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戶外教學的意涵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戶外教學的意涵

本節探討戶外教學的意涵,包括戶外教學的定義、戶外教學的目的、戶外教學的 教育價值三方面。

壹、戶外教學的定義

戶外教學是經過教師有計畫的設計安排,帶學生走出校園進行有意義的校外活 動。王鑫(1995) 及朱慶昇(1993)提到戶外教學是指課堂外的活動,基於發現學習 原則與感官的使用,使學生從直接的、實際的、生活的體驗中學習,並藉這種戶外 習得的智能,促進學生認識自我以及認識個人在社會環境中的角色,同時有助於學 生對特定主題,如環境、地球資源等的瞭解。黃朝恩(1990) 提到戶外教學是讓學 習者直接面對一個真實世界,帶他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走入歷史,這是課堂上所 學不到的。熊湘屏(2002)提到戶外教學是基於發現學習的原則,並強調直接使用 感官進行觀察和知覺的教學方法。王靜如(1991)提出戶外教學是以戶外環境為導 向的教學,旨在透過與環境的接觸,實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

透過學校教室外的環境進行教學活動。林智慧(2001)及 Priest(1986)皆提到戶 外教學是指在室外利用人造或天然資源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它調和了冒險精神及與 環境的相關概念在活動設計和經驗當中,是一種操作學習的經驗過程,是越出教室 利用資源的一種學習方法。

綜上所述,研究者將戶外教學定義成,透過教師有系統的設計後,帶學生走出 校園,作一系列觀察、參訪、探索的經驗活動,利用校外的資源、情境,提供給學 生不同的感官刺激,藉以增加學習經驗。

貳、戶外教學的目的

戶外教學的目的是藉由教室外的親身觀察和直接體驗來補充學校課程內容,戶 外教學可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和實際生活經驗結合,擴展學生視野和知能,並彌補 學校教學的不足,達成有效的學習,建立學生基本的概念,認識環境及提供休閒經 驗和健康的休閒態度,同時使學生透過溝通、互助合作,了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沈 六,1997;周儒、呂建政譯,1999)。

綜合王鑫、朱慶昇(1995)、余宗翰(1999)、李晶(2001)、李崑山(1993)、

周儒、呂建政(譯)(1999)、賴雅芬(1996)、Cordes 和 Ibrahim (1993)、Iozzi

(1989)、Nash(1980)、Priest(1986)等人的文獻對戶外教學主要目的探討,將其 目的分成七個面向去分析如下。

一、培養自然情懷

從自然中獲得相關的自然知識,發展對保育觀念的了解,發展正確對待環境的 態度,並習得戶外技能,激發對自然環境的興趣和認識,培養愛護環境與保護環境 的意願,並能保持對環境之關切與敏感度,確立學生對環境保育的決心,使其能主 動參與,並解決未來面對的環境問題,從個人在戶外學習的經驗來塑造正確的環境 倫理觀念,例如:尊敬生命、尊敬自然、愛護自然、保護自然、確立保育的決心。

二、增進人際關係

增進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達成人際關係發展的教學目標。戶外教學可提供同

伴互動的機會,讓學童從活動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經由戶外共同學習、分享 理念和考慮其他人的觀點、從事需要相互支持與協調合作的活動,幫助學生瞭解他 人,發展他們的情感。戶外教學也可以促進師生間的互動,拓展人際間溝通協調的 能力,學會互助合作,發揮團隊精神,從活動中學習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增進自信 與耐性,學習共同合作,增進彼此的關係,為日後發展人際關係及社會關係的基礎,

促進學生個人發展。

三、豐富校內課程

戶外教學配合學校課程,從直接體驗來學習相關知識,以達成認知領域的教學 目標,強調藉由戶外教學活動,加強室內教學所獲得知識的記憶及理解,展現知識 的應用,從直接的實際體驗激發學習的興趣,拓展知識和學習的領域,讓教師的教 學更加多元化,將室內的教學延伸到室外,學得豐富的經驗,戶外教學可以使學生 直接從環境中得到真實的、實際的體驗,學習過程印象深刻,並可印證平常課堂上 習得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四、落實人文關懷

戶外教學經驗在學生社會化方面有極大的助益,因為戶外環境提供無數個學習 機會,這些機會可以幫助人類發展良好的關係,這當中包含了對自我的了解和對他 人的關心。在許多戶外經驗中、緊急的生活情境裡,這些社會互動場合,可有很多 發展良好態度及關心他人行為的機會,同儕因此社會化、種族因此結合,藉由戶外 教學促成彼此相互尊重和了解。

五、增加生活技能

有挑戰性的戶外活動可以提供學生機會,去學習生活上的技能及對體能的增 進,且戶外教學可以協助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各種行為能力、接受挑戰,以達成技能 領域的教學目標,促進身心健康,誘導適當的休閒活動,透過經驗讓學習意義化,

