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之現況分析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之現況分析

本節主要目的在於了解台北縣國中學生對於「理財素養」和「理財行為」

各向度的感受程度,故以受試者的平均數、標準差來分析。另外,藉由 Spearman 相關來分析「理財素養」及「理財行為」各向度間的相關程度。

壹、 台北縣國中學生在「理財素養」各向度之現況分析

為進一步了解受試者在「理財素養」各向度的反應強度和實際狀況,本研 究乃依據受試者在各向度的反應,求得全部受試者的平均數和標準差,以分析 整體學生理財素養的情形;並以Spearman相關來探討教學生理財素養各向度間 的相關程度,茲分析其現況如下:

一、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之整體情況良好

本研究「理財素養問卷」採五點量表,以5分至1分來表示,係將學生理 財素養之得分區分為高中低三組。單題總分為5分,單題平均得分3.75以上屬 高分組,表示理財素養情形良好;得分2.50以下屬低分組,表示理財素養情 形不佳;得分在2.51至3.74之間屬中分組,表示理財素養情形為中上程度。

由表4-2-1可知:整體學生理財素養之平均數為3.7912(最高為5),標

準差 .5523。此結果顯示,就平均數而言,「整體理財素養」為高分組,屬 於良好程度。

二、理財素養各向度中,「消費與信用」得分高於其他向度

從平均數來看,理財素養各向度以「消費與信用」向度得分最高(平 均數是4.2774,標準差為 .79729)。其他向度依次為「風險與保險」(平均 數為4.1332)、「銀行與金融服務」(平均數為3.8691)、「投資策略」(平 均數為3.8566)、「財務責任」(平均數為3.7953)、「所得與金錢管理」

(平均數為3.2128)。

此結果顯示:「消費與信用」、「風險與保險」、「銀行與金融服務」、

「投資策略」、「財務責任」五向度平均數高於3.75以上為高分組,屬於良 好程度。而「所得與金錢管理」向度為中分組,屬於中上程度。

表 4-2-1 受試學生理財素養的平均數、標準差以及排序摘要表

向度 平均數 標準差 強度排序

銀行與金融服務 3.8691 .73093 3

所得與金錢管理 3.2128 .73267 6

消費與信用 4.2774 .79729 1

風險與保險 4.1332 .74554 2

財務責任 3.7953 .76360 5

投資策略 3.8566 .82711 4

理財素養(整體) 3.7912 .5523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2010)

三、學生理財素養向度間互有顯著關係

為了解學生理財素養各向度彼此間相關情形,茲分析如表4-2-2:六個理 財素養向度彼此之間均達 .01之顯著水準,顯示各向度間有相互影響的關係,

且皆為正相關。

表 4-2-2 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 Spearman 相關係數摘要表 形不佳;得分在2.51至3.74之間屬中分組,表示理財行為情形為中上程度。

從表4-2-3可知:整體學生理財行為之平均數為3.2097(最高為5),標 準差 .5886。此結果顯示,就平均數而言,「整體理財行為」為中分組,屬 於中等程度,整體表現並不突出。

二、理財行為各向度中「信用與借貸」得分高於其他向度

從平均數來看,理財行為各向度以「信用與借貸」向度得分最高(平 均數是3.7747,標準差為 .87347)。其他向度依次為「消費計畫」(平均數 為3.5054)、「理財責任與決策」(平均數為3.4953)、「保險與風險」(平 均數為3.4626)、「所得與儲蓄」(平均數為3.1487)、「金錢管理與規劃」

(平均數為2.9100)、「預算與投資」(平均數為2.4784)。

此結果顯示:僅僅只有「信用與借貸」一個向度平均數高於3.75以上為 高分組,屬於良好程度。其餘「消費計畫」、「理財責任與決策」、「保險 與風險」、「所得與儲蓄」、「金錢管理與規劃」五個向度為中分組,屬於 中上程度。而「預算與投資」低於2.50屬於低分組,其行為表現最弱。

表 4-2-3 受試學生理財行為的平均數、標準差以及排序摘要表

向度 平均數 標準差 強度排序

預算與投資 2.4784 .79968 7

消費計畫 3.5054 .83283 2

金錢管理與規劃 2.9100 1.00312 6

理財責任與決策 3.4953 .85087 3

信用與借貸 3.7747 .87347 1

保險與風險 3.4626 .85537 4

所得與儲蓄 3.1487 .95292 5

理財行為(整體) 3.2097 .5886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2010)

三、學生理財行為向度間互有顯著關係

參、本節綜合說明

綜合上述分析,可對台北縣國民中學學生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現況做出以 下幾點歸納:

一、理財素養方面

1.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素養之整體情況良好,與鍾志從

與魏秀珍(2001)以及黃春智(2008)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鍾志從 與魏秀珍(2001)認為青少年對於理財與投資的概念缺乏進一步的了 解,而黃春智(2008)表示國中學生的理財知識表現尚可,在所得、

