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希望感

一、希望感之定義

Snyder(2000)指出約從1950年代起,就已出現許多希望感的相關研究,但直 到1990年代方出現系統性的希望感研究。於1950年代期間,在哲學與行為科學領 域中開始出現對「希望」本質的探討與科學研究(呂雀芬、蕭淑貞,2003)。希 望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概念,但學術界對希望之概念卻存在相當大的分歧(任俊,

2006)。有學者認為,希望是種主觀廣泛的概念,是種有能量的精神狀態,是為了 想得到的事物或想達成的重要目標的正向期待,並且確信未來是美好的、可能的;

希望是一種內在力量,能使人超越目前的狀態,而使自己或他人有合乎現實並充 滿生氣之未來(Herth, 1996)。也有學者認為,希望是一種複雜的、多層面的、動 態性的、過程導向的生活動力(Miller & Powers, 1988)。即使學者對希望之概念並 未達成共識,但多數學者仍認同個體會對預期之成就與其獲得成就的願望間的關 係產生一種認知,伴隨此種認知後所產生的情緒調節力量就是希望(任俊,2006)。

Snyder(1995)指出希望係個人獨特的目標、意志力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三者間一 連串的思考過程,是個人在對目標追尋中,以動機推動個人邁向目標,以方法達 到目標的過程。並且不論是兒童或成人,其希望感均是目標導向的認知過程。之 後Snyder也將希望定義為:希望是一種正向心理動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意志 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或方法,交互而成的一種成就感(Snyder, 2002a)。

國內外研究多採用 Snyder 所提出的希望感理論,以及其對希望感的定義。故 本研究之希望感係依據 Snyder(2002a)的定義,將希望感界定為一種正向心理動 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意志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或方法,交互而成的一種成 就感。

二、Snyder 希望理論

關於希望的理論中以 Snyder 提出的希望理論(hope theory)最具代表性,Snyder 也是研究希望對人們(尤其是兒童)之影響最深入的學者(Snyder, 1997)。其理 論最大的特點,是從結構上對希望加以分析,而使希望的培養與測量具備了可操 作性(任俊,2006)。

Snyder 的希望理論提出,希望感是種認知思考模式,包含個體達成預期目標

17

的路徑與方法,以及完成目標的意志力兩大要素,故希望包含了三部份的互動歷 程:(1)目標:個體所追求或想擁有的目標,越是明確、重要與可行,希望感會 越高;(2)路徑思考:即能找出可行路徑方法的思維,在追尋目標過程中,特別 是遇到阻礙時,個體具有越多方法途徑達成目標,希望感越高;(3)意志力思考:

個體為了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是種來自心理的能量,同時也是種對 成功達成目標的決心之意識,引導個體運用各種方法朝向目標邁進,若缺乏此動 力,則目標不可能達成。Snyder 認為「希望感」即是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二者 的加總;分數愈高者,則代表希望感愈高(Snyder, 1995, 2002b;Snyder et al., 1991;

Snyder et al., 1996;Snyder et al., 1997)。以下針對希望感的重要內涵加以說明,包 含目標、路徑思考、意志力思考。

(一)目標

「目標」是個體心中所想像或想達成的事物、經驗或結果(Snyder, 1994)。Snyder 等人(2003)指出目標為引導個體心智活動的標的物,個體將依其所設定的目標 引導後續的行動,目標指引個體一切行動,帶領個體邁向目標以達成任務。目標 必須對個體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即使存在不確定性,個體仍能保持關注與投入

(Snyder, 2000)。有的目標可能只需短時間就能達成,有的則可能要長時間才能達 到。無論目標大小與達成目標所需時間,只要目標夠重要及有價值就會受到個體 重視。Snyder(2000)認為目標明確是必要的,且目標是希望性思考的重要指引,

目標越明確可行則希望感越高,故個體應先具備具體明確的目標。

(二)路徑思考

「路徑思考」是個體能找出一個或更多的有效方法去達成目標的思維形式,此 為順利達成目標的歷程;另一方面,遇到障礙時,能促使個體有彈性找出達成目 標的不同路徑而擁有替代方案以達成目標,此為受到阻礙必須調整作法的情況。

當遇到阻礙時,高希望感的人有高路徑思考,能依經驗知覺自己能找到較多替代 方法(Irving, Snyder, & Crowson, 1998),路徑思考可促進更多合理且實際的解決方 法並產生解決問題的信心,使個體具有較高的希望感(Snyder, 2002)。故可知高路 徑思考能幫助個體具備多元可替代的方法策略,故也可增加個體危機應變能力,

更具有達成目標的動力與效率。

(三)意志力思考

18

「意志力思考」是個體為了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和持續完成事物的 動力,是針對選擇好的途徑,去達到個人目標的能力。意志力思考是種心理能量,

