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博物館成為一門學科是相當晚近的事,這個以物件收藏為始的西方建置,它 眾多的源起之一是珍奇異寶的蒐集,因此有個雛形的名稱「珍奇櫃

(cabinet of curiosities),在十九世紀曾經與人類學相依存。這門年輕的學科與其他同樣在 工業革命與啟蒙時代以後新興的學科一樣,經過二十世紀兩次大戰後全球秩序的 重整,在成立不久後便面臨人類社會加速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衝擊,更因為來自 公民社會對知識平權、社會參與等趨勢的需求,大部分國家級的博物館機構,開 始從收費轉變為免費參觀,與政府預算縮減自行募款營運後,轉而成為大眾服務 的社會教育機構與文化休閒場所;同時也為了因應工業社會不同的需求與區域發 展,使博物館從體質上產生了變化,「新博物館學」很快的在當代博物館的多元 脈絡中成為顯學。但同時,「多元」也成了後現代脈絡錯綜複雜的沈重標籤,它 的多頭理路與當代正在生成的博物館發展,在全球化與電子媒體主導的框架中,

持續與其他學科如社會學、政治學、藝術史與新媒體技術等複雜的脈絡相互加成、

重組、整合與創新,發展出博物館界從未曾有過的新面貌,這使得在博物館學裡 必須以增加新的描述與輔助認識的詞彙,以駕馭不斷向前行駛的列車。

在這個發展脈絡裡,自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博物館學中愈來愈不陌生的「類博 物館」(quasi-museum)一詞,台灣常用於描述總括非傳統博物館類型的文化事 業,如文化資產或具有博物館相近特質,尚未歸類的機構、情境、事件等與文化 事業與活動相關的範疇;在以英語為主的博物館文獻中,“quasi-museum”一詞則 多用於與博物館收藏、展示與教育等局部相個或輔助性質功能,更或是描述非傳 統博物館建制的蒐藏機制。在這些應用中,黃光男於2012 年的專著《樓外青山—

文化.休閒.類博物館》1中曾說明什麼是「類博物館」之前,僅能從零星的論 文與著作的內文中瞥見應用於論述中,默認與理解為文化遺產與其重建計劃、社 區博物館,以及不是以西方正統為建置標準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等,類屬機構或文 化相關的組織。台灣對類博物館這個詞彙的應用,從九〇年代中期以來至今已近

1 黃光男,《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2012)。

三十年的時間,已自行發展出一條理路,但對於普及性與國際博物館論述的接軌,

仍有很大需要被認識的空間,這是本文欲持續探究的動機之一。

梵.曼許(P. V. Mensch, 1947-)於《博物館學方法論》(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1992)中,在探討博物館學「機構化」

(institutionalization)的進程 與定義時,曾應用了「博物館類屬機構」(paramuseums)這個很少在英語系統的 博物館學文獻中出現的詞彙,論及在博物館學中如何使用該詞彙的定義問題與範 疇,2此詞在博物館學的文獻中與「類博物館」有其近似之處,將於後討論。江 韶瑩也曾使用一個與”quasi-museum”等同的詞彙“museumoid”,3文中將二詞以斜 線符號(即“/ ”)表示二辭的意義相同可並用。2012 年,黃光男《樓外青山—文 種於英美國家新興的、屬臨時性質的博物館形式稱為“Pop up museum”(試暫譯

「帕普博物館」)5供本文作者參考,這意味著「類博物館」一詞至少在歐美的博

2 Peter Van Mensch,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Museological Institutes)’ i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Diss. U of Zagreb, 1992), No. 23.本文所搜尋該著作之三種版本均無頁碼,故引用 時均以章節表示,於後引用異同。

3 江韶瑩,〈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保存詮釋的省思(上)〉,《博物館學季刊》8-2(1994):9-17,

頁9。

4 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與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共同主辦,贊助單位科技部、文化部與外交部。英國方面的委員包括 Pam Meecham 與 John Reeve 等學者,並有著作出版,如 Meecham 著有 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有中譯本,John Reeve 著有 The Responsive Museum (Routledge, 2007)等。

