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理財行為的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四節 理財行為的相關研究

擁有全球最大零售通路「Walmart」的 Walton 家族、也是富比士排名第十二 有錢的家族,儘管富可敵國,依舊把「省錢」當成家訓,現任的董事長 Robinson Walton 個人辦公室面積不到 3.5 坪,而且沒有窗戶(彭漣漪,2009)。上述舉例 充分說明「節流」的重要性,而教育部國民教育司(2009)認為個人把一生的工 作所得及支出經過合理的規劃,能逐步達成人生不同階段目標的財務需求,並輔 以風險管理降低人 生 中 意 料 外 收 支 失 衡 時 產 生 的 衝 擊 , 讓個人或家庭得以 達成夢想,就是理財行為的最終目標。下面將就理財行為的意義、理財行為的相 關理論以及國內外實證研究進一步說明。

壹、理財行為的意義

Hilgert、Hogarth 與 Beverly(2003)將理財行為界定於四項金錢管理活動:

流動現金的管理、信用管理、儲蓄與投資。金管會(2008)對行為的定義則為 我國國民是否在金融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O'Neill 與 Xiao

(2003)設計了一份健康理財問卷(Financial Fitness Quiz)以研究受訪者的理 財行為,他們所定義的理財行為包括二十種管理金錢的行為,如下表:

表 2-4-1 健康理財問卷(Financial Fitness Quiz)

項目 理財行為

項目 1 我有一個銀行支票帳戶,用以支付帳單。

項目 2 我有足夠的錢支付每月租金/抵押貸款和其他家庭開支。

項目 3 我購物時會貨比三家。

項目 4 我有保險以支付“大額”意想不到的開支,如醫院帳單或失能 殘疾。

項目 5 我一直有組織地記帳,並可以方便地找到重要文件。

項目 6 我有足夠的錢支付緊急情況下的花費,如汽車維修。

項目 7 我會避免衝動購物和不把購物當成消遣娛樂行為。

項目 8 每月所得淨值(take-home pay)支付信用卡費用、學生貸款和汽 車貸款不到 20%。

項目 9 我全額支付信用卡賬單以避免利息。

項目 10 我為了長期理財目標而定期儲蓄,例如教育孩子、購房或退休。

項目 11 我有一個為了退休而投資的個人帳戶(不包括僱員退休金)。

項目 12 我知道我的聯邦邊際稅率等級。

項目 13 我有錢投資,遍布多種投資類型(如股票、債券、共同基金)。

項目 14 當我加薪時我會增加我的積蓄。

項目 15 儲蓄和投資的稅後投資報酬率會大於通貨膨脹率。

項目 16 我有一個開支/存錢的書面計畫(預算)。

項目 17 我有至少 3 個月的費用撥在容易取得的帳戶之中(例如貨幣市場 共同基金)。

項目 18 我一年一次會計算我的資產淨值(資產減去債務)。

項目 19 我已經寫好了的理財目標,其中包括日期和成本(例如 2004 年 汽車$10,000 元)。

項目 20 我寫好了遺囑。

資料來源:取自 O'Neill 與 Xiao(2003, p2)

金管會委員楊雅惠指出理財行為可以用三個英文字來表達,「Spend(花費)」、

「Save(儲蓄)」與「Share(分享)」。徐淑敏則認為理財行為是「賺錢、用錢、

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六大面向(楊瑪利,2009)。

綜合以上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於理財行為的看法,理財行為是管理金錢的行為,

管理上採取有效或正確的決策及行為,理財行為在本研究的範圍限於理財責任與 決策、所得與職業、金錢管理與規劃、信用與借貸、風險管理與保險、儲蓄與投 資等六大項目的理財決策與表現。根據 O'Neill 與 Xiao(2003)健康理財問卷

(Financial Fitness Quiz)對國中階段的學生來說,恰當的理財行為可以利用銀行 帳戶、有儲蓄的習慣、持續性記帳、維持收支平衡、設立理財目標與預算、聰明 消費、購物時貨比三家、不衝動消費、關心各式各樣的投資管道等等。

根據太平洋新聞網記者王蓉蓉(2010)的報導,花旗基金會與台北市婦女 救援基金會(2010)公佈「台灣國中生的價值觀及理財知識與行為調查」,調查 對象為國中生,地區涵蓋全國北中南東四區,調查執行期間為 2009 年 9 月到 2010 年 4 月,分為宣導前問卷(前測)與宣導後問卷(後測),有效樣本數前測 1544 份、後測 1781 份,依據其發表的最新統計,國中女生使用各種理財方式的比例 卻比男生高。將錢存在銀行、保險、基金、股票,國中女生各項使用比例都較 男生為高。採用上述理財方式的國中女生占 81%,男生僅 74%。女生記帳的比 例也比男生高,有記帳習慣的女生有 24%,有記帳習慣的男生僅有 22%。 關 於零用錢該怎麼用,多數學生表示會規劃、但不會執行,只有 28%的學生會規 劃、並且執行零用錢的用途。44%的受訪學生表示,他們會先想想零用錢該怎 麼用,但是不會依此執行。另外,還有 28%的學生不會規劃、也不會執行零用 錢的用途。學生主要的理財方式為儲蓄,有 74%的學生擁有銀行或郵局帳戶,

但也有七成的學生會把錢「放在自己知道的地方」或「存在家人那裡」,並不善 於使用金融機構以及以儲蓄賺取利息。在金錢觀方面,受訪學生多數認同儲蓄 的意義,50%的學生認為能省則省,要盡量把錢存起來;另外也有 46%的學生

