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五節 研究大綱

本研究自第二章起,首先探討類博物館的詞源與定義等基礎,比較博物館

與類博物館在文獻應用上的異同關係,第三章回顧並說明本文應用於後分析類博 物館的理論內涵,與其理論和文化敘事間的相關性,第四章分別以實例分析前章 異托邦理論所適應的類博物館之不定與浮動的文化現象,實則是以事件與活動參 與文化資產的方式看待空間的敘事,可獲得類博物館的流動與不定的特性,本章 並將無形文化與文化觀光納入共同探討,最後並試圖提出類博物館的三個特性。

第五章提出現階段類博物館的趨勢觀察與其未來,包括新媒體藝術介入的虛擬文 化,與文化治理對類博物館語義建構的治理,對國家、城市與社區的發展等是具 備話語權生成空間的積極目的,類博物館的任務之一是文化生產,它能統合博物 館以外與文化業務相關的事業,依據文化現實服務價值與意義的敘事方式,是在 文化治理中施展抱負的事業體。

在釋名彰義的章節裡,本文從研究對象詞意的基本面探討「類博物館」一詞,

釐清此外來詞與在台灣應用的來龍去脈,以期利於類博物館在中文世界後續的應 用與發展,陳鋪一條可能性的脈絡,因此其來源與定義便是首要探討的主題;文 首比較中英語博物館界在運用此語彙時各自的不同所指與見解,與國際間博物館 界的重要機構,包括國際博物館協會屢經修訂博物館的定義,在歷經博物館定義 探索的過程中,均顯示出博物館不斷擴張的「博物館現象」的趨勢,幾經更迭後,

博物館的內涵已海納了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廣義範疇,廣拓了博物館在文化 治理的角色與定義漸趨模糊的邊界。類博物館這個語彙與博物館間的系譜關係,

在逐次擴張的定義中戶生,如文化資產的骨肉,將記憶與價值的文化景觀構築成 一種博物館的現象。第一節以歐洲語言中的“quasi-museum”一詞的詞源探討在

學科命名上的特色與中譯詞源的比較。語言是人們對世界理性認知的工具,藉由 命名並依秩序歸類的要求,影響了字詞的運用,以 “quasi-“應用於學科的命名 上是有其慣例的。中文在學科應用上的「類」字命名基礎直接譯自”quasi-“,

在翻譯語意上也未出現顯見的爭議,但在實際應用於科學上,則另有「准」或「擬」

字與其意義相近。第二節比較中英語文獻資料所指類博物館定義的差異,藉此可 透析與歸納出在應用類博物館這個詞彙時所指的範疇為何;第三節回顧國際間博 物館組織對博物館廣義和狹義的涵括範疇,其分歧的定義隨著時代背景或地理場 景而有所差異,並在博物館學中愈來愈多的新詞彙與不斷擴張的範疇定義後,造 成博物館學詞彙的浮動與開放性;類博物館一詞也出現在此中,在統攝博物館廣 義範疇的定義;第四節將「類博物館」相關的詞彙一併提出討論,包括在文化論 述中是如何看待作為文化機構的博物館的角度,回顧阿多諾「博物館般的」與布 希亞「博物館化」等對博物館本體論的批判與懷疑論,這些在文化研究的領域裡 以“museum”做為前綴詞與字根的語彙,常常用於對博物館本質的批判,認為 博物館對待物件的方式是武斷的詮釋與歷史感的剝奪,此脈絡可直接追溯十九世 紀歐洲博物館的認識論,以法國為批判博物館存有論的主要戰場;同時也指出台 灣博物館相關文獻中同時應用“museumoid”與「擬博物館」二詞的現象,與梵.

曼許的「博物館類機構」等,審視博物館一詞的應用與類博物館一詞的類比逐漸 發展出定義擴張的現象。

第三章進入本文應用的理論回顧與說明,包括「博物館現實」、文化空間與 異托邦,本文以斯特朗斯基與其後繼學者,針對「博物館現實」的物件中心論為 主要論述基礎之一,其與二十世紀中期以後在漸次重視文化資產保存方面,進而 擴充博物館的概念,駁斥第二章第四節在文化評論中對博物館是否應該存在等本 質的否定。第一節,本文藉由囤積(hoarding)與蒐藏(collecting)物件的行為,

作為博物館現實重視物件價值的依據,申論博物館蒐藏物件的正當性。物件是博 物館的重要基礎,蒐藏的行為作為博物館現實的前提與囤積癖好的行為相似,但 區別在於生存基本需求到戀物癖等,對物件不同目的的依存或眷戀的依賴關係,

而經過文化的選擇與語義創建的機制後,蒐藏品以獨立的文化形式成為藝術和博 物館所依賴的價值,因而並不存在「如果沒有博物館,會不會有人創造出來?」

這個惠特林的經典問題。第二節進入博物館現實,探討博館中的文化價值,與人 類對於物質依存所產生的情感與心理之非物質關係。人們因物質消亡後的情感、

懷舊或鄉愁,而欲以敘事方式將抽象與無形具體化呈現,如文化資產的保存與重 建便是此種鄉愁或記憶的具體化方式之一,紀念碑、神社、結界、事件等具有祈 願懷念與重現、再生的位址,都在驅使人們將抽象概念以物質世界的型態具體化,