同時也落實了杜威「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六、增加學習興趣

教師在教學時都是希望既能教導學生知識,也能培養其學習動機,希望學生經 由學習活動,進一步認知和行動,更能培養出情感和意志,教學生知識,不如教學 生樂於求知,因此內在學習動機的引導就相形重要許多,戶外教學提供豐富的感官 訊息和刺激,能吸引學生注意,活動的樂趣引發去學生探索、發現知識所在,讓學 生對學習不在是恐懼和排斥,這就是戶外教學的目的。

七、促進親師生情誼

戶外教學能促進親師合作,且發展出異於課堂上的師生情誼,教師和學生在活 動中變成夥伴關係,互相扶持,若家長也能參與,便能促進親師生和諧關係,有助 於學生正向發展。

戶外教育有很多個目的,包括:幫助人們生活在和諧的自然環境中,建立對彼 此基本的認識、在教育上利用學科方法搭配各種感官學習,提昇學生對自然的好奇 心,總而言之,戶外教育的目的是促進認知學習、情意學習和技能學習方面的成長。

P. R. Smith 指出「戶外教學就是賦予生命力的學習、給今日及未來一個健康、美麗、

永久的自然環境為目的。為了達到這個崇高的目標,教育領導者這個時候需要更好 的溝通、更團結的行動。」(引自 Cordes & Ibrahim ,1993)。

綜上所述,戶外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發展對自然的保育態度,也可讓個體獨立學 習、自由思考、及問題解決能力之習得,如同 Crompton 和 Seller (1981)中提到,戶 外教育經驗讓學生的自我概念增強、同儕社會化及種族融合、師生關係也都進步很 多,因此許多人認為,戶外比教室更適合提供較多和學科相關領域有關的刺激學習 環境。戶外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學生將所學與實際生活世界整合,學能所用、豐富經 驗才是最終目的。

參、戶外教學的教育價值

先瞭解價值的定義;進而瞭解教育價值的概念,包含教育價值的意義、教育事 實與教育價值的關係二部份;最後瞭解戶外教學的教育價值,包含學生學習方面的 教育價值、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教育價值二部份。

ㄧ、價值的定義

高廣孚(1975)提到所謂價值者,乃吾人就客觀事物對人類所生影響結果之評 估,而定其等級之上下,重要性之高低,利害之大小者也。林進財(1992)提到價 值含有意義、效果、重視、評價等各層面的意義,因學術領域的不同而有各種詮釋。

價值是一種信念、個人或群體的喜好,是持久恆常的體系,同時也是一種邏輯的構 念,具有意欲的性質。黃建一等(譯)(1987)提到價值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經 常涉及一些相反的事物,例如:對和錯、好或壞、真或假等,這些價值在非常複雜 的情境中運作,價值運作會影響行為的導向。

綜上所述,價值概念乃自人與客觀世界的關係中產生,客觀世界是評價的對 象,價值是人所創造的,是人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觀念。價值可分為主觀價值 和客觀價值,主觀價值是經過社會化的過程,每個人都形成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 念,以自己所認定的價值去衡量是非、善惡、對錯、美醜,也可成為行為之準則;

客觀價值指凡是好、善、真的品質,層級越高越接近絕對,絕對的價值為人所共同 承認,是為真理(林進財,1992;高廣孚,1975;趙雅博,1977)。

二、教育價值的概念

教育價值的概念,包含教育價值的意義、教育事實與教育價值的關係。

(一)教育價值的意義

陳寶山(1988)提到教育是宇宙萬物中為人獨有的活動,這種活動又是必然的 價值創造的活動,因而教育與價值存在著不可分的關係。若以教育為因,則所教育 的人將是價值的實現者;如以價值為目的,則價值就是教育實施的方向,教育目標 的決定、課程內容的抉擇、教材教法的運用等方面,都需要價值的衡量做指導。他 提到教育價值的含意有以下幾個:

1.教育含有值得的意思:教育活動教人以正當的求生方式,於是有了謀生工具的

製造與改良,謀求和自己同樣的人都能夠生存。因此在合群上有了超越獸性的發 展,教育是使每一個人達到自我實現的活動。

2.教育含有傑出的意思:教育希望培養每個人都能達到理想的境地,使生活具 有更高的意義和更高的價值,也就是要培養每個人向上、向善,向更高的人生境界 追求。

3.教育含有有用的意思:教育在發展兒童的歷程中,包括技能的訓練,即使知 識的增加,也有一部份和技能有關,例如謀生的技能就是從學習而來的,所以教育 價值從實用方面來看就是教人成為有用的人。

4.教育含有重要的意思:每個人所認為重要的並不相同,但是卻各自按照所認 為重要的進行,教育站在普遍的立場上,依照理性的指引來衡量重要的程度。

5.教育含有美德的意思:教育在發展人性和培養人格,把人的智慧、情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