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兒童生活適應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兒童生活適應之復原力取向研究: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

Copied!
13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麗斐 博士. 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兒童生活適應之 復原力取向研究: 中介與調節效果的探討. 研究生:龔靖雅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一月.

(2)

(3) 致謝詞 首先,要感謝論文指導教授王麗斐老師,感謝老師從我進入研究所一直以來 不間斷的照顧,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更是不厭其煩的指導和幫助我,特別感謝老 師對我的肯定,還有告訴焦慮的我,論文只是人生中的小事,不需要太過焦慮, 應該多想想自己人生的夢想和真正想做的事,我會一直記得這段話。感謝口試委 員林旻沛老師,非常鉅細靡遺的提點論文可以修改的地方,讓我從中也學習到許 多,感謝口試委員蔡貞慧老師,非常驚喜老師一直對大學時的我有印象,並擔任 我的口試委員,讓我的論文更加完整與豐富。希望我未來能繼續在台大社工系的 學習整合在諮商工作上。感謝曾在研究所教導我的教授們,讓我在學術與實務上 有更多的學習省思。 另外,非常感謝協助論文完成的老師、學長姐與同學們,非常感謝陳韺老師、 宋家慧主任、林美珠主任、林淑君老師、陳靜惠督導、喬虹學姐、張曉佩老師、 鴻文學長,謝謝你們寶貴的意見,讓我的論文得以順利進行;另外特別要感謝高 老師和高老師班上的老師們、二姑姑、嫂嫂、吳老師、孟莉學姐,還有所有協助 問卷發放的老師們,以及所有參與研究的同學們,謝謝你們,有你們我才能夠完 成這篇論文。還有要謝謝儀甄,謝謝妳熱心的主動提醒和幫忙我的口試,有妳在 我安心好多,也得到了好多撰寫論文的幫助。還要特別感謝我最最親愛的家人們, 特別要謝謝爸爸媽媽,你們不但一直是我精神上的支柱,還幫我連絡拜託各方親 朋好友協助問卷的發放,能完成論文真的完全是受到爸爸媽媽的庇蔭!謝謝所有 在我讀研究所和寫論文期間不斷關心和支持我的親人朋友們,還有所有曾經幫助 過我的人,我實在無法一一列出你們的名字,但你們的關心和照顧我一直都有感 受到,我實在是個非常幸福有福報的人,謝謝你們! 最後要感謝我最親愛的寶貝,謝謝你在我寫論文壓力超大的時候,一直在旁 邊默默支持包容著我,支持幫忙我去做我想做的事情,還幫我修改論文格式改到 凌晨五點半…如果沒有你真不知道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完成論文…感謝有你一直 陪著我。 i.

(4) ii.

(5)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以「復原力」的角度切入,探討高危機兒童的家庭不利條件及希 望感與生活適應的關聯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有五:1.了解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兒 童,其適應的情況為何;2.了解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之間 的關係;3.了解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 適應及行為困擾之間是否具有中介作用;4.了解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 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及行為困擾間是否具有調節作用。研究者共 邀臺灣北部與中部地區國小五六年級兒童進行問卷調查,共計回收有效問卷1,447 份,再依研究目的篩選出身處家庭不利的高危機兒童共計487份問卷。研究結果發 現,大多數高危機兒童的生活適應情形還不錯,平均分數高於中間值一些。家庭 不利條件與高危機兒童生活適應間有顯著負相關;與高危機兒童行為困擾間有顯 著正相關;與希望感有顯著負相關;而高危機兒童的希望感與生活適應間有顯著 正相關。希望感是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關係的完全中介變項;希望感 也是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間關係的部分中介變項。但希望感在主觀家庭 不利條件和生活適應之間,以及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和行為困擾之間皆不具調節 效果。詳細研究建議於文本中討論。. 關鍵字 :兒童適應、家庭不利環境、希望感、復原力、中介、調節作用。. iii.

(6) iv.

(7) Resilience in Family disadvantages, Hope, and Life Adjustment among Children: An Examination of Mediation and Moderation Effects Ching-Ya Kung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among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hope to the adaption of the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There are five purposes of the research: 1. How is the adaption of the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2. Try to understand the correlation in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hope to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behavior disturbance. 3.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hope is the mediator between o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whether hope is the mediator between o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disturbance.4. Try to understand whether hope is the moderator between su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whether hope is the moderator between su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disturbanc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ost of the high-crisis children could adapt their life well, and the average grade was higher than the central value.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behavior disturbance.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hope. In addition, there i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ope and the adaption of the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there is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hope and children’s behavior disturbance of the children from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Hope is the full mediator between o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and hope is the partial mediator between o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disturbance. But hope is neither the moderator between su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children’s adjustment, nor the moderator between subjective disadvantageous family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disturbance. According to these v.

(8)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for school administrative, teachers and future studies. Keywords:children’s adjustment、family disadvantages、hope、resilience、 mediation、moderation. vi.

(9) 目次 致謝詞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v 目次 ................................................................................................................................ vii 表次 ................................................................................................................................. ix 圖次 ................................................................................................................................. x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 5.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家庭不利條件 ........................................................................................... 9. 第二節. 希望感 ..................................................................................................... 16. 第三節. 生活適應 ................................................................................................. 22. 第四節. 行為困擾 ................................................................................................. 26. 第五節. 復原力 .....................................................................................................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1.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41.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2.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45. 第四節. 研究程序 ................................................................................................. 50. 第四章. 研究結果 .........................................................................................................55. 第一節. 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高危機兒童生活適應與希望感之現況 ............. 55. 第二節. 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間的相關 ................. 63 vii.

(10) 第三節. 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的中介效果 ................. 71. 第四節. 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的調節效果 ................. 80. 第五節. 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復原力模式 ......................................... 8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87. 第一節. 結論 ......................................................................................................... 87. 第二節. 討論 ......................................................................................................... 90. 第三節. 建議 ......................................................................................................... 97. 參考文獻 .......................................................................................................................103 中文部分 ............................................................................................................... 103 英文部份 ............................................................................................................... 110 附錄 ............................................................................................................................... 117. viii.

(11) 表次 表1. 本研究編修表面效度樣本之基本資料 ........................................................... 43. 表2. 本研究預試樣本之基本資料 ........................................................................... 44. 表3. 本研究有效樣本之基本資料 ........................................................................... 45. 表4. 受試樣本家庭不利次數統計表 ....................................................................... 56. 表5. 本研究高危機樣本之基本資料 ....................................................................... 57. 表6. 高危機兒童生活適應現狀分析表 ................................................................... 58. 表7. 高危機兒童在兒童適應量表上各題目之得分分配表 ................................... 59. 表8. 高危機兒童在兒童行為困擾量表上各題目之得分分配表 ........................... 60. 表9. 高危機兒童行為困擾現狀分析表 ................................................................... 60. 表 10. 高危機兒童在兒童希望量表上各題目之得分分配表 ................................... 61. 表 11. 高危機兒童希望感現狀分析表 ....................................................................... 61. 表 12. 適應良好組與適應不良組在希望感上的 t-test 分析摘要表 ......................... 62. 表 13. 困擾嚴重組與困擾輕微組在希望感上的 t-test 分析摘要表 ......................... 62. 表 14. 兒童主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的相關 ............................................... 64. 表 15. 兒童曾經歷家庭不利條件次數與行為困擾的相關 ....................................... 65. 表 16. 高危機兒童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的相關(N=487) ................................................................................................................ 70. 表 17.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對生活適應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2. 表 18.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對希望感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2. 表 19. 希望感對生活適應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3. 表 20.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希望感對生活適應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3. 表 21.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對行為困擾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5. 表 22.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對希望感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6. 表 23. 希望感對行為困擾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6. 表 24.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希望感對行為困擾的迴歸分析摘要表 ....................... 77. 表 25. 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兩者交互作用對生活適應效果的階層迴歸 ................................................................................................................ 82 ix.

