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台灣穆斯林的族教認同

第三節 台灣穆斯林的歷史淵源

本文中筆者從近代的歷史觀設定出台灣穆斯林發展四個期間。

第一期 1683 年清軍將領施瑯率泉州清兵平台事件,其中有信仰回教者惠安 百奇郭姓與晉江陳埭的丁姓50回族在鹿港與彰化的台西鄉一帶。

第二期 1949 年國民政府因國共內戰從大陸各省區撤守台灣約二百萬民 眾,其中有少數的軍公教與商界人士據說有二萬人是回教信仰者維持認教不認 族的觀念。他們因工作與任務的關係而分發到島內各地,於是呈現「大分散不

49 馬天英,《回教概論》(怡保:南洋書局,1949),頁 6。

50 杜磊對陳埭地區回族「認族不認教」的現象做了詳細的田野研究,詳見 Dru C. Gladney,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pp.261-292.

集中」的散雜居住現象。

第三期民國五十九年(1960 年)及民國七十九年(1980 年)泰緬雲南籍穆 斯林因照料異域國民政府孤軍來台,大多居住在新台北市的中和與永和地區一 帶,以及中壢的龍岡地區一帶,形成相對於民國三十八年(1949 年)遷台的穆 斯林要緊密集中的聚居形態。

第四期民國八十九年(1990 年)台灣全面開放國際化腳步外籍人士大量來 台,其中有從土耳其、巴基斯坦、孟加拉、約旦、埃及、摩洛哥、馬來西亞、

印尼、甘比亞等穆斯林國家的青年來台從事就學、工作、觀光、商貿活動,添 增穆斯林在台多元化現象。由於台灣是非穆斯林文化的社會,不論是從大陸傳 統來台的穆斯林,還是外來的穆斯林,都要受漢俗文化的影響,對穆斯林的宗 教信仰與生活造成潛移默化的滲透,產生穆斯林族群對自我文化的變動與調適 問題。以下我們以台灣穆斯林做一種宗教意識與身份認同的背景認識。

(一)第一期福建回民來台

台灣穆斯林的出現會在何時何地呢?據史料的考證是在 1683 年施琅從泉 州率兵平台登彰化鹿港,當時的部隊中有姓郭與丁氏的穆斯林家族,平定台灣 之後就落居鹿港與雲林的台西一帶。他們的祖先都是從過去晉江陳埭的丁氏回 民與惠安白奇的郭氏回民。

福建的泉州在中國早期歷史上就國際大港埠,唐宋時期就與阿拉伯地區經 由海上貿易帶動中國與阿拉伯之各項經貿文化與宗教之關係。也可以說明,伊 斯蘭在西元 611 年發源於阿拉伯半島的麥加城,想必伊斯蘭傳入中國亦能推算 相當早。泉州的清淨寺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即西元 1009 年,從此建築物的 規模來推論,當時的回回人把伊斯蘭的發展已帶入到了興盛時期。

據說陳埭的丁姓回民是從泉州的回民而來,早在公元十三世紀,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西征時,時居西域布哈剌(今烏茲別克布哈拉)的至聖穆罕默德的三 十一世孫—賽典赤.瞻思丁。51賽氏的後代子孫從 1277 年至 1322 年多人在福建 的泉州認官職,據《泉州回族譜牒資料選編.陳埭丁姓回族部份》記載和有關 史學者考證,陳埭丁姓一世祖節齋公諱謹、字慎思,就是瞻思丁.賽音諤德齊,

又名烏馬兒。52陳埭丁氏會出現回回也是當時泉州發生戰亂,統治者大規模迫害 回回,丁姓祖輩遭此重大挫折,造成隱族改名避居海邊,但仍篤信伊斯蘭教,

隱形於宗祠內建清真寺,請阿訇,堅持禮拜做主麻,封齊、宰牲、土葬等教規。

53根據該族譜所記其丁氏「祖教說」的宗教禮儀情形:

如殮不重衣,殯不以木,葬不過三日,封若馬鬣而淺,衰以木棉,

祀不設主,祭不列品,為會期,日西相率西向以拜天,歲月一齋,晨 昏見星而食,竟日則枵腹,荐神唯香花,不設酒果,不焚楮帛,誦清 經倣所傳夷音,不解文義,亦不求其曉,吉凶皆用之。牲殺必自其屠 而後食,肉食不以豚。恒沐浴,不是不敢以交神,衣崇木棉不以帛,

大率明潔為尚也。54

日治割台時丁家族人曾往返於兩岸,二十二世子孫丁瑞彬有於 1930 年返鄉 探親,皆發現陳埭鄉人不吃豬肉而吃牛肉,已隱約感到此為回族習俗,但未深 入求證鹿港丁家是否為阿拉伯人後代,僅此於同族間的猜測討論。可說日治丁 家已無任何阿拉伯人意識,直到 1990 年代回陳埭探親後發現其族人有回族文化 振興的現象,對照族譜才證明其亦為同族人,因而重拾阿拉伯人後代之問題。

鹿港丁家人對自己漢化過程不甚明瞭,其生活習慣早已無回族痕跡,僅開台祖 丁樸實去世時子丁克家用最早草蓆包裹屍體,後心有不忍才改用薄棺埋葬。草 蓆包裹屍體也許就是阿拉伯人遺留的喪葬習俗。55

51 《丁協源家譜》,〈穆聖之後裔在陳埭的過去與現在〉,頁 272。

52 同上揭書,頁 273。

53 同上揭書,頁 272-273。

54 同上揭書,頁 281。

55 李昭容,《鹿港丁家之研究》,(鹿港:左洋出版社,民 91 年),頁 44。

惠安的北奇的郭姓回民也是早期從泉州而來,據鹿港保安宮主委郭修渡保 安宮主任委員在 1994 年當時向筆者說過:

