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秩序的想望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秩序的想望

第一節 問題意識的形成

中國傳統文明之起源與歷史發展,不僅牽涉文化條件互動過程的分析,亦關 乎文明特性形塑衍變的探究。不論是從考證史學與科學考古入手,以闡明的古史 議題和文化譜系,1或由西方人類學與神話學視角切入,以抉發的原始思維及文 化形態,2均為中國上古社會變遷的歷史課題帶來重大的啟示作用。其中,殷周 文化變革所引動的經濟、政治、宗教、倫理等面向的主題,更發展成為中國古代 文明形成的關鍵線索。3

就華人文化來看,「氏族制度」4與「祖先崇拜」5乃構成華夏文明根本性質 的重要內容。其特點是由社會結構因素、人們的思維觀念,兼及宗教信仰與祭祀 活動而組成的一套社會行為模式,對文明的產生和社會的發展起著相當重要的影

1 有關中國考古學文化由早期「核心互動」的概念,邁向近年「區、系、類型」理論的整合發展,

請參蘇秉琦:《中國文明起源新探》(北京市: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年 6 月)。

2 從古史辨開始,中外學者對於殷周「古史即神話」的命題便展開激烈的討論,可以說在 1923-1929 年之間確立了此一命題的研究基礎。請參張光直:〈商周神話之分類〉,《中國青銅時代》(臺北 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年 10 月),頁 285-325。

3 如王國維便以政治地理之殊異,較論殷周二代民族構成的差別,請參氏著:《觀堂集林(附別 集)》(北京市:中華書局,1991 年 12 月),第 2 冊,卷 10,史林 2,〈殷周制度論〉,頁 451-480。

其後如李濟、傅斯年、徐中舒、楊向奎等人多承衍其說,亦自有後出轉精之處。不過,王說並 非沒有修正的空間。實際上,我們透過青銅器之形制、紋飾、銘文、功能、工藝等方面的研究,

發現殷周間政治和文化的關係乃「因多於革」。請參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市:聯 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 年 5 月),第 3 章〈商代青銅器的若干珍品〉,頁 158-182。

4 請參楊希枚:〈論先秦姓族和氏族〉,《先秦文化史論集》(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年 8 月),頁 197-210;楊希枚:〈再論先秦姓族和氏族〉,《中國史研究》(1993 年第 1 期),頁 3-9。

5 就文化人類學的觀點看來,中國古代社會與世界各民族相同,亦曾經歷自然崇拜、圖騰崇拜、

祖先崇拜三個彼此連繫,又各具特色的發展階段。請參蔡家麒:〈自然‧圖騰‧祖先──原始 宗教初探〉,《哲學研究》(1982 年第 4 期),頁 54-61。特別是「祖先崇拜」,更被視作中國宗 教的核心觀念。請參史華茲(Benjamin I. Schwartz)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 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年 12 月),第 1 章〈上古期文化取向:論點與推測〉,頁 16-41;

David N. Keightley, “The Religious Commitment: Shang Theology and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History of Religions 17.3/4 (Feb. - May, 1978): 211-225.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響。然於遂古之初,人們於此社會行為中所體驗的種種實在感、空間感、時間感、

死亡感的來源為何?又怎麼克服從中所產生的迷惘、失望、掙扎與恐懼的狀態?

其間形成什麼樣的文化脈絡,值得我們去探問這些心理狀態及身體行動背後的價 值意義?上述問題恐難有一定的答案,但卻通常伴隨著「人-自然」/「人-外 物」的思考,呈現出一種由「氣」之感通推向整合天地萬品的基本模式,值得我 們重新反省傳統「天人關係」的課題。6憑藉這個框架,我們或可開啟人與宇宙 於氣化流行之中的一體共顯,鑽探「上古存有論」(archaic ontology)之原型世 界裡「身心」過渡的神聖體驗。7

李亦園曾援引英國人類學家李區(Edmund R. Leach,1910-1989)的理論,

提出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的觀察。他說:

人類的行為向來被分為三個大類:(一)「實用行為」(practical behavior)、

(二)「溝通行為」(communication behavior)和(三)「巫術行為」(magical behavior)。近代人類學家多認為這三種基礎行為中的第二三兩種行為,亦 即溝通行為與巫術行為在基本上都是利用一套符號以表達人類內弖的感 情與慾望,雖然其表達的對象不同,前者是以其他人為對象,後者則以超 自然對象,但實際上都屬一種儀式(ritual),因此合稱這兩類行為為「儀 式行為」(ritual behavior)。既然與其他人溝通交往的溝通行為,以及與超 自然溝通交往的巫術或宗教行為,都是一種藉外在符號或象徵來表達的儀 式行為,所以在同一社會之中,與人溝通及與神溝通的符號與象徵必有其 共通的原則存在。8

6 王祥齡指出:「原始人類既然將自然界視為自身存在的基源,並且是不能與之分離的東西,但 當主體內部所出現的表象找不到有形的相應外物時,原始人類便設想有一種無形的靈魂的存在,