(12) 表 26. 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兩者交互作用對行為困擾效果的階層迴歸 ................................................................................................................ 84. x.

(13) 圖次 圖1. 復原力的整合模式 ............................................................................................. 36. 圖2. 本研究架構圖 ..................................................................................................... 41. 圖3. 本研究架構圖(續) ......................................................................................... 42. 圖4. 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的中介效果 ................................. 75. 圖5. 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間的中介效果 ................................. 79. xi.

(14) xii.

(1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乃在闡述研究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動機與目的,提出主 要研究目的,並對相關名詞做明確界定。全章共分三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 的,第二節為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第三節為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指出,人生每一時期的發展,均與前一時期或前 各個時期的發展有關。兒童時期的發展正處於「勤奮進取—自貶自卑」階段,若 兒童期發展順利,則兒童能具有求學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若兒童期發展不順利, 則會造成發展的障礙,導致兒童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滿失敗感(張春興,1996)。 故國小是人格發展的重要階段,兒童國小時期生活適應(life adjustment)的優劣, 對其一生發展影響甚鉅。若個體在兒童期遭遇逆境,不僅可能直接引起壓力疾患, 更與成年後的心理困擾、心理失調或憂鬱症狀有關,且能預測成年後的心理困擾 與症狀(Turner & Butler, 2003)。Zamostny, Slyter, 和 Rios(1993)研究也指出, 在兒童期遭遇逆境,會減少早期資源、增加心理缺陷,更會進而影響兒童日後在 大學的適應。故知兒童期經歷過逆境者,很可能是日後產生適應困擾或問題的高 危險群(High risk)。 家庭是兒童接觸最早最久之環境,故兒童是能否成長發展順利,與家庭是能 否正常運作,發揮功能,具有密切關係(李仁宏,2004) 。家庭環境不但對兒童發 展結果影響深遠,更是兒童人格發展及身心適應的關鍵決定因素(Wilson, Beil, & Arredondo, 1995)。然而,近來由於社會變遷,導致現代家庭環境產生許多變化, 增加許多不同於傳統的家庭,如單親家庭、隔代家庭等,也衍生許多問題,包括 經濟、保護、養育、教育等家庭功能的喪失或減退(江亮演,2006) ,以致兒童在 家庭環境中面臨的困境及挑戰與日俱增,許多不利兒童生活適應的家庭環境也引 起大眾廣泛注意,並成為社會重大議題。 國小五六年級的兒童即將進入國中,面對另一個求學階段,生理上也將進入 1.

(16) 青春期,此時不僅要面對身心發展改變的壓力,還需去適應週遭環境的挑戰。然 而,不利兒童生活適應的家庭環境,不僅導致家庭功能喪失或減退,甚至還成為 兒童無法避免的主要痛苦和壓力來源;但此發展階段的兒童,最需要的便是關係 及活動的結構性與穩定性,這樣的改變,使現在的兒童及青少年必須面對較以往 更為混亂的生活環境,對他們的負面影響甚鉅(Bronfenbrenner & Morris, 1998) 。 許多研究指出,家庭不利條件(family disadvantages)易對兒童生活適應與發展產 生不利影響,如單親家庭比雙親家庭對兒童各方面有更高程度的負面影響,單親 家庭兒童易有生活適應困難、情緒困擾、學業成就低落等狀況(謬敏志,1990); 而負擔家計者失業所引起的不利成長環境,也會造成兒童情緒和行為方面的問題 (McLoyd, 1989);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無論兒童是否目睹家庭暴力,對兒童 的心理都會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傷害兒童的自尊心與自信心等(Straus, 1994) 。這 樣的社會現象值得受到高度重視與關注。因此,應及早關注身處家庭不利條件中 的高危機兒童之生活適應情形,以及早預防介入。另一方面,客觀家庭不利條件 是屬於一種造成兒童威脅或傷害的壓力事件或情境,是對兒童的身心健康與適應 結果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的壓力環境,會提高兒童不良適應結果的發生機率。 不利的客觀家庭條件是難以改變的背景環境因素,其為兒童生活適應的壓力 源,使兒童處於較高危險的發展情境中,另一方面,兒童對於各種不利家庭條件 所感受到的主觀困擾程度,意即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對兒童適應的影響,也是不可 忽視的。歷經越多主客觀家庭不利條件的兒童,越有可能產生適應問題與行為困 擾(behavior disturbance) ,這些兒童通常被視為產生適應問題與行為困擾的高危險 群,預期他們在生活適應上會產生問題,然而,並非所有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高 危機兒童皆會產生不良之發展和適應結果,當中仍有人能達到良好適應,有健全 的身心發展與良好的生活適應,甚至更有傑出的表現,此即復原力(resilience)的 概念。復原力意指,即使經歷重大逆境,面對許多困難與挑戰,嚴重威脅到個體 的發展,但個體卻依舊能在其中維持正向適應的現象(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 。從復原力的觀點來說,有些處於高危險群的兒童,仍能突破困境,發展健 全與適應良好,甚至表現傑出(蕭文,2001) 。此外,具有復原力的兒童不僅克服 了多重不利因子的威脅,更進一步地將這些不利因子化作個人成長及努力的資產 (陳雅鈴,2004)。 2.

(17) 儘管家庭不利條件可能對兒童發展造成相當大的負面影響,但兒童仍能維持 良好的能力,達到正向生活適應,展現復原力。李俊良(2000)認為每人身上都 蘊藏著復原力,只是是否有被發掘或強化,故復原力是能加以培養的。身處多重 的不利因子中,兒童是如何面對這些重大逆境?又如何發展出復原力呢?在復原 歷程中使個體得以克服壓力,緩衝負面影響的正向特質則被稱為保護因子 (protective factors)或復原力因子(resilient factors) ,即是建構復原力的因素。保 護因子是一種緩衝機制,能調節危機事件的影響,保護個體免於危機的傷害,而 幫助處於逆境之個體維持正向適應,(吳香質,2005)。而到底有什麼保護因子能 協助身處逆境中的兒童依舊有良好適應,展現復原力?若能找出並增強培養兒童 的保護因子,即能幫助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高危機兒童,緩衝逆境衝擊,達到良 好適應。 希望感(hope)是個體對未來的一種期待和正向心理動機狀態,隱含著目標 的追尋,是一種個體以動機推動自身邁向目標,以方法達到目標的思考過程,Herth (1989)指出,希望感是個體在面對各種壓力情境中之緩衝壓力因子與因應調適 策略,因此希望感即是能幫助個體緩衝逆境負面影響的保護因子之一。許多研究 也顯示,希望感越高者,擁有越多的正向積極心理能量,在目標的追求以及面對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境上,也擁有越高的彈性和適應能力(如,任俊,2006;黃德 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 。任俊(2006)更提出若個體從小就對未來 充滿希望感,會對其未來生活產生永久性的積極影響。因此,兒童的希望感顯得 異常重要。故若能協助兒童培養希望感,不但能增強其面對困境的能力,幫助身 處逆境之兒童達到良好適應,更能對兒童的未來發展有永久的建設性影響,因此, 協助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兒童培養與增強希望感更是當務之急。過去針對危機情 境與希望感的相關文獻不少,但大多從單一情境去探討希望感對生活適應的影響, 目前國內並未有探討身處家庭不利情境中,希望感對兒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故本研究以希望感做為影響身處家庭不利環境中的高危機兒童適應的保護因子。 然而,目前探討高危機兒童之希望感在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所扮演 的角色的相關研究卻付之闕如,尚未有研究試圖釐清這些變項間的關聯與動力機 制。若能瞭解這些變項間的關聯與當中的機制,即能解釋家庭不利條件影響生活 適應的效果機制,並對實務上有所貢獻。若身處家庭不利條件之高危機兒童的希 3.