5 ”pop up”有「突然短暫出現」、「偶然出現」、「彈跳出來」之意,目前於博物館界尚無通用中譯

文,本文暫譯為「帕普博物館」,意味暫時性動員且不久留的展示性質,與社群媒體間流行的「快

閃」(Flash mob)活動有相似之處,唯因快閃活動源自社群網路以資訊交換的方式,群聚眾人為

活動導引指標,且快閃活動持續時間多在數秒到幾十分鐘內完成聚眾活動後即解散,活動期間極 為短暫,而「帕普博物館」則主要從博物館概念的物件展示與教育推廣等活動為主要功能,可持

物館學中,普遍處在一個意義描述的階段,或一個未能用於體察博物館學或論述 方法上的,是尚未完全定義或範疇模糊,為指稱一種非傳統博物館運作的代名詞,

與在台灣悄然成為稀有的時髦用語的情形有所不同。確實,在博物館資源豐富,

及以新博物館學為顯學緣起處之一的英國,對於「類博物館」這個頻繁出現在九

〇年代以後博物館學中的詞彙,對這個仍待開發的領域尚無需尋找利基市場的起 點與動機,也反映出在博物館資源豐富的歐洲國家,對於非傳統建置的博物館項 目抱持著邊緣態度的傾向。

赫德森(K. Hudson, 1916-1999)於七〇年代末期曾指出八〇年代的博物館 趨勢時提到,「博物館企圖要成就的,愈來愈比博物館本身是什麼更為重要。此 趨勢毫無疑問使定義博物館愈發困難,而且恐怕也愈來愈不重要了。快速增長的 新型態博物館—科技的、科學的、農業的、生態的、民族誌的—在全世界都已把 傳統的定義擴張到極限。」61983 年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 ICOM)的年會上,賀居(J. Hodge)呼籲博物館界亟 需提出理論基礎與專用詞彙,揭示博物館學在非常晚近的短暫發展歷史中,因企 圖為了在博物館學中分析各種不同的現象而發明了新詞,導致概念與詞彙運用的 混亂,而類博物館一詞可以說在這種混亂裡成為其中的一員。

另外,在上述梵.曼許九〇年初的博士論文中還曾提出一項語文應用上的弱 點,即在九〇年代以前的英文著作中,除了與博物館相關的歷史觀點與技術指南 外,並未曾出現與博物館學相關的專門理論著作,只有大量討論一般性質與表象 主題的理論文章散見於各期刊上;7而八〇年代德語系的博物館學著作則多著眼 於後現代理論,在當時由於缺乏英、法語或其他語言翻譯德語的譯著,且主要德 語系國家未曾參與過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活動,使德語的博物館理論僅維持在歐洲 的德語系國家中,未能形成影響力。8第一位ICOM 的德籍主席要直到 2010 年才 由漢斯-馬丁.亨氏(Hans-Martin Hinz)接棒(任期至 2016)。

誠如上述,博物館不斷擴充的定義已趨近於一種極大範疇的博物館文化再現,

續長達數日、數週,甚至數月,運用空間彈性大,屬博物館範疇的延外運作,有時因場地考量而 必須在展畢後收回,隔日再陳列,每日反覆這種展覽模式,因而與快閃活動有所不同,如商業促 銷擺攤的行銷概念。John Reeve 教授提供英國多個範例於此列舉其二參考:Museum Association

<http://www.museumsassociation.org/museum-practice/museum-pop-ups> 與 Pop-ups

<http://popupmuseum.org/about/>

6 Kenneth Hudson, Museums for the 1980s (Paris, UNESCO, 1977), p. 14.

7 Peter Van Mensch, ‘Introductio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No. 01.

8 Peter Van Mensch, ‘Introductio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No. 01.

因而在博物館範疇的項下,「類博物館」在其中就有被重新認識與推廣的空間;

而上述這些轉變,使博物館在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中,已無法再以舊博物館的 專業與知識迴避,九〇年代以來即已暴露的博物館知識危機,迫切需要新的認識。

《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的著作引證了眾多實例的江山,以放諸四 海皆適應的文化治理,重新看待許多過去不被認為是主流博物館的機構,將它們 局部或全部的博物館功能整合為文化系統的一員,即是一種新認識的取向。類博 物館在台灣的應用相較於新博物館學已有更鮮明的本土脈絡,可視為本土化發展 的博物館學參考應用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