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問題導向學習理論

一、問題導向學習的起源

二十世紀初期,美國與加拿大的高等教育,特別是醫學教育,開 始準備改革,主要的原因之一是許多經營不善與私立的醫學院培養超 過需求數量的醫生(Flexner, 1910)。卡內基協會(Carnegie Commision)

憂慮高等教育的品質,委託 Flexner 進行美加醫學院全面性的檢測,

在他的報告中強烈地建議醫學教育應該回歸到大學教育系統之中,課 程內容必須包含學術訓練以及臨床實務兩個部分,並且與科學領域相 互緊密連結(Savin-Baden & Major, 2004)。這份報告提高醫學教育可 信賴性的需求,也面臨另外一些問題,畢業的學生缺乏適當解決問題 與批判思考的技能。傳統的醫學教育似乎無法因應 Flexner 這樣的挑 戰,而研究顯示在傳統教室中的學習,學生常會忘記大部分的內容而 成效不佳,導致解決問題技能變差(Barrows & Bennett, 1972; Camp, 1996; Levine & Forman, 1973)。

1966 年加拿大 McMaster 大學醫學院計畫在 Ontario 設立新的附 屬醫院與學校,提供一個全新導向醫學教育的發展機會(Haslett, 2001)。在多年的質疑、爭議、討論與計畫,1969 年開始第一個班級 19 位學生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與教學,McMaster 大學的努力獲得教 師與學生的成功(Barrows & Tamblyn, 1976, 1977; Camp, 1996)。

Barrows 與 Tamblyn,問題導向學習最早的開始者,描述說明如同實 際醫生一樣的態度,聚焦在病人問題激勵學習,學生以小組方式進 行,使用紙卡呈現一套問題(problem pack)取代傳統講述(Barrows

& Tamblyn, 1977),問題場景能夠鼓勵學生將自己涉入學習的過程中。

在 McMaster 大學開始問題導向學習教學之後,很快地有兩所醫 學學校:1975 年荷蘭的 Maastricht 大學以及 1978 年澳洲的 Newcastle 大學,修正調整 McMaster 大學的模式,發展自己的問題導向學習課

程與教學模式(Clarke, 1978)。事實上,除了影響世界所有醫學教育 之外,這三所大學也彼此相互影響。Barrows(2000)曾經提到,許 多在 Maastricht 與 Newcastle 大學任教的教師,會花費數月到數年的 時間留在 McMaster 大學發展新的課程與教學研究,這些學者在意見 想法滋養與相互交流之下,讓問題導向學習更加成長茁壯。

1980 年代更多傳統課程的醫學院開始發展可以交替選擇與同時 平行進行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做為學生不同的選擇,New Mexico 大學於 1979 年導入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就是一個例子,Southern Illinois 大學則在 1981 年導入採取前兩年問題導向學習課程教學漸進 模式,Harvard 大學發展整合式問題導向學習課程,在 1985 年完成傳 統講述教學課程散佈在問題導向學習教學課程之中的模式(Allen &

Coulson, 2000; Donner & Bickley, 1993; Savery & Duffy, 1994),問題導 向學習的課程與教學快速地散布到全世界各國的醫學教育,Camp

(1996)認為這是本世紀重要的教育運動之一。

問題導向學習開始於 1960 年代中期發展,但其思想理念可以追 朔至 John Dewey(1944)的想法,他認為教師應該經由彰顯學生調 查與創造的自然本性進行教學。除了醫學與醫療相關領域,問題導向 學習教學導向對於培養專業技能的實務學習者似乎是非常適合的教 學策略,因此受到許多專業領域的高等教育歡迎。從醫學教育的獨 佔,廣泛地應用到更多其他教育領域實行教學,例如 Woods(1994)

在 McMaster 大學電機工程系發展問題導向學習模式教學、Ohio 大學 企業管理系推出大四整年的問題導向學習課程(Milter & Stinson, 1995),正面的學習成果更加快問題導向學習的教學應用,不管在建 築、法律、經濟、科學與師培教育領域的應用都可以看見,Boud 與 Felleti(1997)也曾提出在許多不同學科領域問題導向學習應用的整 體回顧。國內已有許多醫學院與研究所使用問題導向學習進行教學而

逐漸受到學者重視,同時也開始運用在教育領域之上,如何應用問題 導向學習的原理讓餐旅教育學生具有解決問題與終身學習的能力,實 在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二、問題導向學習的意義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以下簡稱PBL)在文獻 中的意義被不同的方式描述與解釋,PBL過去習慣被認為是眾多背景 脈絡性導向教學方法,主要的教與學根植在許多具體實際的問題之上

(Evenson & Hmelo, 2000),這樣以具體實際問題為焦點的最初學習 過程就成為大部分PBL開始定義的核心。例如 Barrows和Tamblyn

(1980)將PBL定義為使學習者朝向理解或解決一個問題的工作過程 而獲得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過程首先遭遇問題,而這些問題成為問題 解決或推理技能應用的促進因素,同時也成為研究或搜尋可能解決問 題機制所需要的知識與訊息。PBL學習的起始點應該是一個學習者想 要解決的問題或謎題(Boud, 1987),Albanese與Mitchell(1993)更 清楚定義從最根本的角度而言,PBL是一個具有使用病患問題為背 景,讓學生學習問題解決技能並獲得基本臨床科學知識的特徵的教學 方法。

