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本論文的研究除直接採集自田野之資料外,主要參考文獻有四:

一、伊斯蘭經典包括《古蘭經》、《聖訓》及相關中、阿之教義著作;二、

漢人社會殯葬文化及觀念與行為等研究之著作;三、社會人文學科與民族學學 術研究資料;四、兩岸穆斯林研究的內部資料。

研究台灣穆斯林的宗教與文化議題的困難很高,尤其是牽涉到宗教教義與 教法的時候就是一大學問,另外在語言上阿拉伯語或是波斯語的掌握上要有一 定的層度,目前在此一方面兼備的條件的研究者是有限的,除此以外,人文科 學的素養與條件亦是不可或缺,換言之,研究穆斯林的人文學科是極富挑戰性。

研究穆斯林的相關議題一定要回到原典藉著手,像是《古蘭經》與《聖訓》,

這兩本經書是研究或探索穆斯林知識的最高指導書籍,是不可缺少的。本論文 穆斯林的殯葬文化也不例外,舉凡以「死亡」強化信仰者的「宗教意識」;以

「儀式」做為族群的「集體認同」;甚至透過對「死亡」的認知而建立信徒的

「族群認同」等,都能經由《古蘭經》與《聖訓》的原文找到依據,中、阿文 之教義著作,如:

1. ﻦﻳﺪﻟا ﻒﻴﺳ حﺮﺷ - sharh sayfi-d-dīn

《廈依夫丁解析》是一本有關大陸穆斯林老教「格底目」用來分析「哲瑪 提遜尼大眾派」(ﺔﻋﺎﻤﺠﻟا و ﺔﻨﺴﻟا ﻞهأ– ahal as-sunnah wa al-jamā ‘a)與是反駁「瓦 哈比耶」(ﺔﻴﺑﺎهﻮﻟا ,al-wahābiyah)的宗派書籍。此書係臨夏市明德清真寺 2000 年元月內部刊印書籍,說明以該寺的宗教背景被定位為老教(格底目),主張 為亡人「過乜帖」(做忌日),請阿訇唸經,還有舉行隆重穆罕默德聖忌活動,

都是有所根據的,極力批判當代「瓦哈比耶」的復古作風。

2. ﺮﻄﻌﻟا ﻞﺻأ نﺎﻴﺑ ﻲﻓ ﺔﻟﺎﺳر اﺬه - hādha risālatu fi bayāni aslil-utri

《點香考証》,老教的穆斯林認為唸《古蘭經》、舉行「聖紀」、為亡人 走墳、洗亡人等點燃香把子,因此,安拉真主的「熱海麥齊與伯勒克齊」( تﺎﻤﺣر تﺎآﺮﺑ و)就降臨了;讚聖時若點了香,聖人就到來了。有關本書在《聾阿訇》

第二卷有充分說明。

3. ﺔﻴﺑﺎهﻮﻟا ﻰﻠﻋ دﺮﻟا ﻲﻓ ﺔﻴﻨﺴﻟا جراﺪﻤﻟا – al-mudāriju as-siniyatu fi-r-radi ‘alā al-wahābiyyah

本書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所出版,文中駁斥瓦哈比思想。十八世紀,沙烏地 阿拉伯採政教合一,伊斯蘭出現新的改革運動,被外界稱之為「瓦哈比耶」,

向外以「遵經革俗」回歸穆罕默德及其後三代弟子作風與老教、蘇非展開論證 的激辯。

現今沙烏地阿拉伯奉行「瓦哈比耶」,其出版品多根據《古蘭經》與《聖 訓》來論述傳統教派的異端行為。如ﺔﻣﻷا ﻲﻓ ﺊﻴﺴﻟا ﺎهﺮﺛأ و ﺎﻬﻄﺑاﻮﺿ ﺔﻋﺪﺒﻟا - al-bid ‘atu duwābituhā wa athruhā as-sīni fi al-ummah《異端對烏瑪的傷害》;ءاﺰﻌﻟا - al-‘azā’《弔唁》; ﺎﻬﻋﺪﺑ و ﺰﺋﺎﻨﺠﻟا مﺎﻜﺣأ- ahkāmu al-janā’iz wa bid ‘ahā 《者那則教 規與異端》;ﺪﻗﺮﻐﻟا ﻊﻴﻘﺑ - baqeea al-gharqad《麥地那墓園》等。

