當地宗教認同 …………………149. 第六章 結論 ……………………………………………………...… 153 一、大陸宗教政策與環境促使臺商形成自己的宗教運作模式…… 155 二、臺商 的宗教 運 作模式及 其特點 ………..……………………155 三、宗教 信仰對 臺 商工作與 生活的 整 體影響 …………………156 四、宗教 信仰對 臺 商身分認 同的影 響 …………………………157. 政 治 大. 五、宗教信仰 與臺商 身分認同 的理論 意 義 …………………… 158. 立. ‧ 國. 學. 受訪者資料表 ….....……………………………………… 165. 附錄二. 訪談問卷 ….....……………………………………….…… 167. 附錄三. 臺商宗教活動與生活參與觀察記錄 (照片) ….…..… 171. 附錄四. 訪談文字記錄選摘(四位受訪者) …………………...…173. ‧. 附錄一. io. sit. y. Nat. a. er. 附錄四之 一:受訪 者 #08 訪談文 字稿(逐字 稿 )………………..173. n. iv 附錄四之 二:受訪 者#13 l 訪談文 字稿(摘錄稿)………………..211. n U eng 附錄四之 三:受訪 者#19 訪談文 字稿(摘錄 c h i 稿 )………………..227. Ch. 附錄四之 四:受訪 者#21 訪談文 字稿(摘錄 稿 )………………..253. 參考文獻 ….………......……………………………………….….… 275.

(11) 第一章 緒 論. 第一節. 論題說明. 本論文試圖探究以下四個論題: 一,在管制宗教政策下的大陸移居地,多數具有宗教信仰的臺商可能面對 何種宗教處境?這些與臺灣或原居地相異的宗教環境對他們在移居地的 宗教信仰有何影響?. 立. 政 治 大. 二,為了因應管制性的宗教政策和異於原居地的宗教環境,大陸臺商如何. ‧ 國. 生活需求?. 學. 運用適當的資源、形成可持續運作的模式以實踐其宗教信仰、滿足其宗教. ‧. 三,宗教信仰如果對臺商在移居地工作、生活有所影響,則具有信仰背景. io. y. sit. 教性的解釋?. Nat. 的臺商如何看待宗教在其中的角色?對於他們的移居活動是否會賦予宗. er. n. 四、臺商如果認為宗教信仰對其在移居地工作與生活有所影響,則宗教信 al v‧‧‧‧‧‧‧‧‧ i 仰是否會影響他們在移居地的身份認同?或是臺商經由移居地的宗教運 n Ch ‧‧‧‧‧ engchi U 作模式之後,是否會改變他們的身份認同,而與原居地有所差異,其中變 化的意義為何? 兩岸分治已逾六十年,學者析論彼此差異時,向來多由政治、經貿、 外交、制度、政策等議題入手;而於文化、宗教、信仰、民俗等層面較少 著墨。然而,兩岸自政府開放探親以來已近三十年,期間除了因為戰爭分 隔的年長探親者慢慢減少而趨緩外,大批為經營事業、尋求適合條件與環 境之民眾或業者則陸續西進,至今不衰,且漸次形成相當數量之群體。不 但在兩岸事務中已具影響力,同時在移居地也已形成移民生活與社會模 式。因此,臺商如何適應移居地的社會、文化、習俗,又如何在移居地維 持原居地既有之傳統、習慣,乃至信仰與宗教活動,是否對其歸屬感與認 同選擇有所影響等等,便成為本文嘗試觀察與探討的問題。.

(12) 2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眾所周知,基於意識形態與政策差異,大陸當局目前在宗教事務上仍 存有諸多限制。然而,相對地,根據政治大學「臺灣地區宗教經驗調查研 究計畫」 (Religious Experience Survey in Taiwan, REST)在 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12 月間的調查,臺灣地區居民中,84.1 %受訪者表示有宗教信仰, 雖然有 15.4 % 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宗教信仰」 ,但是從實際的宗教活動來 看,像是參拜或祈禱神靈,有高達 97.7 %的受訪者給予正面回應(第 63 題) ,如果更進一步詢問他們在近期內「過去一年中」 「最常祭拜的神靈」, 更有 98.9 %的受訪者有所回應(第 64 題)。1 顯見大部分的臺灣民眾具有 宗教信仰,縱使「沒有宗教信仰」,也仍有相關需求與活動。可以說,宗 教信仰乃是構成臺灣民眾日常生活的基本元素之一。因此,令人好奇而足 以提問的是,面對管制性的宗教政策、環境下的大陸臺商,在大陸移居地 將如何進行其宗教生活?. 立. 政 治 大. 例如,宗教信仰在移居地的經商過程或在當地的生活與社會中有何作. ‧ 國. 學. 用?相較於二、三百年前的明清渡臺先祖,現今移居大陸的臺商是否也會 攜帶神祇同往,以作為認同或精神之寄託?而信仰或神祇或乃至於臺灣在. ‧. 此間所扮演之角色又如何?是「原鄉」還是「出生地」?又是否與大陸「祖. y. Nat. 籍地」之間有所衝突或另有詮釋?臺商是否能組成宗教組織或神明會,以. sit. 移植臺灣的運作模式?甚至與當地既有宗教或信仰有所互動或影響?另. er. io. 外,若無奉請臺灣神祇者,又是如何解決其信仰需求?是否直接參與或運. n. a 用當地既有之寺廟、教會或宗教場所?又或者是加入和使用其他臺商所提 iv 供的宗教資源?. l C hengchi Un. 長期以來,在兩岸交流互動過程中,面對「歸返」的「臺灣同胞」, 大陸方面的報導或論述習於賦加「祖國」、 「原鄉」等概念與詞彙,以標榜 其主導地位、「根源性」,將「大陸-臺灣」關係詮釋為「主-從」模式; 因而在諸多關於兩岸事務的宣傳中,大陸方面常將自身置於「主體」、 「中 心」,乃至「原則」與「標準」等角色或地位。同時,在「一個中國」的 1. Yen-zen Tsai, ed., Religious Experience in Contemporary Taiwan and China, Taipei: Chengchi University Press, 2013. 本段所引數據,請見該書附錄三(Appendix III) ,第 99 題「請問您 目前的宗教信仰是?」回應結果除了「沒有宗教信仰 15.4%」外,各宗教信仰按比例依序 為民間信仰 38.4%、佛教 18.6%、道教 13.1%、佛道雙修 5.1%、基督教 3.6%、一貫道 2.4%、 其他 1.6%、天主教 1.3%、不知道 0.5%、拒答 0%。另外二題為第 63 題「您有沒有參拜 或祈禱過下列神靈?」和第 64 題「過去一年中,您最常祭拜的神靈是?」詳細調查數據 皆可參見書中附錄。.

