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戶外教學的內涵與實施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戶外教學的內涵與實施

本節分成戶外教學的內涵和戶外教學的實施兩部份,研究者根據文獻將戶外教 學實施內涵分成戶外環境教育、休閒娛樂活動、社區資源的利用、野地的冒險探索 活動四大類;在戶外教學實施部份,分成戶外教學課程模式、戶外教學與學校課程 結合、戶外教學方法及實施過程來探究。

壹、戶外教學的內涵

戶外教學是一種可以融入生活、情意、鄉土、自然、保育、社區、人文……等 方面的教學,顧名思義就是在戶外進行教學,利用教室外的資源、情境,提供給學 生不同的感官刺激,藉以增加學習經驗。Donaldson 在 1972 年指出戶外教學就是在 戶外進行教學、進行和戶外相關的教學以及為戶外而教學(education in, about and for the outdoor)。Priest 在 1986 年指出,戶外教學是以各學科間的課程內容為基礎,

它是協助達成課程目標的一種方法。王靜如在 1991 年的研究指出,戶外教學是以 戶外環境為導向的教學,旨在透過與環境的接觸,實際增進對環境的認識,體驗人 與環境的關係,透過學校教室外的環境進行教學活動。王鑫在 1995 年曾指出戶外 教學是進行課堂外的教學活動,基於發現學習原則與感官的使用,使學生從直接 的、實際的、生活的體驗中學習。余宗翰在 1999 年將戶外教學分成校內戶外教學 及校外戶外教學,其中校外戶外教學較契合本研究的範圍。

經過文獻探討後,研究者發現文獻中對戶外教學實施強調的重點面有所不同,

有的強調自然環境教育、有的強調休閒娛樂活動、有的強調野外探險、有的強調社 區資源利用等,因此研究者將戶外教學實施的內涵分類成以下四大類:戶外環境教 育、休閒娛樂活動、社區資源的利用、野地的冒險探索活動四類,分述如下。

ㄧ、戶外環境教學

戶外環境教學是指在室外利用人造或天然資源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林智慧,

2001)。實施環境教育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是在自然環境中教學,也就是戶外教 學 (賴雅芬,1996)。戶外環境教學是在戶外環境中進行的教學,以戶外環境為導 向,是環境教育最普遍的實施方法之一,旨在透過與環境的接觸,實際增進對環境 的認識,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人和自然的關係,利用學校教室外的環境進行教學 活動,它重視發現學習的原則並強調直接使用感官(視、聽、嗅、觸、味)進行觀 察和知覺,注重的是一種動手操作的經驗,正符合杜威從作中學的理念,其目標在 於培養學生對環境的覺知、鑑賞和了解,從而建立應有的價值觀。整個過程中學生 走進了現實世界,接觸到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使用自己的五官去觀察,以獲得第 一手的經驗,故能覺醒其環境意識,培養愛護環境的情操與保護環境的意願。同時,

學生也可在環境中印證各科目所學習到的概念和原理,增強學習效果(王靜如,

1991a;黃朝恩,1992;熊湘屏,2002)。

國外教育認為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是脫離不了關係的,除了習得技能之外,也 特別重視人和大自然之間的關係,透過戶外經驗任何主題都可以被教授,土讓、水、

動物、植物構成了基本的學習領域,學生也可以利用閒暇時間學習和參與戶外活 動。戶外教學可促進學生學習人和大自然的互動關係,並習得正確關心環境的態度 (Ibrahim & Cordes,1993)。另外,提及戶外教育和環境教育有關的學者 Priest在 1986年依據三個關鍵字去描述戶外教育;一是指地方,在戶外進行教學;一是指主 題內容,學習有關自然的內容;另一是指戶外教育的目的,為了我們星球的有限資 源而言。透過戶外的一系列學習,個體學習到自己和自然環境的關係、個體和自然 生態系統概念間的關係、個體和他人及和自己的關係。

戶外環境教學就是將教室延展到戶外實驗室(周儒、呂建政譯,1999),例如:

到森林、動物園、社區、環境中心、或參與現實的環境聚會活動、旁聽與環境開發

或政策有關的公聽會、說明會及街頭運動,並事後在教室相互討論觀感,以加強對 現實環境事件的深層認識及關連,並學習參與、關心公共政策的態度。

這些多樣化的戶外環境在對於發展環境知識和概念方面能有效地被利用,學生 透過環境能學習到真實物體和物體之間的關係,配合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戶外環境 教學的理念有一部份和環境教育契合,環境教育很強調以真實的環境為教學的內 容,引導學生,更鼓勵老師與學生互動以促進學生對於環境整體的了解,而非只是 扮演一個知識資料的整理與傳達者,戶外環境教學強調希望老師與學生能夠一起共 同來體驗與學習。(周儒,1993;賴雅芬,1996;Howe & Disinger ,1988)。