(18) 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做為中介變項,則顯示家庭不利條件發生 數量是一種危機因子(risk factor) ,將直接傷害兒童的希望感,間接危及生活適應。 則老師及相關人員應將身處較多家庭不利條件之兒童視為高關懷族群,並協助他 們減少暴露於危機,以及強化其因應危機之能力。其次,若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 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做為調節變項,則顯示希望感是一種保護因子,能調節兒童 對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衝擊知覺對生活適應的影響強度,相關人員則可 以針對希望感的調節設計介入方案,協助身處較多家庭不利條件的兒童發展其復 原力,以達良好適應。 Dixon 和 Reid(2000)指出過去處理危機的經驗對個體未來的適應影響甚大, 若危機能激發個體形成適當因應策略,那麼該危機將有助於其日後面對危機的反 應能力。對復原力的相關探討不但是研究上的重要方向,更是學校或諮商輔導現 場實務工作者所應抱持的核心態度(林志哲,2007) ,學校或助人者應協助學生發 現或建構本身的資源、力量及希望,使他們得以面對目前與未來的挑戰,培養復 原力(李俊良,2000 ) 。特別是國小五六年級兒童正處於發展與學習的重要時刻, 化解逆境與危機的能力是其未來能否順利發展的關鍵,同時國小五六年級兒童可 塑性高,是早期介入與增強能力的重要時期。故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旨在以復原力 研究取向探討希望感對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高年級兒童生活適應之影響。以家庭 不利條件做為兒童發展的危機因子,以希望感做為能協助兒童達到良好適應的保 護因子,而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則為反應兒童在家庭不利環境下的「適應結果」。 以生活適應做為兒童適應的正面指標,而行為困擾則做為兒童適應的負面指標。 首先了解目前國小兒童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之現況,以 及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彼此間的關聯,並進一步探討高 危機兒童的希望感在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之間所 扮演的角色,檢驗希望感是否具有中介效果和調節效果,進而瞭解當中復原力的 機制,依據研究結果提供相關人員參考,以利相關人員及早關注高危機兒童之生 活適應,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幫助兒童達到良好生活適應。同時也在家 庭學校生活中為兒童灌輸及培養兒童的希望感,提高身處家庭不利條件之高危機 兒童在逆境中依然能達到良好適應之復原力,有利其未來長期發展。. 4.

(19)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 一、研究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所要探討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目前國小兒童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的現況為何? (二)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間是否有顯著相關? (三)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 間是否具有中介作用? (四)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 間是否具有調節作用? 二、研究假設 根據上述研究問題,可分別發展出本研究之假設,分述如下 (一)了解目前國小兒童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現況。 (二)兒童所經歷的家庭不利條件、希望感、生活適應與行為困擾間有顯著相關。 2-1: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主觀家庭不利條件間有顯著正相關。 2-2: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2-3:兒童所知覺的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2-4: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2-5:兒童所知覺的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2-6:高危機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2-7:高危機兒童所知覺的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2-8:高危機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2-9:高危機兒童所知覺的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2-10:高危機兒童所經歷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希望感間有顯著負相關。 2-11:高危機兒童所知覺的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希望感間有顯著負相關。 2-12:高危機兒童的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間有顯著正相關。 2-13:高危機兒童的希望感與行為困擾之間有顯著負相關。 (三)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 間具有中介作用。 5.

(20) 3-1: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 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3-2: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 之間具有中介作用。 (四)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間 具有調節作用。 4-1: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 之間具有調節作用。 4-2:經歷較多家庭不利條件兒童的希望感,在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行為困擾 之間具有調節作用。.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家庭不利條件 本研究所指的「家庭不利條件」係指高風險家庭概念中影響兒童受照顧及身 心正常發展的不利環境,以及兒童對家庭不利環境所感受到的威脅和衝擊程度, 分為「客觀家庭不利條件」與「主觀家庭不利條件」兩個向度。高風險家庭是指 遭遇重大變故、陷入經濟困境、負擔家計者重病、婚姻關係不穩定、家中成員經 常衝突、患有精神疾病或酒、藥癮或其他等危機事件,以致影響兒少受照顧及身 心正常發展的家庭。「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是兒童實際所遭遇的家庭不利條件數。 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自編之「兒童家庭不利條件檢核表」上的得分作為客觀家庭 不利條件之指標,分數越高表示兒童在一年內經歷的家庭不利條件越多; 「主觀家 庭不利條件」是兒童對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威脅和衝擊程度,得分越高表示 兒童所知覺到的威脅或衝擊程度越大。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自編之「兒童家庭不 利條件檢核表」上的得分做為主觀家庭不利條件的指標。 二、希望感 本研究之希望感係依據 Snyder(2002a)的定義,將希望感界定為一種正向心 理動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效能動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方法,交互而成的一 6.

(21) 種成就感。包含了三部份的互動歷程:目標(goals),指的是有明確追求的目標, 目標越明確、重要和可行,希望感越高;路徑思考(pathways thoughts),即能找 出可行路徑的思維,指個體擁有更多的路徑來達成目標,希望感越高;意志力思 考(agency thoughts),指的是個體為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促使個體 不停的修正路徑,朝目標前進。本研究以研究對象在唐淑華(2005)翻譯與修改、 增訂 Snyder(1997)的「兒童希望量表」 (Children’s Hope Scale)上的得分做為希 望感的指標,得分愈高,表示其希望感愈高。 三、生活適應 本研究之生活適應係指個體與自身、他人及外在環境的交互作用中達到的和 諧歷程或狀態。生活適應也包含個體如何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並實現目標、 達成目的的一種歷程。本研究中以研究對象在王麗斐(2012)所編製之「兒童適 應量表」(Children Adjustment Scale;CAS)上的得分做為兒童生活適應的指標, 其量表內容包括「學習困境適應」、「人我關係適應」、「親子關係適應」以及「師 生關係適應」等四個分量表,量表中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生活適應越良好。本 研究以生活適應做為兒童適應的正面指標。 四、行為困擾 本研究之行為困擾係指個體在生活適應上所遭遇的種種問題。個體與內在和 外在環境互動中,因壓力的累積無法與環境取得和諧關係,因而引發生理與心理 適應失衡的現象,進而產生行為上的偏差現象。本研究中以研究對象在王麗斐 (2012)之「兒童行為困擾量表」 (Children Behavioral Maladjustment Scale;CBMS) 上的得分做為兒童行為困擾的指標,其量表內容包括共含內向性行為困擾與外向 性行為困擾兩個分量表,量表中得分愈高,表示受試者的行為困擾情況越嚴重。, 本研究以行為困擾做為兒童適應的負面指標 五、高危機兒童 本研究之高危機兒童係指在「兒童家庭不利檢核表」 ,勾選 4 題或 4 題以上的 研究參與者,將其歸類為屬於本研究之身處家庭不利環境的「高危機兒童」 。為定 義「家庭不利條件兒童」 ,本研究參考國外復原力研究(Keith, Emory, Peter, Wyman, Douglas, & William,1999)中,將在生活壓力事件量表中,勾選 4 個或 4 個以上選 項的兒童,做為研究樣本的歸類標準。因此,當研究參與者在「兒童家庭不利檢 7.

(22) 核表」 ,勾選 4 題或 4 題以上者,則歸類為屬於本研究之身處家庭不利環境的「高 危機兒童」。. 8.

