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命名制度的變遷與影響

第四章 人名登記:面對國家的名制變遷

第二節 命名制度的變遷與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4

(三)改漢姓漢名對原住民社會的影響

改漢姓漢名對原住民社會的影響,大部份來自於當時改姓名過程的粗糙,在 三個月內完成此項工作,對原住民各族的「姓氏」觀念、社會組織完全沒有深入 了解就強力執行,造成當前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亂倫的社會壓力,台灣原住民 各族都有近親通婚的禁忌,其中有明顯父系氏族社會組織特性的是賽夏、布農、

鄒三族,和漢文化的「姓氏」觀念比較能相容,這三族在改漢姓漢名時有不同的 遭遇,賽夏族是再次使用清代所賜漢字姓,雖有小混亂但沒有大問題,阿里山鄒 族聚居的中心地區,所改漢字姓和日治時期所改日本姓氏有較好的對應,所使用 漢字姓和其原先的氏族組織衝突不大,布農族的問題最嚴重,氏族相當分散,目 前是同一氏族的成員分布不同縣市,且冠上不同的漢姓,年輕一代有亂倫通婚的 事實產生,而犯了民族嚴重的禁忌,布農族人認為都是冠漢姓惹禍。氏族制嚴明 的社會都有問題,更何況是其他的族呢!

原住民社會全面改漢姓漢名後,上學、當兵、買賣、繼承等,所有的社會活 動都必需使用漢式姓名,雖然有許多老人是漢字文盲,但仍然必需使用此為正式 名,傳統的族名,只有在部落社會生活才得以使用,出了家鄉就失去使用的場域。

近七十年來,有許多原住民族人融入了漢族社會後,慢慢地遺忘族語,不認識自 己的族名或名制文化,以致民族文化最底層的個人符號或家族標記,淪為即將消 失的「遺產」。無論賜姓或改姓名,原姓民族都處於被宰制的次文化劣勢地位,

而其文化泉源也因不同的統治者的姓名政策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第二節 命名制度的變遷與影響

原住民的傳統名制,其實質意義深遠,它除了體現原住民與大自然的關係,

也標示了社會的分工,並且是族群認同的重要維繫。臺灣原住民各族,由於親族 組織、社會結構、風俗等各方面文化差異甚大,也表現出原住民各項文化的多樣 性,但是各族在傳統名制的使用,卻落入同樣乖謬的命運。部落,隨著清朝時期 的賜姓政策,日本時代戶籍登記與改日本姓名政策,以及民國政府時期全面改漢 姓漢名政策,硬是將陌生的身分符號加註在原住民身上,使部落原有的社會組織、

身分地位、尊榮與認同,因著姓氏的更迭逐漸消失殆盡,也使得原住民以姓名為 媒介所形成的族群文化與親情脈絡連帶完全瓦解,原本可由姓名中清楚看出的氏 族別完全被打破,以至於有近親通婚的亂倫悲劇。

由於日治時期原住民族姓名藉由戶籍登記而文字化的情形來看,日本政府對

於有類似「姓」的氏族名制和家名制社會,進行較多朝固定姓名制的改動,如果 不推行改日本姓名的後續政策的話,這些族的名制應該會朝「永續性的姓名制」

發展。1938 年(昭和 13)後,日本政權以警察力量積極介入,使原住民族全社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5

性改日本姓名。就原住民族社會而言,全社性改日本姓名是被迫的,只有在戶籍 簿上當作正式名的意義,族人間大都只記得自己或家人的傳統名字,但問及同年 齡其他人的日本名字時都說不出來,因為大家彼此生活中大多數仍以傳統名字相 互稱呼,日治時期的改日本名字,對原住民各族短期內沒有影響,因為沒幾年台 灣光復後,所有人必須另外取漢人名字﹝王雅萍 1994:83-91﹞。臺灣光復後的姓名政策,

對原住民族社會的影響深遠,從改名換姓的議題上來看,「姓」的重要性遠在「名」

(個人名)之上。因為「名」只是一種文化的表徵,而「姓」的使用卻可以影響 到社會結構和民族的維繫﹝林修澈 1997:10﹞

一、 排灣族:不變?

排灣族在嚴謹的社會組織與階層制度下,其命名制度,不僅是用來辨識人我 之間的符號,名字本身就是一個文化的訊息,反映出一個人的生命史與家族史,

就像嬰兒出生之後,依其家族的「名庫」把名字注入到該嬰兒的生命及身體裡

(pacebue ta ngadan)158,好讓承襲祖先名字的子孫,能傳承先祖對部落或族人 有偉大的功績與貢獻。在排灣族的命名制度,家名部分,傳統上是由 Vusam(長 嗣)繼承,餘嗣分戶後必須另取家名,從 Vusam(長嗣)的立場觀之,在名制上 有「姓」的永續性觀念,但從餘嗣的角度而論,卻是沒有「姓」的永續性觀念,

因為必須另外從家族的「家屋名庫」中擇一家名做為該家屋之名,所以排灣族在 傳統的命名制度上,被歸類在非永續性的家名制結構。餘嗣分戶另取家名時,其 家名是從家族的「名庫」而來,該戶首先仍以家族擁有的家屋名譜優先承襲使用,

俟因其他因素或遇占卜吉凶必須另外尋找適合之家名外,以襲名為主,創名為輔。

「個人名」部分,對於剛加入家族體系的嬰兒,從家族的「個人名譜(名庫)」, 依據該嬰兒出生的家庭輩分與次序,命定一個屬於他(她)自己個人的名字,名 字的命定,與家名同,以襲名為主,創名為輔。

