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合作學習方案計畫及影響教師實施因素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合作學習方案計畫及影響教師實施因素之探究

本節旨在探究合作學習方案計畫及影響教師實施合作學習之因素,以下分別 就合作學習方案計畫的緣起、102 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方案計畫」內容、合作學習方案計畫之分析及影響教師實施合作學習因素之分析 等四部分加以論述。

一、 合作學習方案計畫的緣起

「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計畫」之誕生,是教育部為執行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26

改革,所積極推動活化教學的策略,此計畫的特色為欲改變教學型態(張新仁等人,

2013)。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於 101 學年度,委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推動為期 四年的「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推廣與實踐方案」(教育部,2014a)。

為能落實與推展合作學習的理念,並藉由活化教學來提升教育品質及學生的 學習能力,教育部於 101 學年度,特先遴選 131 所國中試辦「活化教學~分組合 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以作為推廣之參考,參與試辦學校之執行期程 為 101 年 9 月至 102 年 6 月 30 日,實際參與教師數達 887 人(教育部,2012)。

學校於 102 學年度申請參與「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 畫」之模式有三種:跨校合作【核心學校(續辦)+伙伴學校(新辦)】;跨校合作【新 辦學校+新辦學校】;一校申請。核心學校為第二年續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 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之學校,核心學校於此計畫需扮演協助帶領與輔導其 他新加入學校的角色,帶領之任務及協助事項為: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核心學校觀 課與夥伴學校觀摩,及進行經驗分享與意見諮詢 (張新仁等人,2013)。

於 103 學年度,教育部請全國各公立國民中學參與此計畫,每校至少有一領 域實施合作學習(若各縣市政府辦理活化教學或提升教學品質相關計畫報署核備 者,得免參與本計畫),私立國民中學可視需求自由報名參加(教育部,2014b)。

於 103 學年度學校實施「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的模 式有三種:深耕學校(先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及輔導委員推薦候選學校,經參 酌其前二年執行成果及資料繳交紀錄後,再選定為深耕學校);一校實施(班級 數 9 班以下之學校,每校至少 3 名實施教師參加;班級數 10 班以上之學校,每校 至少 5 名實施教師參加);跨校合作(跨學校策略聯盟)(教育部,2014b)。

為能讓「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於國中校園順利推動,

且讓國中教師能落實「分組合作學習」於課堂教學中,國立臺北教育大學乃組成 跨校團隊著手進行規劃與推動各項相關活動,如為參與該計劃之老師辦理「教室 教學的春天~分組合作學習專業培訓工作坊」及「回流工作坊」課程,以協助參與

27

該計畫之教師團隊能於實踐過程交流心得、相互支持及解決疑難;且為協助教師 能更具體了解合作學習的實際運作知識及技能,乃拍攝了合作學習觀念解說及各 領域運用不同合作學習模式進行教學的教學影帶。除此,為使合作學習能順利推 展於全國各縣市學校,此計畫並邀請全程參與專業培訓工作坊的師資培育機構教 授及國中小校長,擔任該計畫的諮詢委員,以能協助各縣市辦理教師專業培訓,

並由他們提供相關的諮詢與輔導,以確保教師於備課與實踐過程中能及時得到支 援(張新仁等人,2013)

二、 合作學習方案計畫的內容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參與 102 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 踐方案計畫」的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因此,以下茲就有關實施於全國國民 中學之「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內容概述如下。

(一) 學校參與合作學習方案計畫的運作方式

參與 102 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之學校 需以「專業學習社群」運作的方式執行此計畫內容,並於「教育部中小學教師專 業發展整合平台」申請「社群家族」。在執行過程中,須邀請該計畫之「專家諮 詢委員/亮點教師」參與課堂教學研究、進行教學觀課或觀摩活動。其鼓勵教師於 專業學習社群中可共同聚焦於課堂教學研究、學習合作學習的理念、進行備課與 教案設計、實際於課堂上實施合作學習,並進行觀課、回饋與檢討等活動,其執 行的成果需上傳至社群家族(教育部,2014a)。

(二) 參與合作學習方案計畫之學校需進行的工作項目

參與 102 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之學校 需進行的工作項目有:(1)組成學習社群:於校內組成「分組合作學習推動小組」

(至少 3 人),由校長擔任召集人,定期開會以規劃並執行計畫;(2)參與研習:

校長、教務主任及教師需參加此計畫所辦理的「分組合作學習專業培訓工作坊」、

28

「分組合作學習回流工作坊」課程;(3)共同備課:參與教師藉由專業學習社群,

聚焦於分組合作學習之課堂教學研究,共同進行備課與教案設計,實際於課堂上 實施教學,並進行觀課、回饋與檢討活動;(4)拍攝分組合作學習影片;(5)邀 請此計畫「專家諮詢委員/亮點教師(簡稱輔導委員)」參與並進行輔導(包含協 助備課、協助觀課與回饋、專題演講或座談);(6)校內公開授課:每學期至少 辦理 1 節次分組合作學習校內公開授課,邀請全校教師參加;(7)協助問卷施測(含 前、後測)進行成效評估;(8)製作分組合作學習成果報告(教育部,2014a)。

