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類博物館研究:一個博物館的現象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類博物館研究:一個博物館的現象"

Copied!
12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博士班美術教育與美術行政組. 博士論文. 類博物館研究:一個博物館的現象. Quasi-museum study: A museum phenomenon. 指導教授:黃光男教授. 研究生:史辰蘭撰 中 華 民 國 一〇八 年 七月.

(2) 目. 錄. 中文摘要…………………………………………………. iii 英文摘要………………………………………………….. 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疇……………………………………… 4.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第四節. 文獻回顧..……..…………………………………….. 10. 第五節. 研究大綱…………………………………………….. 15. 第二章. 「類博物館」釋名彰義與相關詞彙…….. 21. 第一節. ”Quasi-”與「類」……………………………............ 21. 第二節. 「類博物館」中英語應用比較…………………….. 23. 第三節. 博物館定義的擴張………………………………….. 29. 第四節. 類博物館與相關詞彙……………………………….. 34. 第三章. 博物館現實與異托邦……………………… 41. 第一節. 囤積(hoarding)、蒐藏(collecting)與博物館….. 41. 第二節. 博物館現實………………………………………….. 45. 第三節. 類博物館與記憶的敘事空間…………….…………. 48. 第四節. 異托邦與類博物館……….……………………..…... 54. 第四章. 類博物館理論與實踐……………………… 61. 第一節. 「活動」與「事件」模式的類博物館..……….…... 61. 第二節. 無形文化遺產與類博物館………………………….. 70. 第三節. 類博物館召喚的文化觀光………….………………. 74. 第四節. 類博物館的特性…………………………….………. 79. i.

(3) 第五章. 類博物館的趨勢與未來…………………… 83. 第一節. 新媒體的應用與類博物館…………………………... 83. 第二節. 文化治理的趨勢與類博物館………………………... 89. 第三節. 倡議倫理的文化治理……………………….……...... 93. 第四節. 台灣的類博物館與未來展望………………………... 97. 結論:博物館的現象化……………………………... 103 參考書目………………………………………………. 107. ii.

(4) 摘要 「類博物館」借自歐洲語彙,在台灣的博物館學中多指涉為文化資產性質的 方法論與運作機能,與歐美應用多指稱以博物館為參照對象基礎有所不同。這個 源自西方的複合詞,與九〇年代末期博物館定義不斷擴張的現象有關,指涉不以 博物館之名,但有博物館之實的機構。本文為了理解類博物館是什麼,它與博物 館的關係為何,它有什麼特色與功能,與對台灣博物館的意義為何,因此從類博 物館這個詞彙的來源與應用展開研究,試圖尋找它與博物館的系譜關係後,並提 出建議。ICOM 等博物館相關組織在為博物館下定義的探索歷程中,不斷吸收與 融合文化資產,可以發現擴張的範疇在後現代文化中以「類博物館」為一種權宜 之計,使文化評論與博物館學衝突的部分成為必須關照的對象,本文試圖以博物 館現實(museality)與傅柯的異托邦(heterotopia)的原則,分析類博物館的物 質與非物質關係、時空流動的不確定性與並置等特色,以說明類博物館的開放性, 並據此歸納類博物館三種特色: 「博覽式的」 、 「敘事性的」與「時空性的」 ,以台 灣民間廟會信仰為實例說明這些特色是藉由「參與」式的身體詩學經驗,與傳統 博物館的「參觀」學習有所不同。最後提出類博物館趨勢的觀察、建議與展望未 來,包括在資訊社會新媒體藝術應用衝擊視覺的博物館的經驗,與文化治理類博 物館的趨勢中,倡議以倫理介入話語權空間的建置,避免敘事霸權主義的專斷帶 來的浩劫。台灣應強化以文化生產為城市和國家發展的重點項目,在國際競爭中 召喚話語權,展現實力。. 關鍵字:類博物館、博物館現實、文化觀光、異托邦、文化治理. iii.

(5) iv.

(6) Abstract “Quasi-museum” is a vocabulary borrowed from European terminology refers to the methodology and operation function of the nature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Taiwan museology, which meaning is divergent from the usage in Europe and America museology to refer to a museum based rhetoric. This western compound word, associated with the expanding definition of museums in late 1990s, in relate to institutions that do not use by the name of museum, but are solid functioned as museum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hat a quasi-museum is, its relationship with museums, its features and functions,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aiwan museums, this dissertation probe into the origi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terminology to search out its genealogical connection with museum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into use. For ICOM and museum contributed organizations have been absorbing and integrating cultural heritage in their exploration of defining museums that have emerged quasi-museum played as an expedient role while expanded museum category in post-modern culture, so that the parts in conflict between cultural criticism and museology should be addressed. By applying theories such as museality and Foucault's heterotopia as examine tool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ngible and intangible cultures, the uncertainty and juxtaposing of time-space flow make possible to illustrate the openness of quasi-museum that leads to summarize three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ly: "Extensive", "Narrative" and "Spatio-temporal". Examples referring to these characteristics will be elaborate including Taiwan folk belief activities that resulted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visiting" learning of traditional museums and the "participating" body of poetics experience. Finally, trend observa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 of quasi-museum will be proposed, including the visual impact of new media art of information age and cultural governance as a solution for museum phenomenon, advocate intervened by ethics for inevitably the havoc brought by narrative hegemony. In regarding to cultural production as the key project of urba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 summon a voic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show strength for Taiwan is in need. Keywords: quasi-museum, museality, cultural tourism, heterotopia, cultural governance v.

(7) v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博物館成為一門學科是相當晚近的事,這個以物件收藏為始的西方建置,它 眾多的源起之一是珍奇異寶的蒐集,因此有個雛形的名稱「珍奇櫃」(cabinet of curiosities),在十九世紀曾經與人類學相依存。這門年輕的學科與其他同樣在 工業革命與啟蒙時代以後新興的學科一樣,經過二十世紀兩次大戰後全球秩序的 重整,在成立不久後便面臨人類社會加速工業化發展所帶來的衝擊,更因為來自 公民社會對知識平權、社會參與等趨勢的需求,大部分國家級的博物館機構,開 始從收費轉變為免費參觀,與政府預算縮減自行募款營運後,轉而成為大眾服務 的社會教育機構與文化休閒場所;同時也為了因應工業社會不同的需求與區域發 展,使博物館從體質上產生了變化,「新博物館學」很快的在當代博物館的多元 脈絡中成為顯學。但同時,「多元」也成了後現代脈絡錯綜複雜的沈重標籤,它 的多頭理路與當代正在生成的博物館發展,在全球化與電子媒體主導的框架中, 持續與其他學科如社會學、政治學、藝術史與新媒體技術等複雜的脈絡相互加成、 重組、整合與創新,發展出博物館界從未曾有過的新面貌,這使得在博物館學裡 必須以增加新的描述與輔助認識的詞彙,以駕馭不斷向前行駛的列車。 在這個發展脈絡裡,自一九九〇年代以後博物館學中愈來愈不陌生的「類博 物館」(quasi-museum)一詞,台灣常用於描述總括非傳統博物館類型的文化事 業,如文化資產或具有博物館相近特質,尚未歸類的機構、情境、事件等與文化 事業與活動相關的範疇;在以英語為主的博物館文獻中,“quasi-museum”一詞則 多用於與博物館收藏、展示與教育等局部相個或輔助性質功能,更或是描述非傳 統博物館建制的蒐藏機制。在這些應用中,黃光男於 2012 年的專著《樓外青山— 文化.休閒.類博物館》1中曾說明什麼是「類博物館」之前,僅能從零星的論 文與著作的內文中瞥見應用於論述中,默認與理解為文化遺產與其重建計劃、社 區博物館,以及不是以西方正統為建置標準的博物館與美術館等,類屬機構或文 化相關的組織。台灣對類博物館這個詞彙的應用,從九〇年代中期以來至今已近. 1. 黃光男,《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台北:典藏,2012)。 1.

