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建議

一、針對 PBL 教學的建議

(一)應用 PBL 教學在其他餐旅課程

餐旅教育是近年來發展非常快速的領域,如何培育符合餐旅產業 需求的學生是值得每一位教師思考,雖然 PBL 教學源自醫學教育,

餐旅教育的應用是後續教學的建議。Amador、Miles 與 Peter(2006)

表示課程如果屬於進階主修課程或者是通識課程,重視探究與分析知 識的獲取,非常適合採取 PBL 教學;如果有問題資料庫,能將真實 情境的問題收集嵌入課程目標,也可以採用需要高階的批判思考與分 析的 PBL 教學;如果選課人數眾多,考量到時間與資源的現實環境 限制,則可以考慮一、二個單元使用。我在「宴會管理」課程進行 PBL 教學的行動研究中,一方面參考相關教學文獻,一方面在教學實 務中與這些研究相互對照,發展出適合應用於餐旅教育的理論與實 務,未來可以應用在其他餐旅課程,更鼓勵其他教師嘗試 PBL 教學 並能夠以此研究為借鏡。

(二)發展 PBL 教學更為有效的策略

本研究發展的教學個案討論與主題宴會實作是教學的核心策 略,但是目前並沒有餐旅教師撰寫教學問題個案的相關範例可以參 考,個案內容的設計與描述篇幅的長短皆與學生討論的品質息息相 關,如何將學習的夥伴-學生的需求納入,提高教學問題個案的品質 是教學上值得努力的方向。同時,探究問題個案的模式與時間的規劃 皆會影響教師進行教學的品質,進行 PBL 教學中,教師個人行為特 質對於學生的影響也值得注意,因此進一步發展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可 以做為未來教學建議的方向。

(三)發展 PBL 教學學習成效的量表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資料收集是以質性為主量化為輔的研究方 式,對於 PBL 教學的整體歷程加以分析探討,但是學生在問題解決 與團隊合作的學習成效結果沒有舉出量表數字評估。在 PBL 教學越 來越普遍的使用之下,未來在學習成效相關的量表發展勢必要的,問 題解決、團隊合作等相關量表的測量,更能夠提供 PBL 教學後學生 具備這些核心能力的佐證。

(四)PBL 教學應視情境的不同

過去許多研究文獻、教學書籍以及 PBL 線上資料庫皆提供許多 問題參考與教學建議,特別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學習背景不同,有許多 不同的思考方向與文化差異,因此教學時應視情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因應之道。當我在教學行動中,教學對象為大學四年級學生,一般皆 已經過校外實習並具有一定的餐飲知能基礎,比較適合推動全新的 PBL 教學,教師設計真實主題宴會的可行性較高,同時課程的時間以 及修課的人數等等因素也都會影響 PBL 的教學進行,因此在使用這 些國內外的參考資料時,教師一定要考慮本身的情況全面性考量教學 計畫。

二、對學校的建議

(一)提供足夠教具與師資的協助

本研究舉行真實主題宴會過程中,構思的廚藝產品與表演活動需 要不斷地試做與練習才能達到最理想的結果,因宴會場地必須支援全 校教學使用,導至使用上受到許多的限制而減少練習與修正的機會。

主題宴會設計使用的餐具備品也因為數量不足而一再重新規劃,造成 學習上可以避免的干擾。由於個人本身僅有基礎的廚藝技能,無法在

食物備製上提供適當的指導,雖然學生主廚是班上廚藝技能競賽的代 表,要完成四場大型宴會卻也是相當大的挑戰,幸運地是剛好該班導 師是系上廚藝專業技術教師,因此在主題宴會的餐食備製上提供許多 義務性的協助,讓整個課程順利結束。

事實上,PBL 教學需求的人力資源較高,受限於資源有限,如低 師生比以及空間不足,使得問題導向學習難以擴大實習,財務成本的 提高也常是被人詬病的地方(陳榮邦,2004;陸希平等,2006),以

「宴會管理」課程為例,提高學分數或搭配廚藝專業技術教師授課都 會增加學校的人事成本,然而這些成本會因為學生學習成效的提高而 帶來的好處相互抵消,我認為從長遠觀點來看,這是一項非常值得的 投資。

(二)行政支援教學的落實

在 PBL 教學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突發狀況或不可控制的因素而 影響教學的預期目標,上課時學生爭吵衝突、報告過於冗長等現象讓 教學過程充滿許多的變數,而行動研究的目的本來就是改善實際教學 情況,我對於這些問題反而有更多省思與修正的機會。然而 PBL 規 畫的教學活動不同於一般傳統的講述型教學,上課時間與場地使用的 彈性安排並沒有獲得學校行政的支援,加上行政單位介入主題宴會的 進行,都讓教學過程中充滿高度不確定性。身為授課老師,介於學校 行政與學生教學之間,更需要肩負起溝通的橋梁,最終順利地解決問 題與爭議讓整個學期的課程完成,因此我深深地認為學校行政支援教 學的落實真的很重要。