另外,核心學校需額外協助事項為: 核心學校觀課與夥伴學校觀摩,每學期 至少一次、提供經驗分享及提供意見諮詢等事項 (教育部,2014a)。

三、 「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之分析

張芳全(1998)指出,教育政策的產生通常源自人民對教育感到不夠滿足,或 對教育有相當程度的需求與慾望,當教育問題為主管機關所重視,並決定解決此 問題時,它即成為教育政策問題,因此,教育政策在某方面是為了滿足社會大眾 的需求。其進一步指出,於執行政策前,需有計畫作為藍圖,教育計畫是一種技 術、方法,更是一種行動的歷程,政策的推動需有良好的教育計畫,若教育計畫 設計不良,或規劃的因素過於草率、欠周延時,政策的執行則會大打折扣,若一 個教育計畫能釐定出可行的方案,那麼教育政策執行的成功率將能提高。由此可 知,一項教育政策的誕生必有其過程,且教育政策為欲改善教育問題、滿足大眾 需求的產物,政策的執行需有可執行的計畫,而「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 念與實踐方案計畫」即是為能作為實現十二年國民教育目標與理想的藍圖,教育 主管機關對此藍圖規劃了一連串有系統的行動及活動,期望學校能參與此計畫藉 以改變教室長期以來由教師單向講述、學生被動聽講的教室生態,轉以「學生為 中心」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更積極參與學習,進而達到提升教育品質的目標。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和賴維堯(2000)指出,政策或計畫方案經有權審批的

29

首長或機關予以核准後,就成為公共政策,政策交由有關機關和人員予以推動,

就是政策執行階段,這是政策運作中最重要的一環,為使政策方案付諸實現、達 到目標,需有專責的單位、配置必要的資源、採用適當的管理方法,及採取必要 的對應行動。袁振國(2001)亦指出,當教育政策的執行機關確定後,即要透過各 種媒體,及各種活動如,新聞報導、報刊專欄、研討會、專題講座、培訓、進修 等方式,向執行政策的人員進行宣傳,作好政策宣傳的工作為政策得以順利執行 的重要前提。其進一步提出,為讓政策順利執行,資源的投入是相當重要的,資 源包括經費、人力、資訊等,而政策的執行與管理需有一定的資訊資源,其可分 為兩類,一為政策制定者應提供的資訊;另一類是政策執行者應積極獲取的資訊,

政策制定者若能為執行者提供有助其對政策理解、執行該計畫的資訊,即可避免 其對政策的誤解,亦能提高執行者對政策的理解與支持。以此觀點來看教育部所 推動的「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教育部為能推廣「分 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作法,讓更多學校及教師能認識並採用這種教學法,乃建 置了四大系統「教學實踐系統」、「行政支援系統」、「專業輔導系統」及「師 資培育系統」以推展分組合作學習(張新仁等人,2013)。

張新仁(2012)指出就「教學實踐系統」而言,就是由老師在學校組成「專業 學習社群」一起再學習,共同進行備課及觀課活動,並進一步以協同行動研究來 檢核行動;就「行政支援系統」而言,包含教育行政單位及中小學行政單位兩者,

由教育行政單位補助彙編相關的手冊、拍攝教學相關影帶,邀請出版商開發一系 列適用的教材;由學校行政人員,尤其是校長,帶頭領導全校老師再學習,並主 動探尋資源;就「專業輔導系統」而言,係由中央課程與教學輔導諮詢教師團隊、

學校教學輔導教師來承擔協助研發與示範的任務;就「師資培育系統」而言,即 檢視師資生的職前培育課程是否扣緊十二年國教的主軸。

由上可知,政策目標的達成有賴計畫的執行,而計畫的內容須明確而非模棱 兩可,讓參與者能有行動的方向,共同朝目標前進。為使計畫得以順利執行,「活

30

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方案計畫」訂有參與的方式、需進行的任務、

要採取的步驟及可使用的資源,此方案計畫正引領著台灣各地的教育人士朝教育 目標前進,為改變及活化國中校園的教學生態而努力行動著。

但於另一方面,王金國(2014)則提出,對於習慣手持麥克風、抄寫黑板,側 重以教師為中心講解式教學的教師來說,要重新思考並改變早已習慣的教學模式

但於另一方面,王金國(2014)則提出,對於習慣手持麥克風、抄寫黑板,側 重以教師為中心講解式教學的教師來說,要重新思考並改變早已習慣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