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合作學習法的介紹與運用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合作學習法的介紹與運用

合作學習法可廣泛被運用於各個不同的年齡層、族群、社會階層、回歸主流的特殊 學生以及各種學科,此種教學法對於學習者在人際關係、族群關係、社交技巧、個人自 尊、情緒控制等方面,均產生許多正向的幫助。

本節將就合作學習法的基本概念、理論基礎、教學模式以及評價,進行探討。

壹、合作學習法的源起、意義與特色 一、合作學習的源起與發展

人是群體的動物,無法離群索居,人類合作的行為自遠古即有。十八世紀末期,J.

Lancaster 與 A. Bell 兩人在英國倡導採用合作學習作團體的施教,此種觀念於 1806 年傳至美國,在紐約出現了第一所 Lancaster 學校。J. B. Maller 在 1929 年曾經指出

十九世紀初的社會心理學家,也已經開始探討合作、競爭、與個別的不同情境,對人類 行為的影響;M. Deutsch 在 1949 年更進一步提出在合作與競爭兩種不同教學方式之下 的研究結果,發現學生在合作情境下,更能積極的作行動分工,且較注意同伴的表現,

人際互動是較多的。1960 年代中期,D. W. Johnson 與 R. T. Johnson 在明尼蘇達大學 開始訓練教師,指導他們運用合作學習法進行教學的活動,並創立了合作學習中心 (Cooperative Learning Center),針對合作學習作一系列的相關研究,建立合作學習 的理論,考驗理論的有效性,轉化理論為具體的教學策略與程序,然後,才開始進行推 廣。1970 年代,各大教育家紛紛發展出各種模式的合作學習法,例如:D. DeVries 與 K. Edwards 提出「團體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簡稱 GI)的模式; R . E .Slavin 也在約翰霍布金斯大學提出「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udent Team Achievement Divisions,簡稱 STAD) ,又修改電腦輔助教學為「小組協力教學法」(Team Assisted Instruction,簡稱 TAI); S. Kagan 發展出「協同合作法」( Co-op Co-op); E. Aronson 則發展出拼圖法(Jigsaw) 。自此,合作學習法開始真正被運用在實際的班級教學,發 展為主要的教學法之一(簡妙娟,2003;黃政傑、林佩璇,1996)。

二、合作學習的意義

「合作」二字是指為了達成同一目標,而互相幫助,共同完成工作。「合作學習」

(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種很受歡迎的教學策略,利用小組(group)或團隊

(team),分組學習,鼓勵成員間的互助合作,發展社交技巧,使學員一起討論、思考、

推理並解決問題,以便達成特定教學內容的學習目標,提高學習成效;教師在合作學 習當中的角色則是在小組(團隊)間巡視,並適時給予協助與提示,引發小組成員的討 論與思考;簡言之,合作學習是指在教學過程當中,學生以主動合作學習的方法,取 代教師主導的傳統教學。這種教學法可促進學生本身、同儕與教師三方面同時的成長

(張春興,1996;Burden & Byrd, 2007/2008;Jacob, 1999 ; Johnson, Johnson, &

Holubec, 1986;Presseisen, 1992)。 三、合作學習的特色

根據 Slavin(1995)的描述以及 Johnson & Johnson 的看法(1989),有效的合作學習 大致上具備以下特點:

(一)重視小組目標(group goal)

如同運動比賽一般,小組成員因為有著共同的小組目標,因此,即便是能力較弱 的孩子也能受到同儕的鼓舞,一起努力,與同伴產生相互依賴的關係,貢獻一己之能 力。 因為小組目標達成之後的榮耀,是屬於每一位成員的。

(二)講究個人績效(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與公平的成功機會(equal opportunity for success)

個人績效是指每位小組成員對學習內容要理解,以便通過個別測驗,提高個人進 步分數(improvement point),為小組增加紅利點數。由於學生是和過去的自己競爭比 較,更多的努力所帶來的進步,是自己的也是全組的;低成就的學生會比高成就學生 進步的多,為小組贏得較多的進步分數;也因為如此,合作學習法能為低成就與中等 成就學生,帶來了較多的表現機會,促進其學習上的成就感,以便提升學習成效。

(三)產生積極互動(positive interaction)與運用社會技巧(social skill)

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的作業,必須一起討論、研究,以便解決問題,大家得發 揮同舟共濟的精神。因此,在與人互動、溝通、領導、或接受領導等的社會技巧上,

組員們都有了成長的機會。

(四)注重團體歷程(group processing)

各小組定期要檢視全組的運作狀況,以及個人在小組中是否善盡職責,是否有需 改善之處,以增進團體效能。

貳、合作學習法的理論基礎

合作學習的主張是建立在社會學與心理學的基礎上的。以下就合作學習的理論基 礎,分為民主教育理論、社會互賴理論、認知學習理論、動機理論四方面作探討。

一、民主教育理論

十九世紀美國教育家 C. Parker 認為合作是民主社會的要素,兒童是天生的合作者

(nature collaborators),具有內在的合作學習動力,教師應建構合作學習環境,使 兒童喜好合作的本質得以發揮,進而使班級充滿民主與合作氣氛,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

(簡妙娟,2003)。到了二十世紀初,J. Dewey 認為學校應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並使之成為能合作、解決問題、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公民。杜威的教育理念主張教室 是個生活學習的實驗室,教師必須將教室雕塑成一個具有民主氣息的學習環境,讓學生 在一個充滿愛、正義、關懷、信任、有責任感的學習社區裡,參與社會及處理人際關係,