(23) 第二章 第一節. 文獻探討 家庭不利條件. 一、客觀家庭不利條件之定義 個體與家庭在社會生活適應中,難免會碰到身心疾病或障礙、婚姻失調、酗 酒與失業等風險事件發生,這些生活風險事件可能讓個體及家庭在應付日常生活 需求上,增加許多困難和問題,並讓其深感無力,因而落入高風險家庭當中(宋 麗玉、施教裕,2005) 。而依據內政部兒童局「高風險家庭評估表」的七項指標(內 政部兒童局,2009) ,顯示高風險家庭為: (1)家庭成員關係紊亂或家庭衝突:如 家中成人時常劇烈爭吵、無婚姻關係頻換同居人等; (2)家中成人罹患精神疾病, 或酒癮、藥癮,並未就醫或未持續就醫;(3)家中成員曾有自殺傾向或自殺紀錄 者; (4)因貧困、單親、隔代教養或其他不利因素,使兒童少年未獲適當照顧; (5) 非志願性失業或重複失業者:負擔家計者遭裁員、資遣、強迫退休等;(6)負擔 家計者死亡、出走、重病、入獄服刑等。(7)其他因素,以致可能對兒童人身安 全、就養和就學權益,以及正常身心社會發展,產生危害或威脅的危險。此一分 類方法簡單明瞭,且符合兒童較常遇到的家庭逆境因素,此七項指標皆是家庭中 的危機因子,做為研判是否為高風險家庭的主要因素,一旦家庭中符合以上指標 的其中一種,便屬於高風險家庭類型。國外學者Work、Cowen、Parker 和 Wyman (1990)也指出:家庭成員關係混亂、貧窮、家庭暴力、家庭分離(單親或隔代 教養)、家人生病或死亡等五項因素是最常造成兒童適應不良的家庭不利環境。 Hogue, Leckrone, Liddle(1999)則指出家庭的風險因子包括了經濟困境、社會疏 離、父母罹患精神疾病與藥物濫用、缺乏家庭生活管理等等。國內研究則有吳明 純(2007)參考Work、Cowen、Parker 和 Wyman(1990)對家庭不利環境的概念, 篩選出家庭成員關係紊亂、家庭衝突(暴力) 、貧窮家庭、家庭分離、家人生病或 死亡等家庭不利條件。 高風險家庭係指有來自家庭內外的阻礙與困難,影響家庭功能發揮,這些阻 礙、困難可能是家庭無法隨社會變遷有效因應,或家庭成員本身因素使家庭功能 9.

(24) 發揮困難。宋麗玉、施教裕(2006)指出所謂高風險家庭只是家庭有多種需要的 代稱,家庭落入無法自我滿足的多重需要中,或可被視為是問題,但之所以稱為 高風險家庭,也意味著家庭功能並未完全喪失,高風險家庭不等於問題家庭,但 不可否認高風險家庭較為 脆弱,較易對兒童造成傷害。兒童必須去適應外在的環境,雖面臨家庭環境的弱 勢,如果兒童在學校中能獲得教育系統的外在支持資源,以及得到協助開發他們 的內在資源,他們必能逐漸有能力面對學業及行為的外在要求,達到好的生活適 應。(曾端貞,2005)。故應關注身處家庭不利條件中的高危機兒童之生活適應情 形,適時提供必要的支持與協助,以幫助兒童達到良好生活適應。 本研究參照內政部兒童局「高風險家庭評估表」(內政部兒童局,2009)、吳 明純(2007)以及Hogue, Leckrone, Liddle(1999) 、Work、Cowen、Parker 和 Wyman (1990)對家庭不利環境的概念,以「高風險家庭」的七項指標為依據,做為影 響兒童適應的家庭危機因子,也以此篩選出本研究中的客觀家庭不利條件,另外 則以兒童對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威脅和衝擊程度做為本研究中的主觀家庭不 利條件,以了解在家庭不利環境下成長之兒童的生活適應情形。 二、客觀家庭不利條件相關研究 家庭環境對兒童發展結果影響悠遠,更是兒童人格發展及適應是否良好的關 鍵決定因素(Wilson, Beil, & Arredondo, 1995) 。近年來由於家庭環境面臨劇烈變動, 家庭系統及家庭功能的不穩定性,對兒童生活適應產生許多不利影響。特別是不 利的家庭條件可能對兒童生活適應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研究指出,生長在具高 風險家庭因素的家庭中,如家庭暴力問題、家中有物質濫用、精神疾病成員者, 兒童易產生情緒問題與社會適應問題,例如人際關係差、攻擊性高、壓抑或拒絕 上學等(劉玉玲,2005) 。Costello, Erkanli, Fairbank, & Angold(2002)研究亦發現 生長在有精神疾病病史家庭中的兒童,特別容易受到傷害,生長在父母有犯罪紀 錄、家庭貧窮或組織不良家庭中的女孩受到創傷的危險也會增加。貧窮、父母問 題等易受傷害因子(vulnerability factors)雖不會增加家人死亡、嚴重意外或疾病、 以及暴力傷害的危機,但具有這些易受傷害因子的兒童卻很常受到性侵害。 以下分別指出單親、貧窮、家庭暴力等相關家庭不利條件對兒童生活適應可 能的負面影響。 10.

(25) (一)單親 Felner, Stolberg, & Cowen(1975)指出父母離婚與死亡是小學階段兒童面臨 的兩大危機。父母離婚與死亡所帶來的家庭結構改變並非單一危機事件,而是漫 長的適應歷程,即使是成人也需要好幾年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生活,更何況是年紀 尚小的兒童。其造成兒童生活目標與生存的威脅,超越了兒童正常能力,使兒童 無法做出適當反應,擾亂了兒童維持與外在環境的平衡狀態,而對兒童的生活適 應與身心發展有不良影響。兒童若在身心正迅速發展的國小或國中階段遭遇父母 離異,對兒童認知、情意、行為發展和精神狀況的穩定都有影響(楊妙芬,1993)。 單親家庭比雙親家庭對兒童各方面有更高的負面影響,如生活適應困難、自我概 念低落、情緒困擾、人際關係不良、偏差行為、學業成就低落等等(謝品蘭,1992; 謬敏志,1990) ,其他許多研究也指出,家庭結構的解組,如父母選擇分居、離婚 或再婚,兒童都會感到強大的壓力。完整家庭的兒童生活適應優於不完整家庭, 雙親家庭的兒童適應情形優於單親家庭的兒童(如,羅婉麗,2001;吳麗卿,2004)。 隨社會變遷,隔代教養家庭亦逐年增多,而非隔代教養兒童在學校生活適應中的 學習適應、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皆優於隔代教養兒童(吳佳蓉,2001) 。另外,父 母離異前的衝突更是兒童的強大壓力源,高源令(1992)研究國小兒童的壓力, 發現兒童生活中感到最大的壓力即為父母吵架。故家庭氣氛不和諧也是兒童的重 大壓力源。父母婚姻衝突對兒童生活適應相當不利,知覺雙親衝突程度愈高的兒 童,憂鬱程度愈高、個人適應與社會適應愈差(江睿霞,1993) 。綜上所述,單親 家庭是兒童生活適應的危險因子,無論在兒童個人適應、家庭適應、生活適應及 學校適應等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二)貧窮家庭 一旦負擔家計者因失業、生病或死亡等因素,而導致其無法工作,就易伴隨 酗酒、家暴、離婚、單親、隔代教養等狀況出現。故負擔家計者失業所引起的不 良成長環境,會造成兒童情緒方面和行為上的問題(McLoyd, 1989),貧窮更是許 多不利條件的起源。讓兒童暴露在如不穩定的生活、家庭及物質環境不良等多重 不利因素下,不僅限制家庭發揮正常功能,更導致兒童易出現心理健康問題(Farmer, Burns, Angold, Erkanli & Costello, 1997),及行為與情緒問題(Bolger, Patterson, Thompson & Kupersmidt, 1995),對兒童造成多重的不利影響,包括身體、情緒、 11.