(9) 三十年的時間,已自行發展出一條理路,但對於普及性與國際博物館論述的接軌, 仍有很大需要被認識的空間,這是本文欲持續探究的動機之一。 梵.曼許(P. V. Mensch, 1947-)於《博物館學方法論》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1992)中,在探討博物館學「機構化」 (institutionalization)的進程 與定義時,曾應用了「博物館類屬機構」 (paramuseums)這個很少在英語系統的 博物館學文獻中出現的詞彙,論及在博物館學中如何使用該詞彙的定義問題與範 疇,2此詞在博物館學的文獻中與「類博物館」有其近似之處,將於後討論。江 韶瑩也曾使用一個與”quasi-museum”等同的詞彙“museumoid”,3文中將二詞以斜 線符號(即“/ ”)表示二辭的意義相同可並用。2012 年,黃光男《樓外青山—文 化.休閒.類博物館》一書出版,是博物館界首見以專書之名將「類博物館」一 詞用於博物館廣義範疇的專書,文中將類博物館與文化創意產業、文化休閒直接 關聯,也正值筆者對「類博物館」產生興趣與疑惑的當口,激勵了本文研究類博 物館的第二個研究動機。 本文在寫作之前,筆者於 2014 年參與主辦國立師範大美術系與英國的倫敦 大學教育學院共同主辦的《21 世紀博物館與教育:全球與地方議題研討會》4時, 曾與主辦的倫敦大學教育學院教授提到論文題目「類博物館研究」時,發現在博 物館類別多元的英國對於將「類博物館」作為研究對象感到疑惑,教授們因此欲 進一步了解此研究的題旨與內容,並提供他們認為英國當前與「類博物館」範疇 較為相關的博物館形式作為參考,除了英國各式樣非傳統博物館外,尤其提議一 種於英美國家新興的、屬臨時性質的博物館形式稱為“Pop up museum”(試暫譯 「帕普博物館」)5供本文作者參考,這意味著「類博物館」一詞至少在歐美的博. 2. Peter Van Mensch, ‘Institutional frame-works (Museological Institutes)’ i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Diss. U of Zagreb, 1992), No. 23.本文所搜尋該著作之三種版本均無頁碼,故引用 時均以章節表示,於後引用異同。 3 江韶瑩,〈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保存詮釋的省思(上)〉,《博物館學季刊》8-2(1994) :9-17, 頁 9。 4 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與英國倫敦大學教育學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London)共同主辦,贊助單位科技部、文化部與外交部。英國方面的委員包括 Pam Meecham 與 John Reeve 等學者,並有著作出版,如 Meecham 著有 Modern Ar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Routledge, 2000),有中譯本,John Reeve 著有 The Responsive Museum (Routledge, 2007)等。 5 ”pop up”有「突然短暫出現」、「偶然出現」、「彈跳出來」之意,目前於博物館界尚無通用中譯 文,本文暫譯為「帕普博物館」 ,意味暫時性動員且不久留的展示性質,與社群媒體間流行的「快 閃」 (Flash mob)活動有相似之處,唯因快閃活動源自社群網路以資訊交換的方式,群聚眾人為 活動導引指標,且快閃活動持續時間多在數秒到幾十分鐘內完成聚眾活動後即解散,活動期間極 為短暫,而「帕普博物館」則主要從博物館概念的物件展示與教育推廣等活動為主要功能,可持 2.

(10) 物館學中,普遍處在一個意義描述的階段,或一個未能用於體察博物館學或論述 方法上的,是尚未完全定義或範疇模糊,為指稱一種非傳統博物館運作的代名詞, 與在台灣悄然成為稀有的時髦用語的情形有所不同。確實,在博物館資源豐富, 及以新博物館學為顯學緣起處之一的英國,對於「類博物館」這個頻繁出現在九 〇年代以後博物館學中的詞彙,對這個仍待開發的領域尚無需尋找利基市場的起 點與動機,也反映出在博物館資源豐富的歐洲國家,對於非傳統建置的博物館項 目抱持著邊緣態度的傾向。 赫德森(K. Hudson, 1916-1999)於七〇年代末期曾指出八〇年代的博物館 趨勢時提到,「博物館企圖要成就的,愈來愈比博物館本身是什麼更為重要。此 趨勢毫無疑問使定義博物館愈發困難,而且恐怕也愈來愈不重要了。快速增長的 新型態博物館—科技的、科學的、農業的、生態的、民族誌的—在全世界都已把 傳統的定義擴張到極限。」61983 年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簡稱 ICOM)的年會上,賀居(J. Hodge)呼籲博物館界亟 需提出理論基礎與專用詞彙,揭示博物館學在非常晚近的短暫發展歷史中,因企 圖為了在博物館學中分析各種不同的現象而發明了新詞,導致概念與詞彙運用的 混亂,而類博物館一詞可以說在這種混亂裡成為其中的一員。 另外,在上述梵.曼許九〇年初的博士論文中還曾提出一項語文應用上的弱 點,即在九〇年代以前的英文著作中,除了與博物館相關的歷史觀點與技術指南 外,並未曾出現與博物館學相關的專門理論著作,只有大量討論一般性質與表象 主題的理論文章散見於各期刊上;7而八〇年代德語系的博物館學著作則多著眼 於後現代理論,在當時由於缺乏英、法語或其他語言翻譯德語的譯著,且主要德 語系國家未曾參與過國際博物館協會的活動,使德語的博物館理論僅維持在歐洲 的德語系國家中,未能形成影響力。8第一位 ICOM 的德籍主席要直到 2010 年才 由漢斯-馬丁.亨氏(Hans-Martin Hinz)接棒(任期至 2016)。 誠如上述,博物館不斷擴充的定義已趨近於一種極大範疇的博物館文化再現, 續長達數日、數週,甚至數月,運用空間彈性大,屬博物館範疇的延外運作,有時因場地考量而 必須在展畢後收回,隔日再陳列,每日反覆這種展覽模式,因而與快閃活動有所不同,如商業促 銷擺攤的行銷概念。John Reeve 教授提供英國多個範例於此列舉其二參考:Museum Association <http://www.museumsassociation.org/museum-practice/museum-pop-ups> 與 Pop-ups <http://popupmuseum.org/about/> 6 Kenneth Hudson, Museums for the 1980s (Paris, UNESCO, 1977), p. 14. 7 Peter Van Mensch, ‘Introductio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No. 01. 8 Peter Van Mensch, ‘Introduction’ “Towards a Methodology of Museology”, No. 01. 3.

(11) 因而在博物館範疇的項下,「類博物館」在其中就有被重新認識與推廣的空間; 而上述這些轉變,使博物館在後現代主義、解構主義中,已無法再以舊博物館的 專業與知識迴避,九〇年代以來即已暴露的博物館知識危機,迫切需要新的認識。 《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的著作引證了眾多實例的江山,以放諸四 海皆適應的文化治理,重新看待許多過去不被認為是主流博物館的機構,將它們 局部或全部的博物館功能整合為文化系統的一員,即是一種新認識的取向。類博 物館在台灣的應用相較於新博物館學已有更鮮明的本土脈絡,可視為本土化發展 的博物館學參考應用範例。.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範疇 承上動機所言,這個肇因於台灣的文化資產領域對「類博物館」的情有獨鍾, 可資藉以體察自九〇年代以來博物館的發展軌跡,與台灣獨立發展的情形。本研 究將以源自英語博物館學中的語彙“quasi-museum”,即中文「類博物館」這個詞 彙為主要的研究對象。以其是個僅止於博物館學中的時尚,而尚未十分普及與應 用的詞彙,因此探究詞義的淵源與應用成為必要,包括這個詞彙中英語的所指的 意義為何?中英語在應用上有無差異?它的應用應用情形如何?它在博物館學 中具有什麼意義?它與博物館有什麼不同?可能的特色為何?後續有什麼可能 的發展方向?等問題,基於推廣與延續前人的研究,本文試圖探究與回應初聞「類 博物館」是什麼的疑問,並提議可能的理論建構。 以其是一個普遍陌生的應用詞彙,詞意的系譜追溯成為基本功,並有助於在 博物館界靠岸樹立辨識的標竿。從字面意義與應用方面來看,所牽涉的問題首先 最需要審視的是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與博物館相關的定義問題,歷經何種 研議與討論等發展的歷程,為類博物館尋找其系譜的淵源。從博物館定義不斷擴 張的發展軌跡來看,已經指向「博物館現象」的一種涵括博物館類屬的趨勢,在 統合所有有形與無形的文化證據,將博物館的蒐藏擴大為人類群體所共同擁有的 文化財。9在八〇年代,美國博物館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AAM) 也曾揭示博物館將面臨新的挑戰,10這些變革都顯示博物館由物件轉移到文化資. 9. 張婉真,《論博物館學》(台北:典藏,2005),頁 26-27。 John Bloom, 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Museums. Commission on Museums for a New Century, Washington: AAM, 1984), p. 24. 10. 4.