職業、信用和借貸、風險管理、保險、儲蓄和投資等方面測驗分數表 現則為中、低程度;黃劍華(2009)指出國小高年級學生在「投資」、

「消費行為」與「儲蓄」方面的理財觀念較為薄弱。美國 Jump$tart 個人理財素養聯盟最近一次於 2008 年的測驗中所得(Income)、金錢 管理(Money Management)、消費(Spending)、信用(Credit)等四 項成績是歷年來表現最差的。然而,本研究與金管會(2008)國民金 融知識調查結論完全相符,其受試者在「信用管理」、「保險與風險 預防」以及「貸款管理」等方面知識較為充足,本研究顯示出學生在

「消費與信用」、「風險與保險」、「銀行與金融服務」、「投資策 略」、「財務責任」等理財素養向度上已有良好程度。

2. 學生的理財素養各向度之間互有相關,顯示不論是「消費與信用」、

「風險與保險」、「銀行與金融服務」、「投資策略」、「財務責任」

彼此間都是相關的。

3. 學生的理財素養各向度之間雖然互為相關,但學生在「消費與信用」向 度方面得分較其他向度高(平均數達4.2774),由此可見「消費與信用」

是其中表現最好的部分。中華民國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2007)的 調查也有相同的結果,我 國 學 生 對 個 人 信 用 方 面,了 解 程 度 較 高,

超過80%的高中職學生,都瞭解維持好的信用紀錄的重要性。

究其原因,「理財從小紮根」是近年來熱門的話題,相關的理財知識 與態度可能透過教育單位的宣導、父母親的教導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的報導,

而獲得潛移默化的薰陶。

二、理財行為方面

1. 本研究結果顯示台北縣國中學生理財行為之整體表現為中等程度,

有零用錢的比率為 75.36%,鍾志從與魏秀珍(2001)的研究 69.6

%國中生有零用錢,徐淑敏(2002)研究發現受訪的六年級學生 80.4

%有零用錢,比率更高;而黃劍華(2009)同樣指出國小高年級學 生 80.3%都擁有零用錢;唯有遠見雜誌的調查結果不相符,其於 2009 年進行「台灣父母金錢教育調查」發現 65%的受訪者沒有給 國中以下的孩子零用錢。

2. 本研究發現大部分與全部將零用錢存起來的學生比率高達 66.33%,

再加上少部分存起來的 7.18%,有儲蓄習慣的學生比例為 73.51%;

鍾志從與魏秀珍(2001)的研究表示學生儲蓄比例約 88%;徐淑敏

(2002)調查結果顯示有儲蓄習慣的受訪者有 58.3%,偶爾或很少 存錢的佔 38.3%;黃劍華(2009)指出 67.9%的學生會將零用錢存 起來;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2010)公佈學生主要 的理財方式為儲蓄,有 74%的學生擁有銀行或郵局帳戶。上述研究 結論與本研究的結果雖然有一些差距,但均揭露出大部分學生有儲 蓄習慣。

3. 學生的理財行為各向度之間互有相關,顯示不論是「預算與投資」、

「消費計畫」、「金錢管理與規劃」、「理財責任與決策」、「信 用與借貸」、「保險與風險」、「所得與儲蓄」七個向度彼此間都 是相關的。

4. 學生的理財行為各向度之間雖然互為相關,但學生在「信用與借貸」

向度方面得分較其他向度高(平均數達3.7747),由此可見「信用與借

貸」是其中表現最好的部分。

5. 研究中學生的理財素養屬高分組,表示理財素養整體情形良好,而 理財行為之整體表現為中等程度,顯示出理財素養整體優於理財行 為。金管會(2008)國民金融知識調查結論與本研究結果也完全相 符,知識構面的總平均(59.67分)高於行為構面的總平均(43.26 分)。花旗銀行與網路教育城亞卓市(2007)調查結果也同樣顯示 國內中高年級國小學童理財知識和實際表現出來的理財行為有顯 著落差(林憬屏,2007)。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2010)

對於台灣國中生的理財知識與行為調查也發現了學生們知識與行 為上是不同步的。上述研究都突顯出「知易行難」之現狀。

究其原因,大部分學生有儲蓄習慣可能與父母親的理財方式有關,

而家庭的理財教育是每一個孩子對於金錢認識的起點,因此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2010)的調查顯示83%

的學生理財資訊主要來自父母,顯示青少年們隨時在關心父母們相關的 行為,交叉分析也印證了這個現象,當父母對金錢愈有規劃,會為各種 支出規劃、擬定預算時,其子女對金錢使用方式則愈有規劃。另一方面,

學生在「信用與借貸」向度方面得分較其他向度高,可能原因是「卡奴」、

「卡債」事件常常出現在傳播媒體的版面,因而產生了媒介的教育功 能。

第三節 台北縣國中學生在「理財素養」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