綜上所述,戶外環境教學是在自然環境中進行的教學,利用自然資源,教導學 生環境保護、生態平衡、資源適當利用等概念,為學生提供生活情境中的直接經驗。

戶外環境教育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人和自然環境的關係,提昇學生對環境的知覺,強 化環境保護的信念與行動,啟發學生敏銳觀察、獨立思考與創作發明的能力,讓學 生養成對環境的尊重與關懷,增進基本的生態知識,欣賞、愛護與認識環境生態原 理,在過度工業化的環境中恢復現代生活中最基礎的身體、心理、和精神健康,學 會用簡單直接的經驗去處理抽象事物,培養對環境負責任的態度,讓學生透過一系 列的活動過程,達到認識環境,獲得知識、技能和情意的陶冶,進而內化為保護環 境之情操(朱慶昇,1993;林智慧,2001;彭文珊、周玉秀,2005;熊湘屏,2002;

Bogner ,1998;Ibrahim & Cordes, 1993)。

二、休閒娛樂活動

此類戶外教學活動,多以遊樂區、觀光區、休閒生態農場、果園、渡假村、公 園為主,可促進親師生情誼,紓解課業壓力,放鬆心情,周儒、黃淑芬(譯)(1994)

提到,戶外教學可以是以休憩為主題的休閒活動,這種型態的戶外教學通常不是為

了配合學校課程而設計的,常是於周末出外旅遊、露營,參觀或是強調休閒娛樂的 夏令營活動。林儷蓉(2000)在休閒農場資源與國小校外教學目標之相關研究中發 現,休閒農場資源可為校外教學所運用,且多數教師認為休閒農場之戶外教學可幫 助學童達成認知、情意及社會領域之教學目標,對學生之知識獲得、學習興趣提昇 及人際關係發展皆有助益。

但也有文獻提到,缺乏系統性的規劃、教學歷程不夠具體及缺少教學活動設計 的戶外教學活動,常常流於形式上的教學參觀或以玩樂性質為主的郊遊(李家若,

2004;李崑山,1993;賴雅芬,1996),如此一來,學習上的助益性不高,由此可 知,休閒娛樂性質的戶外教學也應該設計有意義的活動流程,並引導學生在娛樂之 餘,隨時運用所學,也藉此機會學會與人相處,才不至於只流於玩樂。

三、社區資源利用

戶外教學是利用社區資源進行教學,可以是以在社教機構學習為主的活動,例 如:到動物園、圖書館、博物館、能源展示館、國家公園的展示館、文物館、自然 中心等,去學習有系統、主題式的展示,這些展示可能為圖片、模型、實物或可實 地動手操作的設施,這些展示及設施可讓學生將課本所學內容具體化,加深正確概 念、建立良好的學習態度。可以是以參觀現有的設施運作過程為主的活動,例如:

到現場觀看農場、資源回收廠、焚化廠、自來水廠等實際操作運作的場所,與工作 人員交談,聽聽他們的心聲,可瞭解現實社會的運作對環境資源的利用與保護。戶 外教學除了參訪社區機構外,也可以訪視以歷史遺跡為主的活動,透過找尋舊的紀 錄、描述、探訪社區的長者有關過去的生活方式,探查歷史遺跡與舊建築,觀看評 析樹木的年輪,從歷史的角度看社區人們的遷移、環境的改變、及人類歷史文明與 自然環境的關係(彭文珊、周玉秀,2005)。

戶外教學可彌補學校教學設備不足的缺點,尤其是小型的學校,更需要利用戶 外教學來彌補相關設施的不足。每個地區都有它獨特的自然與社會背景,將那個地 區的資產加以登錄,這項工作是收集資料所必須的,可做為開發適合社區與學童的 節目之基本資料,大凡與一個地區有關的自然與人文資料,都可以由博物館、圖書 館、社區、大學和學院等地獲得(林耀源譯,1989)。戶外教學可以是社區機構參 訪、社區資源利用的活動,因為學習不只是上課聽老師講解,從書本上獲得知識,

而可從圖書館收集資料,閱讀、分析資料,由於地理環境、社會文化背景和社區資 源各有差異,使得各個地區的戶外教育計畫不盡相同,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學校可 視自身的需要,走進社區,例如:到郵局、農會、電信局、電力公司、鄉公所、衛 生局、社區圖書館去參觀訪問;游泳課需要體育設施的活動,可利用社區游泳池;

再如自然實驗課,也可在各校設置不同的實驗室,或統一設置實驗室,各校再輪流 使用,這都是用來彌補學校資源不足及避免浪費的可行作法,一方面可利用社區資 源,另一方面可讓社區與學校結合,關係更密切,活動中若能請家長或社區專業人 士的協助,戶外活動將會有更豐富的收穫(王順美,1994;余宗翰,1999;周儒、

黃淑芬譯,1994;《教育百科辭典》,1994)。

綜上所述,戶外教學可促進學校和社區連結,達成學校社區化和社區學校化的 目標,學校是社區得以發揮功能的媒介,經由社區活動的直接參與,書本上的學習 也能得以補充,學校進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社區成為完整學習環境之一;

綜上所述,戶外教學可促進學校和社區連結,達成學校社區化和社區學校化的 目標,學校是社區得以發揮功能的媒介,經由社區活動的直接參與,書本上的學習 也能得以補充,學校進入社區,充分利用社區資源,社區成為完整學習環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