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南市國民小學辦理戶外教學活動的實施情形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二節 台南市國民小學辦理戶外教學活動的實施情形

本節分成兩部份,第一部份是瞭解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實施情形、第二部份是 分析不同背景的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差異情形。本研究利用描述統計的次數分配來 瞭解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情形,再利用卡方考驗來分析不同背景的教師實施戶外教 學的差異情形。

壹、 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實施情形

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實施情形,包括戶外教學的辦理方式、活動人數、活動時間長 度、活動的地點、活動性質、活動的次數、實施戶外教學活動後的檢討情形、戶外教學 評量方式、戶外教學的障礙因素、融入的領域及議題等。利用描述統計將教師實施戶外 教學情形的人數、百分比整理如表 4-8、4-9、4-10、4-11。進一步分析討論如下:

一、戶 外 教 學 的 辦 理 方 式

如表 4-8 所示,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方式以「同一學年教師合作辦理」占 86.8

%為最多數,第二是「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占 29.3%,第三是「鄰近班級自 行辦理」占 23.6%;此情形和王仁榮(2003)的研究結果相似,越是資深的教師 獨立完成戶外教學的比例越低,因為現今強調協同教學,教師單打獨鬥完成教學活 動的情況漸少,辦理戶外教學也以「與同學年合辦」的情形最多。「親師合作班級 自行辦理」只占了 29.3%,家長有參與的話也只是站在協助的立場,較少參與計畫 與決策。至於「全校一同辦理」的比例最低,只占了 16.1%,可能是因為全校學生 人數龐大,加上課程差距懸殊,要全校一起辦理戶外教學,實有其困難性存在。

二、戶外教學活動的人數

如表 4-8 所示,戶外教學活動的人數以「301-500 人」的比例最多,占 28.5%,

其次是「100 人以下」占 26.9%、第三的是「101-200 人」占 25.2%,第四的是「201-300 人」占 12.0%,「500 人以上」最少,只占了 7.4%,由此可見戶外教學活動都是 以該學年或該年段一同舉辦,人數多在 100 人以上,500 人以下。

表 4-8 教師實施戶外教學情形統計

三、戶外教學活動時間長度

如表 4-8 所示,戶外教學活動時間長度以「6-8 小時」占 49.6%為最多數,其次是

「4-6 小時」占 20.7%、「4 小時以內」也占 19.4%,「隔夜」的比例占 6.2%,活動 時間在「8 小時以上」占 4.1%是最少的,可見戶外教學大部分都是一天之內往返,極少 數活動時間會超過一天的,可能是因為國小學生自治能力不足,教師舉辦戶外教學的時 間長短會以考量學生安全為主,因此以搭配一天學校的作息時間「6-8 小時」為主。

四、戶外教學活動的地點

如表 4-8 所示,戶外教學活動的地點「以其他縣市」占最多數,有 54.5%,其 次是「本市內」占 36.0%,「本縣內」的最少,只有 9.5%。

五、戶外教學的活動性質

如表4-8所示,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活動性質以「社區資源利用」占最多數,有38.0

%,其次是「娛樂休閒活動」占30.6%,第三的是「戶外環境教育」有29.8%,「野外 冒險探索活動」占最少數,只有1.6%。徐薇(1999)、張碩玲(2001)、曾兆興(2004)

的研究皆肯定社區資源利用的教育價值,認為社區資源利用可以讓教學豐富化、提升教 學效果、使教學生活化,並可培養學生愛家鄉的精神,更加了解自己的社區,因此教師 辦理「社區資源利用」性質的戶外教學活動,其教育價值是不可否認的。

六、戶外教學活動的次數

如表 4-8 所示,每學年舉辦戶外教學的次數以「一次」占最多,有 63.6%,每 學年「二次」占第二,有 31.0%,每學年舉辦三次的就很少了,只占 2.9%,可見 台南市教師每學年辦理戶外教學的次數以一次為主,與鄭坤昌(2004)的研究結果 有些差異,鄭坤昌(2004)調查苗栗縣教師每學年辦理次數以「二次」為主。由此可 知,戶外教學次數會因縣市而有所不同,但很明顯的是多以「一到二次」為主,一學 年舉辦三次的情形就很少了,此種情形可能與課程進度安排及教師工作繁忙有關。

