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名詞釋義

3-1: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 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3-2: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 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四)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 具有調節作用。

4-1: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 之間具有調節作用。

4-2: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 之間具有調節作用。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家庭不利條件

本研究所指的「家庭不利條件」係指高風險家庭概念中影響兒童受照顧及身 心正常發展的不利環境,以及兒童對家庭不利環境所感受到的威脅和衝擊程度,

分為「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兩個向度。高風險家庭是指 遭遇重大變故、陷入經濟困境、負擔家計者重病、婚姻關係不穩定、家中成員經 常衝突、患有精神疾病或酒、藥癮或其他等危機事件,以致影響兒少受照顧及身 心正常發展的家庭。「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是兒童實際所遭遇的家庭不利條件數。

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自編之「兒童家庭不利條件檢核表」上的得分作為客觀家庭 不利條件之指標,分數越高表示兒童在一年內經歷的家庭不利條件越多;「主觀家 庭不利條件」是兒童對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威脅和衝擊程度,得分越高表示 兒童所知覺到的威脅或衝擊程度越大。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自編之「兒童家庭不 利條件檢核表」上的得分做為主觀家庭不利條件的指標。

二、希望感

本研究之希望感係依據 Snyder(2002a)的定義,將希望感界定為一種正向心 理動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效能動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方法,交互而成的一

7

種成就感。包含了三部份的互動歷程:目標(goals),指的是有明確追求的目標,

目標越明確、重要和可行,希望感越高;路徑思考(pathways thoughts),即能找 出可行路徑的思維,指個體擁有更多的路徑來達成目標,希望感越高;意志力思 考(agency thoughts),指的是個體為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促使個體 不停的修正路徑,朝目標前進。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唐淑華(2005)翻譯與修改、

增訂 Snyder(1997)的「兒童希望量表」(Children’s Hope Scale)上的得分做為希 望感的指標,得分愈高,表示其希望感愈高。

三、生活適應

本研究之生活適應係指個體與自身、他人及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達到的和 諧歷程或狀態。生活適應也包含個體如何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並實現目標、

達成目的的一種歷程。本研究中以研究對象在王麗斐(2012)所編製之「兒童適 應量表」(Children Adjustment Scale;CAS)上的得分做為兒童生活適應的指標,

其量表內容包括「學習困境適應」、「人我關係適應」、「親子關係適應」以及「師 生關係適應」等四個分量表,量表中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生活適應越良好。本 研究以生活適應做為兒童適應的正面指標。

四、行為困擾

本研究之行為困擾係指個體在生活適應上所遭遇的種種問題。個體與內在和 外在環境互動中,因壓力的累積無法與環境取得和諧關係,因而引發生理與心理 適應失衡的現象,進而產生行為上的偏差現象。本研究中以研究對象在王麗斐

(2012)之「兒童行為困擾量表」(Children Behavioral Maladjustment Scale;CBMS)

上的得分做為兒童行為困擾的指標,其量表內容包括共含內向性行為困擾與外向 性行為困擾兩個分量表,量表中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的行為困擾情況越嚴重。,

本研究以行為困擾做為兒童適應的負面指標 五、高危機兒童

本研究之高危機兒童係指在「兒童家庭不利檢核表」,勾選 4 題或 4 題以上的 研究參與者,將其歸類為屬於本研究之身處家庭不利環境的「高危機兒童」。為定 義「家庭不利條件兒童」,本研究參考國外復原力研究(Keith, Emory, Peter, Wyman, Douglas, & William,1999)中,將在生活壓力事件量表中,勾選 4 個或 4 個以上選 項的兒童,做為研究樣本的歸類標準。因此,當研究參與者在「兒童家庭不利檢

8

核表」,勾選 4 題或 4 題以上者,則歸類為屬於本研究之身處家庭不利環境的「高 危機兒童」。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