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的類博物館與未來展望

第五章 類博物館的趨勢與未來

第四節 台灣的類博物館與未來展望

台灣自 1987 年解嚴後,社會力的解放與歷經政黨輪替以來的三十年中,鄉 土文化與社區營造運動在其間持續展開,教育改革中也逐步將本土文化納入中小

175「經世之學」為儒學治國中講求利民治國之道,是中國知識份子實現其道德目標與道德理想

的內在精神;先秦諸子奠定基礎,其後思想綿延不絕,深植在中國傳統文化內涵中。興於明末清

初。參考周積明、雷平,〈清代經世思潮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總97(2006):25:1,頁

1-10。

176 劉俊裕,〈歐洲文化治理的脈絡與網路:一種治理的文化轉向與批判〉,Intergrams,頁 15。

177 Hawking, Stephen. et al, “Transcendence looks at the im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but are we taking AI seriously enough?”, 2014/May/1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science/stephen-hawking-transcendence-looks-at-the-implicatio ns-of-artificial-intelligence-but-are-we-taking-9313474.html> (Retrieved: 2019/8/10)

178 BBC News, “Stephen Hawking, visionary physicist dies aged 76.” 2018/3/14

<https://www.bbc.com/news/uk-43396008> (Retrieved: 2019/8/10)

學教學。至今已完成建置的地方文化設施,最早的如著名的《蘭陽博物館》計畫 自1992 年開始研擬後,歷經地方普查、理論研究與參考生態博物館實踐的逐步 規劃與落實,已是台灣西部與北部鄉土之旅的一大景點;北投溫泉博物館也於 1994 年由民間地方自發性的鄉土調查開始啟動等,本土文化從上層與下層結構 兩股方向發動的推展工作,帶動了民間鄉土意識與社區的文化事務參與範例。英 語中的quasi-museum 一詞,也大約在此時以中文的「類博物館」出現在台灣的 博物館學文獻中,千禧年以後成為台灣看待文化資產時應用或描述的專用語,可 以看出台灣跟隨國際博物館定義擴張與時俱進的探索與企圖,經過博物館學與方 法論的引用,應用於本土化定義指涉文化資產範疇,認定「有博物館之實」的機 構179是為類博物館。

這個正名的途徑是台灣博物館學發展的獨到之處,在沒有正統西方博物館的 包袱與資源下,代表著去殖民的國家看待國家文化資產的眼光,已走出一條自己 的論述環境,很大成分代表文化資產與觀光事業,在時代權宜之中的解決方式。

這條發展的路徑又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階段:

一、第一個階段:從1987 年解嚴至千禧年間,以鄉土化和社區營造等文化資產 活化運動相關。此時期類博物館一詞的特色主要在描述一種可涉及生態博物 館情狀的古蹟活化的文化事業,尤其最早是應用於建築學科而非博物館學,

與建築學科還未有明確的界線。從這個重點可以明確看出文化資產與歷史建 築空間二者的敘事有密切的關係,亦即,拔地而起的龐大文化建物無法切割 搬運送進博物館供參觀,相反的必須親臨歷史建築的現場參與其觀看、氛圍 浸潤、行為互動與觀光,這也是類博物館從一開始就包含的大宗項目,並且 必須藉由觀光的行為共同建構文化生產的一種浸潤是洗禮。

二、第二個階段:從千禧年之後迄今,在博物館學中有兩種用途,其一主要用於 分析工具,以博物館為參照對象的類博物館的文化資產研究分析方法,目的 在研究觀眾參與文化資產方面的開發,與觀眾行為和動機的理解,著重在歷 史建築空間中文化參與的深度與目的,而非建築學科的關聯;其二是以類博 物館為一種廣泛涵蓋文化、休閒、觀光等文化資產類別大項的整體,涵括所 有文化資產、文化治理等相關的事業,這個途徑更接近後現代博物館界「現

179 劉婉珍,〈互及互入—博物館學的存有與發展〉《博物館學季刊》,頁 83。

象化」與「敘事化」的論述。經本文爬梳博物館國際組織對定義方面探索的 努力,根據這個基礎,類博物館可以視為博物館現象化的表現。

這兩個階段的發展,引領台灣基於文化資產與常民文化方面文化觀光資源的 開發與研究,為類博物館現象的文化治理勾勒出一條文化生產的敘事途徑。解嚴 後在尋根論述與文化定位重整的驅使下,傳統、懷舊、記憶與文化資產等如開啟 寶匣裡的珍藏,開始為文化資產翻新與重構敘事,文化觀光和創意產業已然成為 類博物館現象的代言。前國策顧問黃光男近年著書立說推廣類博物館的概念,為 文化觀光、文化與創意產業等提供治理的藍圖,180廣泛的納入台灣特色的廟前文 化、泛靈信仰、民俗技藝、表演藝術、墓園、紀念館(物)等等涵括在文化資源 的項目裡,以一種常民生活與文化的新敘事觀點,呼籲重視台灣許多過去未曾納 入文化範疇思考的文化資源,應納入國家發展與陶冶國民素質的文化治理意識中,