(一)社會變遷與家屋名的現代衝擊

排灣族傳統的名制,幾千年的時間延續了排灣族的家庭與社會組織的命脈,

但近百年來,傳統命名方式屢遭外來強權制度的挑戰,進而受到強迫更改姓名制 度,傳統的命名制度已逐漸被淡忘甚至紊亂的夾雜使用在一般家庭中,尤其在傳 統頭目制度式微的環境之下,Vusam(長嗣)制度的背棄或是命名以「攀高貶低」

的情形越來越嚴重,形成家屋名或個人名不再依尊卑倫理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 嚴重,難怪有人說:「部落已經都是頭目或貴族家族,已經沒有平民了」,那是因 為經過徹底全面的改名換姓以及長期相互通婚的情況下,貴族與平民通婚生子之 後,其家屋或子女的命名都會使用貴族階級之家名或個人名字,而偋棄一般階層 之名字,結果部落許多人,不管有無血緣關係或不論輩份高低,相同名字重複者

158 原住民族電視台排灣族語節目,針對排灣族命名制度的介紹(於 2015 年 9 月 4 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7

名除了必須要有妥善配套措施,建議使用漢姓漢名方式,再選用目前台灣居民沒 有的姓氏之漢字為姓,似可與賽夏族同樣達到延續民族文化的功能。

(三)攀高貶低的大頭目症

傳統的命名制度受到環境的影響,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尤其族人趨之若鶩的 心態,一定攀高貶低選擇屬於較高位階的名譜,而鮮少反省是否與家族身分恰不 恰當等問題。可見,當下許多族人在為孩子命名時,似乎已經不太清楚命名的制 度或重要性,反而在家族間的聯姻之後,一股腦地朝向較高階級家族好聽的、好 的名字或身分階級較高、較有地位的名字優先為孩子命名,卻忘記應該忠於自己 家族的名字優先使用並承繼祖先重要的歷史事蹟,這種情形普遍的發生在每一個 部落,造成許多家族的男(女)性名字不斷的流失或被遺忘(顯有消失的危機), 最後大家使用的名字集中在只剩那些精挑細選的所謂好的名字,結果部落到處同 名字的人非常的多,已經無法確實的辨認或分別那些名字是哪一家族的,那些名 字具有歷史上特殊性的意義,那些祖先的名字曾經是部落裡是大家值得效法學習 的。不過,近來族人有反省的趨勢,例如曾華德 Palacasau tjivuluwan 屬於白鷺部 落的頭目家族(Tjamatjaan 家族),以前為孩子或長孫命名時,都會用大頭目 Tjaluljivak 或 Djiljuvekan 等家族的名字,但是為了追溯紀念自己 Palacasau 家族 祖先的名字,近來為自己另一個孫子取名為 Adjunangan(土地之意),這個名字 其實非常的好而且深富意義,但卻不敵大頭目 Tjaluljivak 或 Djiljuvekan 等家族 的名字,所以以前不常被使用。

(四)傳統名制的流失

根據張金生 2002 年研究調查新化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歷史﹝張金生 2002:46-47﹞, 結果認為新化村有 142 戶,按照排灣族的家庭制度,依俗應該有 142 個家名才對,

但自光復以來,結婚儀式漢化,一切禮儀從簡,而把村內的傳統結婚儀式,視為 陋俗,因此,封立「家名」的習慣就此作罷。殊不知,對於排灣族家名的功能,除 了像門牌容易被郵差辨識外,還可以追溯家族淵源,排灣族的家名在各部落皆有 其關連性,一般不成文的規定,在同一個部落不可以有相同的家名,而排灣族人 對家之命名,習慣用舊部落家族所使用的家名,方便爾後保持彼此間之淵源關係,

然對不屬自家源流的家名,他人絕不敢擅自使用,否則如遭他人問說「此名何來

」﹖如果不知所措或答非所問,容易遭人謾罵或懷疑,並引起眾人的譏諷而無地 自容。目前新化村擁有的家屋名,根據張金生研究訪談結果,統計大約僅剩 37 個家名,然而若從這 37 個家名當中,追溯祖源,可以分為源自六個頭目家族,

即是 Vaviluwan、tjamalja、Pacekelj、Kavulungan、Padjulu、Kzangiljan 等六家頭目

卑南 91 31.59 5 布農 59 20.48 5 雅美 37 12.84 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58

家族。

表 三十:達仁鄉新化村家屋名譜使用狀況統計表 戶數 家屋

名譜

頭目家 屋名譜

舊部落(一)與現今部落(二)家屋名譜數比較 142

37 筆 6 筆 舊部落家族所使用的家屋名譜數(一)

開創部落 Kuvaleng

Tjuavangas Kaquvuljang

Tjukakuljai 東 Tjivavau 西 Tjivavau 5 筆 32 筆 36 筆 30 筆 現今部落家族所使用的家屋名譜數(二)

Malulaljeng Kalinavelje Kinivaliyang Pinacayang 5 筆 10 筆 8 筆 9 筆

資料來源:參考張金生(2002),筆者彙整

時代變遷,漢姓漢名與原住民統名字連結(比較突兀的姓名連結),或選取

時代變遷,漢姓漢名與原住民統名字連結(比較突兀的姓名連結),或選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