在人文科學的知識上,台灣穆斯林族群所面臨的問題,除了需要從自身的

伊斯蘭教義上去研究找條出路以外,其實亦可從人文學科的領域裡去下功夫,

去尋求對問題的發現與觀察,並從中找到人文學科上的看法。但是很可疑的,

也很可惜的是,在這兩種的領域裡,不管是穆斯林本身從宗教教義的角度;或 是穆斯林從人文學科的角度;或是非穆斯林從他者的角度來看,筆者發現迄今 成果尚有發展空間,所幸有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張中復老師大力專研回族穆斯林 相關議題以及由他所指導的研究生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

(2002 年)針對整體社群發展的現象做概述;于嘉明《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 的認同》(2009);對台灣的雲南籍泰緬穆斯林的社群作研究;以及趙秋蒂博 士《中國西北穆斯林宗教派別多元化研究──以臨夏為論述中心》(2010);

以及早期在 70 年代美籍白培莉的研究等等,或多或少提供了筆者研究台灣穆斯 林殯葬議題的參考基準。

除此以外,族群認同研究的參考相當豐富,以王明珂《華夏邊緣》著作中 提到需要強調族群身份的人,經常是處於族群邊緣而有認同危機的人。這時,

強調族群特徵等於是宣稱一種族群認同。沒有「異族意識」,就沒有「本族意 識」;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沒有「族群邊緣」就沒有「族群核心」。

一個族群,常以共同的儀式來定期或不定期的加強此集體記憶,集體受難經驗 常成為凝聚族群認同的工具,儀式化的定期紀念此經驗,得以強化及維持族群 邊界。從集體歷史記憶為基礎的根基論觀點,邊緣人群如何維持、傳遞歷史記 憶,如何假借、扭曲、遺忘歷史記憶,以造成族群認同或認同變遷。」43

政大民族學系張中復教授探討了中國回族穆斯林與漢族以及其他民族之間 所形成的「邊緣性回族」現象,不但代表著伊斯蘭文化及其我族認同,在回族 族群邊界變動過程中產生著重要影響的事實,同時也標明了這種多族間「融而

43 王明珂著《華夏邊緣:集體歷史記憶與歷史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1997),頁 84、

頁 24、頁 57、頁 58、頁 79。

未合,同而未化」的接觸模式。44

蘇怡文碩士論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預言了台灣回教的發 展為:1.漢回之間的界線仍維持,而回或多或少被涵化(acculturation);2.由 於界線的瓦解,族群認同將有很大的比例會有所轉變。45鄭依憶在《儀式、社會 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中強調,通常視儀式為該社會的組織、價 值或規範的反映,以及具有維持社會整合、滿足社會需求等功能。46當今台灣穆 斯林之處境以及殯葬儀式之變遷皆可與該二文比對及呼應。

美國文化人類學研究員白培莉(Pillsbury Barbara)女士,於 1973 年以台 灣穆斯林為研究專題完成《中國穆斯林民族的凝結與分裂》(Cohesion and Cleavage in a Chinese Muslim Minority),其中對於白崇禧將軍喪禮漢化事件對 宗教社群的分裂所造成的影響,有深刻的論述。

早 期 經 典 著 作 如 英 國 功 能 主 義 人 類 學 派 人 類 學 家 馬 林 諾 斯 基 ( B. K.