(13) 第一章 緒 論 3. 國際政治情勢下,似乎以中國共產黨政權治下的大陸地區即是「祖國」 、 「原 鄉」 、 「主體」或「根源」的內容與意涵。 基於上述,或可提出另一個問題:身處兩岸之間的臺商移民群體,其 身分認知與認同為何?如何形成、或有無變遷?其中形成或受影響的因 素、條件為何?亦即,當臺商進入大陸移居地的環境之中,如何適應或回 應當地的生活模式、社會習慣、乃至於意識形態或政府政策?移民本身是 否有自己既定的原則以作為判斷和回應的根據,而他們又是如何形成、設 定、運作其身分認知與認同的標準,標準的內容與意義為何?然而,在兩 岸關係的研究上,向來多從政經層面探討身分、認同、乃至於雙方政權彼 此地位之爭執,有時不免落入政治辯論或政策宣示的窠臼,而忽略了其他. 政 治 大 體在大陸的移居、移民社會與生活中如何進行其宗教活動與運作模式,探 立 討其身分認知與認同的形成與變化議題。. 面向的觀點。故而本文嘗試從宗教、信仰與文化等層面,透過觀察臺商群. ‧ 國. 學. 第二節. 研究現況. ‧. y. Nat. 本文透過訪談大陸臺商宗教信仰背景及其在移居地的宗教活動情. sit. 形,嘗試探究可能的運作模式及其對臺商認同的影響。由於學界對於「大. er. io. 陸臺商的宗教運作模式」尚無涉略,故為本文論述主體,將在第三章詳細. n. a「臺商認同」議題則有較多研究成果,惟以政治、 討論。至於學界目前對於 v i l C n 經濟、社會等方面為主,較少從宗教層面觀察臺商認同的問題。故本節先 hengchi U. 概述國內學界現有臺商認同相關研究成果,其次借鑑部分美歐學界關於宗 教與移民認同的研究議題,作為本文論證宗教與臺商認同議題的參考和比 較基礎。. 一、大陸臺商「身分認同研究」議題 根據耿曙等學者的整理與分析,學界目前對於大陸臺商的研究議題, 大致可分為「跨界經驗」、「身分認同」 、 「制度環境」與「勞動體制」等方 面,但在實務層面並不僅以此四種類別為限。同時,從 1980 年代後期開 始,漸漸發展出「臺商研究」的學術領域,至今可劃分為「源起」(1980 年代後期)、「發展」(1980 年代後期至 1990 年代中後期)、 「壯大」 (1990.

(14) 4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中期),以及「轉型」(2000 年中後期至今)等四個階 段,突顯出各階段臺商活動的特色與學者關注焦點,以便於後續研究的參 考。2 對於臺商的身分認同研究的重要性,耿曙等特別指出: 兩岸分治分立,睽違半個世紀,再追溯明清墾植[殖] 、日治遺業, 台灣已發展出不同於大陸的「生活文化」 ,加上兩岸再次接觸的時間 點,正當台灣民主轉型,重建自我∕認同當口,彼此擁有迥異的生 活方式,這些「彼此有別」的刻板影響[印象] ,使得重踏大陸土地 的台灣前鋒,成為觀察兩岸文化碰撞,重新認識台灣的絕佳機會。3. 治 政 創性。耿曙等人也進而針對「臺商的認同變遷」既有的成果中歸納出三個 大 立 研究類型[主題]:(1)支配臺商的力量為何(利益或認同)?(2)臺商的身 顯見此議題在兩岸研究與臺商研究領域中,頗為複雜、深刻,但又極具開. ‧ 國. 學. 分認同為何?(認同如何變化)(3)影響臺商認同的機制為何?(文化、階 級、政黨等背景?或接觸經驗?)而這三個研究主題類型正可顯現出研究. y. sit. Nat. (一)主題一:支配臺商的力量為何?. ‧. 「臺商的認同變遷」問題意識的開展次序與深度。. er. io. 第一個主題在於探求「臺商之所以成為臺商」的原因或動機,也就是 探究臺灣民眾為何前往大陸經商?在哪些誘因或需求下,願意離鄉背井且 a. n. v i l n 面對許多不確定因素和風險,前往一個長期以來在政治立場、思想觀念等 Ch U i e h n c g 方面都處於敵對狀態或巨大差異的地方,投入資產、時間、心力、家庭、 乃至人生於其中,是渠等付出不可謂小,亦不可能屬無謂之舉;則其原因 或動機之支配力量便對臺商投資行為有重要影響,而為臺商研究之首要問 題。 在此主題中,學者嘗試突破如「推拉模式」的傳統移民理論觀點,將 臺商的跨界行為置於較諸經濟利益之外更為多元、複雜的因素與環境中,. 2. 耿曙等撰: 《臺商研究》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2) 〈導言〉 、 〈第一章 臺 商研究的起源、發展與核心議題〉 。. 3. 見前書,頁 7。方括號[]前應為錯字,謹改正。.

(15) 第一章 緒 論 5. 予以更整體地觀察和分析。4 此一論點相當符合實際情況,因為大部分的 臺商不僅僅只是「移動」而已,而是漸漸變成「移居」 、進而成為「移民」。 也就表示臺商的移動不僅只是經商,而漸漸也兼顧生活、甚至需要規劃定 居、社交、乃至融入當地社會等層面。於是在實際的移居生活中,臺商便 須面對如「跨界安排」、「家庭安排」 、 「子女教育」 、 「住居安排」 、 「移民權 益」等等「情感-理智」或「認同-利益」等「義利之辨」的抉擇衝突, 而不再只是單一面向的「經濟人」的角色而已。 5 也因此,影響臺商認同 的可能因素便不能僅從單一的經濟利益面向來思考。 (二)主題二:臺商的身分認同為何? 第二個主題基於「社會環境與行為者間相互影響」的假設,對於離鄉. 政 治 大. 多年、赴陸益久之臺商,其身分認同是否改變?認同意涵與認同對象為. 立. 何?便是對其「身分認同」所要探究的問題。在發生次序上,此主題所欲. ‧ 國. 學. 探究的對象乃是「臺商身分認同」如何變化、以及此一既成現象之表現型 態。此主題牽涉臺商在移居地的活動與生活內容,以及臺商與當地社會接. ‧. 觸經驗之結果,因此也漸漸觸及臺商身分認同變化之可能因素與機制。. Nat. y. 對此主題的研究,學者從「認同物件[對象]」和「轉變過程」作為. sit. 分析途徑。就「認同物件[對象]」而言,臺商的認同對象有六種可能:(1). er. io. 「認同臺灣」 、(2)「認同對岸」 (可再區分出「認同國族」 、 「認同城市」 、 「飛. n. 地式的認同」) 、(3)「同時認同兩岸」 (雙重認同,居間的認同) 、(4)「認同 a v. i l C n 跨海峽的新社會空間」、(5)「(全球的)流動空間式的認同」 ,以及(6)「無 hengchi U 6 所認同」 (超越界限式的認同) 。 在設定「認同物件(對象) 」時,乃是假 定「臺商西進(或跨界移動)一定會伴隨認同變化的發生」;對此,學者 特別指出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何理解臺商的西進經驗?」亦即前 述「臺商西進一定會伴隨認同變化的發生」嗎? 7 因為對部分臺商而言, 赴大陸經商跟在臺灣各縣市談生意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因而可能連「認同」 4. 見前書,頁 19。並可參林平: 〈情感因素對人口遷移的影響:以居住在東莞與上海地區的 外省台灣人為例〉 , 《東亞研究》卷 40,第 2 期(2009.7.) ,頁 99-139。以及鄧建邦: 〈跨 界流動下中國大陸台商的認同〉 ,收在王宏仁等編: 《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 (臺北:中硏院人文社科中心∕亞太區域專題硏究中心,2009),頁 133-160。. 5. 參同前註。. 6.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1。. 7.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2。.