表 4-9 教師實施戶外教學後的檢討統計

類別 選項 人次 百分比% 排序

(1)總是 72 29.8 2

(2)經常是 134 55.4 1 最 實 施 戶 外 教 學 後 是 否

進行活動檢討(單選)

(3)很少 36 14.9 3

(1)自行檢討 64 26.4 2 活活動檢討的方式(單選)

(2)活動團隊檢討 178 73.6 1

(1)有 211 87.2 1 最有無採用任何評量方式來

檢視學生學習情形

(單選) (2)無 31 12.8 2

(1)學習態度 90 40.2 2

(2)學習單填寫 200 89.3 1

(3)報告 67 29.9 4

(4)問答 84 37.5 3

(5)作品 43 19.2 5 評量方式(複選)

(6)表演 4 1.7 6

七、實施戶外教學活動後的檢討情形

如表 4-9 所示,教師實施戶外教學後的檢討情形,反應「經常檢討」的人最多,

有 134 人占了 55.4%,反應「很少檢討」的只有 36 人占 14.9%,因此大部分的教 師都會在事後進行活動檢討,且檢討的方式以「活動團隊檢討」為主,占了 73.6

%;「自行檢討」的占了 26.4%,可見「活動團隊檢討」的方式比「自行檢討」多,

推論其原因可能是因為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方式是以同學年教師合作辦理為主,教 學群間會彼此意見交流,商討活動成效,因此檢討的方式以「活動團隊檢討」為主。

八、戶外教學評量方式

如表4-9 所示,對於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採評量檢視的有211人次,占87.2

%;「沒有」的採用學習單的有31人次占12.8%。評量方式以「學習單填寫」占最 多,有200人次,占89.3%;其次是「觀察其學習態度」,占40.2%,排序第三的 是用「問答」方式,占37.5%,第四是用「報告」占了29.9%,第五是呈現「作品」

占了19.2%,用「表演」方式的占最少數,只有1.7%,此情形和余宗翰(1999)

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指出教師在戶外環境教育教學中最常用的評量方式是以學 生的「學習單」和「活動感想或心得報告」來評量,其次是依據「活動中行為的表 現」、「口語報告」和「觀察紀錄或研究報告」等來評量,而實作評量和紙筆測驗 的方式最少。但林智慧(2001)的研究發現,學習單的使用是一種趨勢,但不見得 好用,有些老師就覺得讓學生口頭發表,學生可以講得很好,而學習單寫多了,有 些學生就變得應付了事,反而不好,所以有必要時才使用學習單,可以提升學習的 效果,若只是大量製造一些粗糙設計的學習單讓學生填寫,就沒有太大意義了。因 此,教師雖大部份都有採用評量來檢視學生的學習狀況,但評量的方式偏重在「學 習單填寫」,配合其他相關研究結果發現學習單的使用有其優缺點,教師宜多注意,

避免流於形式。

九、戶外教學的障礙因素

如表 4-10 所示,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因素,反應「交通安全難以掌控」

的最多,有 155 人次,占 62.5%,排序第二的是反應「課程進度問題,無暇辦理」

的占 50.4%,此情形和余宗翰(1999)的研究結果相似,其指出主要的困難因素依 序是「學生的安全問題」、「秩序問題」和「學生人數太多」等的問題,另外林智 慧(2001)、楊志誠(1993)、蔡居澤(1995)等相關研究也指出戶外教學的障礙 因素,來自於學生方面的困難主要包括安全問題、秩序問題和人數太多等的問題。

王靜如(1991b)、余宗翰(1999)的研究皆發現戶外教學會影響課程教學進度,

因此本研究發現「交通安全難以掌控」是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第一困難因素,「課 程進度問題」是第二困難因素,其次才是「學生秩序」、「經濟壓力」等因素。

表 4-10 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障礙因素

類別 選項 人次 百分比 % 排序

(1)自身不想辦理 28 11.3 8

(2)家長經濟負擔不起 76 30.6 4

(3)課程進度問題,無暇辦理 125 50.4 2

(4)交通安全難以掌控 155 62.5 1

(5)學生秩序難以掌控 109 44.0 3

(6)家長協助參與度不高 36 14.5 7

(7)學校行政支援不足 47 19.0 6

(8)自身專業能力不足 23 9.3 9

(9)增加教學工作負擔 71 28.6 5 實施的障礙因素

(複選)