(12) 產的同時,也與「物件」轉向「敘事」的方法同時發生,這個具有博物館發展脈 絡的「類博物館」,到此幾乎已是劇烈轉向後的敘事載體之一種。 博物館學這門年輕的學科,至今已遭遇 21 世紀的虛擬環境交鋒,與蓄勢待 發的新媒體、人工智慧所掌握的話語權;博物館除了應守住能藉以規範應用於論 述中標準化的修辭與論述基礎的陣線,同時也有必要放在文化評論,與已無法避 免必須在後現代的論述中討論。 在文化評論中常以「博物館」一詞作為批判的對象,以其是文化物件收藏的 大本營,評論者對於物件自文化脈絡中剝奪後的失所,而投以嚴厲的批判。但博 物館學為了建構其體系的正當性,也逐漸為自身的認同摸索出一帖為博物館安身 立命的救命符。本文將藉由博物館學中的「博物館現實」(museality)理論,從 物件價值到敘事價值間文化意義的轉向,反駁歐洲博物館批判傳統中阿多諾(T. Adorno,1903-1969) 「博物館般的」 (museal)與布西亞(J. Baudrillard,1992-2007) 的「博物館化」(museumification)兩個反博物館的概念。在敘事方法已成為博 物館文化代言體的二十一世紀,博物館領域已藉由定義不斷擴充,將自身任務定 義為敘事的文化掌門人,它的面貌已不再只是傳統的知識交換,而是華麗轉身為 召喚文化敘事法的類博物館現象。 經由名詞、定義、應用、在博物館學中的意義爬梳後,得以區別出博物館與 類博物館兩者的不同,且藉由梵.曼許認為缺席的德語系博物館理論之一的「博 物館現實」理論,獲得物質證據得以衍生文化語義的生產,使博物館資產的價值 與記憶的關係,成為後現代博物館探討多元空間生成豐富的資糧。 因此類博物館兼容與適應博物館的廣義範疇,與博物館最原初的蒐藏物件與 保存上有共享的價值體系,整合樣態變化多端且未有固定型態的文化資產應用與 議題上,將文化物件為轉化為溝通的媒介訊息,創造象徵意義、形塑空間等,建 構以敘事為治理定位的現實,使博物館發展朝向類博物館現象的趨勢,與博物館 現實認為物件是生產敘事與文化空間話語權的素材來源,記憶生產多重的敘事等, 呼應後現代文化理論中與空間相關的理論,本文將以傅柯的「異托邦」 (heterotopia) 等解構理論的文化分析方法,藉其時間與空間兩個軸面交互作用的空間敘事與流 動的樣態,試圖說明類博物館的特色,以分析博物館與類博物館間的異同,同時 它也與千禧年後博物館敘事性的轉向相呼應,這個文化的轉向即是在文化資產加 入博物館領域統轄範疇後,指向面對這些文化對象不一而足的治理樣態。 5.

(13) 文化資產在博物館擴張的定義中佔有壓倒性的定位,範疇已超越博物館原來 物件蒐藏概念的樣貌,本文應用上述傅柯異托邦的理論,試圖以台灣最具參與性 質特色的廟會活動為例,實例說明異托邦與文化資產敘事的適應關係,支持異托 邦理論適應時空性的流動與不定性的類博物館特色。所列舉的實例分為動態與靜 態,動態的類博物館活動以媽祖遶境為代表範例,說明其如何彰顯類博物館多義 的敘事與時空並置的動態特質;靜態部分以龍山寺的廟宇文化為例,說明不僅顯 現於外的廟宇建築、美學、工藝傳承、格局規劃等富含人類文化遺產有形與無形 的文化價值,其隱性的內涵如節令、定時梵唄、常民文化、籤詩解詩等,與周邊 環境高度複雜的社會紋理互動,是傳統博物館物質證據的訊息與溝通所不能企及; 藉由這些實例試圖辨識類博物館的「參與」與「活動」或「事件」之間的關係等 特色,以識別類博物館型態的參與與傳統博物館的顯著差異。 此外,為更進一步說明類博物館的特色,本文再列舉博物館學與文化領域較 少觸及的案例,尤其是對死亡的忌諱與幽暗記憶等,衝擊到人生現實層面的文化 資產,以綜合說明博物館現象、博物館敘事等類博物館文化創生的軟應用;過去 博物館對人生實際處境、社會生存治療等較少觸及與思索人類存在的層面,本文 從這些例證來看類博物館如何處理非傳統博物館的議題,也為提供博物館發展尋 找新出路的途徑。在這些實例說明後,試圖藉此擬出類博物館的三種特性,「博 覽式的」、「敘事性的」與「時空性的」。 統合以上博物館定義、博物館現實、異托邦與文化資產等主題的關係後,文 末提議以文化治理為類博物館未來發展的營運方針,除了從上到下的文化治理, 即現行大多數文化治理,以回應前述類博物館統合機構、組織、事業為文化系統 的一員,找回文化的話語權,提議從下到上的治理方式,回歸文化資產第一線, 以落實地方、社團、組織或法人等,作為類博物館基礎的文化與創意資源。此治 理方式在台灣的常民生活與文化的關係中,扮演著從下到上舉足輕重的文化治理 角色,如近年浮上檯面的墓園觀光、「春天吶喊」(Spring scream)音樂現場、 「簡單生活節」(simple life),與飲食節、戰地觀光、名人紀念日等,都是以 民間自主為單元展現常民生活與文化資源開發的趨勢,形成掌握話語權的文化治 理的勢力。. 第三節. 研究方法 6.

(14) 對於理解一個尚待普及與認識的新詞彙,為之尋找特色是一個冒險的拓荒事 業,儘管「類博物館」一詞在博物館學中的中英語應用已超過二十幾年,但在未 來的發展與變化在國際的博物館學來說,在認識上尚存各種可能與不確定,本文 為此試圖彙整這二十幾年在博物館學文獻上的應用,首先探究類博物館在中英語 的語源上有何基本上的不同,接著比較「博物館」與「類博物館」二者定義所牽 涉的關係,試圖從中理解博物館與類博物館二者較為顯著的區別為何,經探察後 發現前者的特色在「參觀者」與「機構的」,後者的特色是「參與的」和「活動 的」或「事件的」。而在這個發展的同時,博物館正處於二十世紀現代到後現代 的普同到多元價值的論戰中,與二十一世紀熱衷去中心化的論述裡,因而漸次展 開了新的博物館學論述,與重新思索過去文化理論學說的格局;博物館實體在其 中也從來不曾缺席,以“museum”為關鍵辭源的文化論述,批判博物館已經如已 瀕臨死亡的文化機制,可以讓我們看出,從八〇年代以來各種樣貌的新博物館型 態出現,使源自西方建置的傳統博物館權威地位鬆動或貌似精神崩潰,這種作為 文化機制核心要角所引起的震盪。 就在「類博物館」一詞出現不久前的文化論述中,關注以人為操作中心的博 物館本質,提供了博物館學以外的參考分析。布希亞在《擬仿物》(Simulations) 中,喋喋不休地對啟蒙時期以來的認識論感到不安,認為擬仿的世代藉由操作符 號系統,以重製的擬仿物即複製物的方式復活真品,這個原來代表真實的符號與 真實的本體了斷念,完全切割,複製物從此完全取代原真品,真實從此再也不復 返,於是鄉愁成了充分的意旨;以基因工程複製動物的生物技術即是此事實的例 證,許多文學作品或電影等都曾以複製人為題材,表達對此種現象違背倫常的恐 懼與不安。布希亞以「博物館化」(museumfication)譴責現代科學與文明切割 博物館物件的背景脈絡,帶來了文化事實不可逆轉的破壞,以及臣服於物件的民 族學,為了建立其純粹的形式,同樣也需要藉由人工的還原操作方式將物件博物 館化。11在此之前不久,阿多諾以德文「博物館般的」(museal)貶抑用語,說 明現代博物館的人為操作,將物件抽離文本的場景取代真實世界的敘事,令人為 博物館中文物喪失歷史脈絡與藝術原真價值而感到扼腕。這個可溯源自法國哲學 家迪.康西(Quatremère de Quincy,1755-1849)的知識傳統批判,將博物館視 11. 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s. Jim Fleming & Sylvére Lotringer, eds. Trans. Paul Foss, Paul Patton & 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 Inc., 1983), pp. 20-21. 7.