(16) 6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的想法都未必想過,更別提會是個需要煩惱的問題。此一質疑在邏輯上雖 有可能推翻「臺商認同研究」的成立條件,但從實務領域和田野方法層面 而論,如果「認同」對當事者並無影響的話,自然便被排除在研究對象的 範圍之外了。 (三)主題三:影響臺商認同的機制為何? 第三個主題的研究可說是對前一主題的聚焦與深化,亦即在於深究臺 商身分認同之所以變化的原因或機制,乃至於掌握其身分認同變化的「深 層結構」。相關研究基於身分認同變化的結果與發生過程,嘗試更進一步 地追溯其更為根源性的因素,例如意識形態或認知觀點的差異,或是情感 增減、文化差異,甚至宗教信仰之有無等等,都有可能是影響認同的根本. 政 治 大. 原因。亦即在此一階段的主題研究中,可嘗試更細膩地描述與詮釋臺商身. 立. 分認同變化的本質性因素及其意義。. ‧ 國. 學. 關於本主題,學者首先強調「接觸經驗」的核心作用,尤其是接觸之 後的感受好壞,對臺商的認同影響常有最直接的反應,甚至形成「第一印. ‧. 象」的成見,而促成認同的「轉變過程」 。目前學者從「接觸經驗」與「社. Nat. y. 會融入」作為觀察途徑,而可歸納出臺商認同變化的三種類型:(1)「完全. sit. 融入」、(2)「完全不融入」、(3)「階段式融入」。8 由於「完全融入」多是. er. io. 臺商的主動行為,較少受到「接觸經驗」的影響;「完全不融入」和「階. n. 段式融入」則受到「接觸經驗」後的好惡感受,而影響其「社會融入」的 a v. i l C n 程度以及認同的深淺。因此,學者進一步將「社會融入」的觀察途徑區分 hengchi U 出四個層面,從居留時間的久暫、生涯規劃的長短、社交程度的深淺,以 至於對認同影響如何等等,作更細部的分析。9. 在臺商的「接觸經驗」過程中,除了不免受到本身省籍或政黨背景的 影響而有所差別外,10 還包括了「文化差異」的衝擊,尤其是生活上和社 會環境的差異。11 同時,年齡層的區隔對於當地感受的經驗也有所不同, 青年群體對於兩岸政治差異(民主∕威權)可能不易適應,而中年群體對. 8.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2-23。. 9.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3。. 10.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4。. 11. 同前註。.

(17) 第一章 緒 論 7. 此反而會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12 再者,則是「階級地位」,包括臺 商之間、臺商與當地接觸對象之間的地位落差,反映出不同的認同選擇。 13. 這一點,也須考慮到「當地社會結構差異」的影響,進而形成「從當地. 民眾對於臺商的觀感中掌握臺商心態」的另一個研究角度。14 這種考慮到 「角度」或「觀點」的分析途徑,在近年得到更進一步地運用,例如從臺 商閱聽、運用、乃至詮釋當地媒體所提供的資訊,藉以了解移居地媒體對 於臺商在當地的認同變化,便是更為聚焦與細膩的研究模式。15. 二、宗教與臺商認同研究 根據前文可知,學界對於臺商的認同研究議題頗為豐富、多元,有從. 政 治 大 誠」轉移、亦有從國族認同探究臺商在兩岸間的「選擇」變化。然而,論 立 者多著重於從某一種認同角度為分析的主軸,而較少嘗試整合多種認同之 社會認同角度論之、有從文化認同角度論之、有從政治認同關切臺商的「忠. ‧ 國. 學. 間在臺商實際工作、生活中複雜變化的情形。亦即臺商在移居地的認同變 化可能從社會認同影響其文化認同、國族認同,以至改變或重新建構其身. ‧. 分認同;也就是說,認同的變化並非僅表現為某種單一型態,而是隨著臺. y. Nat. 商在移居地經商、工作、交通、生活等過程,漸進、累積而成,而無法只. er. io. sit. 從某一特定的認同表現可掌握全貌。. 宗教認同也是臺商諸多認同變化的一種,然而在既有的研究議題中卻. n. a. v. l C 極少被觸及,少有立基於宗教層面的實務或觀點為分析途徑。美國移民學 ni. h. U. engchi 者 Ebaugh 對於當代宗教與移民關係的研究領域概括出七個主要的議題 :(1) 宗教組織在種族認同再產生當中的核心角色;(2)宗教作為移民融入美國社 會的仲介者;(3)會眾制度作為組織主要的形式;(4)多種族教會的衝突與隔 離;(5)移民第二代與移民宗教組織的關係;(6)受教會影響之移民婦女的角 色與地位;(7)在美國的移民與其家鄉社區間的跨國宗教關聯。16 從 Ebaugh. 12.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5。. 13. 同前註。並可詳參林瑞華: 《 「階級差異」或「認同制約」?大陸臺灣人社會融入之分析》 (臺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 14. 見前引耿曙等編: 《台商研究》 ,頁 25。. 15. 參 Shu-Ling Huang(黃淑玲), Re-mediating Identities in the Imagined Homeland: Taiwanese Migrants in China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aryland, 2010.. 16. Helen Rose Ebaugh, “Religion and the New Immigrants”, in Michele Dillon ed., Handbook of.

(18) 8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歸納出的議題可見,宗教在移民的認同行為中佔有重要地位,不僅可協助 移民融入當地社會,也是突顯移民與當地之間差異的標誌,甚至是移民在 當地與母國之間的聯繫橋樑。由此可見,若欲釐清移民的認同問題,便不 可忽略宗教因素的影響力。雖然 Ebaugh 主要是針對現代美國移民與宗教 的情境而論,但我們仍可參酌其議題,掌握住「宗教對臺商認同之影響」 的研究主題。 (一)移民研究中的宗教議題 以美國為例,Ebaugh 指出,在 1965 年通過〈哈特-賽勒移民法案〉 (Hart-Cellar Immigration Act of 1965)取消來源國種類和移民名額限制之 後,大量的新移民從世界各地將其宗教傳統帶到美國,大幅地影響了美國. 政 治 大. 的宗教情勢。從移民人口數量而論,1950 年代從亞洲移入美國的人口約有. 立. 十五萬,但到了 1980 年代則遽增逾二千七百萬;然而同時期歐洲移入美. ‧ 國. 學. 國的人口數則下滑了三分之一。此外,在 1950 年代從拉丁美洲和加勒比 地區移入美國者約有六十萬人,佔移民總數的四分之一(25%) ;到了 1980. ‧. 年代則上升到 47%,約三千五百萬人。再從移民出生地來看,在 1985 年. y. Nat. 到 1990 年之間移入美國的五百萬移民中,只有 13%出生於歐洲、加拿大、. io. sit. 澳洲、紐西蘭等地(即主要的歐美裔國家) ,26%出生於墨西哥、22%出生. al. er. 於中南美洲,而出生於亞洲的移民比例已上升至 31%。17. n. v i n Ch 上述資料顯示,從二十世紀下半葉起,前往美國的移民人口結構已經 engchi U 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期之前,以歐洲地區為主要來源國的移民,轉 變為來自拉丁美洲和亞洲地區的移民,而且來自亞洲地區的移民有日益漸 增的趨勢。正因如此,隨著來源國多樣性的增加,不僅促進了美國社會中 的種族與族裔的多元樣態;同時也因為新移民將其母國的宗教傳統移植到 移居地,而增加了美國宗教的面貌與發展的多樣性。18 此一多樣性反映在 1980 年代到 2000 年間的北美移民研究中,可以見 到有 Mullins 對加拿大的日本佛教徒研究(1987),Williams 對印度與巴基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230. 17. Ebaugh, 2003, p.225.. 18. Ebaugh, 2003, p.226..

