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方法

對於理解一個尚待普及與認識的新詞彙,為之尋找特色是一個冒險的拓荒事 業,儘管「類博物館」一詞在博物館學中的中英語應用已超過二十幾年,但在未 來的發展與變化在國際的博物館學來說,在認識上尚存各種可能與不確定,本文 為此試圖彙整這二十幾年在博物館學文獻上的應用,首先探究類博物館在中英語 的語源上有何基本上的不同,接著比較「博物館」與「類博物館」二者定義所牽 涉的關係,試圖從中理解博物館與類博物館二者較為顯著的區別為何,經探察後 發現前者的特色在「參觀者」與「機構的」,後者的特色是「參與的」和「活動 的」或「事件的」。而在這個發展的同時,博物館正處於二十世紀現代到後現代 的普同到多元價值的論戰中,與二十一世紀熱衷去中心化的論述裡,因而漸次展 開了新的博物館學論述,與重新思索過去文化理論學說的格局;博物館實體在其 中也從來不曾缺席,以“museum”為關鍵辭源的文化論述,批判博物館已經如已 瀕臨死亡的文化機制,可以讓我們看出,從八〇年代以來各種樣貌的新博物館型 態出現,使源自西方建置的傳統博物館權威地位鬆動或貌似精神崩潰,這種作為 文化機制核心要角所引起的震盪。

就在「類博物館」一詞出現不久前的文化論述中,關注以人為操作中心的博 物館本質,提供了博物館學以外的參考分析。布希亞在《擬仿物》(Simulations)

中,喋喋不休地對啟蒙時期以來的認識論感到不安,認為擬仿的世代藉由操作符 號系統,以重製的擬仿物即複製物的方式復活真品,這個原來代表真實的符號與 真實的本體了斷念,完全切割,複製物從此完全取代原真品,真實從此再也不復 返,於是鄉愁成了充分的意旨;以基因工程複製動物的生物技術即是此事實的例 證,許多文學作品或電影等都曾以複製人為題材,表達對此種現象違背倫常的恐 懼與不安。布希亞以「博物館化」(museumfication)譴責現代科學與文明切割 博物館物件的背景脈絡,帶來了文化事實不可逆轉的破壞,以及臣服於物件的民 族學,為了建立其純粹的形式,同樣也需要藉由人工的還原操作方式將物件博物 館化。11在此之前不久,阿多諾以德文「博物館般的」(museal)貶抑用語,說 明現代博物館的人為操作,將物件抽離文本的場景取代真實世界的敘事,令人為 博物館中文物喪失歷史脈絡與藝術原真價值而感到扼腕。這個可溯源自法國哲學 家迪.康西(Quatremère de Quincy,1755-1849)的知識傳統批判,將博物館視

11 Jean Baudrillard, Simulations. Jim Fleming & Sylvére Lotringer, eds. Trans. Paul Foss, Paul Patton

& Philip Beitchman, (New York: Semiotext Inc., 1983), pp. 20-21.

為一個走向死胡同的現代性表現,導致後來出現了博物館應不應該存在的懷疑論 等質疑。

本文為此懷疑論提出以博物館學中的「博物館現實」理論,這個長期遭到忽 視的理論試圖為此提出解方。物質世界的蒐藏是博物館現實的討論核心,而蒐藏 行為的原型即是人們賴以依存的基本現實,是一種出自於人類本性為求生的行為,

就像為求得庇護居所、交通移動等與生存需要,為了帶來便利性與關聯等的基本 需求,但人們不僅只限於從這些物質取得單方面的受益,它同時也會成為人們注 入情感依託的對象,而物件在經過文化的選擇後,博物館就是一個供經過選擇後 物件蒐藏行為的依歸,並不存在惠特林(A. Wittlin, 1899-1992)的經典提問「如 果沒有博物館,會不會有人創造出來?」12對博物館本質的懷疑;換句話說,博 物館就是因文化需要的物件儲藏所。

為此,本文藉由博物館的基本蒐藏概念,分析人類對於蒐藏與囤積行為的差 別,特別以安迪.沃荷(Andy Warhol)囤積癖好的特殊的案例,他藉由囤積行 為產生的物件後來成為作品,在藝術界成為高價的拍賣物件,挑戰了博物館蒐藏 物件的觀念,即被視為病態的囤積行為在語義的建構下,可以因囤積物而生成的 作品突破藝術原有的美學價值。如此建構語義的藝術行為在質問的不是博物館是 否有存在的價值,而是在質問博物館的意義應該是什麼?藝術史學者為囤積物件 的行為正名為具有藝術史價值的語義,明確的指向博物館的發展在於掌握語義,