(15) 為一個走向死胡同的現代性表現,導致後來出現了博物館應不應該存在的懷疑論 等質疑。 本文為此懷疑論提出以博物館學中的「博物館現實」理論,這個長期遭到忽 視的理論試圖為此提出解方。物質世界的蒐藏是博物館現實的討論核心,而蒐藏 行為的原型即是人們賴以依存的基本現實,是一種出自於人類本性為求生的行為, 就像為求得庇護居所、交通移動等與生存需要,為了帶來便利性與關聯等的基本 需求,但人們不僅只限於從這些物質取得單方面的受益,它同時也會成為人們注 入情感依託的對象,而物件在經過文化的選擇後,博物館就是一個供經過選擇後 物件蒐藏行為的依歸,並不存在惠特林(A. Wittlin, 1899-1992)的經典提問「如 果沒有博物館,會不會有人創造出來?」12對博物館本質的懷疑;換句話說,博 物館就是因文化需要的物件儲藏所。 為此,本文藉由博物館的基本蒐藏概念,分析人類對於蒐藏與囤積行為的差 別,特別以安迪.沃荷(Andy Warhol)囤積癖好的特殊的案例,他藉由囤積行 為產生的物件後來成為作品,在藝術界成為高價的拍賣物件,挑戰了博物館蒐藏 物件的觀念,即被視為病態的囤積行為在語義的建構下,可以因囤積物而生成的 作品突破藝術原有的美學價值。如此建構語義的藝術行為在質問的不是博物館是 否有存在的價值,而是在質問博物館的意義應該是什麼?藝術史學者為囤積物件 的行為正名為具有藝術史價值的語義,明確的指向博物館的發展在於掌握語義, 此關鍵就是建構敘事的方法。 捷克學者斯特朗斯基(Z. Stránský,1926-2016)從 1960 年代末以來發展的 博物館現實,明確的聯繫物件與價值間的關係,而這兩者的聯繫最終的目的是文 化的生產、記憶的依託,揭示出物件與人之間的價值意義關係,在於物件是由所 承載的符號意義與人們所產生的溝通、聯繫,成為文化生產的途徑之一種,使文 化價值可以藉由博物館的功能再度發揚,因此博物館便成為人們為了保護與利用 物質世界的文化價值系統。博物館現實是以物件價值為基礎的理論,即物件、檔 案、文物實體所具有的訊息符號作為溝通的介面,以此作為創建文化資產敘事的 基礎材料,這種概念得以讓即使不在博物館的環境內,物件或文物實體也能具備 以博物館為概念的空間敘事,換句話說,文化資產本身就是一種自主性的博物館. 12. Alma Wittlin, Museums: In Search of a Useful fu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0), p. 217. 8.

(16) 存在,如此便可說明博物館在自我審視後,一再擴大定義囊括物質證據,是在企 圖以文化事業為己任,為因應時局自我認知後的權宜。博物館在經過物質世界與 文化資產的知識整合後,統合了上個世紀從基礎至擴張發展的趨勢後,轉身為「類 博物館」作為文化資產經營的現象化。 支持博物館現實的學者也進一步延伸,對文化資產詮釋、保存、經營與地景 等人文資產與價值的重視,對理解類博物館之於文化資產方面的闡揚,以及相應 的觀光推廣資源,提供物質證據應用於文化心靈美學的空間與敘事價值。人們對 於物質世界的認知是由文化決定與被給予的,事實上博物館現實追求最終的文化 意義,是超越物質界線的抽象經驗,以非物質的狀態影響人們心理層次,是經過 文化選擇後自我界定的,或是集體記憶的依據,這也反應出二次戰後,由工業社 會轉移到資訊社會的背景。博物館的焦點已從物件訊息的展示轉移到訊息的溝通, 原來最核心關注的物件與檔案都已經訊息化,在價值、態度與認知等隨著科技工 具的轉移,博物館可以達成大眾媒體的世界漫步、國際旅遊、移民與跨文化間的學 習,塑造所謂的地球村。13博物館在其中找尋自己出路的過程,借用新媒體為溝 通與展示媒介的方式,將自身除舊佈新為新的敘事體,脫去了布希亞對物件終結 感嘆的外衣,迎接科技為虛擬世界打造的擬仿物與資訊溝通相互創造的新敘事方 式,與服務社會、政治的想像空間,而博物館且仍持續秉持在溝通與訊息傳遞的 本業上。從與科技的接軌來說,博物館的物件轉換為訊息,取代了物件本身原來 的溝通,物件失去歷史與脈絡的尷尬,就有了新的正當性與意義,它以重生和復 活的姿態整合新時代的世界觀,由類博物館承接。 資訊時代為了服務人類的記憶與反省,鄉愁與懷舊,人們建造紀念碑、廢墟 重建以感懷過去與現在的聯繫,或以某種機制將意義和抽象概念具體化再現,這 些意義再現的轉向,已逾越博物館原來物件功能的概念,是在試圖尋找與補充以 博物館為基礎,對新世界擴充生命意義與心靈價值。從德國納粹展開討論的「悔 悟文化」(Culture of Contrition)、紀念館(碑),或根據歷史懷舊與鄉愁修復 重建的文化資產、社區營造等重塑敘事空間的工作,都緣於人們對於物質世界消 亡的失所,於是以符號重建悔悟、反省或鄉愁的結界,試圖藉由將過去與記憶具. 13. George Macdonald, et al. “Chapter 6: Change and Challenge: Museum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p. 161. 9.

(17) 體化,使緬懷時空、與現在、未來的溝通有所依據,這個現象揭示出一種文化資 產群類在敘事上最具全球性的集體現象,且在文化多樣性中相互撞擊出再造空間 的一股新的力量、新的運動。 因此,基於人們需要藉由物質界概念化與創建心靈美學的文化驅使,本文試 圖藉由傅柯的「異托邦」為類博物館的分析架構,說明類博物館異質空間與時間 的文化再現模式,並列舉類屬文化資產中的廟宇文化為例,將之分為動態活動如 節慶模式的媽祖遶境活動,與龍山寺文化資產隱含的靜態文化事件等兩種模式型 態,具體說明異托邦所指的文化樣態不同於博物館的參觀經驗,將是如何適應文 化資產身體經驗的類博物館時空範疇;因文化資產是一種自主為博物館化的存在 形式,其自成的敘事脈絡與保存文化價值,在後現代多義的情境中,泛博物館現 象與人生經驗交互產生出觀光與體驗的敘事主流——博物館化的敘事功能延伸 到個人的、群體的、城市的、國家的等,一種掌握現象的敘事風格。 經過以上類博物館的詞源應用、理論試析、案例的應用,並試圖歸納出類博 物館的三種特色,試擬出類博物館的識別方法後,本文並提議幾點對未來的觀察, 一是與新媒體科技介入博物館的趨勢,以及文化治理作為類博物館文化事業的召 喚能力。博物館歷經更迭轉型,隨著社會關係朝向大眾化的發展後,由類博物館 接續為文化治理的舵手,從文化生產與文化觀光的挑戰上,由上到下的政府管理 應提供足夠的教育資源、政策推廣的落實與預算鬆綁,同時也應鼓勵從下到上的 治理,由民間自發性生產的文化議題與管理,藉以普及文化資產參與的觀念與美 學意識的提升,而握有話語權者的敘事,應以文化倫理的介入約束,避免敘事文 化帝國與一言堂的專斷。本文列舉近年前國策顧問黃光男教授主力提倡類博物館 文化觀光中,幾項過去較為特殊的文化場景與場所,如墓園、死亡議題等發展為 幽暗記憶的文化觀光,14在文化治理方面提供延伸的參考資材。. 第四節. 文獻回顧. 以類博物館為題的專著至目前僅見黃光男《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 館》一例,與二例碩士論文,其他亦偶有將類博物館列入論文的關鍵字但與題旨 無並直接關聯的例子;單篇論文或相關著作最早約於 1994 年已應用了類博物館 14. 張婉真編,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與文化政策管理研究所, 《幽暗記憶與觀光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 2010)。 10.

(18) 一詞,張譽騰於 1995 年《蘭陽博物館整體發展規劃報告書》的篇章中,也具體 提到生態博物館與類博物館的關係。在最早見類博物館一詞的使用多以「指示」 與文化遺產相關的機構或組織為類博物館,默認類博物館有某種定向的範疇,指 向以文化資產為主要對象;在此之後又有殷寶寧與邱于庭二篇與類博物館相關的 學術論文,以應用「類博物館」為古蹟類文化資產研究分析工作的一種方法學; 直到近期黃光男的專書對類博物館的範疇則有了明確的著墨。如此看來在這二十 幾年的時間裡,類博物館一詞在台灣博物館範疇的應用多與文化資產緊密相連。 其次,本文於理論應用的回顧部分,如博物館現實與傅柯的異托邦等,因與內文 案例的分析相關,因此將在全文名詞的文獻探討後置於第二章,以便於全文脈絡 進行與其後續的論述。 以下文獻回顧分為第一,專書;第二,相關著作與單篇論文,與第三,學位 (碩士)論文二篇,共三部分。. 一、專書 黃光男《樓外青山—文化.休閒.類博物館》,該著作以重重青山比喻文化 浩瀚如萬重山,旨在提供以民間力量為本的「文創產」,能激發教育品質、創造 能量與社會公益等功能,是豐富而鮮活的「生意」焦點,是為大眾生活的美滿訂 定策略的方針。本書分為七個章節,每一章節都包含與「文化」相關的題旨,始 於文化的信念與實踐,止於以類博物館統合人文的生活場域;其間以休閒、公益、 傳統、美學等貫穿人文價值在類博物館中應具備的基本含義。其中定義類博物館 是具有博物館的功能,與對大眾生活提供最直接的服務與彈性的場所,尤以公共 空間,如紀念館、廣場、廟宇、百貨公司、墓園等,均兼具了即時教育與公益等 性質,與管理、組織、資源、文化等的功能。博物館與類博物館的文化工作,是 國際間最受重視與提倡的文化事業,被視為是國家軟實力的具體象徵,作者以任 職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經驗,反思博物館的設置與人的關係,於第一章中提議以百 貨公司、監獄、宗教信仰與類博物館的營運功能與管理特色,納入博物館管理作 為社會服務的目標,同時這些也是文化工作者所關心的課題,提示博物館從業人 員在不斷變遷的社會條件中,如何在既定的成規裡,以符合大眾生活的時尚觀點 改善營運品質與標準;一個國家的博物館營運成功與否,是國力的展現與大眾生 活幸福的根基。. 11.