(19) 第一章 緒 論 9. 斯坦的宗教論述(1988),Fenton 對於美國的亞洲印度宗教傳統的研究 (1988),Denny、 Haddad 和 Lummis 等人對美國的伊斯蘭教的分析 (1987) ,Diaz-Stevens 對紐約的波多黎各天主教的探究(1993) ,Kashima (1977)、Lin(1996)和 Fields(1992)等人對美國佛教的研究,Orsi 對 哈林區(Harlem)義大利人和海地人的研究,以及諸如 I. Kim(1981)和 Chong(1998)等人對美國的韓國基督教會的諸多研究。再如 Waugh 對加 拿大的穆斯林會眾的探討(1994),Numrich 針對二座南傳佛教寺廟的研 究,以及楊鳳崗對華盛頓特區部份華人基督教會的分析等等,都呈現出相 應時期移民在美國形成種族、族裔和宗教等方面的多元面貌。19 除了上述個案研究模式之外,從二十世紀九○年代中期開始,出現由. 政 治 大 略的移民和宗教等議題,展開主題式的專案計畫。例如 Warner 主持的「新 立 族裔與移民會眾計畫」(NEICP, New Ethnic and Immigration Congregations 大型機構或基金會委託或贊助的研究計畫模式,針對長期以來頗受學界忽. ‧ 國. 學. Project, 1996-1997)20 完成了包括基督教、印度教、猶太教、拉斯塔法利 (Rastafari,源自牙買加的黑人基督宗教運動) ,和混合的巫毒-天主教會眾. ‧. (Vodou-Catholic congregation)等等在內的民族誌檔案,藉以了解新移民. y. Nat. 的宗教團體如何協助他們融入新社會,並且在移民過程中建立認同感。 21. sit. 另一個大型研究計畫是由 Ebaugh 主持,名為「宗教、族裔、新移民研究」. er. io. (RENIR, Religion, Ethnicity, New Immigrants Research, 1996)以德州休士. n. a 頓市為單一的田野範圍,訪談市內十三個宗教會眾團體。會眾種類包括如 iv l. n. Ch 羅馬天主教會(其中包含一個全員為墨西哥人的會眾,另一個則包含由七 i U e ngch. 個民族團體組成的組織),希臘東正教會、印度教廟宇、一個大部分由印 度-巴基斯坦人為成員的穆斯林清真寺、一個大部份成員也屬印度-巴基 斯坦人的瑣羅亞斯德教中心、華人和越南人各自的佛教寺廟、五個基督教 會(一個包含四十八種民族的成員、一個以阿根廷移民為主、一個大部分 是墨西哥人、一個全是韓國人、一個全是華人)。 22 第三個大型研究案如 皮尤慈善信託基金(Pew Charitable Trusts)贊助的「入口城市計畫」(The Gateway Cities Projects),研究模式與前述 RENIR 計畫相對。此計畫選定 19. Ebaugh, 2003, pp.228-229.. 20. Ebaugh, 2003, p.229.. 21. Ebaugh, 2003, p.229.. 22. Ebaugh, 2003, p.229..

(20) 10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六個主要的移民入境美國的城市,包括紐約、華盛頓特區、芝加哥、洛杉 磯、舊金山和邁阿密,藉以檢視宗教在移民美國的經驗中的角色,及其與 移民融入美國社會間的關係。23 (二)宗教與移民認同的關係 在移民結構多樣性的環境中,極易促使身處異文化的移民們反思自身 在原居地和移居地之時和彼此之間的變化與差異,同時嘗試尋找重新定位 自身的管道與方法。因此,認同問題在移民研究中便成為必然遭遇且須處 理的重要議題。 Ebaugh 在綜合上述 1990 年代關於美國移民研究的七種主要議題中首. 治 政 新移民進入相異而新奇的美國社會時,宗教機構協助移民在個體空間與社 大 立 會網絡中,重塑並保留他們原有的價值觀、傳統和風俗等等。事實上,宗. 先指出「重塑族裔認同」 (the reproduction of ethnic identity)的重要性。當. ‧ 國. 學. 教與文化價值、活動等錯綜複雜地交織在一起,彼此有著相互影響而緊密 難分的關係,藉著象徵儀式和集體記憶,漸次成為移民們承載和傳遞文化. ‧. 價值、觀念、事務等的主要途徑與運作模式。同時,移民團體也會透過資. Nat. y. 助世俗性的事務,如語言課程、公民課程、青年活動等等,將宗教元素帶. sit. 入移民者的生活當中。移民宗教組織與家鄉的不同之處多在於他們會發展. er. io. 成社區中心,讓人們可以在此祭拜、參與社會活動,因而發揮了保持移民. n. 24 成員之間的社會關係,並將宗教與族裔文化傳承給下一代的功能。 a v. 此外,從 Will. i l C n hengchi U Herberg 對美國早期移民潮的研究也可了解,在移民過. 程與生活中,移民們雖然可能會流失語言、國籍、生活態度等原有文化元 素,但惟獨宗教是最常被保留下來的部分。相較於移民還在故鄉時,當移 民在新國家生活後,通常宗教認同會比族裔認同還重要。類似的情況也出 現在美國的移民中,他們到美國之後要比在移民之前更為宗教性。除了移 民自身的「神學化」(theologizing,亦即宗教化)經驗外,作為大致上屬 於基督宗教國家的少數宗教而言,通常會使移民更意識到他們的宗教認 同。移民在重塑其族裔性的主要方法便是在實體上重建家鄉的宗教性建 物,像是寺廟、雕像等等,乃至於音樂、歌曲,甚至如薰香、飲食等等可 23. Ebaugh, 2003, pp.229-230.. 24. Ebaugh, 2003, pp.230-231..

(21) 第一章 緒 論 11. 以觸發各種感官的事物,都在創造一種「家外之家」 (home away from home) 的概念,讓身處異地的移民們重新獲得自我定位與認同歸屬。25 (三)宗教對臺商認同研究的影響 根據前文的說明可知,受限於大陸當局的意識形態和宗教政策,國內 學界未曾以宗教信仰相關因素探究臺商的認同變化議題;而參考美國移民 學者的研究成果,則可思考,不同於以往僅從政治、經濟等角度觀察臺商 的認同變化而已。事實上,影響臺商認同選擇的因素似乎更為複雜、多元。 從學界現有的研究方向來看,關於臺商的認同問題固然可以從「政治 ∕國家∕國族」和「居住地∕原鄉∕故鄉」等角度入手。不過,從政治事. 治 政 政權的代表效力;但若從經貿事務中觀察,則對於以何處為 「原鄉」或「故 大 立 鄉」的質疑,便隨著臺商在兩岸間的移動、投資和經濟活動而紛至沓來, 務中觀察,多數的討論會著重在「政治∕國家∕國族」的範圍,爭辯兩岸. ‧ 國. 學. 甚至成為兩岸衡量臺商認同強度(或忠誠度)的標準。由此可見,從政治 或經貿的層面探詢臺商的認同意識,不易排除現實利益與形勢的干擾。. ‧. 因此,轉換觀察的角度,從「文化∕傳統∕宗教」方面擴大觀察的層. sit. y. Nat. 面,嘗試以臺商在大陸移居地實際的宗教活動和運作模式為探究的主要內. io. er. 容,應當可以從一個異於以往的面向反映出臺商信仰群體在身分認同上的 變化意義;甚至需將宗教經驗與需求亦納入移民動機或移居過程的影響因. n. al. iv. 素。如此,或可在現有的臺商與兩岸關係、宗教與移民認同等議題上,賦 n C 予更為完整的研究範圍。. hengchi U. 芬蘭移民學者 Kivisto 近年在相關論著中,對於宗教與移民間的互動與 影響曾提出四個主題,有助於我們思考宗教與臺商移居生活和認同的相關 問題,同時也可作為不同案例間的差異比較基礎: 一、宗教對於促進移民調整自我狀態和適應的功能。也就是在移民要融入 新社會的時候,宗教扮演什麼角色?傳承宗教傳統會抑制移民成為完整的 社會成員的能力嗎? 二、宗教制度重建的問題。宗教組織和體制結構的變化對移民宗教事務的 影響;以及相對地,移民的宗教團體和移居地社會的宗教機構之間的關係 25. Ebaugh, 2003, p.230..