Malinowski),認為每一種文化活動、儀式,經過族群成員的集體互動制約關 係,形成社會整合或調整甚至於個人心理安撫作用,這是文化活動、儀式外在 行為中的意義。荷蘭人類學家根納普(Arnold Van Gennep)先生,1909 年提出

「通過儀式」(The Rites of Passage),說明透過每一個人生不同階段,以宗教 儀式活動來強化或調整人在族群中的地位與角色的取得或消失,都證明了宗教 儀式對穆斯林族群所扮演的重要功能,失去其功能就是失去宗教成員的宗教意 識與認同。最常見的通過儀式可以從出身開始、成年、結婚、死亡等都是人生 重要的通過儀式。

44 張中復,〈「華夷兼蓄」下的邊緣游移:回族民族屬性中的「少數民族化」問題〉,《政大 民族學報》第 24 期,2005,頁 141。

45 蘇怡文,《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02),

頁 8。

46 鄭依憶,《儀式、社會與族群:向天湖賽夏族的兩個研究》,(台北市:允晨文化,2004),

頁 59。

本文則是選人生最終一段-死亡-做為儀式與活動的觀察是因為,穆斯林對死 亡儀式與活動的重視,並認為死亡的儀式只有一次,唯有把握最後一次機會正 確的轉換亡人到死後的世界,就成為所有通過儀式中至為關鍵的儀式了。

有關殯葬文化的著作,王夫子著作《殯葬文化學》一書,是一部對死亡文 化的全方位解讀。他提到「生死觀」決定了人們對待人生的態度,即為應當如 何生活;如何面對死亡;以及應當給後人留下點什麼。殯葬起源於靈魂不死的 觀念,其次是血緣孝道觀念。人類文化學尤其注重於各民族死亡意識的研究。47 陳榮富著作《文化的演進宗教禮儀研究》,強調宗教與宗教儀式之不可分割,

宗教禮儀是宗教信仰的行為表現,宗教信仰因表現在宗教儀式上而被具體化、

外在化,沒有禮儀就不成其宗教。48

穆 斯 林 內 部 的 論 述 書 籍 上 , 亦 是 成 就 本 論 文 的 重 要 藍 本 , 如 定 中 明

(1912-2005)教長之回憶錄,《回憶錄─九秩紀念》(2002 年);陸軍一級 上將《白公崇禧榮哀錄》;《閔湘帆先生‧仝道雲女士伉儷紀念傳》;《堯故 主席景福紀念集》;《許故代表曉初先生紀念集》;《孫繩武先生紀念集》;

金吉堂著作之《中國回教史研究》(1971 年);散伊德薩比格原著,穆斯林青 年翻譯組譯《伊斯蘭教法》(2004 年);達浦生著《伊斯蘭六書》(2003 年);

伍貽業主編《南京回族伊斯蘭教史稿》(1999 年);高文遠編《菓園哈智─

遵經革俗的倡導者》,伊本伊布拉欣著,買德麟譯《搭救》(1995 年);甘肅 省臨夏市明德清真寺《點香的根據》;以及甘肅臨夏明德清真寺整理祁明德教 長 80 年代前撰寫的遺稿《聾阿訇》(1996 年)等等。都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 參考書籍。

47 王夫子,《殯葬文化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8),頁 13。

48 陳榮富,《文化的演進宗教禮儀研究》,頁 1。

31

清明節是觀察穆斯林漢化的真實場域。 穆斯林亡人的後代清明節到回教公墓掃墓 所留下的祭拜品。

穆斯林後人在祖先墳頭上留下 漢俗祭祖的紙錢。

穆斯林後代到墳上習於用鮮花敬祖 此現象有待阿訇的勸阻。

思念亡人以菸代香,

非為穆斯林應有的行為。

回墳出現撒紙錢的怪現象。

32

白將軍的喪禮反映出回漢宗教與身份的一種

歷史雜揉現象。(白將軍榮哀錄) 遷台黨政高層的穆斯林「歸真」後在舉行殯 禮前覆蓋國旗表徵對國家之貢獻。

擺放清真寺門前與大殿前送給亡人的教外好 友的輓聯、花圈,象徵穆斯林與社會互動的

深厚關係。(收入許曉初紀念集)

漢人所俗稱的墳墓七星板在回墳中 早已出現。(筆者提供)

初期台灣穆斯林遷台延續大陸回民的敬祖習 慣會在亡人入土七天、四十天、百日、周年 請阿訇開經祈禱。(收入許曉初紀念集)

穆斯林亡人後代給先人掃墓,但對於教規上 正確的做法已完全不了解。(筆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