(19) 第二章「文化休閒與其產業發展」,是延續其「文創產」之探究。文化創意 產業的重點在於創業。文化是精神層次價值取向與金錢量化間的生活選擇,以藝 術美感為內涵主調,也是文化創意中具創意的主要部分。文化休閒重點包括農業 文化,庶民文化、運動休閒文化、宗教文化休閒與文化機構,如博物館、圖書館、 紀念館、文化中心所提供等;文化功能在於生活品味的選擇,無所為而為、寓教 於樂的,是無私的、善良的,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生活的深度的。台灣「文化創意 產業發展法」第三條文規範以「用」的技術面為主,並非「文創產」的全部,較 少提及文化藝術為本質的「體」 ;台灣有優良的傳統文化與西方文明影響,加上 教育普及,創意人才濟濟,期許發揮更旺盛的企圖心。第三章續前章的文化生活 再論述,強調文化的時空意涵,是知識性的,且文化創意產業須以「文化治理」 切入,創造文化產值,思考獲利。 第四章與第五章關注在文化生活中佔重要部分的信仰與歷史遺產的古蹟方 面。國際間重視文化資產與保護的共識,因傳統文化傳承與宗教信仰,是見證人 類的文明與智慧的重要依據,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產,都展現文化深遠的張力。台 灣的廟前文化保留了民間習俗與渡海移民對母體文化的依存,紀錄了各式各樣的 鄉土、藝術與常民等的歷史與記憶,它是能夠時刻提供大眾休閒、心靈寄託與知 識傳遞的場所,在物質與非物質兩方面的維護與思考,都是文化工作的重點項目。 博物館的公益性質可與土地公的服務精神類比,神與人的對照是非營利事業的 「神」聖工作。 第六章談大學設立博物館與大眾博物館的關係及營運與歸屬。大學是否卓越, 與設立大學博物館有絕對的影響,大學博物館的優劣,往往影響學生選擇科系的 指標。漢福瑞(Philip Humphery)提出大學博物館的性質有封閉學術與開放公眾 兩個概念,服務對象從學術正式教育擴展到非正式的教育,如英美大學名校的博 物館群即是,並實例指出大學博物館的特性有實驗性、學術性、知識性、自由性 與議題性,具備傳統教研的理念,提供一般博物館的經驗與資源,建議提升大學 博物館治理機構與跨校博物館聯盟,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 第七章「人文生活場域—類博物館」再次闡述文化創意產業,並比較博物館 與類博物館的區別。一般博物館命名以外的他項,即是「類博物館」,具備博物 館功能但沒有博物館組織與權責分配,卻是大眾生活不可缺的文化教育現場。博 物館的功能在於提供訊息、價值肯定、知識產業與美學感應,而博物館產業來自 12.

(20) 知識、歷史、文物與藝術,指向對社會發展總體力量的展現。類博物館的概念是 普遍對博物館的文化、教育、與公益機構的概念延伸,即把博物館擴大為凡人類 生活所依持的精神文明、物質象徵的紀念館、文化中心或事件地點,作為追憶、 認知與省思的場所,以事件發生地或是件真實故事感染觀眾的情思,如夏普雷 (Richard Sharpley)所說的「黑暗觀光」(dark tourism)的現場,實與一般的博 物館有所不同。類博物館範圍廣大,其宗旨更接近一般大眾的需要,特質包括: 更直接於社會現象的呈現、人都有求證的好奇心、作為價值認定的天枰、營運與 管理是自然的。類博物館產業具備觀光資源與提供不同品味的文化生活,作為國 家形象的行銷,從歷年可觀的遊客數量顯示,紀念館、文化中心與墓園等文化觀 光,是可資衡量與創造文化產值的產業發展方向。. 二、相關著作與單篇論文 (一)張譽騰, 〈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 ,15本文為「蘭陽博物 館整體發展規劃」中擬定營運項目中的一項,在四個營運的指導原則 中提出應用「類博物館」之名稱,所列第二項營運項目以「類博物館 網路」的概念,係藉由生態博物館的營運分析,比擬為類博物館與社 區的網路關係,其營運方式「以地區全域為博物館之範圍,則必須設 一個或數個核心館,以之為中心,用各種交通工具聯絡地域周緣的衛 星站,以形成一個博物館之網路」。 (二)殷寶寧,〈以博物館為方法之古蹟活化策略探討—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 經驗研究個案〉,16文以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的古蹟活化為例,將 古蹟視為靜態文物陳列館等的「類博物館」 ,藉由博物館觀眾研究方法 問卷的滿意度研究,提供古蹟活化模式作為文化觀光與教育資源的行 銷方案。文中所指古蹟類的「類博物館」 ,具有與博物館觀眾研究方法 學的適應性,因此對於文化資產相關的觀眾研究,採行與博物館觀眾 研究相當的研究方法。 15. 〈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1996):7-18。此係《蘭陽 博物館整體發展規劃報告書》(宜蘭縣:宜蘭縣政府,1995)之部分理念,本文在此僅回顧與類 博物館相關之文獻;此部分其後並收錄於《生態博物館—一個文化運動的興起》(台北:五觀藝 術管理,2004),頁 163-4。 16 〈以博物館為方法之古蹟活化策略探討—淡水古蹟博物館觀眾經驗研究個案〉,《博物館學 季刊》28-4(2014):23-53。 13.

(21) (三)邱于庭,〈從「參拜」到「參觀」:以「類博物館」式導覽之觀眾經 驗探討宗教類文化資產教育推廣模式〉,17主張實驗性試圖以類博物館 概念為解說廟宇裝飾藝術的導覽的方法學, 「類博物館式文資導覽是涵 蓋觀眾對於文化資產的認同與觀念啟發的教育課程或活動」 ;廟宇除了 「參拜」以外還有「參觀」的功能,以類博物館式的文資解說導覽, 借用了博物館的導覽機制,可提升民眾對文化資產的認同與了解。類 博物館式的導覽可作為參觀文化資產廟宇建築解說的體驗,透過問卷 與設計,施行與分析後的方法學。. 二、學位(碩士)論文 台灣的學位論文均為碩士論文,自 1997 年起,已知二例應用「類博物館」 於題目名稱中或關鍵詞,但對「類博物館」釋名均未多加描述與探討,依其內文 指涉可知,多係藉由「類博物館」指涉非傳統類博物館、文化資產或與教育相關 的研究對象。值得注意的是,應用首例是出自 1997 年建築系所而非博物館或相 關的學門;另一例直到十五年後(2013 年)才又見於學位論文中,應用類博物 館指涉教育性質或機構合作的研究,因此本文僅略以綱要回顧。 (一)張玫萍,1997 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類博物館——阿里山 森林鐵道車站設計》 ,為建築領域相關的設計提案,以阿里山森林鐵道之 衛星站規劃為例,認為類博物館之類的遺產機構是體驗「過去」文化的 介面。全文約 77 頁的篇幅,利用鐵道之聯絡衛星站的選擇及重構,串聯 不同元素為類博物館作為體驗過去的介面,使參觀者能看到阿里山多元 的文化發展價值。 (二)許誌權,2013 年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類博物館教育機 構駐校後之特色與價值探索——以嘉義縣自然史教育館為例》 。該文根據 全台數所館校合作之自然史教育館駐校教學為本,以嘉義新港鄉自然史 教育館為例,研究教師如何以該館資源為藝術教學資源;該館在地方上 不僅具有自然史的角色地位,更能統整自然與藝術之跨領域學習場域。 文稱此種館校合作時的自然史教育館為駐校類博物館,以訪談與分析歸 17. 〈從「參拜」到「參觀」:以「類博物館」式導覽之觀眾經驗探討宗教類文化資產教育推廣 模式〉,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文資學報》10(2016):97-130。 14.