(22) 12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與制度重建問題。 三、跨國宗教。各種主要宗教對移民在跨國生活、和機構在促進跨國社會 空間上的作用。藉此探索移民的宗教認同、信仰、習俗,及其對移民和非 移民之間的相互作用。 四、移居國對於宗教的國家政策的總體與細節各方面的討論。同時也檢視 在自由民主的社會中,宗教在公共領域中的角色,以及在公民社會中從下 而上(而不是由上而下)發展的集體行為對於愈益增加的宗教多樣性的反 應。26 雖然 Kivisto 的案例皆以歐美國家為主,但所思考的問題和異於臺商移 居地的環境,正可透過差異比較而凸顯出臺商所面臨的相關問題,進而可. 政 治 大 情形,以及他們如何因應與歐美有所差異的宗教環境,解決其宗教生活上 立 的問題與需求。. 更為清楚地了解宗教信仰和大陸宗教環境對於臺商移民或移居者的影響. ‧ 國. 學. 三、宗教認同理論說明與運用. ‧. 如前已述,歐美學界雖有論及「宗教與移民認同間之關係」者,但較. sit. y. Nat. 少討論「宗教之所以可作為認同根源」之本質性的問題,這方面或以美國. io. er. 認同心理學家艾瑞克森(Erik H. Erikson, 1902-1994)直接探究兒童心理狀 態和成長過程等與「生命週期」相關諸研究最見成效。27 本節首先嘗試說. n. a. v. l C 明艾瑞克森對於個人形成宗教認同的機制與過程;其後,根據其所著《青 ni. h. U. engchi 年路徳》 (Young Man Luther, 1962)說明作為認同根基的宗教心理本質,以 及艾瑞克森所提出的信仰者個體與基於宗教而存在的認同對象之間垂直 的神聖關係和水平的世俗關係之間的差距變化,由此闡釋認同差異、認同 危機產生之因,且又該如何消弭差異,使垂直關係與水平關係相互趨近一 致,得以解決認同危機。. 學界近年對於「宗教與移民認同」議題有完整研究者,可以 Carolyn 26. Peter Kivisto, Religion and Immigration: Migrant Faiths in North America and Western Europ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14.. 27. 可參 Erikson 在其 Childhood and Society (1950)中有關父母和嬰幼兒之間的互動所形成的 宗教感,以及此宗教感對嬰幼兒以及各個成長時期的人格形塑的重要性的闡釋。對於 Erikson 的認同與宗教關係的研究,Wright 有較為整體的探討,可見 J. Eugene Wright, JR., ERIKSON: Identity and Religion,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82..

(23) 第一章 緒 論 13. Chen 和楊鳳崗兩位學者分別針對美國加州的臺灣移民和華盛頓特區的華 人移民社群所作的研究為代表。二者的案例研究皆以華人移民團體為對 象,探討宗教信仰如何影響他們在移民社會中的身份認同,進而藉由宗教 信仰融入美國社會。因此,我將運用艾瑞克森的宗教認同理論分析兩位學 者的案例研究,藉以和我對上海臺商所做的案例結果相比較,以凸顯宗教 信仰對於臺商身分認同的影響和意義。 (一)艾瑞克森的宗教認同理論 1.宗教認同的形成 雖然從學術與臨床工作而言,艾瑞克森固然是一位精神分析專家;但. 治 政 所處之文化、傳統、社會、家庭等層面也未曾忽視,而予以相當的重視和 大 立 充分運用,形成他能對患者或被研究對象做出整體性的分析,而不至於偏. 除了精神分析與心理學之外,艾瑞克森對於個體的生命史、生活史,及其. ‧ 國. 學. 執在某一角度而忽略其他可能造成問題的因素。. 艾瑞克森親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心理分析的理論. ‧. 與方法,也曾長期接受佛洛伊德及其女兒安娜(Anna Freud, 1895-1982). y. Nat. 的分析療程,並參與他們的分析工作,成為維也納學派的早期會員之一。. io. sit. 但在離開維也納、乃至移民美國,經歷了不同的學術環境與人生歷程後,. al. n. History)28 方法。. er. 艾瑞克森提出「心理分析與歷史的研究」(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Ch. e. i. i n U. v. n g c hof development)理論,在《童 他拓展了佛洛伊德的發展階段(stage 年與社會》(Childhood and Society)中提出基於「生命週期」 (Life Cycle) 所建構的動態的人格發展模式。亦即,受到諸多因素影響,人格在生命歷 程中便不可能固定不變,而是不斷地變化、發展,致使其性格、習慣、價 值觀、認同感等特質也隨之變動,形成其豐富、複雜又獨特的人格內涵。 艾瑞克森指出,在每一個生理成長進程中(如口腔期、肛門期等),自我 和他人的互動關係(包括父母、兄弟、師友、配偶、子女等),會影響自 我所認知該生命階段應當完成的自我狀態、自我肯定、自我認同。能夠趨 於完成此階段任務者,便易於形成積極、正面的人格,否則便易出現認同 28. Erik Erikson, Young Man Luther: A Study in Psychoanalysis and History, New York: Norton & Company, 1962, p.16..

(24) 14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危機;同時,也就是在不同的自我完成狀態中形成不同的人格。艾瑞克森 說明: 如果我們想了解人類生命週期,我們就要學著去解釋一個人必須經 過一個一個階段才能長大成人進入社會,而這個社會不論是好是 壞,也是一步一步地供給這個人由傳統與制度構成的外在現實。這 些傳統制度利用、發展人的才能,吸引、調解人的驅力(drives), 限制人的恐懼與幻想,或對這些恐懼與幻想反應,並且給這個人一 個適合他心理社會能力的立足點。而為了了解一個人,我們也必須 一步一步研究他個人生命週期的每一個階段中,社會與傳統如何決 定他自己過去的童年與未來的成年的看法。29. 政 治 大. 艾瑞克森將生命歷程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都要面對改變自我和自. 立. 我與他人發生關係的問題; 30 而且,這不僅只是個人單一線性的發展過. ‧ 國. 學. 程,也與他人的生命週期與人格發展階段相互重疊、相互影響。例如嬰兒 的生命歷程最初與父母的歷程交疊,當嬰兒從母親身上經歷「信任或不信. ‧. 任」的感受時,母親本身則經歷著「生產繁衍」的自我肯定與滿足感。31 由 此可知,相較於佛洛伊德著重於生理因素的主導性,艾瑞克森更重視人生. io. y. er. 以至形成「心理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方法的基礎。. sit. Nat. 發展的動態過程,故而也更關注文化、歷史、社會等因素對於個體的影響,. n. 掌握「心理分析與歷史的研究」方法,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艾瑞克森對 a v. i l C n 於認同、以及宗教與認同、乃至宗教認同議題的論點。每一次認同的尋求 hengchi U 與完成都是為了解決此前認同危機(identity crisis)的產生。對此,艾瑞克 森有一較為詳細的闡述: 在生命週期的那一段時期,認同危機的產生,是由於每一個青少年 都必須在童年的殘留與對成年的憧憬中,製造出一個自己的重心感 與方向(central perspective and direction) ,與一個行得通的統一感。 他必須在自己對自己的看法與別人對自己的判斷和期望之間,找到 29. Erik H. Erikson 著,康綠島譯: 《青年路德》(Young Man Luther, 1968) (臺北:遠流出版 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 ,頁 16。 30. Erik Erikson, Childhood and Society, London, Paladin Books, 1977, Ch.7, “Eight Ages of Man”, pp.222-247. 31. 同前註引 Erikson, 1977, pp.222-225。.