(26) 行為、認知發展及學業上的問題(陳雅玲,2006) 。多數研究也顯示,處於社經地 位較高家庭中的兒童,在生活適應方面顯然優於處於社經地位較低家庭中的兒童 (如,吳佳蓉、張德勝,2003)。社經地位通常指的即是一般所謂的「家境」,家 境好壞兒童本身無法控制,卻對兒童生活適應有相當影響。生長在弱勢家庭中的 兒童,因父母需更多工作維持家計,缺乏陪伴和教導兒童的時間,兒童易缺乏良 好而正常的親子互動(李介麟,2006) 。故可知家庭貧窮問題為兒童生活適應的危 險因子,生長在貧窮家庭中的兒童是在身體、心理、情緒及行為方面產生問題的 高危險群。 (三)家庭暴力 在有婚姻暴力的家庭中,儘管婚姻暴力主要受害者為婦女,但對目睹兒童仍 會產生許多內外在問題,如某些目睹兒童因長期暴露於暴力情境,極易產生創傷 後壓力症候群,像焦慮、憂鬱、低自尊、遲鈍的情緒反應、社交能力發展不良等 問題(沈慶鴻,2001)。Straus(1994)更認為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無論兒童 目睹家庭暴力與否,對兒童心理都會造成負面影響,也會傷及兒童的自尊與自信。 另外,家庭暴力越嚴重,兒童長大後也越可能使用暴力或產生其他違常行為。故 可知即使兒童並非家庭暴力之直接受害者,但若兒童長期處於肢體、言語或其他 形式的家庭暴力環境和氛圍中,目睹家暴兒童所承受的壓力及受創的程度並不亞 於直接遭受肢體暴力的兒童(蘇益志,2005) 。遭受虐待的兒童則會出現害怕、焦 慮、憂鬱、生氣、產生敵意與攻擊行為、低自尊、難以建立或維持人際關係等症 狀,同時也可能產生身體症狀與自我發展相關問題(林瑞吉,2004) 。而家中有罹 患精神疾病的家庭成員,也會使兒童陷於危機中,特別是家中有精神分裂症、雙 極性精神異常、憂鬱症的成人對家中兒童影響最為不利(吳逸萱,2006)。 (四)小結 綜上可知家庭不利條件,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暴力、家庭貧窮問題 等皆易對兒童發展適應產生不良影響。而相較於多數研究僅探索單一家庭不利條 件對兒童的影響,吳明純(2007)則全面性針對多重的家庭不利環境,而非單一 危機因子,去探討其對兒童適應的影響,以及了解在雙重或多重逆境中兒童的復 原力。吳明純(2007) 之研究證實家庭不利環境會影響兒童的生活適應,兒童所 經歷家庭不利條件的次數越多,生活適應就越差。其研究中高危機兒童的比例為 12.

(27) 22%,約為全體兒童的五分之一,比例之高值得學校注意。雖大多數高危機兒童適 應情形屬中等,但不利的家庭環境因素仍較易造成兒童適應問題,故身處家庭不 利條件確實是兒童生活適應的危險因子,並與其他相關研究結果互相呼應,家庭 不利因素,如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暴力、家庭貧窮等都易對兒童的發展及 適應產生不良影響。(吳佳蓉,2001;楊妙芬,1993;羅婉麗,2001)。 綜上所述,高風險家庭可能面臨一個或多個家庭不利條件的威脅,並在家庭 內外資源無法因應其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情況下,使家中兒童無法獲得適當照顧, 而對兒童生活適應產生不利影響。此外,逆境中的危機因子不僅是多樣化的,且 危機因子數量越多,逆境的程度越高,對兒童生活適應的負面衝擊越大(曾文志, 2006) 。例如貧窮之所以對兒童生活適應影響甚鉅,即是因為其不單只有單一的貧 窮不利因子所致,而是由於貧窮所產生的不利因子的多重性及累積性所造成 (Sameroff & Seifer, 1990)。在家庭環境中只存在少數一二個不利條件的情況下, 可能不會對兒童造成很強的負面影響。但若在家庭多重不利因子威脅的交互作用 下,對兒童產生的負面影響將呈倍數增加(Runyan et al., 1998)。故應同時探討全 面性的家庭不利條件,以及這些多重累積的危險因子對兒童生活適應的影響。而 國外復原力相關研究多數也是從長期研究追蹤,觀察處於家庭屬低社經背景、父 母離婚或雙親有精神疾病等高危險群的兒童,以探討這些家庭不利條件所造成的 影響發展而來。如國外倫敦 Wight 島的研究(Rutter, 1987)確立了家庭不利條件 確實是兒童發展適應的危機因子,但也存在某些保護因子可緩衝危險因子所帶來 的衝擊。然而,目前國內雖有許多研究探討復原力對身處危機情境的個體之重要 性,但卻缺乏如國外全面調查身處家庭不利環境的國小兒童復原力之研究,多數 皆只探討單一個別危機因子對兒童的影響,甚少有研究聚焦在雙重或多重逆境中 兒童的復原力上,目前國內只有吳明純(2007)之研究是全面性針對多重的家庭 不利環境去探討其對兒童適應的影響,相關研究仍屬缺乏,故本研究以全面性的 家庭不利環境做為兒童復原力研究的危機因子,加以探討兒童在當中之生活適應 情形。 三、主觀家庭不利條件之定義 復原力的研究源自於壓力與疾病的相關研究。威脅個體身心健康的壓力環境 稱為逆境,而逆境是由各種生活壓力或重大生活事件等危險因子構成。生活事件 13.

(28) 係指在環境中客觀存在的,會威脅特定社會中特定年齡之個體身心健康狀況的環 境事件或長期狀況,其為個體壓力的來源(Grant et al., 2003) 。然而,僅僅經歷生 活事件,不一定就會導致負面的結果,並非所有生活事件都會導致個體感受到壓 力或威脅,同一事件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能引發不同的壓力反應及感受,每個人 對同樣的生活事件所感受到的威脅程度都不盡相同,所以無法單以外在生活事件 定義個人所面對的壓力或威脅。Lazarus 和 Folkman(1984)指出,個體對生活事 件通常會做出主觀的認知評價,並非所有的生活事件都會使個體感受到壓力或威 脅,對個體來說不受歡迎或不喜歡的事件,意即被評價為負面的生活事件對個體 的威脅較高,可能對個體身心健康產生較多不利的影響(Siegel & Brown, 1988)。 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是屬於一種造成兒童威脅或傷害的壓力事件或情境,是對兒童 的身心健康與適應結果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的壓力環境,會提高兒童不良適應結 果的發生機率。另一方面,在評量家庭不利條件時,除了評估兒童經歷客觀家庭 不利條件的客觀存在事實,兒童對於各種不利家庭條件所感受到的主觀困擾程度, 亦即主觀家庭不利條件,也是不可忽視的。 四、主觀家庭不利條件相關研究 過去在生活事件的評量上,有些研究者使用客觀的方式,如:事件的數量、 生活改變值(Life Change Unit, LCU)去評量生活事件的影響;有些使用主觀的方 式,如:生活事件的影響性、個體對生活事件的主觀評估,也有些兩者並用。著 名的社會再適應量表則以加總的生活改變值評估生活的壓力,Holmes 與 Rahe(1967) 找了 43 項對生活造成重大改變的事件,詢問常人對於經歷這些事件需要花多少的 力氣才能重新適應生活,每個事件皆有一個分數,其被稱為生活改變值,係著重 於測量日常生活事件對於個體心理所產生的壓力狀態。後續研究者則認為每個人 對同樣的生活事件所感受到的威脅程度也都不盡相同,故加入主觀的計分方式。 如 McGrath 與 Burkhart(1983)透過十二項效標的建立以及檢驗,進行了社會再適 應量表的不同計分方式的預測效力比較,其研究發現,最能適當評量生活壓力的 計分系統,係詢問個體在過去一年內發生的不嚮往事件,意即在過去一年內發生 的不受歡迎或不喜歡的事件。而國內研究部份,對於生活壓力多兼採客、主觀兩 種計分方式(如,徐嫚淳,2007;陳柏齡,1999;鄭秀足,2004;蔡嘉慧,1998), 有些只使用主觀的計分方式(如陳奐妤,2011) ,只有少數的研究者僅使用客觀的 14.