我們郭家都是郭子儀的後代,與回教有淵源,但是時間太久都以 不信回教了,但是祭祖時不用豬肉,因為祖先不吃豬肉。又說,現在 的鹿港保安宮舊址就是以前的清真寺所在之地;我們是郭子儀的後 代,當時向西域借兵平安祿山,之後與信回教的白元光、馬璘、丁渾 瑊、金祝捷將軍結拜兄弟,後稱「清真五姓聯宗」。

事實上,鹿港在北頭漁村曾有一座清真寺,但因年久失修並被火燒毀。56另 一位是郭德安老先生於民國九十年(2001 年)筆者邀請郭老全家參加「台北清 真寺建寺 41 週年活動」時他很高興進寺與教親們在一起,筆者看出郭老是「認 祖也心向主」的回民後裔。尤其他曾寫到:「先祖遺傳,信奉回教,遵行教義,

每逢春冬二季祭祀祖先,或家庭忌辰,嚴禁豬肉,如有喪事,亦禁食豬肉百日,

在出殯前須禮請回教主事「阿訇」蒞場,誦念可蘭經,這都是回教的教規。」57 不過郭丁回民後裔在台早已澈底被漢化,根據李昭容的研究:「丁家八十 以上耆老,丁氏移居台灣後,至少在可知的父輩(二十一世、丁家生員)一代,

即光緒年間已無回教信仰。」58當然,泉州郭氏成為伊斯蘭的信仰者至今未定論,

還在演變中。

雖然遷台後曾有不少穆斯林教親前往鹿港了解早先郭家的宗教信仰,有目 的地的在那做一番宣教工作。台灣最早登錄有關鹿港穆斯林問題是在民國四十

56 參見蔡懋堂,〈回教在鹿港〉,《台灣風物》30 卷 1 期(1970 年 3 月),頁 101-105;顏秀 玲,〈北頭漁村生活方式的變遷〉,余光弘編,前引書,頁 49-77;李昭容,《鹿港丁家之 研究》,頁 43。

57 《環球郭氏宗譜第一輯》,(台北:環球郭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印,1981),頁 166。

筆者按:郭老在 2009 年已臥病安養院,筆者曾帶了沙國椰棗去探望他,之後於 2009 年 12 月他也由大女兒推着輪椅來到清真寺,當時他雖然體弱但他還是用食指比出信仰(伊瑪尼)

的手勢,讓筆者感動。在 2010 年 6 月郭姐子妹來寺向筆者說爸爸去世以漢俗方式安葬,我 難過為他接了「嘟啊」,郭姐為爸爸捐了「乜帖」(樂捐)給回協,善功回賜亡人。

58 同上揭書,頁 44。

九年五月二十五日李忠堂哈志在「民國四十七年訪問紀實」一文,登載於「中 國回教」會報第 74 期,中寫到:

前高雄清真寺教長馬質彬君,於民國四十七年執教於高雄市某校 時,藉寒假之便,赴鹿港作數日的訪問與宣揚教義。教胞們的熱忱反 應,給他莫大鼓勵;他說:「我將終生獻身,主道,為他們服務到底。」

之後即進行轉調鹿港中學任教,以期從事教育工作之外,兼作宣揚聖 教工作…。

李哈志問到教胞婚姻怎麼辦?他們回答說:過去是教內人通婚,

自我們以下都和教外人通婚了。儀式大致和教外人相同,只是拜祖先 時不用豬肉。

李哈志問到喪葬怎麼辦?他們回答說:在過去老一輩死了,是去 福建請阿洪(阿訇)來唸經,來回乘帆船要一個多月,後來時常有戰 事就不能去了。那時是用白布包埋,後來有再裝入棺木的,現在是穿 衣服裝棺了。燒香燒紙也有了,但乃不請道士來唸經,只用樂隊代替,

同時死了人,在四十天內全家是不吃豬肉的。今天以後如果死人,希 望有阿洪來指導我們處理。

李哈志問到你們一年中有些什麼拜會?他們回答說:有三次大拜 會;一月十五日,二月二十二日,八月二十二日(農曆)都是在郭家 祠堂舉行。此外姓郭的分為六組,輪流負責祠堂的香火,每組一年。

從上面二位實地對鹿港郭氏所做的直接觀察與記錄,不難發現,基本上他 們已完全漢化,但承認先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後代;另外,拜祖先時 不用豬肉,但這樣的禁忌也已經在淡化中;再者,遷台後經過多次穆斯林教親 進鹿港其中包括筆者(1994 年)在內,與郭家訪問加強交流,所做的努力其成 效有限。

回教在泉州一帶的晉江與惠安從宗教的興盛到走向衰弱,主要原因是明朝 的統治者對回回的華化政策,加上地方倭寇肆虐,毀壞清真寺在無人當任掌教 阿訇,回回遷出長久以來的聚居生活圈,另尋安身之處,這對當時的回教與回 回文化的延續影響之大,加速回回信仰與生活習俗的在地化因素。

(二)1949 年大陸回民遷台的宗教意識與身份認同

從民國三十八年(1949 年)隨國民政府遷台的回民人口與省籍分部來觀察,

從 1949 年來到台灣的穆斯林的一本紀念集中,可一窺當時穆斯林在自我身份表 述上是認為自己是漢人血統中信仰回教的國民。

仝道雲女士說:

對同我家庭關係密切及時常來往的親友,從兒童時代通過父母的

對同我家庭關係密切及時常來往的親友,從兒童時代通過父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