(25) 第一章 緒 論 15. 一個有意義的相同點。這個題目聽來真像常識一般,但就像健康對 正常人一般,擁有的時候覺得理所當然,一旦失去,才知道復元是 多麼複雜的成就。只有生病時,人才會感覺到身體的複雜性,也只 有在個人或歷史的危機之中,人才會發現人格是多種互相作用的因 素敏感的組合。這個組合是由遙遠的過去培養出來的能力與現在的 機遇混合而成,也是由個人成長過程無意識的先決條件與各代之間 不穩定的互相作用製造與再製造出來的社會條件混合而成。在某些 時代某些階層某些年輕人身上,這個危機幾乎不存在,而在某些民 族、階層、時代裡,這個危機卻形成了一個關口(a critical period), 一種「再生」(second birth),很容易因普遍的神經疾病或思想界的 不安而惡化。有些年輕人陷入這種危機之中而產生神經性、精神性、. 政 治 大. 或犯罪的行為;其他年輕人可能加入宗教、政治、自然或藝術上的. 立. 運動來解決這個危機。另外一些則經過長期的痛苦與偏差,最終卻. ‧ 國. 學. 發展出一個未來的生活方式。他們感到的危險迫使他們動員所有的 能力以新的方式來觀察、發言、夢想、設計與建設。32. ‧. 所以,艾瑞克森認為,相對而言,「認同或角色混淆」的人格變化過程在. y. Nat. 各階段中是最重要的,而這個階段在嬰兒與父母的生產繁衍階段互動當中. sit. 便出現了。當小孩在回應父母的照顧、教導時,便開始建立「零碎的認同」 ,. er. io. 並且對生活環境也開始有所感知,以符合「文化期待的人格」,進而「透. n. a 過內在的一致和持續性,以及他在別人心目中的一致、持續性得到堅強的 iv l. C33h 意識」 ,整合成完整的認同。 e. n U ngchi. 此外,艾瑞克森也指出,父母讓嬰兒感受到的信任或不信任感,正是 幼兒形成其宗教感的來源。根據歷史的經驗,人們從宗教中獲得信任感、 安全感、一種被保護而可依賴的歸屬感,因此,宗教成為人們精神健康和 群體幸福與福利的根基。34 對於嬰兒,這種感受最初來自和母親的互動: 第一個危機出現在嬰兒早期。這個危機解決的方式決定了人最深處. 32. 見前引《青年路德》 ,頁 8-9。艾瑞克森幾乎不會對他使用的術語或名詞給予簡潔或特定 的定義式述句;本段引文應是艾瑞克森對於「認同危機」的產生與解決較為完整的說明。 33. Friedman, J. Lawrence 著,廣梅芳譯: 《艾瑞克森──自我認同的建構者》 (Identity’s Architect: A biography of Erik H. Erikson) (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頁 186-187。. 34. 前引 Childhood and Society, p.225..

(26) 16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的情緒;最基本的信賴或不信賴。這危機的結果,除卻遺傳、孕育 或生產因素之外,主要是由母親照顧的性質來決定,也就是說,母 親照顧的一致性與相互性使嬰兒對他身體急切而奇妙的世界有某種 可預測性與希望。嬰兒早期信賴與不信賴的比例決定一個人是否有 簡單信仰的能力,因此也決定他是否對社會信仰有所貢獻──而這 社會信仰又會培養出未來母親教養新生兒信賴新的能力。我們可以 說在這第一個時期中,歷史的過程已在運作之中。35 艾瑞克森不僅將嬰兒的信仰視為「靈魂的童貞」 (the soul’s virginity),也 將母嬰之間的信任感比擬為「天堂」。對他而言,宗教並不只限於制度化 宗教的具體事務和影響,雖然這部分對個人或集體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 政 治 大 挫折與歷練的人生經驗之後,一如「穿過黑暗中的玻璃看去」(looking 立 through a glass darkly), 再度面對自己的「內心宇宙」,掌握生命中最 幫助,甚至有時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仍將在歷經生命各階段的挑戰、 36. ‧ 國. 學. 本質也最重要的部分,不論是希望自己能與母體或仁慈力量重和為一體 的想法,藉以縫補那早已分裂的自主性、並在被無條件地接納中治癒久. ‧. 存的恥辱感和懷疑感;還是懷想昔日父親引導良心的呼喚,警覺罪惡的. y. Nat. 誘惑,激勵自己以奮發昂揚的精神行向人生;「最後,這片玻璃也顯出了. sit. 那純潔的自己,那尚未出生的創造核心,那在父母之前就存在的上帝,. er. io. 那『純粹虛無的中心』……這純潔的自我不再因善惡之間的鬥爭而受苦,. n. 37 a 可以說,艾瑞克森所描述 也不再仰賴哺育者或理性與現實的引導。」 iv. l. n. Ch 的人的本真自我是極具宗教性的,在宗教情境中最能發現自我認同的根 i U e ngch. 源,「宗教在最具創造性時能尋回我們最早的內心經驗,使模糊的魔鬼具 體化,而喚醒個人最早信賴的資源,同時它們也使世世代代培養的共同 整合的象徵繼續生存。」38 2.宗教認同的差異:心理本質、垂直關係與水平關係 (1)作為宗教認同根源的心理本質:. 35. 前引《青年路德》 ,頁 303-304。. 36. 艾瑞克森此處運用了《新約聖經.哥林多前書》13:12 經文的典故。. 37. 論述和引文請參《青年路德》 ,頁 314-315。. 38. 《青年路德》 ,頁 315。.

(27) 第一章 緒 論 17. 美 國 教 牧 神 學 ( Pastoral Theology ) 的 神 學 家 Donald E. Capps (1939-2015)在其《教牧關懷》 (Pastoral Care, 1979)一書中,將艾瑞克 森的階段理論結合臨床宗教心理學家 Paul W. Pruyser(1916-1987)提出各 階段會發展出的神學主題和 Capps 提出的品德表現,形成「神學與心理社 會主題關聯」 (Correlation of The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Themes) 。在第一 階段「信任對不信任」的心理狀態時,會出現的神學主題為「天佑」 (Provindence);第二階段「自主對羞恥和自我懷疑」時會出現的神學主 題為「恩典或感激」(Grace or Gratefulness) ,第三到第八階段依次會出現 「悔改」 (Repentance) 、 「神召」 (Vocation) 、 「信仰」 (Faith) 、 「深思自省」 (Communion) 、 「神召」 (Vocation) 、 「體察神聖」 (Awareness of the Holy)。 39. Capps 開展出的論述強化了艾瑞克森理論中的宗教因素,而且浸潤於整. 政 治 大. 個生命,一如「認同變成很多個不連續的階段,而且存在整個生命週期. 立. 中」;40 同時,這也凸顯出個體自我內在心理作為宗教認同根源的本質地. ‧ 國. 學. 位,亦即此一內在心理的本質性乃是其他認同形成的前提、條件,否則便 將落空而無對應之處。如同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354-430)認為「人有. ‧. 能力(ability)去印證上帝的存在,也有能力去印證上帝的恩寵」,「人有 一種『內在的亮光』 (inner light)可以使他們實現感召的認同感」 ,41 在奧. Nat. sit. y. 古斯丁的神學裡,這種「能力」或「內在的亮光」指「上帝呈現在靈魂的. er. io. 直接性(immediacy)」 ,一種無條件、先驗地存在,是個體內在原有而無可 改變的「神聖根基」(divine ground),42 也就是艾瑞克森在生命週期理論. n. a. iv. l C 中所論述的最初階段的宗教認同根源的心理本質。 n (2)垂直關係與水平關係:. hengchi U. 雖然宗教在艾瑞克森的自我認同理論佔有核心的地位,但由於生命週 期理論本身就具有歷史論的精神,故而在論述個體自我的同時,無法忽略 歷史、傳統、文化、社會、他人等等對個體的影響。這也正是他相對於笛 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6-1650)以個體為存在基礎的不同論點,他強調:. 39. Wright, Erikson (1982), pp.159-160.. 40. 前引 Friedman 書(廣梅芳譯) ,頁 187。. 41. 《青年路德》 ,頁 216。. 42. Paul Tillich 著,尹大貽譯: 《基督教思想史》 (A History of Christian Thought, 1986) (北京: 東方出版社,2008) ,頁 107-108。.