(三)提供 PBL 師資的培訓

Chang et al.(2004)研究結果指出,教師 PBL 教學技巧的改善,

有助於提升學生的學習滿意度,我認為學校提供 PBL 師資的相關訓

練,對於未來能夠成功地實施 PBL 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成 功的教學除了要有足夠的師資之外,更要有幫助教師進行改革的支援 系統,如果沒有受過 PBL 的教學培訓,要求老師用新方式教學會是 一個很大的挑戰。我雖然事前做了完整的規劃,還是陸續發現許多教 學的問題,一路上不斷修正與調整的歷程是可以經由學校提供 PBL 師資的培訓而減少。

二、 對後續研究的建議

(一) 從不同的觀點方法切入

本研究採取行動研究方法,目的在瞭解 PBL 教學的歷程中,遭 遇到的問題,透過自我反思與修正行動的實踐過程,解決教學實務上 的問題。未來對於餐旅教育中 PBL 教學有興趣的研究者,可以採取 不同的觀點或研究方法,進一步探究不同的面向彰顯其學術的價值,

讓 PBL 教學更加完整。

(二)更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效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從探討教師實踐 PBL 教學的歷程,瞭解教學的問 題並反思,至於學生學習成效的部分,僅針對小組學習、問題解決與 團隊合作相關議題呈現的影響討論,並沒有進一步探究學生的整體學 習成效,因此建議未來之研究可以針對學生的學習成效議題進行探 討。

參考文獻

王文科(1994)。課程與教學論。臺北:五南。

史美瑤(2012)。21 世紀的教學: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教師發展。

評鑑雙月刊,36,42-44。

朱仲謀(譯)(2004)。行動研究:原理與實作(原作者:J. McNiff, &

J. Whitehead)。臺北:五南。(原著出版年:2002)。

朱仲謀(譯)(2006)。行動研究導論(原作者:A. P. Johnson)。臺北:

五南。(原著出版年:2005)。

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臺北:五南。

吳明隆(2001)。教育行動研究導論: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林佩璇(2009)。課程行動研究的實踐論述:從自我到社會文化。教 育實踐與研究,22(2),95-122。

洪久賢(2007)。餐旅課程發展與規劃。臺北:師大書苑。

洪榮昭、林展立(2006)。問題導向學習課程發展理論與實務,臺北:

師大書苑。

高博銓(2008)。教師行動研究的問題與展望。中等教育,60,(2),

32-46。

陸希平、王本榮、陳家玉(2006)。問題導向學習。醫學教育,10(2),

89-97。

陳容邦(2004)。問題導向數位學習在影像診斷學課程之應用。醫學 教育,8(2),135-146。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陳惠邦(2004)。行動研究在台灣教育場域中的發展與反思。載於潘 慧玲(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觀點與方法(頁434-452)。

臺北:心理。

常雅珍、毛國楠(2006)。以正向心理學建構情意教育之行動研究。

師大學報:教育類,51(2),121-146。

張文華、郭重吉、江武雄(1999)。中學數理教師進行行動研究能力 之分析。中小學組論文集。1999行動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 台東師範學院。

張俊彥、翁玉華(2000)。我國高一學生的問題問題解決能力與其科 學過程技能之相關性研究。科學教育學刊,8,(1),35-55。

張美玉、周欣萍(2009)。國小四年級學生在問題解決歷程中解題策 略與概念之探究。課程與教學季刊,12,(4),223-250。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1)。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

張霄亭等編著(1997)。教學原理,新北:空大。

夏林清(2000)。教育實踐中的多重對話關係。應用心理研究,8,

239-244。

馮莉雅、蘇雅慧、戴明國、楊昭景、陳國泰(2008)。高職餐旅類科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系統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成果報告(編號:NSC96-2516-S328-002),未出版。

葉興華(2001)。臺北市國小推動行動研究之探究-從<臺北市第一 屆教育行動研究成果發表會論文集>分析。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 報,32,211-236。

楊坤原、張賴妙理(2005)。問題本位學習的理論基礎與教學歷程。

中原學報,33(2),215-235。

楊昭景、馮莉雅、蘇雅慧、洪良志與陳郁翔(2008)。技職體系三明 治教學之課程建構與驗證—以四技餐旅教育為例。行政院國家科 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97-2511-S328-005),未 出版。

甄曉蘭(1995)。合作行動研究-進行教育研究的另一種方式。嘉義

師院學報,11,297-318。

甄曉蘭(1997)。教學理論。載於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臺北:

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2)。中小學課程改革與教學革新。臺北:高等教育。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臺北:師大書苑。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臺北:五南。

蔡振蒼、何宣萱(2008)。從哲學實踐者觀點反思臺灣餐旅課程之內 涵-以海外參訪實習為例。觀光休閒學報,14(2),161-187。

劉祐彰(2007)。中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行動研究的困境與省思。中等

劉祐彰(2007)。中小學教師進行課程行動研究的困境與省思。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