Boud(1985)認為PBL應該根據學科領域本質與課程特定目標而 不同,重要的是學生為中心而不是問題為中心,展現PBL多元層面的 本質。Vernon與Blake(1993)從教學設計內容、學生認知過程與教 師角色定義PBL為一種教學方法,強調(一)真實或假設的臨床案例 研究、(二)小型的分組討論、(三)合作的獨立研究、(四)假設-推理的理由、(五)專注團隊進步而不是傳授訊息的教師指導形式。

有些學者將PBL視為與課程相關,Boud與Feletti(1997)就認為PBL 是一個課程建構的導向,將學生面對實務的問題提供促進學習的因 素。

隨著PBL受到歡迎的發展,開始有些學者認為PBL應該被視為一 個教育的策略或甚至一個哲學而不單單只是一個教學的方法(Walton

& Matthews, 1989),Barrows(1986)也指出,PBL並非指稱某一種 固定的教學方法,其意義會因教學設計與教師所具有的相關教學技能 之不同而不同,因此如果從過去的文獻以及教學與課程相互依存的觀 點而言,PBL應該可以作為教學、學習和課程設計三方面的策略、方 法和模式(陳坤原、張賴妙理,2005)。

這些定義寬廣的範圍說明要達成一致性通用的定義是很困難的

(Chen, Cowdroy, Kingsland, & Ostwald, 1995),PBL能夠依據學科領 域的本質與課程特定的目標調整不同的型態(Barrows, 1986; Boud, 1987),Savin-Baden(2000)認為PBL並沒有單純狹義的定義,只有 工作在不同背景使用多樣的取向。雖然如此,從眾多學者研究的文獻 中,McMaster大學醫學院起源方法的核心模式可視為許多研究背景的 堅實基礎,其中描述六個核心的特徵如下(Barrows, 1996; Boud &

Feletti, 1997; Gijbels, Dochy, Van den Bossche, & Sergers, 2005):

(一)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應該對自我學 習負起責任,學生確認需要的知識以便進一步更加了解問題,同時決 定如何獲得這些訊息(書籍、期刊、網路資源等等),教師是學生的 資源與顧問,讓每位學生集中在有興趣的有限知識領域的個人化學 習。Margetson(1991)認為當知識、理解、情感與興趣一起在一個 分享的教育過程學習時,PBL 給與學生與教師雙方應該有的尊重。在 PBL 學習過程中,開始於問題的解決而非學習的內容,學生不再是從 教師獲得教科書邏輯順序的學習內容,而是組織在一個或一系列問 題,需要解決問題的知識以及相關訊息形成學習的內容,更進一步 地,PBL 使用真實性的問題,透過課程將問題、知識與技能自然地背 景脈絡化,在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方法之下,學生轉化所學知識

到真實世界是困難的(Hung, 2009)。

(二)以小組進行學習:初期在大部分的醫學院進行 PBL 教學皆是 以小組進行,五到八或九人的分組方式,單元結束學生再重新分組,

可以提供學生與不同多樣的人有效地工作的強化練習,這樣的分組方 式讓學生可以共享學習歷程與成果以及體驗職場上團隊工作的實況

(Glasgow, 1997)。

(三)教師是促進者或引導者:教師沒有提供講述課程,也沒有告訴 學生應該要研究甚麼,扮演後設認知溝通的角色,詢問學生不同問題 讓學生對問題更加瞭解與管理(Barrows, 1988)。教師應該是一個後 設認知指導者(metacognitive guide)的角色,學生的自我學習技能相 當重要,因為它是獨立解決問題與終身學習能力的根本,教師透過診 斷、監控、發問與示範來顯露學生的思考,使學生獲得深層的學習,

藉由調整與參與以管理 PBL 過程並在過程中持續評量判斷學習進度 與結果(Mayo, Donnelly, Nash & Schwartz, 1993; Trop & Sage, 2002)。

(四)問題形成組織中心與學習的促進:PBL 在醫學教育中,病患問 題使用不同方式呈現(例如:文字案例、模擬病患、影像或電腦虛擬), 提供學習相關性與動機而學生面臨實務的挑戰。PBL 學習歷程開始呈 現真實性的問題,在嘗試解決問題時,學生將會需要知道的基礎科 學,問題提供眾多學科整合訊息的重點,這些促進學習的問題都將在 未來病患身上回想與應用,當學生結束為了解決問題尋找資訊的自我 學習後,會將新的知識應用在相關問題的處理上。

(五)遭遇的問題是最終解決問題必備知識與技能需求發展的工具:

問題形態要與發生在真實世界病患反映的抱怨或症狀的問題形式與 順序一致,允許學生詢問問題、執行檢查與實驗測試等活動形式,並 自由地從這些探究活動獲得結果以解決問題。沒有絕對正確的答案、

不容易也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法與隨新訊息而變動的問題,許多學者認

為這樣結構模糊的問題是 PBL 主要的特徵,而它是開啟教學歷程、

刺激學習、引導探究與發展未來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與解決問題技能

刺激學習、引導探究與發展未來工作所需的專業知識與解決問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