(28) 18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我與社會大眾相關,所以我存在。我有所行動也有所回應,所以我存在。 我有我出生所在的歷史、家庭和文化,所以我存在。我有一個讓我努力的 未來,讓我也可選擇的未來,所以我存在。」43 個體或自我並非遺世獨立, 孤絕懸於世界之外,而作為自我認同的核心根源的宗教,除了出現於個體 的內心宇宙,也存在於外在的社會、歷史、制度等等影響中。艾瑞克森便 曾深究: 宗教教條與習俗如何影響了一個時代的認同感?所有的宗教都假定 ‧ 那較高的認同感隱身在那不可知之中。不同時代與地區的人係由他 ‧‧‧‧‧‧ ‧‧‧‧ 們自身存在的(existential)的認同感描述這較高認同感的型態。我 稱這種認同為存在性的,是因為它是由每一個靈魂與它的存在之間. 政 治 大 感的造物主,一位在天堂裡比較像人而在地上比較專制的父親,因 立 ‧‧‧‧‧‧‧‧‧‧‧ 此卻逐漸使中古世紀的人失去宗教提供的存在性認同感。. 的關係決定的。……基督徒把這較高的認同感變成一個有絕對道德 44. ‧ 國. 學. 這便是他根據不同因素對個體的不同影響,所區分的(宗教)認同差異。. ‧. 所謂不同因素乃是指個體與神聖關係或世俗關係的分別。在空間關係上, 前者是「垂直的」,後者是「水平的」(這是艾瑞克森的用詞);就個體靈. sit. y. Nat. 性層面而言,前者是內在的、甚或本有的,後者則屬外在、後天形成的。. io. er. 對照前引艾瑞克森的論述,前者即指「宗教提供的存在性認同感」,後者 指「(不同時代與地區的人)他們自身存在的認同感」。垂直的認同關係對. n. a. v. l C 應在像是上帝、神、絕對者、超越者、靈性層次等,而水平的認同關係則 ni. h. U. engchi 對應在如社會、傳統、文化、制度、乃至教會、神職等等。如此,宗教認 同的意涵,便可再分從個體與神聖關係和世俗關係兩方面之間不同的表現 來探討。 3.認同差異整合與認同合法性的建立(解決認同危機) 區分出宗教認同的不同意涵和表現型態,並非強調其中的差異處,而 是要掌握宗教認同的形成機制和運作模式。真正且完整的認同是要追求個 體自身作為認同根源的心理本質將垂直與水平關係的認同對象整合一. 43. Erik H. Erikson, Insight and Responsibility, , p. . 並參 J. Eugene Wright, Jr., Erikson: Identity and Religion, New York: The Seabury Press, 1982, p.148.. 44. 《青年路德》 ,頁 209。.

(29) 第一章 緒 論 19. 致,才不會處於分裂的認同危機狀態。 艾瑞克森以基督教為例表示,門徒聖保羅想要整合垂直與水平的關 係,但未被羅馬方面接受而殞命;其後由聖彼得完成這個理想,「終究在 水平的羅馬帝國首都,建立了人垂直身分永久的碼頭與地上的終站」,也 就是建立了初期的教會組織。然而,這也是造成前述二個不同方向的宗教 認同的起因,「雙重的公民身分也指分裂的認同感,一個是永久的但懸疑 不定的認同感,一個是夾在由地上財富定型的階層組織之中的認同感」 ,45 便是指個體、自我對於靈性信仰的認同和對於教會或宗教組織、宗教團體 的認同,這二方面的差別。. 政 治 大 領域之間的垂直關係身分,才能獲得個體或信仰者與它建立水平的認同關 立. 教會或宗教組織──如羅馬教會,或宗教政權──必須建立其與神聖. ‧ 國. 學. 係;由此出現此水平認同關係之正當性或合法性的問題。如同艾瑞克森提 出:「如何給教會裡垂直身分的現世位置下定義,如何為它在天堂的命運. ‧. 下定義,與如何為它在上下交通的性質下定義」等問題,教會在浸淫日久 的教條化、形式化的世俗環境中,逐漸喪失其垂直關係的身分,以致亦無. Nat. sit. y. 法維持其水平關係的身分,進而造成個體或信仰者的認同困境,「這是個. er. io. 人如何在上帝隱藏的臉中找尋認同感與上帝如何在人的臉中顯現的問. n. 題。它也包括了人可不可能經由黑暗中的玻璃與微笑的陰影之中找到相互 a v. i l 46C n 認識的蛛絲馬跡的問題」。 艾瑞克森的「垂直-水平宗教認同關係」可 hengchi U. 以簡要圖示如下,以便更清楚地掌握其論點。. 較高的認同感(即上帝、阿拉、佛等信仰對象) 認同整合. 45. 《青年路德》 ,頁 213-214。. 46. 《青年路德》 ,頁 215。.

(30) 20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認同差異. 教會等. 信仰者. (以及國家、族群、社會等認同身份). 圖一:艾瑞克森宗教認同模型. 據圖示,基於宗教認同為解釋的立場,信仰者與教會等認同對象之間 為水平關係、世俗關係,而信仰者或教會各自本身與較高的認同感之間則 是垂直關係、神聖關係。當彼此都趨向神聖的垂直認同關係時,彼此間的 認同差異也就漸漸縮小而趨向於認同整合的狀態,否則便是未整合時仍停. 政 治 大 係是國家、族群或社會等對象時,這些對象若與較高認同感之間的垂直認 立. 留在各自立場的認同差異處境。同樣地,如果相對於信仰者的水平認同關 同關係越接近,便也就與信仰者的認同關係越緊密,而使得信仰者與這些. ‧ 國. 學. 認同對象間的認同整合程度越高,否則彼此之間便仍處於認同分裂、認同 差異的關係。. ‧. (二)宗教信仰對美國華人移民認同影響的案例研究. y. Nat. er. io. sit. 1.臺灣移民教會與佛教團體的認同建構. Carolyn Chen 以美國加州洛杉磯地區的臺灣移民為研究群體,探討他. n. a. v. 47 l C 們如何在美國移居地重建新的社群和自我。 她指出,臺灣移民在美國移 ni. h. U. engchi 居地時,會面臨與原居地既有社群網絡和道德傳統斷裂的問題,像是社群 結構、親屬關係和禮儀等等儒家道德傳統的基礎;因此,臺灣移民在美國 移居地中,便須建構新的社群和道德傳統,以解決和原居地相關資源斷裂 的困境。. Chen 以洛杉磯地區的基督教恩典福音教會(Grace Evangelical Church) 和佛教法光寺(Dharma Light Temple)二個宗教團體為田野對象,觀察、 分析臺灣移民如何藉由宗教信仰協助自己在美國移居地重建社群、認同和 自我,進而得以融入美國社會、乃至於成為「美國人」的過程;也可以說, 如何藉由成為宗教人的過程中,漸至轉變而成為美國人。 47. Carolyn Chen, Getting Saved in America: Taiwanese Immigration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8..

