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參與動機之意涵與理論

本節主要在闡明動機的定義與相關理論,就動機定義與相關理論以及相關層 面作為本研究進一步的探討基礎。

壹、動機的定義

動機(motivation)是促使個體去完成某些想要達成之目標或工作的里程,也 就是指個人為了某一項需求或目的所花費之努力及經歷的行為歷程(Herbert, 1976)。張春興(1997)認為「動機」是指引起個體之活動,用以維持已發生的 活動,並且使該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在這裡所謂的活動是指行 為,也就是動機它是個體的一種內在過程,而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表現。Kotler

(1991)則將動機解釋為一種強大的驅使力量,它只引起個人尋求需要滿足,並 藉此降低心理焦慮與緊張感的因素。

許多專家學者對「動機」一詞不同的觀點及解釋,茲將國內外研究者為動機 名詞解釋彙整如表2-4 所示。

表2-4

動機定義彙整表

學者 年代 定義

Vroom 1964 動機源於工作結果、價值、工具性連結強度與期望等變 數間的關係,是人們為了得到他們所想要的酬賞而做的 努力。

Maslow 1970 動機的來源是由於某些需求未被滿足,這些需求可能是 來自生理方面,或稱之為一種驅動力,他們普遍存在於 人類的特質中並有遺傳性

Green,Beatty 與Arkin

1984 動機是能激發、引導行為,並且使行為持續的推論性內 在歷程。

瞿海源 1991 動機是用來解釋席為發生的原因或理由,是一種假設性 建構,並不能直接觀察到它的存在,並須由個體表現行 為推測而得。

Campbel 1997 動機是一種內蘊的心理歷程,而不是外顯的行為。

張春興 1997 動機是指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已引起的活動,並且使該 活動朝某一目標進行的一種內在歷程。

18

表2-4(續)

謝秉育 2001 動機是指對社會之需求、知識技能滿足、以及自我之成 長、成就感、社會責任以及意願之實現。

溫世頌 2006 動機是指引發個體行為:包括需求、行為與朝向目標,

使個體採取某種行動。

葉重新 2006 動機是引發並維持個體之活動,以及促使該活動朝某目 標進行的原動力。動機是看不見的,只是經由個人的行 為表現來推估其動機。

曾光華、

饒怡雲

2008 動機指的是一種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下所引起的需求。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以上所知,動機是指個體想要滿足的需求,也是個體內在行為控制的 一種力量,其發自個人內在的驅力,並促使它朝向某一目標進行之所有歷程。

所以必須先有動機,才會有具體行為表現。

每個關懷據點志工參與的動機,會因其人格特質、生活環境、成長背景等 因素而有所不同,這些因素也會造成關懷據點志工在參與動機上的差異。影響 投入志願服務的因素有很多,除了個人主觀意識及外在人事物上,誘發動機的 因素也對志工投入程度及持續性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貳、參與動機的理論

國內外探討參與動機的理論有很多,由於研究者的觀點及探討方向的不同 而有所差異,以下介紹傳統用來檢視工作場所中的幾種參與動機理論,來說明 志願服務者的動機。

一、需求層次理論

張春興(1996)對於馬斯洛提出的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y of need thory)

內容概述:層次有高低之分,低層要先滿足,才能進一步追求高層次需求,人 類的需求是有層次的,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自尊需求、知 的需求、美的需求與自我實現需求。其說明如下:

(一)生理需要:也稱級別最低、最具優勢的需要,如:食物、水、空氣、性慾。

(二)安全需要:同樣屬於低級別的需要,其中包括對人身安全、生活穩定以及 免遭痛苦、威脅或疾病、擁有家庭、身體健康以及有自己的財產。

(三)社交需要: 屬於較高層次的需要,如:對友誼、愛情以及隸屬關係的需求。

(四)尊重需要:屬於較高層次的需要,如:成就、名聲、地位和晉升機會等。

尊重需求既包括對成就或自我價值的個人感覺,也包括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五)知的需求:個體對己、對人、對事物變化中所不理解者,希望理解的需求。

(六)美的需求:對美好事物欣賞的需求。

(七)自我實現需要:是最高層次的需要,包括針對於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獲得 的需求,因此前面四項需要都能滿足,最高層次的需要方能相繼產生,是一種衍 生性需要,如:自我實現,發揮潛能等。