(29) 計分方式(如,彭佳涵,2007)。 過去研究均發現客、主觀的生活壓力及當中的家庭生活壓力皆與生活適應有 顯著相關。如國中生的憂鬱傾向與客、主觀家庭生活壓力的高低有密切關聯,客 觀、主觀家庭生活壓力愈大的國中生,憂鬱傾向情形愈嚴重(陳柏齡,1999;蔡 嘉慧,1998) ,且主觀生活壓力比客觀生活壓力更能有效地預測憂鬱傾向情形(蔡 嘉慧,1998) 。唐全騰(2009)也發現國中生的主、客觀家庭生活壓力與憂鬱情緒 均有相關存在。而徐嫚淳(2007)也指出國中生的客觀與主觀家庭生活壓力,均 與幸福感呈顯著負相關。鄭秀足(2004)的研究也指出一致的結果,顯示國中生 的客觀與主觀家庭生活壓力與偏差行為間有正相關,與自尊間有負相關存在。蔡 美雪(2006)也指出當青少年主觀生活壓力程度愈高時,其發生偏差行為的頻率 亦愈高;此外,日常生活困擾與負面生活事件與青少年學業適應有顯著正向關係, 日常生活困擾與負面生活事件增加,學業適應問題也會跟著增加。周招香(2006) 發現國小高年級學童主觀生活壓力與生活適應有顯著相關,生活壓力越小者,生 活適應較佳;反之,生活壓力越大者,生活適應較差。李政隆(1996)也發現兒 童的主觀生活壓力與總適應、個人適應及社會適應皆有明顯的負相關存在。而國 中生的主觀生活壓力對其身心健康具有顯著影響,身心產生的症狀以社會官能障 礙最多,其次為焦慮和不眠症,再其次為身體產生不適,最後為嚴重的憂鬱症(李 欣瑩,2001)。綜上所述可知主觀生活壓力與個體生活適應和行為困擾習習相關, 且是個體生活適應的危險因子。 然而,目前國內雖有許多研究探討主觀生活壓力及當中的主觀家庭生活壓力 對個體生活適應影響之重要性,但卻缺乏聚焦探討兒童對所經歷的家庭不利事件 所感受到主觀困擾程度之研究,而目前國內只有吳明純(2007)針對客觀家庭不 利條件去探討其對兒童適應的影響,但其對家庭不利事件僅採用客觀壓力事件的 觀點加以研究,並未對兒童所經歷的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主觀困擾程度,以 及此一主觀家庭不利條件與兒童適應之關連進行探討,相關研究付之闕如,故本 研究同時重視外在環境中客觀存在的家庭不利條件對兒童生活適應影響的重要性, 同時也兼顧探討家庭不利條件對不同兒童所造成的主觀威脅感受,即為主觀家庭 不利條件,對兒童適應所造成的影響。. 15.

(30) 第二節 希望感 一、希望感之定義 Snyder(2000)指出約從1950年代起,就已出現許多希望感的相關研究,但直 到1990年代方出現系統性的希望感研究。於1950年代期間,在哲學與行為科學領 域中開始出現對「希望」本質的探討與科學研究(呂雀芬、蕭淑貞,2003)。希 望是生活中非常普遍的概念,但學術界對希望之概念卻存在相當大的分歧(任俊, 2006) 。有學者認為,希望是種主觀廣泛的概念,是種有能量的精神狀態,是為了 想得到的事物或想達成的重要目標的正向期待,並且確信未來是美好的、可能的; 希望是一種內在力量,能使人超越目前的狀態,而使自己或他人有合乎現實並充 滿生氣之未來(Herth, 1996)。也有學者認為,希望是一種複雜的、多層面的、動 態性的、過程導向的生活動力(Miller & Powers, 1988) 。即使學者對希望之概念並 未達成共識,但多數學者仍認同個體會對預期之成就與其獲得成就的願望間的關 係產生一種認知,伴隨此種認知後所產生的情緒調節力量就是希望(任俊,2006)。 Snyder(1995)指出希望係個人獨特的目標、意志力以及達成目標的方法三者間一 連串的思考過程,是個人在對目標追尋中,以動機推動個人邁向目標,以方法達 到目標的過程。並且不論是兒童或成人,其希望感均是目標導向的認知過程。之 後Snyder也將希望定義為:希望是一種正向心理動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意志 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或方法,交互而成的一種成就感(Snyder, 2002a)。 國內外研究多採用 Snyder 所提出的希望感理論,以及其對希望感的定義。故 本研究之希望感係依據 Snyder(2002a)的定義,將希望感界定為一種正向心理動 機狀態,是由目標導向式的意志力及達成目標的路徑或方法,交互而成的一種成 就感。 二、Snyder 希望理論 關於希望的理論中以 Snyder 提出的希望理論(hope theory)最具代表性,Snyder 也是研究希望對人們(尤其是兒童)之影響最深入的學者(Snyder, 1997)。其理 論最大的特點,是從結構上對希望加以分析,而使希望的培養與測量具備了可操 作性(任俊,2006)。 Snyder 的希望理論提出,希望感是種認知思考模式,包含個體達成預期目標 16.

(31) 的路徑與方法,以及完成目標的意志力兩大要素,故希望包含了三部份的互動歷 程:(1)目標:個體所追求或想擁有的目標,越是明確、重要與可行,希望感會 越高;(2)路徑思考:即能找出可行路徑方法的思維,在追尋目標過程中,特別 是遇到阻礙時,個體具有越多方法途徑達成目標,希望感越高; (3)意志力思考: 個體為了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是種來自心理的能量,同時也是種對 成功達成目標的決心之意識,引導個體運用各種方法朝向目標邁進,若缺乏此動 力,則目標不可能達成。Snyder 認為「希望感」即是路徑思考與意志力思考二者 的加總;分數愈高者,則代表希望感愈高(Snyder, 1995, 2002b;Snyder et al., 1991; Snyder et al., 1996;Snyder et al., 1997) 。以下針對希望感的重要內涵加以說明,包 含目標、路徑思考、意志力思考。 (一)目標 「目標」是個體心中所想像或想達成的事物、經驗或結果(Snyder, 1994) 。Snyder 等人(2003)指出目標為引導個體心智活動的標的物,個體將依其所設定的目標 引導後續的行動,目標指引個體一切行動,帶領個體邁向目標以達成任務。目標 必須對個體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即使存在不確定性,個體仍能保持關注與投入 (Snyder, 2000) 。有的目標可能只需短時間就能達成,有的則可能要長時間才能達 到。無論目標大小與達成目標所需時間,只要目標夠重要及有價值就會受到個體 重視。Snyder(2000)認為目標明確是必要的,且目標是希望性思考的重要指引, 目標越明確可行則希望感越高,故個體應先具備具體明確的目標。 (二)路徑思考 「路徑思考」是個體能找出一個或更多的有效方法去達成目標的思維形式,此 為順利達成目標的歷程;另一方面,遇到障礙時,能促使個體有彈性找出達成目 標的不同路徑而擁有替代方案以達成目標,此為受到阻礙必須調整作法的情況。 當遇到阻礙時,高希望感的人有高路徑思考,能依經驗知覺自己能找到較多替代 方法(Irving, Snyder, & Crowson, 1998) ,路徑思考可促進更多合理且實際的解決方 法並產生解決問題的信心,使個體具有較高的希望感(Snyder, 2002) 。故可知高路 徑思考能幫助個體具備多元可替代的方法策略,故也可增加個體危機應變能力, 更具有達成目標的動力與效率。 (三)意志力思考 17.