(31) 第一章 緒 論 21. Chen 認為,社群和傳統是臺灣移民的社會關係和建立自我特性的根 源,但在美國移居地的社會環境中,原有支撐自我特性的結構和傳統遭到 挑戰;因此,移民必須找到新資源以提供他們建立新的論述、認同與自我 實踐,藉以因應移民社會的新難題。在新資源中,相較於經濟方面或是教 育性質,甚至是政治系統的社會機構,宗教其實具有關鍵性的地位。48 Chen 指出,根據政治、經濟層面固然很容易從移民的政治參與度、考試成績、 收入水準、就業率等各種量化數據觀察其變化;但也常常忽略那些難以量 化而非外顯易見的像是習性和無意識的改變情況,一如 William James 所指 出的「個體自身能量的習性核心」(the habitual center of his personal energy) ,在信仰者皈依宗教信仰的過程中,他不僅僅只是意識和無意識層 面有所改變,也會顯現在習性、認同等方面的變化,而值得我們多加關注,. 政 治 大. 作為我們觀察、研究的重要根據。49. 立. 2.華人移民民族教會的「疊合」身份認同. ‧ 國. 學. 楊鳳崗先生的論證主旨在於,移民美國的中國人如何藉由當地的華人. ‧. 基督教會建構其「基督徒-美國人-華人」的「疊合(adhesive)身份認 同」。其中,相當重要的是,基督教信仰在「疊合整合」各種不同身分認. sit. y. Nat. 同上所具有的重要功能與地位。一如楊先生所言:「這所教會的很多華人. io. er. 基督徒認為,基督教是普世的信仰,他們的基督徒身份認同超越了世俗的 華人身份認同與美國人身份認同。他們相信,基督徒身份認同為他們提供. n. a. v. l C 了一個絕對性的基礎,在其上,他們可以選擇性地接受與拒絕某些華人的 ni. h. 東西與某些美國人的東西。」50 e n g c h i. U. 可以和 Carolyn Chen 的論證相比較的是,華府移民在加入華人教會之 前,約半數也不具有基督教背景;除了移民生活和宗教信仰的需求外,也 因為他們認為教會的倫理價值觀與儒家、華人社會的傳統價值觀一致,由 此而可維持自己的文化與身份認同。這一點與 Chen 所觀察的「恩典福音 教會」的臺灣移民的經驗不同,臺灣移民在教會中找到的是異於臺灣傳統. 48. 同前註引 Chen 書,頁 4。. 49. 同前註引 Chen 書,頁 5。並請參閱 William James,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1917, p.193. The Project Gutenberg EBook, 621(http://www.gutenberg.org/).. 50. 楊鳳崗著: 《皈信同化疊合身份認同:北美華人基督徒硏究》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頁 233-234。.

(32) 22 上海臺商的宗教實踐與身份認同變化, 1990-2010. 習俗或民間信仰的教義、儀式、生活型態和價值觀,進而取得宗教人和對 移居地的身份認同;51 但華府移民的做法略有差異,「為確保華人身份認 同,他們有選擇地保持了非宗教的傳統價值觀念、儀式與象徵符號。」52 像 是學中文、維持儒家道德觀、道家哲學觀念,以及像是春節在內的傳統文 化節日等等。也就是在宗教層面只皈依基督教信仰,而摒除佛教、道教等 其他宗教,但在華人傳統文化習俗中,仍保留非宗教性的部分,以作為其 華人身份認同的根基。53 這一點也正好和法光寺的臺灣移民情況有所差異。Chen 認為佛教是參 與法光寺的移民們藉以和恩典福音教會區別其身份認同的依據,亦即參與 法光寺的移民藉由佛教以保持他們對臺灣傳統文化的身份認同;至於移民. 政 治 大 教義近於西方對個人主義的肯定,而得以轉化為信仰者與移居地之間的 立 「接合劑」。. 得以藉由參與法光寺而融入美國社會的部分則在於追求自我真性的佛教. ‧ 國. 學. (四)小結. ‧. 從上述 Carolyn Chen 和楊鳳崗先生的研究結果來看,雖然移民對於移 居地的宗教信仰會有各自不同的認知和選擇而建構出各自的身份認同;但. y. Nat. sit. 其中的共同點則在於,宗教信仰對於移民建構身份認同確實有著重要的功. n. 同理論相互對照,或可圖示如下: a. er. io. 能和影響效果。如果將 Chen 和楊先生的案例與前文所述 Erikson 的宗教認. iv l C n hengchi U 較高的認同感(宗教認同). (基督教∕佛教∕基督教). 51. 見前註引 Chen 書,頁 68-73。. 52. 見前註引楊鳳崗書,頁 232。. 53. 同前註。.

(33) 第一章 緒 論 23. (移居地認同)教會等. 信仰者(身份、文化認同). (洛杉磯∕華府). (洛杉磯臺灣移民∕華府移民). (趨向美國∕趨向美國). (趨向美國或臺灣∕趨向美國). 一如 Erikson 的解釋,如果信仰者和其他世俗角色的認同如教會、國 家、社會、乃至移居地、移民社會等,各自本身如果越趨向宗教認同,則. 政 治 大. 彼此間也就越能夠達到一致的認同感,進而有助於融入移民社會、建立自. 立. 身所詮釋的身份認同。就 Carolyn Chen 和楊鳳崗先生的研究案例而言,恰. ‧ 國. 學. 皆符合 Erikson 理論解釋的型態;本論文後續在說明、討論上海臺商的案 例之後,將再基於 Erikson 的理論,與 Chen 和楊先生的案例相較,以凸顯. sit. y. Nat. n. al. er. 研究方法. io. 第三節. ‧. 宗教信仰在不同移居地對於移民或信仰者身份認同變化的影響情形。. 一、田野地點說明. Ch. engchi. i n U. v. 本論題主旨為研究上海臺商在移居地的宗教生活狀態,故而須以上海 地區為田野地點;之所以選擇上海為實施訪調的地點,首要在於上海本身 為一具有高度商業活動的城市,聚集較多的臺商,對於本論文所要探討「宗 教信仰」與「臺商認同」的問題,應較易蒐集與論題有相關意義的受訪臺 商資料。 兩岸開放交通之後,近二十年來,臺商在大陸的投資重心區域也已經 從廣東、福建轉移至江蘇地區和上海市,亦即從早期的珠三角區域轉移至 長三角區域。54 商務重心移轉,連帶使得人員隨之遷移或集中,則長三角 54. 詳細發展過程可見蔡昌言著: 《臺商投資中國大陸之政治經濟分析》(臺北:智勝文化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臺大機構典藏NTUR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二 Repository, http://ntur.lib.ntu.edu.tw) 經驗與協助推 動臺灣學術機構典藏TAIR (Taiwan Academic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Numbers, 5th edi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New Upper Bounds for Taxicab and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6),討論中國佛教諸宗的禪學貢 獻。一九八七年,這位學者還編成一部會議論文集《頓與漸:中國思想裡的覺悟之路》 (Sudden and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 ⇤ Author 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2 Center for Theoretical Sciences and Center for Quant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 10617,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