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根據本研究之結論,分別針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及未來研 究提出下列建議以供參考。

一、 對教育行政機關之建議

(一) 持續建置完善的網路平台,提供教師合作學習的相關資訊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由教育部建置「分組合作學習平台」網站,提供合

118

作學習相關資訊,為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意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教育行政 機關應持續建置完善的網路平台,讓教師可藉由網路平台獲得教學相關資源及進 行知識交流活動,進而營造教師樂於分享的學習氛圍及提升教師實施合作學習的 意願。

(二) 有系統的持續規畫及辦理合作學習之進修課程及活動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由教育局提供「分組合作學習專業培訓工作坊」的 課程,為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意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應有系 統的持續規畫及辦理合作學習之進修課程及活動,讓教師得以更加豐富實施合作 學習的知能,如:教導學生領導、決策、建立信任、溝通和衝突管理的技能;掌控 班級秩序的能力;運用合作學習原理的技巧,以能減少阻礙教師實施合作學習的 干擾因素,提升教師實施合作學習的意願。

(三) 積極規劃能優化教學效能之跨校協作策略

經由本研究發現,教師知覺由教育局提供「輔導委員到校諮詢」、「遴選『核 心/深耕學校』,由其扮演協助與輔導其他新加入學校」、「舉辦合作學習成果發 表會」等措施對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的意願僅符本研究界定之中程度。但學校面 對外界快速變遷的環境,為能保持優勢,須瞭解教育環境及學校自身的現況,要 有勇於改變傳統作法及接受新挑戰的勇氣,學校組織內部成員若能跨越組織界線,

與外界進行知識流動,應能有助激發創意,且於知識轉化的過程,可進一步創造 出有助學校組織發展的新知識,因此,建議教育行政機關可再積極規劃能優化教 學效能之跨校協作策略,讓學校成員能跨越組織界線,與外界進行知識交流活動,

經由相互支持、觀摩、分享、協作的過程,創造有助學校組織發展的新知識。讓 教師能不斷的更新知識,掌握動態環境的新資訊,進而優化教學效能。

(四) 持續規劃及推動有助活化學校課程及活化教師教學的方案計畫

經由研究發現,追求活化教學乃是影響教師實施合作學習之重要因素。活化

119

教學乃是教師能運用靈活有趣的方式進行教學,以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及活化學生的學習,而教師的教學與課程息息相關,課程涉及教材內容的設計、

教學時間的安排、學生的發展需求,但在「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及升學制度的規 範下,要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式、不照本宣科,則是一大挑戰。因此,建議教育 行政機關應持續規劃及推動有助活化學校課程的方案,並多與教育相關人員溝通 與對話,以能讓政策方案獲得支持,減低政策推動的阻力。除此,還需增進教師 實踐「以學生為學習中心」活化教學的能力,教師若具高度的專業素養,且能活 用課程及教學方法,方能活化學生的學習。

二、 對學校行政單位之建議

(一) 學校行政單位應適時的檢核能協助教師實施合作學習的行政配套措施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學校行政單位提供教學資源及 E 化設備」、「學校 行政單位提供行政事務上的協助」為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意願的重要因素。由此 可見,為能讓教師順利實施合作學習,學校行政單位能否提供教師所需要的設備,

及形塑一個正面、具吸引力的教學環境實為重要,因此,建議學校應適時的檢核 相關行政配套措施,檢討學校行政人員是否有提供第一線教學團隊各方面的支持 及資源、滿足教師的需求,若學校行政單位能做為衝鋒陷陣教師的強力後盾,能 主動蒐集及瞭解教師於教學時遭遇的困難、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建構完善的行 政支持系統,則能給予教師勇於嘗試以合作學習進行教學的力量,並讓其得以順 利進行教學活動。

(二) 學校行政單位可蒐集及分析教師實施合作學習、學生學習情況之資料

經由研究發現,原本參加 102 學年度「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 踐方案計畫」並於課堂實施合作學習之 270 位教師,有 32 位教師於 103 學年度上 學期已不繼續實施合作學習,因此,學校行政單位應有系統地蒐集及分析教師實 施合作學習之相關資料,以能深入瞭解教師實施合作學習之感受、遭遇的困境、

120

不繼續實施合作學習之原因、學生學習成就現況及成因,以能藉由足夠的資訊進 一步建立具有方針性、回應性及彈性化的課程與教學改進計畫,進而增進教師願 意突破現況及接受挑戰的能力,協助教師激發新思維、新方法,讓學校得以永續 經營。