(22) 納此駐校類博物館的特色有三,一、以教育為名受教育之惠;二、有穩 定經費可供運用;三、保存地方歷史文化與自然史之重要據點;其所帶 來的價值包括館校無隔閡,館校為合作共生之夥伴,與凝聚社區意識, 最後並對類似案例提出建議,一、設計以「教育館本位」的專屬課程; 二、釐清教育館的定位以利事務推動;三、培養教師結合館方資源設計 課程之習慣。. 第五節. 研究大綱. 本研究自第二章起,首先探討類博物館的詞源與定義等基礎,比較博物館 與類博物館在文獻應用上的異同關係,第三章回顧並說明本文應用於後分析類博 物館的理論內涵,與其理論和文化敘事間的相關性,第四章分別以實例分析前章 異托邦理論所適應的類博物館之不定與浮動的文化現象,實則是以事件與活動參 與文化資產的方式看待空間的敘事,可獲得類博物館的流動與不定的特性,本章 並將無形文化與文化觀光納入共同探討,最後並試圖提出類博物館的三個特性。 第五章提出現階段類博物館的趨勢觀察與其未來,包括新媒體藝術介入的虛擬文 化,與文化治理對類博物館語義建構的治理,對國家、城市與社區的發展等是具 備話語權生成空間的積極目的,類博物館的任務之一是文化生產,它能統合博物 館以外與文化業務相關的事業,依據文化現實服務價值與意義的敘事方式,是在 文化治理中施展抱負的事業體。 在釋名彰義的章節裡,本文從研究對象詞意的基本面探討「類博物館」一詞, 釐清此外來詞與在台灣應用的來龍去脈,以期利於類博物館在中文世界後續的應 用與發展,陳鋪一條可能性的脈絡,因此其來源與定義便是首要探討的主題;文 首比較中英語博物館界在運用此語彙時各自的不同所指與見解,與國際間博物館 界的重要機構,包括國際博物館協會屢經修訂博物館的定義,在歷經博物館定義 探索的過程中,均顯示出博物館不斷擴張的「博物館現象」的趨勢,幾經更迭後, 博物館的內涵已海納了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義範疇,廣拓了博物館在文化 治理的角色與定義漸趨模糊的邊界。類博物館這個語彙與博物館間的系譜關係, 在逐次擴張的定義中戶生,如文化資產的骨肉,將記憶與價值的文化景觀構築成 一種博物館的現象。第一節以歐洲語言中的“quasi-museum”一詞的詞源探討在. 15.

(23) 學科命名上的特色與中譯詞源的比較。語言是人們對世界理性認知的工具,藉由 命名並依秩序歸類的要求,影響了字詞的運用,以 “quasi-“應用於學科的命名 上是有其慣例的。中文在學科應用上的「類」字命名基礎直接譯自”quasi-“, 在翻譯語意上也未出現顯見的爭議,但在實際應用於科學上,則另有「准」或「擬」 字與其意義相近。第二節比較中英語文獻資料所指類博物館定義的差異,藉此可 透析與歸納出在應用類博物館這個詞彙時所指的範疇為何;第三節回顧國際間博 物館組織對博物館廣義和狹義的涵括範疇,其分歧的定義隨著時代背景或地理場 景而有所差異,並在博物館學中愈來愈多的新詞彙與不斷擴張的範疇定義後,造 成博物館學詞彙的浮動與開放性;類博物館一詞也出現在此中,在統攝博物館廣 義範疇的定義;第四節將「類博物館」相關的詞彙一併提出討論,包括在文化論 述中是如何看待作為文化機構的博物館的角度,回顧阿多諾「博物館般的」與布 希亞「博物館化」等對博物館本體論的批判與懷疑論,這些在文化研究的領域裡 以“museum”做為前綴詞與字根的語彙,常常用於對博物館本質的批判,認為 博物館對待物件的方式是武斷的詮釋與歷史感的剝奪,此脈絡可直接追溯十九世 紀歐洲博物館的認識論,以法國為批判博物館存有論的主要戰場;同時也指出台 灣博物館相關文獻中同時應用“museumoid”與「擬博物館」二詞的現象,與梵. 曼許的「博物館類機構」等,審視博物館一詞的應用與類博物館一詞的類比逐漸 發展出定義擴張的現象。 第三章進入本文應用的理論回顧與說明,包括「博物館現實」、文化空間與 異托邦,本文以斯特朗斯基與其後繼學者,針對「博物館現實」的物件中心論為 主要論述基礎之一,其與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在漸次重視文化資產保存方面,進而 擴充博物館的概念,駁斥第二章第四節在文化評論中對博物館是否應該存在等本 質的否定。第一節,本文藉由囤積(hoarding)與蒐藏(collecting)物件的行為, 作為博物館現實重視物件價值的依據,申論博物館蒐藏物件的正當性。物件是博 物館的重要基礎,蒐藏的行為作為博物館現實的前提與囤積癖好的行為相似,但 區別在於生存基本需求到戀物癖等,對物件不同目的的依存或眷戀的依賴關係, 而經過文化的選擇與語義創建的機制後,蒐藏品以獨立的文化形式成為藝術和博 物館所依賴的價值,因而並不存在「如果沒有博物館,會不會有人創造出來?」 這個惠特林的經典問題。第二節進入博物館現實,探討博館中的文化價值,與人 類對於物質依存所產生的情感與心理之非物質關係。人們因物質消亡後的情感、 16.

(24) 懷舊或鄉愁,而欲以敘事方式將抽象與無形具體化呈現,如文化資產的保存與重 建便是此種鄉愁或記憶的具體化方式之一,紀念碑、神社、結界、事件等具有祈 願懷念與重現、再生的位址,都在驅使人們將抽象概念以物質世界的型態具體化, 以作為生存的共感與慰藉的依託。博物館現實將人與物件的關聯作為核心基礎, 起自聯繫物件無形的文化價值與物件和人們之間溝通的過程,在召喚以物件代表 的符號為敘事意義內容與人們間的溝通與交換;因此在第三節論述文化與敘事的 空間,無論是抽象或具象,藉由記憶、悔悟、感懷、眷戀或鄉愁等,為促成人們 企圖將心靈延伸到空間中,於是產製出人文價值為本的空間再現,作為替代人們 身體一部份的延伸物,博物館的物件功能在此轉換為類博物館的敘事功能,而成 為文化生產的重要角色,對文化生產的召喚得以具體再現空間的敘事。索雅(E. Soja)以「第三空間」(Thirdspace)重新思考人類生活空間本就包括地理、位 址、場所、區域、城市、環境等等多重且組合性質的概念,對既成的空間認知提 出質疑,對於當代激化的空間政治,使人們愈來愈自覺人類就是屬於空間的,且 可以從最個人化到最全球化地共同創造集體的空間與社會大事件;18記憶無形的 特質仰賴敘述與物件保留,物質世界的稍縱即逝,藉由新的空間再造創建紀念形 式或象徵物於感懷依據的位址上,實踐以社會生產空間的思考、詮釋以及文化生 產再現。本文在此舉「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與「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二例比 較其創建語義生成的敘事方式,說明擁有敘事空間的話語權者,應避免敘事帝國 主義獨斷敘事權而罔顧他者文化空間的倫理呼籲。第四節回顧傅柯異托邦理論與 其所謂最卓越的(par excellence)形式的「船」的概念,表達為時空漂浮不定的 身體歷練,在重塑博物館本體範疇的知識體系,藉由後現代多義的文化樣態掌握 時空流動的文化經驗,分析類博物館詩學經驗的特殊性與範式依據。異托邦理論 有六個基本原則,精要來說,一是顯現於人生不同階段與偏差行為的空間敘事內 容,二是表現於墓園與人生兩者間的關係,是以遙控方式聯繫的空間敘事內容, 三是與藝術創作的再現空間(如表達、創作)密切相關,四是以時間為敘事的內 容(蒐藏或保護時間),五是指空間權是在某種必要的敘事規範系統中完成,六 是指與現實世界中,藉由以現實為基礎或具有極端對照的內容(如完美或幻想) 所創造出的他者空間,並互相共存。本文於下一章以此六個原則試分析類博物館 18. Edward Soja, Thirde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6), p.1. 17.