需求層次理論是解釋人格的重要理論,也是解釋動機的重要理論。其提出個 體成長的內在動力是動機,而動機是由多種不同層次與性質的需求所組成的。各 種需求間有高低層次與順序之分,每個層次的需求與滿足的程度,將決定個體的 人格發展境界。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劃分為七個層次,由低到高,其理論的 一個基本假設就是「人是一種追求完全需求的動物」。

二、成就動機理論

McClelland ( 1961 ) 所提出的「成就動機理論」(Achievementmotivation Theory)又稱三種需要理論(Three Needs Theory),包含了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權力需要(Need for power)、親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

分別說明如下:

(一) 成就需要(Need for achievement):希望做得最好、爭取成功的需要。

具有強烈的成就需求的人渴望將事情做得更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獲得 更大的成功。他們追求的是在爭取成功的過程中克服困難、解決難題、努力奮 鬥的樂趣,以及成功之後的個人的成就感,他們並不看重成功所帶來的物質獎 勵。

20

(二)權力需要(Need for power):影響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求。

McClelland 將組織中管理者的權力分為兩種:(1)個人權力:追求個人權力 的人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圍繞個人需求行使權力,在工作中需要及時的反饋和傾向 於自己親自操作。(2)職位性權力:職位性權力要求管理者與組織共同發展,自 覺的接受約束,從體驗行使權力的過程中得到一種滿足。

(三)親和需要(Need for affiliation):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的需要。

親和需求就是尋求被他人喜愛和接納的一種願望。高親和動機的人更傾向於 與他人進行交往,至少是為他人著想,這種交往會給他帶來愉快。高親和需求者 渴望親和,喜歡合作而不是競爭的工作環境,希望彼此之間的溝通與理解,他們 對環境中的人際關係更為敏感。

三、期望理論

Vroom(1964)所提出的「期望理論」(Expectancy Theory),認為對未來尚 未發生的事情,都有其信念及預想,然而人們複雜的的行為與周遭環境,使得他 們在同一時刻下,所想望的事物可能不只一項。

因此,人們在決定對於其想望事物是否要採取行動時,會先分析行動後可能 產生的結果及帶來的價值,如果覺得預期的結果與報酬是滿意的,才會行動。基 於環境資源有限與自身能力,人們對於所追求的事物需要有所排序,而形成錯綜 複雜的心理歷程,期望理論的發展目的即在探討此種心理歷程。而激勵某項行為 的動機之強弱,就是該項行為所產生各種結果的「吸引力」與「期待值」兩者的 乘績總和。

四、利他主義

長久以來,利他主義(Altruism)被公認為人們參加志願服務的主要原因。

Smith(1982)指出,利他主義可能是人們參與志願服務的理由,但不是絕對的理 由。

傳統觀念認為利他主義就是無私的行為或對他人所做的犧牲奉獻,Smith 則

認為完全的利他主義絕無僅有,當人們說自己是基於利他的理由而參與志願服務 時,只是不承認屬於利己部分的理由。因為這樣的了解和認識,Smith 指出利他 行為應該說是個人從提高他人滿足中也滿足了自己,且不奢求回報。換句話說,

即是藉由服務的過程裡,實現利他的動機外,並滿足個人利己的需求,這也是維 持志願服務的重要關鍵。

綜合上述參與動機四個理論可發現,參與動機的形成是由許多外在因素與內 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並非單一理論而能夠解釋的,每一種理論對參與動機 類型均有所不同的說法,參與動機理論與參與動機類型是錯綜複雜的,而實際的 情形值得深入研究探討。

22

泛,但幾個層面間有彼此共通點。社會接觸與人際關係可歸為一類;求知識技 能與自我成長可融為一體。因此,本研究採人際關係、社會認同、服務他人、

自我成長等四個層面,作為本研究參與動機研究的主要層面,茲將其相關概念 分述如下。

一、人際關係

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與社會接觸,擴大生活範圍,拓展人際關 係及結識新朋友。

二、社會認同

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得到外在的評價,例如家人的支持、服 務對象或社會大眾的肯定等。

三、服務他人

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貢獻一己之力,關懷社會為社會盡一份 心力。

四、自我成長

社區關懷據點志工在服務的過程中,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成長機會,讓自己的 內在有所成長,增進知識技術等。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