誘發新視野的文化觀光與創意產業發揮軟實力,建立國家的文化人格在國際世界 立足,已具有亞洲地區類博物館概念領航者的地位。

自解嚴後鄉土意識與社區營造的理念付諸實踐後,許多普及在民間生活中值 得重視的文化內涵,逐漸培植後現代世代打開文化思維的界線,透過文化教育與 觀光娛樂的方式,文化敘事的機制改變了人們接觸文化的溝通方式,在召喚術的 變法下,期待也能為經濟成長帶來一比另類的好生意。觀光已是現代生活的重要 項目與產業實質發展的關鍵,然而觀光效益雖然是產業開發的新趨勢,但卻不完 全是文化產業主要的目的。比起發展休閒、娛樂中心或遊樂園,文化資產的積極目 的是要以高規格的國際級研究、保存維護與傳承,並藉由觀光的機會傳遞人類共同 遺產的觀念,呼籲以人道的立場珍視與維護。

許多在面對將神聖與嚴肅的文化接納世俗化的觀光產業時,也經歷過如博物 館「不情願」普及大眾的歷程,尤以西方的教會建築與環境面對大量文化遺產的 觀光客時,在財源的考量之下勉強轉型為類博物館的過程中,顯著的表現出神聖 的教會與文化藝術從原來潔癖的「不情願」,漸次鬆開神聖的光環接納世俗商品 化、產業化;181然而世俗化與神聖性之間不也是相互依存的因果關係,它可以藉

180 本文文獻回顧中《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係繼 2011 年出版的《詠物成金—文

化、創意、產業析論》(台北:典藏,2011)持續論述,即《詠物成金—文化、創意、產業析論》

已先將文化創意產業做廣泛的論述,其後始在2012 年正式應用「類博物館」為題。

181 Jeni Ryde, “The Reluctant Museum: When Secret meets Secular.”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此機會將造訪對象從「群眾」或「人民」改造為「訪客」。神的救贖是因世俗的 祈願而生,在後現代社會中各種界限的瓦解,宗教內容的嚴肅性與儀式性也已非 觀光再現的重心,而被新的敘事體驗在城市不同角落再現所取代,神的位址已轉 變為觀光的地標,教會仍屹立在宗教的維持與保護系統中,使觀光產業多了一項 為歷史與教化服務的觀光財。

觀光經驗的建構是符號的消費與收集,可以透過歷史的、經濟的、社會的、

文化的與視覺的來分析、描述和解釋的系統。大眾觀光至今已發展為全球性的工 業,是複雜的社會關係和經濟衝擊介入的國際觀光。「文化經濟」的範式已愈來 愈具有影響力,觀光帶進的收益以文化資產為藥引,透過它可以活絡整個國家與 城市的經濟流動狀態,在政府大幅降低文化預算的全球趨勢下,使文化的問題在 財政的赤字上,由上而下的文化治理在經費上成為問題,除了作業基金的運用外,

由下而上的治理方式可以提供一種舒緩經濟壓力的經營模式,以地方和城市為國 家多元文化的治理單元,由文化生產者自下而上的治理。舉例來說,如已歷25 年的「春天吶喊」演唱會活動,最早由外國旅人自發性的籌辦,肇因墾丁周邊度 假風的休閒環境,南臺灣春天氣候的舒適宜人,天然條件與演唱會活動的契合,

與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優良條件,藉由外國旅人的眼光投射文化、地點與事件交 匯的火花,使這個活動連年不墜成為熱門音樂愛好者趨之若鶩的盛事;再以英國 的「倫敦復古騎行」(Tweed Run)為例,最早由幾個自行車社團聯合舉辦活動,

接著變成每年春季擇一日舉辦,並以穿著規範(dress code)的自行車遊倫敦的 活動,參加者必須遵守穿著十九世紀的衣飾並騎單車一起遊街形成自行車隊,此 活動於2009 年開始於倫敦,後來也影響到其他歐洲與亞洲國家如芬蘭、法國、

北京與日本也舉辦相同的復古自行車遊街活動。此二例都是類博物館創生敘事形 式最適切的說明,活動可以遊走於城市間(「春天吶喊」於2019 年首次從墾丁海 濱改到高雄旗津海邊舉辦),並且以城市的活動事件遙相呼應與指涉的。

類博物館在台灣的經驗應持續以城市為多元文化的觀點,一般城市的發展大 多奠基於經濟成長、社會包容與環境平衡三個主要項目,但發展至現今社會則顯 現不足,而這缺少的這個部分就是文化,對本土永續經營愈趨重要成為城市發展 第四個重要的項目。182本土文化政策基於固有的文化價值,包括創意、關鍵知識、

Inclusive Museum 1(1) (2008): 43-52. doi: 10.18848/1835-2014/CGP/v01i01/44305.

182 Jordi Pascual, ed., “Cities, cultures and developments A report that marks the fifth anniversary of

多元化、記憶與儀式性等,對民主與公民權愈來愈形重要。城市必須是對文化敏 感的或具有文化觀點的,不應受限於少數專業與利益的活動,必須穿透公共政策 的所有層面,目標是為提議實際操作的工具與途徑,作為地方政府多樣性的挑戰 與經營,如果公共論述、機關程序與人民行為對多樣性的態度以正面看待,則這

多元化、記憶與儀式性等,對民主與公民權愈來愈形重要。城市必須是對文化敏 感的或具有文化觀點的,不應受限於少數專業與利益的活動,必須穿透公共政策 的所有層面,目標是為提議實際操作的工具與途徑,作為地方政府多樣性的挑戰 與經營,如果公共論述、機關程序與人民行為對多樣性的態度以正面看待,則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