(25) 現象的敘事性詩學經驗。 第四章類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第一節根據上一章第四節的理論,本文藉由媽 祖遶境與廟宇參拜為例,分別以「活動」與「事件」兩種在信仰文化中不同的信 仰模式,說明異托邦理論如何應用於所有人類文化中都存在的信仰、祈福、節慶 與追憶等相關的參與行為,指出文化空間的詩學經驗如船隻般是浮動的、不定的, 是隨時空的遷徙而改變的,是不斷建構、重組、交換、消失、毀滅與更新的。第 二節關照文化資產中的特殊項目無形文化遺產,因其無形的特質而必須有賦形與 敘事性的必要,因而顯現在視覺文化的召喚能力上。在 1997 這關鍵一年 ICOM 的常會中,將其納入以「博物館與記憶」為題的範疇裡,此後便是博物館被視為 「現象化」的重要時期,類博物館與無形文化也在 UNESCO《無形文化遺產保 護公約》從此產生了交集。第三節以文化觀光為主題,節慶的形式最能說明類博 物館的適應性,在文化觀光的同時也附帶知識性傳遞與參與體驗或休閒娛樂等, 為推廣美學教育的機制提供另一種文化治理的選擇途徑,並進一步論述第三章尚 未完整表述根據物件訊息再現的「召喚術」,它是類博物館重塑語義、敘事的關 鍵能力,亦即從實際的文化與「物」的資源,如寓意、記憶、懷舊、歷史等符號, 這些藏匿在物質對象的「靈魂托生」裡,從中尋找被「召喚」的元素為類博物館 語義建構的敘事,並舉例說明召喚術應用的可能方式,與藉此實施作為推廣城市 行銷與文化觀光的工具。第四節根據前章與本章的論述後,擬出類博物館三種特 性:「博覽式的」,是一種博物館知識型態重組的敘事方式,即類博物館從物件 的訊息、空間(地理)、時間(歷史)等與人們之間的符號交換,涵蓋人類與生 存競爭的各種條件與技能的再現; 「敘事性的」 ,因人類無法從連續的歷史中完全 記憶,於是敘事成為在特定歷史情況下的健忘症而產生,19以文化選擇為操作機 制,掌握話語權與再現的邏輯,將抽象敘事賦形,以經驗交流的共同記憶為依據 所產生的敘事經驗; 「時空性的」 ,異托邦的第四個原則是異質空間與異質時間兩 者的互為作用,如累積連續時間的博物館,與時光切片的休閒隱遁,在主流價值 之外遊刃於不同並置場景與時光交疊的集體或個體的記憶之中。人類憑藉著維持 與創造文化空間的政治性驅使,企圖維持以抽象賦形與空間溝通的召喚能力,獲 取與分享經驗的聯繫。. 19.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1983 (London, New York: Verso, 2006), pp.204-206. 18.

(26) 第五章基於類博物館的特色提出觀察趨勢與未來,第一節觀察現階段因新媒 體藝術的崛起對視覺藝術的衝擊,已在博物館的敘事方式上產生了革命性的變革, 虛擬世界的語義也已足以取代真實世界的發生;對於以視覺為主導的身體經驗, 已開始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新寓言啟示,虛擬世界所取代的真實生活經驗,從國際 影展中增加虛擬體驗的競賽項目,說明了虛擬技術對於這個世代生活的影響,它 藉由為視覺與感知的博物館現象的工程架構重組語義的科技手段,表現在透過賦 形與語義再現的原型基礎。資訊時代的博物館物件已等同為訊息與符號化的溝通, 人們心靈抽象形式的寓所已轉身為美學、記憶、追悔、祈願等以文化符號為載體 的類博物館,經過重組的資訊、流動與不定的異質特性,隨著時間與空間不斷流 轉與並置的異托邦中,新的敘事途徑與形塑多義空間成為博物館詩學經驗的主題。 第二節文化治理的趨勢,作為類博物館的治理方針,國際間愈來愈重視以文化治 理發展國家與企業,在行銷城市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亞洲地區經過去殖民的發 展與重整,社會經濟重新洗牌帶來了新的文化樣貌,晚期因文化的本質與經濟的 發展交互緊密的糾纏,使許多國家以自身文化作為發展的策略,企圖藉由文化的 治理將文化資產與傳統作為國家認同的標的與驕傲。第三節倡議以倫理介入文化 治理的敘事機制,為避免敘事帝國主義的文化專斷,與基於文化資產是人類共同 擁有,是人文價值與人道主義的共享價值,應以倫理機制約束話語權者以約束濫 用詮釋的權力。第四節,本文的出發點是從台灣應用類博物館一詞的動機而生, 全文可說是基於台灣類博物館的脈絡所啟發,而此基礎係與國際間博物館學有一 脈相承的關係,因此最後將台灣放在文化視野的國際版圖中,以文化治理、發展 城市觀光等,適應於國際文化治理的步調中,建議類博物館的概念擷取廣泛存在 常民生活中「召喚術」的能力,如新式墓園、紀念碑、紀念館、事件位址等幽暗 記憶與觀光的推展,以啟發文化資產開發的新項目與參考,將從前不被認為的文 化資財,如今在類博物館的範疇中與博物館並肩為文化守護。 類博物館的應用經前人的研究與上述的論述,在台灣已可追溯屬於本土的脈 絡發展,其與文化資產密切相關的文化生產、文化觀光等敘事空間的關係密切; 資訊時代新的敘事媒介,使傳統博物館面臨又一波的挑戰,而類博物館的適應性 與時俱進重塑博物館的知識體系,因流動與不確定而使愈趨模糊的邊界,卻正呈 現出對敘事與語義空間的開放性。對文化觀光而言,類博物館一詞是否已經正名 為一個文化類屬而不僅是一個描述性的詞彙,是博物館範疇對未來發展待觀察的 19.

(27) 重點,而在台灣已經為之釋出了端倪與可能性。 總結本文,類博物館是人們將物件轉換為精神象徵的場所,與博物館最大的 不同是參觀與參與的溝通方式,由時間與空間流動的不定關係所掌握,它可以是 以符號生成場所的固定空間,可以是以時間為流動單位的文化氛圍,也可以是事 件發生的位址;根據這些特質本文試圖擬出類博物館三種特性,包括「博學式的」 、 「敘事性的」與「時空性的」,尤其是「敘事性」在博物館現象化中佔有重要的 意義;傅柯的異托邦理論呼應了類博物館的異質空間與時間的文化再現形式,在 形塑集體經驗與世俗的文化觀光方面,後現代參與式的博物館詩學體驗,與科技 時代將物質轉化為虛擬實境的技術能力,都加重了未來博物館現象化的趨勢,因 此倫理的介入事實上是所有人類事務所應重視的。台灣對類博物館的論述與實踐, 持續深化可望有助於在博物館學研究上的貢獻。. 20.

(28) 第二章 第一節. 「類博物館」釋名彰義與相關詞彙 ”Quasi-”與「類」. 「類博物館」一詞從今日歐語詞彙“quasi-museum”直譯而來,“quasi”源於拉 丁語,通用於今日歐洲大部分的印歐語系地區,無論是拉丁語系的法、義、西語, 或日耳曼語系的英、德語等皆通用,20而拉丁語一直是這些語系在創造新詞過程 中參照的語源,各語族間也常彼此享用相同的詞義,在今日歐洲語系與日耳曼語 系交融混用於歐洲語言之間。 根據《韋氏英英辭典》(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的解釋,“quasi”是從 拉丁文的“quam”(as)與“si”(if)二詞源合成英語“as if”「相仿地」 ,與“as it were” (照舊地),和“approximately”(約莫、大約地)的詞意相通,一般其使用的定 義為「通常以特定屬性歸類某種相似度的」 (“having some resemblance usually by possession of certain attributes”);在用於複合詞的前綴詞定義時,是「某種程度 上的」 (“in some sense or degree”) 、 「在某種程度上,但非真的、直接的,或完全 的」 (“in some way or sense but not in a true , direct, or complete way”) 。21中文裡與 之相通或相近的通用字包括「仿」 、 「類」 、 「屬」 、 「擬」 、 「近」 、 「準」 、 「併」 、 「比」 或「似」等字,詞彙中則有「類似」 、 「比擬」 、 「等倫」 、 「種屬」或「類比」等等, 意指包括事物間共享相同的屬性或類別。 在歐語系的應用中,“quasi-”多應用於科學的前綴詞,在描述相同、相仿與 相近似特性之事物,或具有某種模擬、關聯指涉與共享的質性範疇,如「類星體」 (quasi-stellar object,或譯為準恆星物體) ;或用於學科測試評量與實做學習的「準 實驗設計」(quasi-experiment design);或探討社會學科是屬於「類科學」 (quasi-science)或「類人文」(quasi-humanities)22等問題時的用法;或在文學 中運用「虛構歷史」(quasi-histories)的寫作手法等,可見其應用於學術範圍之 廣泛。但在不同領域中,“quasi-”存在著「有效度」的質疑,如在法律應用上對 於「近似」的模糊與不確定空間,在定義項目與明確的責任歸屬時,易於導致效 20. John Hirst, The Shortest History of Europe (UK: Old Street Publishing Ltd, 2010), pp. 117-128.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QUASI” <https://www.merriam-webster.com/dictionary/quasi> (Retrieved: 2017/10/20) 22 Mayer N. Zald, “Sociology as a discipline: Quasi-science and quasi-humanities.” American Sociologist 22 (1991): 165, doi: https://doi.org/10.1007/BF02691895 21. 21.

