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三、研究者在交互教學歷程中之成長與轉變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本研究涉及幾個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如下:

壹、 交互教學法

交互教學法又稱相互教學法,是 Palincsar 與 Brown 在 1984 年根據建 構主義參考「潛在發展區」、「專家鷹架」、「預期教學」理論設計的閱讀理 解的教學。目的是透過師生及同儕的對話和討論,訓練學生預測、澄清、

提問、摘要等四種閱讀策略,以提高學生自我監控和理解文意的能力,並 有明確交互教學法與單純交互教學法兩種模式。

本研究採用的交互教學法中的明確交互教學法(explicit teaching before reciprocal teaching,簡稱 ET-RT)。即是在師生進行互動前,先以教師為中 心,對於策略進行直接的說明與指導,之後透過教師的教學師生互動,讓 學生學習後設認知策略以促進閱讀理解,同時依教學狀況加入同儕互動與 合作。

一. 預測

預測是指讀者運用先備知識經驗,在閱讀前根據文章的標題或圖示,

猜測文章的可能內容;或閱讀文章的一個段落後,經由確認的「線索」預 測下一階段文章的內容與文章的結果。

8

二. 提問

提問是指讀者在閱讀完文章之後,針對文章主要內容而形成的概念,

以問題形式作自問自答,並試著連結自己的先備知識找尋答案,檢視自己 是否能夠掌握文章的內容重點。

三. 澄清

澄清策略是指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當遭遇困難以致無法獲得文章意義 時,採取適當的方式來達到理解。例如,運用部件法了解詞彙的意義、對 照上下文脈絡關係推理比對 、詢問他人、查字典等,將待澄清之處轉換成 問題,引導自身進行思考,以獲得閱讀理解。

四. 摘要

摘要策略係指讀者在閱讀文章之後,從文章的段落及全文中,找出作 者意指的重點,並做簡單扼要的整理,將之綜合成主要概念。

貳、 閱讀理解

閱讀理解是指讀者透過文本與大腦中的先備知識做聯結,進而了解及 建構文本內容意義的能力。而閱讀理解的歷程包含了,解碼、字義理解、

推論理解及理解監控。

解碼是使閱讀達到自動化的基本技能,指的是破解書面文字符號,並 使這個符號具有意義;字義理解意指由書面文字來推論個字義,亦即從句 子中找出文字的意義;推論理解指對於所閱讀的內容有更深入的理解,甚 至能洞悉其文字背後所隱含的意義;理解監控的功能在確保讀者能有效的 達成目標,並對自我產生一種監控的目的。

本研究所指的閱讀理解能力主要注重於字義理解、推論理解及監控理 解。係指學童在閱讀前能依閱讀標題,或對下一個段落,提取先備知識或

9

上一段落提供訊息預測文章的內容;閱讀後對於文章內容針對主要內容的 概念已問題形式做自我提問;閱讀中對於遇到困難或不懂段落能透過師生 互動或上下文脈絡關係進行推論轉換成問題進行思考澄清疑慮;閱讀中能 在重點標示,試著運用自己的話說出段落大意及全文文章大意,透過摘要 進行理解控等四項閱讀策略,以建構自身對文本的字義理解、推論理解的 能力及監控理解的能力。

本研究採用林寶貴、綺寶香(2006)所編制中文閱讀理解測驗,測驗 內容主要包括六篇故事類的記敘文、六篇說明文。設計的類型包括「音韻 處理的能力」、「語意能力」、「語法能力」、「一般知識與閱讀理解」、「文章 大意的理解」、「推論」、「分析、比較」等能力之評量,目的在評量四年級 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的回答情形而言,題目計為 100 題。

參、 社會建構主義

建構主義的基本概念是,學習者想把某複雜訊息變成自己的知識,他 就必須自己去發現這些複雜的訊息並加以轉換。建構主義的學習理論認為 學習者會不斷地使用舊規則來驗證新的訊息,而當這些舊規則不再適用時,

他就會修正這些舊規則(張文哲譯,2005)。Vygotsky 認為智力發展最主要 的引擎是文化,而其機制是成人與兒童之間的社會化互動。他認為語言是 文化發展與傳承的一項工具,所以它必須跟文化同步成長從這個觀點看,

亦即學習先於發展,Vygotsky 的理論是社會歷史取向(張文哲譯,200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