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復原力

一、復原力之起源與發展

1950 年代開始出現復原力的概念,其被視為一種能協助個人適應壓力情境或 不利環境的個人特質(Block & Kremen, 1996),這是從心理脈絡(psychological context)觀點看待復原力。而從復原力研究發展趨勢來看,復原力相關研究始於

29

1970 年代,最早研究對象以兒童和青少年為主,研究焦點為探討負面生活經驗所 可能對個體造成的不利影響。但研究發現,即使處於相當不利的環境中,仍有許 多人可免於負面結果產生,達到正向適應。如探討復原力最經典的研究,Werner 和 Smith(1998)長期追蹤近七百名 1955 年出生在夏威夷 Kauai 島上兒童的生活,觀 察與紀錄他們多樣化的生物、心理與社會的危機因子,以及這些危機因子的衝擊。

其中有 210 位兒童從 2 歲時就暴露在許多危機因子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情況中,例 如貧窮、家庭解組、父母有精神疾病等,這些兒童被定義為高危險群。當他們成 長到 18 歲後,三分之二的高危機兒童如預期般的出現適應不良問題,如學校表現 不佳、觸犯法律的行為等,但另外三分之一的高危機兒童卻有正向的發展適應,

表現出有能力、展現自信且日後維持穩定的婚姻和工作。另外在英國倫敦,Rutter

(1987)以倫敦的內城及 Wight 島內,生長在家庭過度擁擠、父親有犯罪行為、

家庭社經地位低、母親有精神病等家庭中的兒童為對象進行研究。其研究則發現 單一危險因子並不會對兒童造成重大影響,但多重危險因子就可能減少兒童獲得 良好發展的機會,其研究同時也顯示某些保護因子確實能減少及緩衝危險因子帶 來的衝擊。這些研究發現,即使在高危機家庭裡成長,有些兒童仍能有良好的適 應,而使後續研究焦點從傳統的危機處理和缺陷觀點,開始移轉到重視個體的優 勢能力與資源。故了解有何保護因子或機制使個體能克服困境,就是復原力研究 探討的重要方向(Miller, Brehm & Whitehouse, 1998)。

之後復原力研究者改從生態脈絡(ecological context)的觀點來看待復原力,

復原力的概念也隨之擴大,從單項的測量結果變成視復原力為個人與環境互動的 過程(Holaday & McPhearson, 1997)。同時重視探討復原力概念中的兩大內涵:危 險因子與保護因子。危險因子包含了生活重大事件、特定壓力源,與多重危險的 匯集,生活重大事件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不順利事件及其影響,如父母離異;特定 壓力源是生活環境中特定的不利事件,如長期生病;多重危險的匯集指的則是社 經地位和家庭特性,如單親。保護因子為個人的正面特質與優勢能力,以及環境 中的各種資源。擁有越多保護因子與越少的危機因子的個體,越能發展出復原力

(Pollard, Hawkins, & Arthur, 1999)。故可知復原力是種動態歷程,是能夠加以去 改變與發展的,而當中的保護機制如何產生即為研究的重心。

綜上所述,早期復原力研究著重了解怎樣的能力與特質讓個人身處困境卻能

30

有正向適應,故著重探索與尋找能使個體在逆境威脅下,仍能成功適應的保護因 子。之後研究轉為探索個體特質如何與環境交互作用而產生保護機制。復原力的 概念改變了過去心理病理學的研究焦點,從「缺陷觀點」轉移到「尋找優勢、保 護因子」再到「如何建立正向的保護因子」的研究取向上,研究為何這些保護因 子能幫助個體抵抗壓力,是否有可預期、可改變的特質、機制,以及交互作用過 程,使高危機的個體依舊能達到正向適應結果(林亮岑,2001)。

二、復原力之定義

復原力是一種多面向的現象,無法用單一指標表示,故常用操作性定義來描 述復原力的意涵。然而,儘管復原力日益受到重視,相關研究也蓬勃發展,但學 者指出,復原力的定義仍是多元與模糊的,缺乏一致的操作性定義(Luthar, Cicchetti,

& Becker, 2000)。這是因復原力研究雖多,但因著眼於不同層面,故復原力也發展 出多元的觀點,而難以為復原力下一個十足精確的界定。1950 年代開始出現復原 力的概念,是從心理脈絡的觀點去看待復原力,將復原力視為一種能協助個人適 應壓力情境或不利環境的個人特質(Block & Kremen, 1996)。Benard(1995)同樣 也認為復原力是一組與生俱來的特質,使得個體在發展過程中若遭遇高危險情境 時,依舊能成功的適應。

但之後有學者提出復原力不僅只是一種個人特質,它更會受到環境因素的影 響,是個體與環境二者彼此交互作用後而生的產物(Mrazek & Mrazek, 1987),亦 即從生態脈絡的觀點去看待復原力。如 Rutter(1987)認為復原力是對壓力和創傷 事件的正向積極反應,是一種如何面對危機情境的動態歷程,而非一種固定的特 質,復原力研究目的應在研究為何這些保護因子能幫助個體對抗壓力,強調人與 環境雙方面的互動過程。Luthar, Cicchetti 和 Becker(2000)也指出,復原力意指 個體即使經歷顯著的威脅或逆境,卻依舊能達成正向成功適應的一種動態的過程,