(29) 度混淆的問題;23另外“quasi-”還有指示「部分」的意思,如「半官方的」 (quasi-official) 。統整上述,“quasi”廣泛應用於科學、學術與正式用語上,指涉 與既有事物本質的直接相關性,尤其涵括與其屬性、擬態、類別、層次區分與等 同等的意義。 相較於“quasi”一詞用於複合字的字首,它另有一個常見用於字尾的同義字 “oid”也與此相關,同樣也有「像」 、 「類似」與「形像」等意思,如英語中的 humanoid (類人形的,像人類型體的 human 與 oid 結合)、ovoid(像卵型的,oval 與 oid 結合)、asteroid(如星狀的,aster 與 oid 結合)、steroid(類固醇,sterol 與 oid 結合)等複合字。在博物館學的相關文獻中,江韶瑩曾應用“museumoid”一詞等 同於“quasi-museum”,指涉大學裡保存標本作為教學使用,或主要任務不在於向 大眾開放其保存與收藏的陳列館,24此例在博物館學中無論是中文或西文的文獻 裏,都是較為少見的例子,按江文內容在探討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推測其應用 可能來自於與博物館學在蒐藏、分類與展示方式相關性很高的人類學領域。 與“quasi“相對應的「類」字,在中文裡解釋的意思也頗為多元。大體上有四 種意思:其一,種類,相同或相似事物的綜合,如類別、分門別類、同類、物以 類聚;其二,相似與比擬,如類似、畫虎不成反類犬;其三,量詞,用於計算性 質或特徵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如各類人種、同類問題;其四,姓。在許慎《說文. 犬部》中, 「類,種類相似,唯犬為甚,從犬頪聲」 ,與今日通用的「類」字理解 近似,本意為種類,指相同相似事物的綜合。25〈華語知識庫〉更進一步擴充此 四義為九義,列舉古籍引文解釋: 本義為種類,指相同、相似事物的綜合,如《易‧繫辭上》「方以類聚, 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孟子‧梁惠王上》「王之不王,是以折枝之 類也」。引申為種類,如「類型」、「分類」、「類別」、「分門別 類」。引申為類似、好像,如《呂氏春秋‧察傳》「辭多類非而是,多 類是而非」,常見詞語如「類似」、「類比」、「類推」、「類人猿」、 「畫虎類犬」。引申為事理,如《孟子‧告子上》「指不若人,則知惡. 23. Duncan Sheehan, The Principle of Personal Property Law (Hart Publishing, 2011), p. 242 江韶瑩,〈博物館與原住民文化保存詮釋的省思(上)〉《博物館學季刊》,頁 9。 25 〈中華語文知識庫〉 <http://210.71.253.73/clk/search/%E9%A1%9E/107468/200621?srchType=1&fouc=> (檢索日期: 2017/11/28) 24. 22.

(30) 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引申為條例,如《荀 子‧君道》「故法不能獨立,類不能自行,得其人則存,失其人則亡」。 引申為法式、榜樣,如「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楚辭‧屈原‧九章‧ 懷沙》)」、「下之事上也,身不正,言不信,則義不壹,行無類也 (《禮記‧緇衣》)」。引申為大抵、大致,如「類皆如此」、「巖穴 之士,趨舍有時若此,類名湮沒而不稱,悲夫(《史記‧伯夷列傳》)」、 「觀古今文人,類不護細行,鮮能以名節自立(三國魏‧曹丕〈與吳質 書〉)」。引申為善、美好,如《詩‧大雅‧皇矣》「克明克類,克長克 君」。引申為量詞,用以計算事物之類別,如「酒類」、「五色、五 聲、五臭、五味凡四類,自然存焉天地之間而不期為人用」。假借為 姓。26 在此處「類」字的九種引申中,除了引申為「條例」 、 「善、美好」與「假借為姓」 三解外,餘六解可解為指涉事物、涵括範疇與屬性類別相關,相通的字詞有「屬」、 「種」 、 「仿」 、 「同」 、 「似」 、 「理」 、 「式」 、 「樣」 、 「相似」 、 「類比」 、 「大抵」 、 「彷 彿」等,與今日英語中相近的一般詞彙包括:class、 analogy、taxon、category、 type、resemble、kind、alike 等等。 統合上述,“quasi”與「類」的共通處在指稱類比、仿照某個具有對照的範疇, 且不具備取代或排斥對照端之定義,而是與近似物並比,享有密切相關、相近, 甚至相同之性質,普及在學術規範的應用中,但在學科的表達上,「類」也隱含 有未知或仍待考察的相關性範疇,與其所對應的主體間,足以留下極大的待解與 審視的空間。. 第二節. 「類博物館」中英語應用比較. 從字面上看,中譯名詞「類博物館」相較於許多翻譯名詞的爭議來說,是相 對穩定,疑義較少的;而在英語的使用上,quasi-museum 同時也可以中文解為形 容詞「像博物館的」或「類似博物館的」,用以形容具備與博物館特性相似的功 能與組織,這點與中譯大多用於名詞,且多半指涉文化資產相關領域的概念是有 26. 許學仁,蔡信發審訂,〈中華語文知識庫〉 <http://210.71.253.73/clk/search/%E9%A1%9E/107468/200621?srchType=1&fouc=> (檢索日期: 2017/11/28) 23.

(31) 所不同的。因此無論中英文的名詞或形容詞都以「博物館」為對照基礎,包含它 的功能、性質等,「博物館」便成為關鍵詞應用的核心基礎。本文基於此,分別 舉例比較中英語應用類博物館這個詞彙時意指為何的差異性一窺其貌,並展開以 博物館為關鍵詞的論述後,接續類博物館的申論。 本文以英語”quasi-museum”為檢索關鍵詞的搜尋,其應用多出在千禧年以後 的博物館學相關著作中,27但並不表示英語文獻的使用晚於中文,畢竟它是中文 「類博物館」的來源;這些著作主要用在文中描述或形容類似或具有博物館性質 的對象,但未曾就 quasi-museum 定義作為一個獨立探討的對象,也並未顯示出歐 美國家針對此用語的興趣與這方面的專門著作。本文於下選用三則以 quasi-museum 為題的文獻與藝文相關報導,從中指出歐美在應用這個詞彙時明確 所指為何。 一、英語中的”quasi-museum” 第一個例子,美國普立茲藝術基金會(Pulitzer Arts Foundation)於 2001 年 開幕時,普立茲夫人在受訪時曾提到該基金會的經營概念是「類博物館」的, 「一種另類的觀看經驗」,以別於許多博物館為招睞日益增多的觀眾而導致品 質降低。該基金會因為並不需考量觀眾收入,雖然該館並不限制參觀者的身份, 但基本上還是以服務菁英式的經營管理,28每週只開放兩天並限制參觀人次; 該基金會也不以收藏為主,僅在其空間常設展出三件收藏,而主要以空間出租 展示當代藝術,因此當執行長使用「類博物館」一詞時,在形容其基金會營運 是朝著博物館或美術館空間、具備展示性質、提供愛好者參觀的機構,此應用 類博物館一詞的概念符合美術館「白立方」(white cube)展示空間的概念,表 明該基金會以租用空間的營運方針一致,這個類博物館近似現代美術館的空間 展示。. 27. 本文建議參考三本著作,Watson, Sheila., ed. Museums and Their Communities (Routledge, 2007), pp. 277, 437, 498,Claire Robins, Curious Lessons in the Museum: The Pedagogic Potential of Artists' Interventions (Routledge, 2013), pp. 42, 73,76, 90, 138,以及 Peter Heslin, The Museum of Augustus : the Temple of Apollo in Pompeii, the Portico of Philippus in Rome, and Latin poetry. Working Paper. (Durham Research Online (DRO), Durham, 2013), p. 190. 28 Doreen Carvajal, “New Museum (Sort of) for St. Louis; The Pulitzer Art Collection Will Welcome Visitors, Up to a Point.” The New York Times. 15/Jan/2001 <http://www.nytimes.com/2001/01/15/arts/new-museum-sort-for-st-louis-pulitzer-art-collection-will-w elcome-visitors-up.html?pagewanted=all> (Retrieved: 2016/4/12)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2017, gross value added of the MICE sector, financial activities, Chinese medicine sector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mounted to MOP 32.08 billion, representing 8.07% of the

In 2019, gross value added of financial activities, the Meetings, Incentives, Conferences and Exhibitions (MICE) sector,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 Chinese medicine sector amounted

In 2017, gross value added of the MICE sector, financial activities, Chinese medicine sector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mounted to MOP 32.08 billion, representing 8.07% of the

Lin Xueling, A Study on the Literary Images and Narrative Persuasion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34;Qiu Yin Yi Ben&#34;. Hung Ifang, The Content and

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的縮影,也是認識一座

Lin Xueling, A Study on the Literary Images and Narrative Persuasion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34;Qiu Yin Yi Ben&#34;. Hung Ifang, The Content and

Friends and family: A cross-cultural investigation of social support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among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2) The employer who shall meet the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work regulations for each business or sector (e.g.: the employer of cultural, sports and recreational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