同時也是種對成功達成目標的決心之意識,這份力量可引導個體運用各種方法朝 向目標邁進。意志力思考類似一種自我參照思考,依過去經驗來評估自己目前勝 任的程度(Snyder, 2002)。故意志力思考是依過去經驗與先備知識為基礎持續完成 事物的動力。追求目標時,意志力思考引導個體達成目標;遇到阻礙時,更支持 個體繼續尋找最佳的解決策略。故意志力思考減少與避免個體因挫折沮喪而影響 完成目標的動力,如個體藉回想過去成功經驗提升意志力思考,並發展出朝向目 標邁進的力量。

綜上論述,希望感包含目標、路徑思考、意志力思考三個要素。希望感是一 種目標導向的認知思考歷程,可引導人們對問題採取積極方法因應,克服生活障 礙以達成目標並實現個人的理想。

而個體在追求目標的歷程中,可能會遭遇壓力,高希望感的個體與低希望感 的個體對壓力會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高希望感的個體視壓力為挑戰,如此積極 正向的想法會促進個體的路徑思考,使其尋找策略和方法去改變現狀,並且克服 壓力後會產生正向情緒,此正向情緒又會再回頭來支持促進個體的希望式思考

(Snyder, Harris, et al., 1991;羅文秀,2005)。而低希望感的個體則視壓力為阻礙,

因而產生負面情緒,減弱個體的意志力,讓個體易產生與陷於負向和被動的感覺 裡(Langelle, 1989);低希望感的個體也容易擔憂即將到來的事件而干擾了原有的 任務,甚至會落入無法控制的負向情緒中(Onwuegbuzie & Snyder, 2000)。低希望 感的個體也易因壓力而屈服,失去所追尋目標的方向,認為自己一定不能達成目 標,且因這些負面的認知解讀而引發的破壞性情緒,還會再回頭影響個人的情緒 反應傾向與情境式的希望想法(Snyder, Harris, et al., 1991)。因此,在面對壓力時,

高希望感的個體較能成功因應,低希望的個體則較易落入惡性循環中。而不利的 客觀家庭條件,以及兒童對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主觀困擾和威脅,就是 兒童每天直接遭遇面對的主客觀壓力,故若身處家庭不利環境中的兒童能具有高 希望感,相信能幫助兒童成功因應,達到良好適應,展現出復原力。

由於 Snyder 的希望理論最具代表性和完整,故本研究即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

以其理論來針對兒童希望感進行測量與分析。

19

三、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Lazarus(1976)認為適應是對環境的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幫助個體達 成環境對其的要求,也能克服個體內在加諸給自己的壓力,而使個體與內在及外 在環境三者間維持和諧的關係。而在內、外在環境不斷給予壓力以及個體適應的 角力間,唯有個體不斷產生強力的動機,以及發展出新的方法,才能克服壓力,

解決問題,達到成功的適應(洪蘭,2003)。故可知若要有良好的適應,個體需 要具備高度的希望感。

哲學與行為科學領域於1950年代期間即出現對希望本質的探討與科學研究

(呂雀芬、蕭淑貞,2003),Snyder(2000)在敘述希望理論之發展時,也指出在 1950至1960 年代間,許多研究中都出現了希望感,但當時的希望感概念只是個體 為達目標所做的正面期望,直到1970年代,希望感才被廣泛運用在健康和心理層 面上。許多關於壓力、因應與疾病的研究,皆顯示出希望感與較好的適應有關,

如具有高希望感者有較佳的整體適應和社會適應 (Kwon, 2002);且希望感能使人 面對逆境、緩衝壓力、有效因應疾病,對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調適與適應皆有正 面影響(如,Herth, 1989;Stoner & Keamper, 1985)。Herth(1989)更指出,希望 感是個體在面對各種壓力情境中之緩衝壓力因子與因應調適策略,也就是說,希 望感在逆境中能做為個體的保護因子,幫助個體達到較佳的適應。

Snyder 與其同儕(1991)以大學生、進行心理治療門診病人及住院病人為對 象之研究,結果同樣發現病人的希望感分數顯著低於大學生,並且高希望感之大 學生比低希望感的大學生更有信心、動力與意願去挑戰生活目標,也能發展出較 多因應策略和方法試圖去解決困境,當處於壓力環境中,他們也會保持多種可能 性並尋找不同方法以達目標,在在顯示希望感與心理健康有正相關。由於適應被 認作心理健康的表徵,且大有取代「心理健康」一詞的趨勢(吳新華,1993),故 可知希望感與生活適應息息相關。

Affleck & Tennen(1996)同樣也指出,相較於低希望感的個體,高希望感的 個體較有意願面對和去因應壓力,故能產生較多的因應策略,也願意去嘗試這些 方法處理壓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尋求家人或朋友幫忙,且在人際互動上多抱

Affleck & Tennen(1996)同樣也指出,相較於低希望感的個體,高希望感的 個體較有意願面對和去因應壓力,故能產生較多的因應策略,也願意去嘗試這些 方法處理壓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尋求家人或朋友幫忙,且在人際互動上多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