故復原力的展現需包含下列兩項關鍵性的概念:(一)個體需暴露於顯著的威脅或 嚴厲的逆境當中,(二)即使在逆境當中,個體仍能達成正向的成功適應。

從生態脈絡的觀點看來,於復原歷程中使個體得以克服壓力,緩衝逆境負面 影響的正向特質被稱為保護因子或復原力因子,保護因子即是建構復原力的因素

(鄭秀足,2004),而個人特質也就是建構復原力的主要核心所在(顏郁心,2002)。

另外,生態系統觀認為個人獲得良好之適應結果是源自個人內外在保護因子對危

31

險因子的緩衝機制,但外在保護因子也必須透過個人的內在保護因子加以啟動連 結,如個人要具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或人際智慧,才能獲得家人支持或同儕關係等 外在保護因子(鄭秀足,2004)。陳雅玲(2006)研究也發現,個人及社會的保護 因子間有很強的交互關係。有些保護因子單獨出現時沒有很大作用,而是必需在 特定情況與脈絡下,伴隨其他保護因子出現才能發揮功能。例如父母良好的教養 方式是兒童適應的保護因子,然而,儘管父母關愛、尊重的教養方式對兒童復原 力發展有提昇作用,但這種教養方式往往需要伴隨兒童個人的人格特質才能發揮 作用。

因此,若欲探討復原力,必須在生態系統觀中去探討個人的內在保護因子,

如此即與心理脈絡觀的主張相符。亦即心理脈絡觀強調具有復原力的個體是擁有 某些特質、技巧或能力,讓身處壓力情境下的個體得以運用之,藉由發揮這些特 質、技巧或能力來克服逆境、重獲正向適應(Jew, Green, & Kroger, 1999)。

探討復原力的前提不僅是個體需暴露於顯著的威脅或嚴厲的逆境當中,並且 即使在逆境當中,個體依舊能達成正向的成功適應。更重要的是,研究復原力還 必須探討復原力的動力運作。Masten, Hubbard, Gest, Tellegen, Garmezy 和 Ramirez

(1999)提出三個檢視復原力動力運作的基本原則,首先,逆境的長期負面衝擊 會在個體適應的過程中發生;其次,發展任務可用來檢視個體的發展狀況,與作 為預測潛在問題發生的警訊的重要指標;第三,個體的心理社會資源等保護因子 的可用性能對抗或減緩逆境的衝擊與影響。故知復原力研究必須探討三個重點:

逆境的衝擊、適應的指標、與心理社會資源等保護因子的效果。

綜合各家學者的說法,研究者認為,復原力是個體遭遇到危機情境如壓力等,

而採取正向、積極的反應、選擇以抵抗危機情境的威脅進而達到成功的適應。使 個體雖身處於逆境當中,仍然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而能夠發展出健康的因應行 為及正向的適應結果。

目前國內對 resilience 的翻譯有「堅毅力」、「自我韌性(ego-resilience)」、「耐 撞性」、以及復原力等等。「堅毅力」是多種因素的組合,其能幫助兒童因應與克 服生活中的困難與逆境(李政隆,1996);「自我韌性」則是指個體有豐富而機智 的適應能力去改變情境或應付環境中的偶發事件,分析外在環境要求的限制與自 我行為可能性彼此間的適配程度,並能彈性運用問題解決策略去解決自我與環境

32

間的衝突(郭芳君,2003);而「耐撞性」指的則是在不利之情境中,個體依然能 成功因應,適應任何變化,並不會因環境中存在困境因而就偏離正常發展的軌道

(胡淑惠,1997);而其中以「復原力」的翻譯最能充分反映 resilience 字面上的意 義及其背後所蘊含的深意(李俊良,2000)。但陳金定(2006)則認為國內研究所 指稱的「復原力」 其實只是保護因子的概念,其則根據 Curtis 和 Cicchetti(2003)

對復原力的概念,將復原力翻譯為「復原性適應」,認為如此才能兼容復原、與歷 程三個概念。但因多數學者仍將復原力視為適應歷程,或是讓個體正向適應的能 力。故本研究仍採取「復原力」做為 resilience 的翻譯,循此觀點做復原力內涵的 統整。

復原力的內涵

曾文志(2005a)認為,復原力的核心概念包括三個關鍵的命題,首先,復原 力是發生於顯著的逆境背景之中;其次,復原力展現出正向適應的結果;第三,

復原力反映了動力的運作,此處的動力運作指的是在保護機制中,具有加強維持 正向適應的保護因子。故復原力研究往往針對經歷逆境的高危機個體,檢視其內 在心理特質或環境資源對其適應結果的貢獻,而將當中具有正向效果的心理社會

復原力反映了動力的運作,此處的動力運作指的是在保護機制中,具有加強維持 正向適應的保護因子。故復原力研究往往針對經歷逆境的高危機個體,檢視其內 在心理特質或環境資源對其適應結果的貢獻,而將當中具有正向效果的心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