(32) 「意志力思考」是個體為了達成目標所需具備的強烈意志力和持續完成事物的 動力,是針對選擇好的途徑,去達到個人目標的能力。意志力思考是種心理能量, 同時也是種對成功達成目標的決心之意識,這份力量可引導個體運用各種方法朝 向目標邁進。意志力思考類似一種自我參照思考,依過去經驗來評估自己目前勝 任的程度(Snyder, 2002) 。故意志力思考是依過去經驗與先備知識為基礎持續完成 事物的動力。追求目標時,意志力思考引導個體達成目標;遇到阻礙時,更支持 個體繼續尋找最佳的解決策略。故意志力思考減少與避免個體因挫折沮喪而影響 完成目標的動力,如個體藉回想過去成功經驗提升意志力思考,並發展出朝向目 標邁進的力量。 綜上論述,希望感包含目標、路徑思考、意志力思考三個要素。希望感是一 種目標導向的認知思考歷程,可引導人們對問題採取積極方法因應,克服生活障 礙以達成目標並實現個人的理想。 而個體在追求目標的歷程中,可能會遭遇壓力,高希望感的個體與低希望感 的個體對壓力會有不同的解讀與看法,高希望感的個體視壓力為挑戰,如此積極 正向的想法會促進個體的路徑思考,使其尋找策略和方法去改變現狀,並且克服 壓力後會產生正向情緒,此正向情緒又會再回頭來支持促進個體的希望式思考 (Snyder, Harris, et al., 1991;羅文秀,2005) 。而低希望感的個體則視壓力為阻礙, 因而產生負面情緒,減弱個體的意志力,讓個體易產生與陷於負向和被動的感覺 裡(Langelle, 1989) ;低希望感的個體也容易擔憂即將到來的事件而干擾了原有的 任務,甚至會落入無法控制的負向情緒中(Onwuegbuzie & Snyder, 2000) 。低希望 感的個體也易因壓力而屈服,失去所追尋目標的方向,認為自己一定不能達成目 標,且因這些負面的認知解讀而引發的破壞性情緒,還會再回頭影響個人的情緒 反應傾向與情境式的希望想法(Snyder, Harris, et al., 1991) 。因此,在面對壓力時, 高希望感的個體較能成功因應,低希望的個體則較易落入惡性循環中。而不利的 客觀家庭條件,以及兒童對客觀家庭不利條件所感受到的主觀困擾和威脅,就是 兒童每天直接遭遇面對的主客觀壓力,故若身處家庭不利環境中的兒童能具有高 希望感,相信能幫助兒童成功因應,達到良好適應,展現出復原力。 由於 Snyder 的希望理論最具代表性和完整,故本研究即以此為基礎進行研究, 以其理論來針對兒童希望感進行測量與分析。 18.

(33) 三、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Lazarus(1976)認為適應是對環境的成功或適當的因應行為,能幫助個體達 成環境對其的要求,也能克服個體內在加諸給自己的壓力,而使個體與內在及外 在環境三者間維持和諧的關係。而在內、外在環境不斷給予壓力以及個體適應的 角力間,唯有個體不斷產生強力的動機,以及發展出新的方法,才能克服壓力, 解決問題,達到成功的適應(洪蘭,2003)。故可知若要有良好的適應,個體需 要具備高度的希望感。 哲學與行為科學領域於1950年代期間即出現對希望本質的探討與科學研究 (呂雀芬、蕭淑貞,2003),Snyder(2000)在敘述希望理論之發展時,也指出在 1950至1960 年代間,許多研究中都出現了希望感,但當時的希望感概念只是個體 為達目標所做的正面期望,直到1970年代,希望感才被廣泛運用在健康和心理層 面上。許多關於壓力、因應與疾病的研究,皆顯示出希望感與較好的適應有關, 如具有高希望感者有較佳的整體適應和社會適應 (Kwon, 2002);且希望感能使人 面對逆境、緩衝壓力、有效因應疾病,對生理、心理及社會的調適與適應皆有正 面影響(如,Herth, 1989;Stoner & Keamper, 1985) 。Herth(1989)更指出,希望 感是個體在面對各種壓力情境中之緩衝壓力因子與因應調適策略,也就是說,希 望感在逆境中能做為個體的保護因子,幫助個體達到較佳的適應。 Snyder 與其同儕(1991)以大學生、進行心理治療門診病人及住院病人為對 象之研究,結果同樣發現病人的希望感分數顯著低於大學生,並且高希望感之大 學生比低希望感的大學生更有信心、動力與意願去挑戰生活目標,也能發展出較 多因應策略和方法試圖去解決困境,當處於壓力環境中,他們也會保持多種可能 性並尋找不同方法以達目標,在在顯示希望感與心理健康有正相關。由於適應被 認作心理健康的表徵,且大有取代「心理健康」一詞的趨勢(吳新華,1993) ,故 可知希望感與生活適應息息相關。 Affleck & Tennen(1996)同樣也指出,相較於低希望感的個體,高希望感的 個體較有意願面對和去因應壓力,故能產生較多的因應策略,也願意去嘗試這些 方法處理壓力。當他們遇到困難時會尋求家人或朋友幫忙,且在人際互動上多抱 持正向的看法,與他人也有較多行為與情感的互動、有較低之寂寞感、也願意接 受社會支持,因而他們有較佳的社會適應能力,能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在與朋 19.

(34) 友之間及婚後姻親家庭的相處上都有較佳的社會適應(Snyder,2002a)。故可知 當個體具有高希望感時,往往樂於與他人接觸和互動,能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 有較佳的人際和社會適應。他們也具有較高之自我價值感、生活滿意度和以及較 低程度的憂鬱(Chang, 2003)。此外,相較於低希望感的青少年,高希望感的青 少年也較不會產生外向性的行為問題(Barnum, Snyder, Rapoff, Mani, & Thompson, 1998; Ciarrochi, Heaven, & Davies, 2007) 。可見高希望感的個體通常心理適應較佳、 自我調適能力也較好(Kwon, 2002)。希望感亦是幫助個體達到良好心理適應和 個體自我調適的重要因素(唐淑華,2004;Snyder et al., 2002)。當追求目標過程 中遇到阻礙時,高希望感的個體有較佳的適應能力,因而較不易產生負面情緒。 高希望感的個體在面臨困難任務時,也較不易陷於負面情緒中(Snyder, Lehman, Kluck, & Monsson, 2006)。故可知在個體情緒的認知評估歷程中,希望感具備核 心的中介角色。希望感能夠引發與催化個體的自尊與生活目標,讓個體有正向的 思考,並且幫助個體維持良好的人際互動並使個體有意願尋求協助,進而降低負 向情緒困擾,達到較佳的生活適應。 故知具有高希望感的個體能運用有助於提升及維持良好適應狀況的想法或策 略,以預防或協助改善其身心不適的情形,因此能有較佳的生活適應。此外,當 追求目標過程中遇到阻礙時,希望感能幫助個體激發正向的思考並且使個體願意 積極求助,並在逆境中找到最好的方法面對挑戰克服困難,也更有動機去追求目 標。故知希望感不只能在沒有遇到阻礙時促進個體成功,當個體面對阻礙或逆境 時更有所幫助。 四、希望感對於兒童的重要意義 希望感對兒童來說相當關鍵,Snyder(2002b)指出個體的路徑思考與意志力 思考從孩童時期便開始學習,大部分人之所以缺乏希望感,就是因為在成長過程 中未能接受希望式思考的教導,而無從學得希望式的思考,或是在兒童時期就因 過多的挫折而被迫摧毀希望式的想法。施周明(2008)也認為希望隱含著對未來 的期望,不僅左右人類生活的方向,也是人類存在的基礎,特別是在國小階段的 心理發展中,兒童的生活經驗將影響其目標追求的認知,也同時影響到個人對未 來的期望,故希望感對兒童來說更是重要。任俊(2006)更提出若個體從小就對 未來充滿希望,會對其將來的生活產生永久性的積極影響。特別是希望感能協助 20.