透過學校的合作學習,提升其民主的素養(黃政傑、吳俊憲,2006;簡妙娟,2003)。

二、社會互賴理論

社會互賴論(social interdependence theory)源於二十世紀初期完形心理學派創 始人 K. Kafka,他認為小組就是動態的團體,認為各團體之中成員的互賴程度有其差異 性。到了 1948 年,K. Lewin 提出了「場地論」(field theory),主張團體的本質是其 成員基於共同目標而形成的互賴,此一互賴促使團體成為一個整體,若團體中任何成員 或次團體的狀態產生改變,將會影響其他成員內在的緊張狀態,會引發完成共同目標的 動機,進而達成目標。D. Johnson 繼續發展 Lewin 的場地論,才產生了「社會互賴理 論」,強調社會依賴的組織方式決定了個體之間的互動,進而影響了結果。Johnson 兄弟 與 Holubec(1986)將積極的相互依賴(positive interdependence )分成了八種,而這八 種積極的相互依賴又可區分為兩大類型:「結果的相互依賴」與「方法的相互依賴」,前

者指個體所要努力達成的共同目標與獲得的獎勵,後者則指小組成員為了達成目標所採 取的行動。Johnson 兄弟更指出,有效的團體合作表現,除了必須建立在積極的相互依 賴之外,小組成員面對面的互動和社會技巧也很重要,如此才能達成團體目標。因此,

在實施合作學習時,除了使學生了解並建立小組成員之間的積極相互依賴外,還需培養 學生合作的技巧,才能發揮合作學習的成效(洪志成,2000;黃政傑、林佩璇,1996;

簡妙娟,2003;Johnson, Johnson, & Holubec, 1986;Slavin, 1995)。

三、認知學習理論

認知學習理論強調不需借助外在「小組目標」(group goal)的達成,單純只是「一 起工作」(work together ),就能增進學生的學習成就。認知理論主要分為兩個派別:

發展理論( developmental theories )以及認知精緻化理論( 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ies )(Slavin, 1995)。

(一)發展理論( developmental theories )

發展論以 L.S.Vygotsky 的理論為基礎,主張當學生以適當的作業進行互動時,在 互動的歷程中便能學習到重要的概念。Vygotsky 認為,知識的形成是個體與他人互動的 結果,將外在的社會互動結構,內化到個人的心智基模,由外鑠逐漸轉為內發,強調社 會互動(social interaction)對學習的重要性。此外,Vygotsky 還提出一個概念,稱 為近側發展區(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此區塊介於兒童自己實力所能達到 的水平,與經過別人給予協助後所可能到達的水平之間;當合作學習的夥伴(或師長)意 識到其他學習者目前的能力水準不足時,適時給予提示、提醒等鷹架作用

(scaffolding),產生同儕互動,使學習者的認知結構重新組織,產生內化,發展出潛 能,跨越「近側發展區」,達到「潛在發展水準」(黃政傑、林佩璇,1996;簡妙娟,2003;

O'Donnell, Reeve, & Smith, 2007/2009;Slavin, 1995)。

(二)認知精緻化理論( cognitive elaboration theories )

認知心理學的研究發現,若想要保留某段資料於記憶中,學習者必須以某種方式對 資料進行認知的再建構或精熟,這就是認知精緻化理論所主張的論點。例如:「作摘要」

(或整理綱要)與「作筆記」是不同的,「作摘要」必須重新組織教材,加以分類整理;

而「作摘要」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向他人解釋說明一遍該資料的內容,在表達與傾聽的過 程中,不僅對「被指導者」有利,同時也有利於「指導者」。在合作學習的教學中,同 儕的出現能協助學生專注在小組作業上,而且同儕所提供的回饋,能幫助學生檢視自己 是否真正理解自己所表達闡述的學習內容(黃政傑、林佩璇,1996;簡妙娟,2003;

O'Donnell, Reeve, & Smith, 2007/2009;Slavin, 1995)。

四、動機理論

動機理論強調在合作學習中,報酬和「目標結構」(goal structure)對學習的影響。

Deutsch(1949)將「目標結構」,也就是學習者完成預定目標時的互動形態,分成了三種:

(一)合作的目標結構(cooperative):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可以協助他人達成目標。

(二)競爭的目標結構(competitive):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會妨礙他人達成目標。

(三)個人的目標結構(individualistic):個人的目標取向努力與他人達成目標無關 從動機論的觀點來看,「合作的目標結構」營造了一個狀況,那就是唯有小組成功 完成任務,個人的目標才能達成。在這樣的結構中,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必須共同努力、

互相教導、互相鼓勵,才能達成團體目標,獲得獎勵;換言之,根據團體表現(即個人 表現的總合)的團體獎勵,營造了一種人際的獎勵結構,使團體成員得以對同伴在老師 指派任務上的努力,給予讚賞或鼓勵等社會性的增強;而個體接受到外在的增強作用之 後,會主動從事更多的學習(黃政傑、林佩璇,1996;簡妙娟,2003; Slavin, 1995)。

民主教育理論主張在教室的生活中,實踐民主的精神;社會互賴理論強調團體中所

存在的積極相互依賴;認知學習理論主張人與人一起工作時所表現的提示、提醒、表達、

傾聽的過程,都有助於認知的發展;動機理論則強調「報酬」和「目標結構」對學習的 助益。實施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出具有民主素養的現代公民、能凝聚一種相互依賴的情

傾聽的過程,都有助於認知的發展;動機理論則強調「報酬」和「目標結構」對學習的 助益。實施合作學習有助於培養出具有民主素養的現代公民、能凝聚一種相互依賴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