(10)地點不合適 28 11.3 8

十、戶外教學融入的領域及議題

如表 4-11 所示,教師實施戶外教學最常融入的領域是「自然與生活科技」,

占 76.4%,此結果和鄭坤昌(2004)的研究結果相似,其研究發現教師舉辦戶外教 學最常融入的議題是「環境教育」,占 96.8%,李晶(2001)也指出校外教學是教 師運用社會上相關的教學資源,彌補教學的不足,並著重於自然環境中學習,利用 相 關 活 動 與 學 科 的 結 合,擴 展 教 學空間,提升學習意願和教學效果。由此可知,

教師舉辦戶外教學常與領域、議題結合,除了「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之外,「綜 合活動」及「社會領域」也是很常和戶外教學結合的領域。

表 4-11 教師實施戶外教學融入領域及議題的情形

類別 選項 人次 百分比 % 排序

(1)語文 82 32.8 5

(2)數學 16 6.4 7

(3)自然與生活科技

(生活) 191 76.4 1

(4)社會 120 48.0 3

(5)健康與體育 44 17.6 6

(6)藝術與人文 103 41.2 4 融入領域

(複選)

(7)綜合活動 127 50.8 2

(1)環境教育 240 96.8 1

(2)人權教育 56 22.6 2

(3)家政教育 30 12.1 6

(4)生涯規劃 52 21.0 4

(5)兩性教育 50 20.2 5 融入議題

(複選)

(6)資訊教育 53 21.4 3

戶外教學是校內課程的擴展和延伸,以各學科間的課程內容為基礎,它是達成 課程目的和目標的一種方法(Priest,1986),戶外教學是越出教室利用資源的一 種教學方法,如此可以增進學習刺激,也是增強課程的方法,藉由擴大超越教室的 學習環境到戶外去,透過和人們、地方及事物互動的第一手經驗來獲得實際知識,

如此一來可加強理論知識,這些透過直接方式獲得的知識,能讓個體更加了解 (Fitzpatrick,1968),由此可知,戶外活動可以將從戶外學得的經驗和技能和相關學 科作有意義的連結,讓學習內容得以在生活中獲得驗證,擴展學科領域、延伸重要 概念,使學習更完整。

貳、 不同背景的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差異情形

為了解不 同 背 景 的 教師實施戶外教學的差異情形,以驗證假設 8-1、8-2、8-3、

8-4、9-1、9-2、9-3、9-4、10-1、10-2、10-3、10-4、11-1、11-2、11-3、11-4。,

針對不同性別、不同任教年段(低、中、高)、不同年資(5 年以下、6-10 年、11 年以上)、不同學校規模大小(49 班以上、25-48 班、24 班以下)的教師每學年舉 辦戶外教學的次數、教師舉辦戶外教學活動的性質、戶外教學的地點、舉辦戶外教 學時家長參與的情形進行卡方考驗,如表 4-14、4-15、4-16、4-17。以描述統計分 析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方式、實施的障礙因素,如表 4-12、4-13、4-18、4-19,進 一步分析討論如下:

一 、 教 師 辦 理 戶 外 教 學 的 方 式

以描述統計分析不同背景教師辦理戶外教學的方式,如表 4-12,分析討論如下。

( 一 ) 不同性別的辦理方式

如表 4-12 所示,男性教師採用最多的辦理方式是「同一學年教師合作」,占 84.1%,其次是「全校一起辦」占 27.3%,第三的是「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占 22.7%,「鄰近班級自行辦理」的最少,只有 20.5%。女性教師採用最多的辦理方 式也是「同一學年教師合作」,占 87.3%,其次是「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占 30.8%,第三的是「鄰近班級自行辦理」占 24.2%,「全校一起辦」的最少,只有 13.6%。分析其結果發現女性教師在「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方面比男性教師比

如表 4-12 所示,男性教師採用最多的辦理方式是「同一學年教師合作」,占 84.1%,其次是「全校一起辦」占 27.3%,第三的是「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占 22.7%,「鄰近班級自行辦理」的最少,只有 20.5%。女性教師採用最多的辦理方 式也是「同一學年教師合作」,占 87.3%,其次是「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占 30.8%,第三的是「鄰近班級自行辦理」占 24.2%,「全校一起辦」的最少,只有 13.6%。分析其結果發現女性教師在「親師合作班級自行辦理」方面比男性教師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