靈魂既可以和人體結合,也可以和別的事物結合,從而形成主體與客體不分的擬人化的自然崇 拜。這種試圖將主體和客體從一對一的對應當中,取得均衡的自然崇拜,正展露了原始人類對 宇宙秩序所抱持的最初的心靈──原始的統一,也就是所謂的『原始和諧』。這種『原始和諧』

的觀念,散落在各民族神話傳說,甚至哲學思想裡。」請見氏著:《崇祖敬天思想理論與實踐》

(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2 年 3 月),第 2 章〈中國古代祖先崇拜的起源與進展〉,頁 21。

7 此指一種綜合神話、傳說、儀式以闡明存有論意義的方式,與哲學論證的內容略近。請參耶律 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市:聯經出版事 業公司,2000 年 6 月),〈譯序〉,頁 3-4。

8 請見李亦園:《文化的圖象(下):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臺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 公司,1992 年 1 月),第 4 篇〈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一章 緒論:秩序的想望

此段說明揭示:古代生命秩序與文化結構,往往於儀式中呈現出高度象徵、隱喻 的運用。而支撐在儀式活動背後的神秘力量,則與「原始宗教」9的各種範疇息 息相關,促動著人們從中尋求精神抒解或表現的管道。在儀式實踐的基礎上,情 境之於經驗主體的重要性,在於神聖氣氛的營造和身心共通的體驗,進而輻射出 象徵符號的意味,10建立跨越與連繫「聖/俗」二界的連結模式。11如果我們不 反對將理性化或歷史化的材料放入「原始宗教」的思路中,並結合古代社會性質 的研究加以審視,先秦思想亦保留著原始思維的不同特徵,此一特徵應是人類仍 處混沌階段的理解,且早已內化於人類的無意識世界。因此,探討儀式性的活動 及其發生之效益,應有助於我們觀察中國思想從宗教神話階段轉進人文理性時代 的發展脈絡。

但另一方面,「儀式」若是在特定群體心理形成一種穩定的文化思維,並流 傳於中國歷史的洪流之中,那麼其過程所引觸的情感與想像是如何發生的?為什 麼會發生?我們也許描繪了「儀式」各種層次的「模態」及其意義,12但其實未

15-16。又此觀點請一同並參:E. R. Leach,“Ritualization in Man in Relation to Conceptu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51.772 (Dec. 1966): 403-408.

9 何謂「原始宗教」?既無法找出更明確的本質內容,也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不過,如「泛 靈論」、「薩滿教」、「大母神崇拜」皆是「原始宗教」中常見的類型。楊儒賓有別傳統「王官說」、

「周文疲弊說」的立場,據此切入討論中國思想的起源問題,頗值參考。請參氏著:〈中國思 想的起源問題〉,收入劉金源編:《人文與科技專題講座: 經典演說系列論文集(增修版)》(高 雄市:國立中山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2002 年 4 月),頁 67-107。

10 林泰勝綜理前人之說,認為祭祀作為一種文化象徵,可具有如下各部之意義:一、社會性象 徵:聚合・親族系譜・宗法秩序;二、政治性象徵:政統・君統・法統的繼承及維持;三、

經濟性象徵:分配的位次;四、心理性象徵:追求同質和同類的排他性;五、哲學性象徵:

人鬼溝通・天人合一;六、總體性象徵:儀式和(宗法性)象徵的融合。請參氏著:〈祭儀:

象徵的宴饗〉,《儒教文化研究(中文版)》第 2 輯(首爾市:成均館大學校出版部,2002 年 2 月),頁 47-59。

11 西方討論祭典時往往採用「聖/俗」二分的架構,劃分出神聖與凡俗的時空質性。請參伊利 亞德著,楊素娥譯,胡國楨校:《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1 年 1 月),頁 71-114、115-158。

12 此處主要轉用顏崑陽以「模態」,分析中國各歷史時期詩歌文本中「人與自然關係」的方法,

以見罪感「融整了形式與內容而顯現『即個殊即普遍、即普遍即個殊』的存在性相」。請參顏 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

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 29 期(2009 年 10 月),頁 58-59。而本文所謂「模態」,

實際上指的是中國「軸心時代」(Axial Age)前後歷史文獻所顯現「天人與罪罰關係」之某種

「有內容的形式」。既取哲學上的「模型」(form)概念,以表普遍性的形式意義,也包含罪感 所展現的不同樣貌姿態,故將此二種概念合鑄為「模態」一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必清楚,不同歷史階段所透顯的內在性與功能性意義為何?它們怎樣與殷周之際 相對斷裂與巨變的議題產生對話?權力與政治之間的架構問題要如何被納入討 論?凡此種種均反映出「儀式」所獨有的文化心理及其宇宙觀思維所貫穿的「個 體抉擇」與「天人命題」,並蘊藏著諸種不同秩序聯結之關係。是以,本文擬從 先秦「罪感」中釋放出這些重要的文化內涵,利用理論的語言加以詮釋分析,藉 此浮顯出「天人」、「氣氛」與「儀式」之間整全的圖式意義。