此關鍵就是建構敘事的方法。

捷克學者斯特朗斯基(Z. Stránský,1926-2016)從 1960 年代末以來發展的 博物館現實,明確的聯繫物件與價值間的關係,而這兩者的聯繫最終的目的是文 化的生產、記憶的依託,揭示出物件與人之間的價值意義關係,在於物件是由所 承載的符號意義與人們所產生的溝通、聯繫,成為文化生產的途徑之一種,使文 化價值可以藉由博物館的功能再度發揚,因此博物館便成為人們為了保護與利用 物質世界的文化價值系統。博物館現實是以物件價值為基礎的理論,即物件、檔 案、文物實體所具有的訊息符號作為溝通的介面,以此作為創建文化資產敘事的 基礎材料,這種概念得以讓即使不在博物館的環境內,物件或文物實體也能具備 以博物館為概念的空間敘事,換句話說,文化資產本身就是一種自主性的博物館

12 Alma Wittlin, Museums: In Search of a Useful futur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70), p. 217.

存在,如此便可說明博物館在自我審視後,一再擴大定義囊括物質證據,是在企 圖以文化事業為己任,為因應時局自我認知後的權宜。博物館在經過物質世界與 文化資產的知識整合後,統合了上個世紀從基礎至擴張發展的趨勢後,轉身為「類 博物館」作為文化資產經營的現象化。

支持博物館現實的學者也進一步延伸,對文化資產詮釋、保存、經營與地景 等人文資產與價值的重視,對理解類博物館之於文化資產方面的闡揚,以及相應 的觀光推廣資源,提供物質證據應用於文化心靈美學的空間與敘事價值。人們對 於物質世界的認知是由文化決定與被給予的,事實上博物館現實追求最終的文化 意義,是超越物質界線的抽象經驗,以非物質的狀態影響人們心理層次,是經過 文化選擇後自我界定的,或是集體記憶的依據,這也反應出二次戰後,由工業社 會轉移到資訊社會的背景。博物館的焦點已從物件訊息的展示轉移到訊息的溝通,

原來最核心關注的物件與檔案都已經訊息化,在價值、態度與認知等隨著科技工 具的轉移,博物館可以達成大眾媒體的世界漫步、國際旅遊、移民與跨文化間的學 習,塑造所謂的地球村。13博物館在其中找尋自己出路的過程,借用新媒體為溝 通與展示媒介的方式,將自身除舊佈新為新的敘事體,脫去了布希亞對物件終結 感嘆的外衣,迎接科技為虛擬世界打造的擬仿物與資訊溝通相互創造的新敘事方 式,與服務社會、政治的想像空間,而博物館且仍持續秉持在溝通與訊息傳遞的 本業上。從與科技的接軌來說,博物館的物件轉換為訊息,取代了物件本身原來 的溝通,物件失去歷史與脈絡的尷尬,就有了新的正當性與意義,它以重生和復 活的姿態整合新時代的世界觀,由類博物館承接。

資訊時代為了服務人類的記憶與反省,鄉愁與懷舊,人們建造紀念碑、廢墟 重建以感懷過去與現在的聯繫,或以某種機制將意義和抽象概念具體化再現,這 些意義再現的轉向,已逾越博物館原來物件功能的概念,是在試圖尋找與補充以 博物館為基礎,對新世界擴充生命意義與心靈價值。從德國納粹展開討論的「悔 悟文化」(Culture of Contrition)、紀念館(碑),或根據歷史懷舊與鄉愁修復 重建的文化資產、社區營造等重塑敘事空間的工作,都緣於人們對於物質世界消 亡的失所,於是以符號重建悔悟、反省或鄉愁的結界,試圖藉由將過去與記憶具

13 George Macdonald, et al. “Chapter 6: Change and Challenge: Museums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Museums and Communities: The politics of public culture (London: Smithsonian Institution Press, 1992), p. 161.

體化,使緬懷時空、與現在、未來的溝通有所依據,這個現象揭示出一種文化資 產群類在敘事上最具全球性的集體現象,且在文化多樣性中相互撞擊出再造空間 的一股新的力量、新的運動。

因此,基於人們需要藉由物質界概念化與創建心靈美學的文化驅使,本文試 圖藉由傅柯的「異托邦」為類博物館的分析架構,說明類博物館異質空間與時間 的文化再現模式,並列舉類屬文化資產中的廟宇文化為例,將之分為動態活動如 節慶模式的媽祖遶境活動,與龍山寺文化資產隱含的靜態文化事件等兩種模式型 態,具體說明異托邦所指的文化樣態不同於博物館的參觀經驗,將是如何適應文 化資產身體經驗的類博物館時空範疇;因文化資產是一種自主為博物館化的存在 形式,其自成的敘事脈絡與保存文化價值,在後現代多義的情境中,泛博物館現 象與人生經驗交互產生出觀光與體驗的敘事主流——博物館化的敘事功能延伸 到個人的、群體的、城市的、國家的等,一種掌握現象的敘事風格。

經過以上類博物館的詞源應用、理論試析、案例的應用,並試圖歸納出類博 物館的三種特色,試擬出類博物館的識別方法後,本文並提議幾點對未來的觀察,

一是與新媒體科技介入博物館的趨勢,以及文化治理作為類博物館文化事業的召

一是與新媒體科技介入博物館的趨勢,以及文化治理作為類博物館文化事業的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