以作為生存的共感與慰藉的依託。博物館現實將人與物件的關聯作為核心基礎,

起自聯繫物件無形的文化價值與物件和人們之間溝通的過程,在召喚以物件代表 的符號為敘事意義內容與人們間的溝通與交換;因此在第三節論述文化與敘事的 空間,無論是抽象或具象,藉由記憶、悔悟、感懷、眷戀或鄉愁等,為促成人們 企圖將心靈延伸到空間中,於是產製出人文價值為本的空間再現,作為替代人們 身體一部份的延伸物,博物館的物件功能在此轉換為類博物館的敘事功能,而成 為文化生產的重要角色,對文化生產的召喚得以具體再現空間的敘事。索雅(E.

Soja)以「第三空間」(Thirdspace)重新思考人類生活空間本就包括地理、位 址、場所、區域、城市、環境等等多重且組合性質的概念,對既成的空間認知提 出質疑,對於當代激化的空間政治,使人們愈來愈自覺人類就是屬於空間的,且 可以從最個人化到最全球化地共同創造集體的空間與社會大事件;18記憶無形的 特質仰賴敘述與物件保留,物質世界的稍縱即逝,藉由新的空間再造創建紀念形 式或象徵物於感懷依據的位址上,實踐以社會生產空間的思考、詮釋以及文化生 產再現。本文在此舉「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與「國立中正紀念堂更名」二例比 較其創建語義生成的敘事方式,說明擁有敘事空間的話語權者,應避免敘事帝國 主義獨斷敘事權而罔顧他者文化空間的倫理呼籲。第四節回顧傅柯異托邦理論與 其所謂最卓越的(par excellence)形式的「船」的概念,表達為時空漂浮不定的 身體歷練,在重塑博物館本體範疇的知識體系,藉由後現代多義的文化樣態掌握 時空流動的文化經驗,分析類博物館詩學經驗的特殊性與範式依據。異托邦理論 有六個基本原則,精要來說,一是顯現於人生不同階段與偏差行為的空間敘事內 容,二是表現於墓園與人生兩者間的關係,是以遙控方式聯繫的空間敘事內容,

三是與藝術創作的再現空間(如表達、創作)密切相關,四是以時間為敘事的內 容(蒐藏或保護時間),五是指空間權是在某種必要的敘事規範系統中完成,六 是指與現實世界中,藉由以現實為基礎或具有極端對照的內容(如完美或幻想)

所創造出的他者空間,並互相共存。本文於下一章以此六個原則試分析類博物館

18 Edward Soja, Thirde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Cambridge, Mass.: Blackwell, 1996), p.1.

現象的敘事性詩學經驗。

第四章類博物館理論與實踐,第一節根據上一章第四節的理論,本文藉由媽 祖遶境與廟宇參拜為例,分別以「活動」與「事件」兩種在信仰文化中不同的信 仰模式,說明異托邦理論如何應用於所有人類文化中都存在的信仰、祈福、節慶 與追憶等相關的參與行為,指出文化空間的詩學經驗如船隻般是浮動的、不定的,

是隨時空的遷徙而改變的,是不斷建構、重組、交換、消失、毀滅與更新的。第 二節關照文化資產中的特殊項目無形文化遺產,因其無形的特質而必須有賦形與 敘事性的必要,因而顯現在視覺文化的召喚能力上。在1997 這關鍵一年 ICOM 的常會中,將其納入以「博物館與記憶」為題的範疇裡,此後便是博物館被視為

「現象化」的重要時期,類博物館與無形文化也在UNESCO《無形文化遺產保 護公約》從此產生了交集。第三節以文化觀光為主題,節慶的形式最能說明類博 物館的適應性,在文化觀光的同時也附帶知識性傳遞與參與體驗或休閒娛樂等,

為推廣美學教育的機制提供另一種文化治理的選擇途徑,並進一步論述第三章尚 未完整表述根據物件訊息再現的「召喚術」,它是類博物館重塑語義、敘事的關 鍵能力,亦即從實際的文化與「物」的資源,如寓意、記憶、懷舊、歷史等符號,

這些藏匿在物質對象的「靈魂托生」裡,從中尋找被「召喚」的元素為類博物館 語義建構的敘事,並舉例說明召喚術應用的可能方式,與藉此實施作為推廣城市 行銷與文化觀光的工具。第四節根據前章與本章的論述後,擬出類博物館三種特

這些藏匿在物質對象的「靈魂托生」裡,從中尋找被「召喚」的元素為類博物館 語義建構的敘事,並舉例說明召喚術應用的可能方式,與藉此實施作為推廣城市 行銷與文化觀光的工具。第四節根據前章與本章的論述後,擬出類博物館三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