認為要懂得賺錢,也要懂得花錢,但是應該要存到錢,只有 3%的學生認為有多 少就花多少,沒存錢也無所謂。83%的學生理財資訊主要來自父母,顯示青少 年們隨時在關心父母們相關的行為,交叉分析也印證了這個現象,當父母對金 錢愈有規劃,會為各種支出規劃、擬定預算時,其子女對金錢使用方式則愈有 規劃。然而,青少年的金錢觀與實際的理財行為並不一致,顯示知易行難,需 要學習財務管理的方法。在調查中,有 50%的學生認為平時應該能省則省,要 盡量把錢存起來,但是在實際的零用錢使用上,只有 28%的受訪學生表示,他 們會先想想零用錢該怎麼用,並且依此執行,多數學生(44%)更只會先想想 零用錢該怎麼用,但是不會依此執行。

貳、理財素養與理財行為之間的關係

一、豐富理財素養進而強化理財行為

Hilgert、Hogarth 與 Beverly(2003)所提供的證據顯示出理財知識與理財 行為的正向相關性。他們發表一篇文章探討家庭中消費者知識與行為之間的關 係,消費者知道些什麼以及他們做了什麼,在行為上著重於四項財務管理活動:

現金流動管理、信用管理、儲蓄與投資。結果現金流動管理指標上呈現「低」

的家庭,其平均理財知識的分數低於「中」或「高」現金流動管理指標的家庭;

同時,在信用管理上、儲蓄與投資上也呈現同樣情形,指標上呈現「低」的家 庭,其平均理財知識的分數均低於「中」或「高」指標的家庭。此研究發現理 財知識與理財行為確實有其相關性,然而因果關係卻不明顯,理財知識分數高 家庭的確比分數低的家庭更能夠展現適當的理財行為,例如準時繳付帳單費用、

每月支票不透支以及擁有緊急資金,了解更多知識而增進了行為並非直接的因 果關係,可能會有相反的情形,人們可能因為儲蓄或累積財富而增長知識,或 是因為家庭經驗與經濟社會化同時影響了知識與行為。

Campbell(2006)認為研究家庭財務狀況是一大挑戰,因為家庭理財行為很難 衡量,也無法以目前教科書上的模型來解釋。其研究著重於家庭如何做出貸款 的決定,尤其是固定利率的借款,其與消費者的理財知識息息相關,這是特別 重要的議題,因為大部分的美國家庭都有銀行貸款;但事實上多數的家庭並不 清楚貸款的內容。少數人在理財決策上犯下重大錯誤,而這些少數人明顯較窮、

教育水準也較低。Campbell 同時也發現年輕、教育程度高、較富裕、住在昂貴 房子裡的白人消費者,在 2001 年到 2003 年利率下降的期間再次融資他們的貸 款而獲取更大的利益。

Lusardi 與 Mitchell(2007)指出理財素養會影響到理財行為,在他們的研究中 不儲蓄的人與沒有退休規劃的人都是理財素養低落的族群,研究顯示出理財知 識越多的人越能夠為退休做計畫,尤其是了解複利的規劃者,越能夠策劃出多 樣的儲蓄計畫。分析考量過影響退休計畫的各種因素,如教育程度、婚姻狀態、

生育子女的數目、退休狀態、種族與性別等等,最重要的因素還是理財素養。

Lusardi 與 Mitchell(2008)另一個跨世代的研究檢驗了理財素養會如何影響 理財行為以及退休計畫。他們選取兩個世代為研究對象,其中一個世代是 2004 年時選擇 51 至 56 歲早期嬰兒潮出生的樣本,另外一個世代則是 1992 年時選擇 相同年齡的樣本。退休計畫與理財素養有強烈相關性,而退休計畫與財富之間 也有如此,有無退休計畫的行為可以解釋擁有退休資產的差異,並且說明為何 要退休了卻沒有財產。兩個世代中有退休計畫者比沒有者擁有較高的財富水準,

也擁有較好的理財素養;此研究也指出 2004 年的世代比 1992 年的世代擁有較 多的財富,因為他們的房屋價值較高,但是低收入、教育水準低落的黑人與西 班牙裔的財富並沒有與時俱進,可能是因為他們缺乏理財素養所造成,對這些 特定族群而言是一個重大危機,因為他沒有足夠的準備以應付退休生活。

Rooji、Lusardi 與 Alessie(2007)為了瞭解理財素養與理財決策之間的關係,

他們探究理財素養與股市之間的關係,是否理財知識愈豐富的人擁有愈多的股

票?研究發現受試者不完全明白通貨膨脹與複利等基本經濟概念,但是對於股 票、債券、風險的多樣性與金融市場的運作等觀念知道得更少。最後研究指出 有理財經驗的受試者投資較多的股票,而理財素養低落者明顯不投資股市。

美國國家理財教育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Financial Education,

NEFE)主持了一項高中理財教育基本計劃,發現其參與者,對於個人理財的知 識、行為與自信均有所增進,將近半數的參與者開始存錢,這個結果超出了此 項計劃原本的預期。另外一項針對理財行為與理財結果之間相關性的研究結果

NEFE)主持了一項高中理財教育基本計劃,發現其參與者,對於個人理財的知 識、行為與自信均有所增進,將近半數的參與者開始存錢,這個結果超出了此 項計劃原本的預期。另外一項針對理財行為與理財結果之間相關性的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