(三) 學校行政單位應有系統的安排合作學習相關研習與訓練活動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學校行政單位安排有關合作學習的研習與訓練活 動」為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意願的重要因素。而根據本研究第二章文獻探討後得 知,合作的精神及能力是國中學生需具備的重要能力,也是學校應積極培育的要 事,合作學習可作為培養學生合作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升學生高層次思 考能力、營造教室相互支援及分享氣氛的教學策略,但合作學習也不是毫無弊端,

其非萬靈丹,可能會有溝通不良、參與度差、有搭便車的人、教學時間掌控較不 易等問題,而教師則需使用一些策略以能發揚合作學習的優點,降低缺失出現的 情形。因此,建議學校行政單位應有系統的安排合作學習相關研習與訓練活動,

讓教師能深入瞭解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於實施合作學習時需扮演的角色及進行 的任務,當教師具備建構及經營合作學習環境的知能,則較能避免可能會出現的 問題,以能讓學生能在合作學習中產生學習效果,並獲得更大的效益。

(四) 學校行政單位應盡力協助教師組織及運作專業學習社群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教師間組成專業學習社群」是影響其實施合作學 習意願的重要因素。相較於傳統較偏重以個人為導向以研習及學校進修方式進行 教師專業成長的模式,由志同道合的教師組成的「專業學習社群」,應較能匯集個 人之力量轉為學校組織協同合作的力量,兼顧個人與組織的目標,並成為讓教師 能建構共同願景、與同儕建立互信互賴關係、相互學習觀摩、進行自我反思、提 升專業知能、營造校園合作學習的文化,落實教育改革之組織。但在校園中要成 立一個研究型的專業學習社群,需要相當的人力及資源的投入,才能培養與營造

121

出合作的氛圍。因此,建議學校行政單位應盡力協助教師組織專業學習社群,提 供其所需之資源,讓專業學習社群能永續經營,進而使合作的校園文化得以深耕。

三、 對國民中學教師之建議 (一) 教師間可建構共同備課機制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教師間建構共同備課機制」是影響其實施合作學 習意願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議教師團隊能針對教學的內容建構共同備課機制,

教師們若能針對課程內容、教材共同進行細緻的討論、規劃與檢討,一方面能舒 緩教師需費時編製教材的壓力,另一方面,於共同備課的實踐歷程,應有助增廣 教師的視野、達到集體專業成長之效,除此,還能有助學校建置知識學習體系,

讓學校成為學習型組織。

(二) 教師間可進行以學生學習為焦點的觀課活動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教師間相互觀課的活動」是影響其實施合作學習 意願的重要因素,由此推測,雖然相互觀課有其優點,但被觀課之教師可能因擔 心要成為被觀察及檢討的對象而備感壓力,進而影響實施合作學習的意願。因此,

建議教師間進行以學生學習為焦點的觀課活動,把焦點從過去針對教師的教學轉 移到學生的學習表現上,觀察學生對於授課教師進行合作學習時的反饋,以能紓 解教師開放觀課的壓力,讓教師願意繼續打開教室的大門,並與同儕繼續精進及 淬鍊教學的技術與能力,進而營造校園安心、具支持性的學習氛圍。

(三) 教師可進行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乃以解決工作情境中的實際問題為目的,強調結合研究與行動,而 經由文獻探討後發現,教師於進行合作學習研究的歷程,有助激發教師的反思能 力,提高專業教學知能及判斷力,藉由研究的過程可建構自己的教學經驗及專業 知識。因此,建議教師可從事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以解決教學情境中目前遭遇的

122

問題,並於研究的過程中,探究實施合作學習可能遭遇的困境,及解決策略。

(四) 教師可積極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活動

經由研究發現,教師知覺實施合作學習有助其「積極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活 動」。因此建議教師可積極參與專業學習社群的活動,共同設計及發展合作學習的 課程、教材及學習活動,經由實施試作、相互觀課後,於社群進行檢討與省思實 施合作學習時發現的問題、分享成功與失敗經驗,如此不但能增進自己對合作學 習的認識與理解,亦能讓教師們藉由同儕的力量不斷修正、優化教學品質,進而 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提升教學的成效。

四、 對未來研究之建議 (一) 擴大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參與 102 學年度教育部「活化教學~分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踐 方案計畫」之現職臺中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為能更加瞭解國中教師 對實施合作學習之感受,未來研究所選取之樣本可擴大至全台中市所有國民中學 教師而非侷限於參與此計畫之教師,或整個台灣地區之國民中學教師,將使研究 結果更客觀、更具代表性。

(二) 使用多元的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量化的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主觀的

本研究採量化的研究方法,以問卷調查為主,受試者在填答問卷時,主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