(35) 個體在遭遇生活重大壓力事件時保持彈性,並具備因應性策略(Horton & Wallander, 2001; Lewis & Kliewer, 1996),並且希望感能協助兒童在遭遇壓力事件時,有效提 升兒童的整體生活滿意度,當兒童壓力越大時,越能顯現出希望感的功能(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 。故希望感是因應變動環境和逆境中相當重要的穩定因素, 特別是在如今動盪的時代,希望感是兒童在此世代生存和良好適應的重要因素。 許多以 Snyder之希望理論為研究架構,研究對象為兒童與青少年的相關實證 研究,也印證了希望感對兒童的重要性。希望感能協助兒童在面對生活改變、壓 力或考驗時,更易達成自我需求與環境要求間的平衡,有較佳的生活適應。如國 外學者以兒童希望量表(Snyder,1997)調查學生的希望感,發現具高希望感的學 生具有較佳的個人適應、生活滿意度。 (Gilman, Dooley, & Florell, 2006) 。McNeal、 Handwerk、Clinton 和 Roberts(2006)研究也指出,在庇護機構中有情緒或行為 困擾之青少年在接受希望思考訓練治療六個月後,意志力思考達到顯著地增加。 並且希望感教學有助於青少年發展正向自我概念與優勢能力(Snyder, Lopez, Shorey, Rand,& Feldman, 2003) 。國內學者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 以國小、國中及高中生為對象之研究結果也顯示,希望、樂觀與學業成就呈現高 度的正相關,顯示越有希望感、越樂觀的學生,不論小學生、中學生或高中生, 其學業成就表現越好,並且希望感也能預測學業成就。唐淑華(2004,2005)也 曾針對青少年之希望感進行一系列研究,結果顯示希望感對學生有其正向的影響, 高希望感的學生面臨生活困境時,有較高的抗壓性,也較能克服難題;另外,增 加學生的意志力思考,能幫助學生提升其對學業失敗之容忍力,而能降低課業所 帶來的壓力。吳宗弘(2009)對國小高年級兒童的家庭結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 的研究中也發現,國小高年級兒童之希望感與生活適應中個人、家庭、學校、人 際適應四個層面均有顯著正相關,越有希望感的兒童,其各項生活適應越好。故 若能提升兒童的希望感,訓練兒童在面對挑戰時,能在解決問題上有更高的動機、 更多的方法,即能幫助提升兒童的生活適應。李秀媚(2009)則運用希望感團體 方案提升國小四年級被同儕忽視的兒童在社交技巧上的輔導效果,亦顯示希望感 可增進兒童社會技巧、社交地位與正向經驗,而對兒童生活適應有所助益。綜上 所述,若兒童具備高的希望感,就能明確清楚自己的目標,有方法與充滿動機, 有較多正面的能量,在遭遇生活重大壓力事件和不利因子時保持彈性,並具備因 21.

(36) 應性策略,有更多彈性和能力去達到更好的適應。 綜上所述,希望感在逆境中能做為個體的保護因子,幫助個體達到較正面的適. 應。其與個體生理、心理及社會等方面的適應皆息息相關,並且個體在面臨壓力 情境或生活困境時,透過較高的希望感,個體得以能有較好的因應策略以及較正 面的適應結果。特別是對兒童來說,希望感更是關鍵,希望感不僅能減緩兒童所 面臨的逆境壓力、幫助兒童度過內外在經歷的危機,也有助於兒童在不同層面上 順利成長和適應。希望感是幫助兒童提升生活適應,朝向更積極方向思考和努力 的內在力量,讓處於家庭不利環境中的兒童得以發展出復原力,在逆境的威脅下 仍能有正向適應,而非只能受限於外在難以改變的家庭不利背景條件。然而,從 上述希望感的相關研究中,也可發現國內學者對國小兒童的希望感的討論仍屬起 步階段,目前主要只有黃德祥、謝龍卿、薛秀宜、洪佩圓(2003) ;施周明(2008); 吳宗弘(2009)等人之研究,探討身處全面性不利家庭環境之兒童希望感與生活 適應之研究更是付之闕如。故本研究欲加以探討身處家庭不利條件之高危機兒童 的希望感在家庭不利條件與生活適應之間所扮演的角色與當中的保護機制,以協 助身處家庭不利條件的兒童培養與增強希望感。 本研究預期希望感是兒童的保護因子,縱使在家庭不利環境中成長的兒童, 如有較高的希望感,會有較高的意志力和抗壓性,也能發展出較多因應策略試圖 解決困境,較易達成自我設定的目標,而有較佳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適應。. 第三節. 生活適應. 一、生活適應之定義 「適應」一詞源自達爾文於 1859 年所提出的進化論,其代表生物為了生存, 必須適度改變自己,以和所處的環境互相配合。之後「適應」就在日常生活中廣 為使用。後來適應的概念被引進心理學領域,被用來說明個體與所處之社會環境 奮鬥的過程(吳新華,1996) 。而現今一般所說的「適應」 ,指的就是「生活適應」 (陳貴龍,1987) 。心理學家 Piaget 則以調適(accommodation)與同化(assimilation) 來說明適應。同化係指個人接收新訊息,將其併入已存在的認知結構中,調適則 22.

(37) 是改變個人的認知結構,以納入新知識以解釋人類心理調適的歷程,而當同化作 用與調適作用達到平衡的狀態就是適應(張春興,1996)。 在研究適應的學者中,以 Arkoff 對適應所下的定義最常為其他研究者所採用。 Arkoff(1968)將適應定義為個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指個體與環境相互影響,最 後達到雙方彼此和諧一致的狀態。個體會不斷追求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以達成目 的,同時也承受環境中的壓力。為了達到個體與環境和諧一致的狀態,有時會是 個體改變所處環境來滿足其自身需求,有時則是個體調整自己以順應所處環境。 故適應良好的個體能使其內在需求與外在環境達到和諧,一方面能符合環境要求, 一方面也能因應自身內在產生的壓力,故適應不僅是雙向的,同時也是動態的。 (引 自羅婉麗,2001) 。Lazarus(1976)則認為適應是對環境之成功或適當因應的行為, 能幫助個體達成環境對其的要求並克服個體內部加諸於其身的壓力,而使個體與 內在及外在環境三者間能維持和諧的關係。也就是說,在內、外在環境不斷給予 壓力以及個體適應間的角力中,只有當個體能不斷產生強烈的動機,以及發展出 新的方法,才能克服壓力,解決問題,達到成功的適應(引自洪蘭,2003) 。適應 也被認為是心理健康的表徵,並且大有取代「心理健康」的趨勢(吳新華,1993)。 賈馥茗(1968)則指出「調適」在心理學上幾乎與健康成了同義字,大致上來說, 良好調適、適應即為心理健康。 簡茂發(1986)指出適應不僅是結果之成就,同時也是當中的過程。在動態 層面,適應是個體為滿足自身生理、心理及社會需求,而在環境中解決困難,以 及在朝向自我實現的歷程中,力求與環境的和諧;在靜態層面,適應是指個人的 需求在環境中得到滿足之狀態。吳武典、洪有義(1987)則認為,人類的適應過 程常包含個體的行動動機,或當有需求產生了個體的不平衡狀態後,個體就會設 定目標並採取行動改變此不平衡狀態。在行動中可能會遭遇阻礙而無法達成目標 而使個體感到挫折、衝突或焦慮,但只要個體能積極克服阻礙,就可能達成目標。 故生活適應也包含了如何因應所遭遇的危機與壓力,並實現目標、達成目的的過 程。 綜上所述,整理各派學者對適應的看法,生活適應大致可分為兩個面向,亦 即個體的適應歷程與適應結果。前者意指個體為滿足內在需求,以適應環境或克 服困境的一種持續動態過程;後者則強調個體與環境的互動,能維持一種和諧的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識別懷疑受虐待兒童 及處理虐兒個案的原則..

Family with marital couple owns sufficient economic resources, parents with healthy mental usually spend more time to accompany and take care of children, therefore the children's

The purpos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o find the factors of raising pets and to study whether the gender, age, identity, marital status, children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refore, the focus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tire companies in Taiwan rubber industry, discuss the issues of manufacturing, marketing and

本研究以取自石門水庫地區之低塑性黏土為研究對象,以浸水直

吸取更多課本以外之課外知識。基於此,本研究希望可以透過實際觀察、焦 點訪談的研究過程當中去發現學生學習之情況及態度,探討是否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research does a survey on their children’s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the life adjustment at school, and studies how the backgrounds of the mothers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